老幹部管理辦公室的張主任還是給企業單位的離休幹部辦了一些實事的,由縣財政一次性把企業拖欠的醫藥費解決了,給所有企業單位的離休幹部一共一次性解決了拖欠的醫療費十六萬多元。


    反 思 [本章字數:2958 最新更新時間:2013-12-29 17:55:38.0]


    056 反 思


    由於物資公司一直沒有錢,薛廷臣和耿鳳鳴兩個人的活動經費一直沒有給老幹部辦公室交過,他們也就不能參加老幹部辦公室的活動。老幹部辦公室在辦理拖欠的醫藥費時,對這一筆錢卻不承認。薛廷臣對張主任提出:“我們決不給組織增加任何麻煩也決不亂伸手,該我們享受的我們也一定要享受,因為這是我們應該享受的。”


    “這個錢縣上也不好承擔,你們雖然沒有參加老幹部辦公室的活動,你們卻參加了本單位的活動。” 張主任卻這樣回答。


    事實上物資公司連工資、醫療費都發不了,那裏還有錢組織老幹部活動,他們每人五千多塊錢的活動經費始終就沒有解決。


    以前有一條規定,離退休人員有一種什麽補貼,行政、事業單位每人每月都是十七元。企業單位也可以執行十七元也可以執行十二元。當時物資公司卻沒有按十七元執行,執行的十二元。這樣,物資公司的離退休人員比行政、事業單位丶其他企業單位的離退休人員每月少拿五塊錢。薛廷臣曾向當時的經理張萬江提出過,讓他糾正,張萬江覺得,物資公司隻薛廷臣和耿風嗚兩個人,就一直沒有糾正。等到他們退休的時候仍一直按每月十二塊錢執行。如果張萬江當時糾正了,他們退休的時候,就可以拿十七元。因為當時沒有在意,等他退休以後一直隻拿十二元的時候他才醒悟了過來,但己經遲了,薛廷臣就想到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那句話,心裏就有點後悔。


    為了待遇公道,老幹部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爭取,薛廷臣始終參與其中,後來,他覺得自己是不是錯了,是不是有點人心不足?於是,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反思。


    對於滿足,他是這樣認識和理解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條件,各有不同的滿足要求,各有不同的滿足標準。嬰兒餓了,本能的就是哭,讓他吃飽了他就再不哭了,這也就是說,他己經得到了滿足。母親在病中曾給他說過,她已經覺得很滿足了。母親當時滿足的標準是把分家時先人們留下的那份家業守住了,院子裏也蓋了幾間房子,也把他們兄弟、姐妹幾個拉扯大成人了,她就覺得滿足了。至於她吃的苦、受的累、遭遇到的不幸和各種打擊,她一直認為那是一個人命裏註定的,是自己有罪孽,所以,受苦受累是應該的。所以他認為:“人活在世上,就是要吃苦受勞累,不受苦受累,活著也沒意思”。又一次回老家探親時,他到上源頭村去看望薛金廷,薛金廷曾說:“不要說每月有幾百塊錢的工資,我每月能有二十塊錢就夠我花的了。”也就是說,薛金廷當時滿足的標準,就是每月能有二十塊錢的收入就夠花了,他也就滿足了。自己每月兩千零兩塊錢的工資,是薛金廷滿足標準的一百倍,自己還覺得不滿足,還要去找縣委書記討說法。這是不是自己貪心不知足呢?


    再聯繫到大的方麵,薛廷臣想:林彪是黨中央的副主席,在中國,他已爬到了一人之下、十幾億人之上的位置了,他是毛主席最可靠的接班人,都寫進黨章裏麵了,但他對這個副主席職務還覺得不滿足,還想要搶班奪權謀害毛主席。他對這個全國一人之下,十幾億人之上的位置竟然還覺得不滿足!真不知道他還想要怎麽樣呢?!


    其實自己並不是不知足。像自己這樣的文化程度不高,既沒有學歷又沒有特長和專業知識,也沒有職稱的“萬金油”幹部,小的時候在農村拾柴、放羊的農民的兒子,現在每月能拿兩千多塊錢的工資就已經很不錯了。按照母親曾經給說過的,做人要知道有個夠的話(是指滿足),完全應該滿足了。但是,自己到企業部門去工作,不是自己要求去的,是組織根據工作需要,把幹部從行政事業單位分配到企業單位去工作的,他們是聽黨的話,不講價錢,服從組織安排才到企業單位去工作的,而現在,他們和行政、事業單位的同級離休幹部的待遇卻相差這麽大,總認為這樣的結果是很不合理的。他不是不知足,是心裏覺得很不平衡,轉不過彎子,就有點想不通。


    對於滿足,薛廷臣還有另一種想法:對於有欲望的人來說,那是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坑,他永遠也滿足不了。這才真正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慾壑難填哩。反過來他又想,一個人活著,要是沒有一點想法和欲望的話,那也就和傻子、呆子、植物人沒有什麽區別了,像傻子、呆子、植物人一樣的活在世上又有什麽意義呢?人有欲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隻要要求合理,不越轍,就應該視為正常。所以他也就不再責怪自己了。


    落實政策以後,工資的確增加了不少,但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手頭還是不寬裕,但總算把借別人的錢還清了。雖然現在不欠外債了,但還是沒有多餘的錢給會忍。他就想把會忍的兒子薛重凱叫來在青海做生意,當然,這隻是他的個人想法,也沒有給會忍和淑雲兩口子商量過。後來又想,會忍隻有一個兒子,他們可能也不會答應,也就沒說起此事。後來薛重凱和村裏的幾個青年一塊在蘭州一個永濟人開的飯館裏打工,薛廷臣知道以後便專門去了一趟蘭州,他便讓重凱在蘭州學習修摩托車的技術,按他的想法,孩子手裏有一門手藝總比在家裏做莊稼好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豁達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雷首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雷首山人並收藏豁達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