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廷臣的這些想法以後就被證實了。《大通縣大事記》中記載:“四清”運動雖然在政治上、經濟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於指導思想上對階級鬥爭形勢作了錯誤的估計,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打擊了大批幹部的工作積極性,製造了比一九五七年反右派運動中更多、更大、更加嚴重的寃假、錯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時,那些蒙受不白之冤的人都得到了平反昭雪。


    累及家人 [本章字數:3972 最新更新時間:2013-12-12 09:06:26.0]


    035 累及家人


    被撤銷經理職務以後,商業局安排薛廷臣在農副公司當採購員。一向絕對服從組織安排的薛廷臣卻很不願意接受這份工作,因為採購員經常要到外地出差,是一個比較花錢的工作,他一貧如洗,沒有錢去墊付旅差費用。對此他很為難,不服從分配吧,覺得不太合適,剛被撤了下來,就給組織上出難題、找麻煩。服從分配吧,這現實的生活問題,又該怎麽解決呢?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思想鬥爭之後,他還是決定接受了這份工作,他覺得,不管怎麽樣,還是應該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但這樣以來,可就苦了他的那幾個孩子,更苦了妻子張秀英。


    自從被處分以後,薛廷臣的工資少了許多,每月七十多塊錢根本無法維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大通縣最低的生活標準每人每月也需要二十塊錢,而他們家現在每人每月隻平均11塊7角錢。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張秀英不得不把幾個孩子丟在家裏,由大的看著小的,自己到706的南山建築工地去當小工。


    張秀英在建築工地所幹的活是合泥搬磚,這是男壯勞力幹的重體力活,張秀英從小是在湟源縣城裏長大的,從來就沒有幹過體力活。一個幾個孩子的母親,一整天的搬磚合泥,幹著壯年男人才能幹的重活,一天幹下來就覺得身體吃不消,但如果怕苦怕累不幹了,每天的一塊二毛錢就沒地方掙了。這一塊兩毛錢對她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點錢,男人的工資是維持不到月底的,他們全家人就得餓肚子,孩子們就要受恓惶。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為了讓孩子們少受恓惶,她咬著牙堅持下去了。


    薛廷臣的家住在農副公司的後院,離706的南山很遠。家裏沒有自行車,她隻能靠兩條腿走路。這樣,張秀英不但每天要幹著壯年男人才能幹的繁重的體力活,還要從家裏到工地往返四趟,來回走幾十裏路。因為家裏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們!還有繁雜的家務活等待著她去做!她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把孩子們安頓好,然後馬上趕到工地。中午歇工之後,她必須趕快回去給幾個孩子做飯。孩子們吃完飯後,她就得趕緊洗鍋刷碗,趕路上班。706的廠子很正規,製度非常嚴格,如果遲到超過五分鍾,就得扣工資。因此,她每天都在緊張、忙碌、勞累中度過。更何況當小工的沒有星期天,張秀英根本就得不到休息。


    因為沒有錢給幾個孩子添置新衣服,孩子的衣服、鞋襪張秀英必須親手去做。因為家裏一貧如洗,沒有錢買布,隻能是大的穿了讓小的再穿,縫了又縫、補了再補。“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社會上流行的這句話,也是對薛廷臣家庭情況的真實寫照。


    縫補衣服是很費工的,因為白天要合泥搬磚幹重活,去掙那一塊二毛錢,還得來回走幾十裏路回家做飯洗刷,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做,隻能利用晚上,去加班給幾個孩子縫補衣服、做鞋襪。經常是在燈下一邊縫衣服一邊打盹。能累到什麽程度,隻有張秀英自己知道。常人是無法想像的,就連薛廷臣都無法想像妻子是怎麽挺過來的。


    薛廷臣經常在外地採購,很少能回家,把這個艱難的家和幾個孩子,全部丟給了張秀英一個人。孩子們的撫養教育、長大成人,重擔全部壓在了張秀英一個人的肩上。他每次回家,看到妻子黑瘦的身板和疲乏的麵容,就心酸難過,他自責自己,但卻無能為力!


    張秀英所處的環境,不僅僅是生活條件的艱辛和困難,讓她最難承受的是那些幸災樂禍者的白眼和歧視!她的心靈上的痛苦和刺激有多大常人是不可能想像出來的。如果說沒有堅強的意誌和堅定的信念與勇氣,沒有好的思想品質,沒有偉大母愛的支撐,她是很難挺過來的。


    張秀英的人格的確很偉大。在薛廷臣最困難的時候,她不但沒有嫌棄,沒有離開,反而任勞任怨的拚命幹活,替男人撐起了這個艱難的家。這對身處逆境的薛廷臣來講,是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支持、鼓舞和安慰!對她的敬佩和感激,薛廷臣的確是發自內心的!後來,他在寫自己的回憶錄時寫過這樣一段話:“張秀英的艱難困苦,張秀英的功勞隻有我的心裏最清楚,這是我終生都不會忘記的。她的付出,她的辛勤勞動,她超出常人的意誌和毅力,永遠是我的榜樣,也是我們薛家後輩兒孫們永遠的榜樣!我詳細地記述她的事情,就是要讓後輩們牢牢記住這個勤勞、樸實、勇敢、堅強的母親!”


    同樣的環境,同樣的遭遇,但結果卻大不相同。


    大通縣委副書記鐵興邦和薛廷臣正好是一個相反的例子。在文化大革命中,鐵興邦受到了革命造反派的批判鬥爭之後,回到家裏,不但得不到老婆的安慰和照顧,還得承受老婆的歧視、指責和辱罵。鐵興邦內外交困,思想壓力很大。由於一時想不開,心理承受不了,他便鑽了牛角,跳到寶庫河裏到馬克思那裏“訴苦”,去“告狀”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豁達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雷首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雷首山人並收藏豁達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