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11月9日,星期四下午,他們又進行了會談。共產黨擬出了他們的書麵提議,措詞之絕妙,使赫爾利一點也看不出他們的強硬企圖。赫爾利興高彩烈地說,共產黨的建議確實挺好.但就是邁的步子還不算大。他想改天再作評論。
赫爾利全然不懂。他不是知識分子出身,隻是一個美國民間的那種漫畫式的人物。但那天晚間在迪克西使團的窯洞裏,他竟以美國最優秀的傳統改寫了共產黨的建議——而對共產黨說來,當他們在10日的上午見到赫爾利的修改稿時,一定會被那修改過的提議弄得眼花繚亂。
在赫爾利的修改稿中,第一款便是團結:“中國政府”、“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都一致同意作為三種平等的力量,共同抗日。這幾乎是一些辭不達意的話——僅在概念上就令人吃驚——意思是說中國的國民黨政府(蔣的獨裁政府)將被更新組織成為一個“全國性的聯合政府”。在這個政府裏,所有的黨派一律平等。在這個聯合政府之下,還將有一個“聯合的全國車事委員會”,負責全國的軍隊共同對日作戰;“從國外所得之供應將予以公平分配”,意思是美同將同時武裝兩黨的軍隊。總之,經過赫爾利英國式的潤色加工後,全文的基調完全是美國憲法和政治信仰的概念化翻版,既熱情洋溢又讓人翻譯不出來。這個新的全國聯合政府,赫爾利寫道,將使人民獲得“公正,信仰自由,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結社自由,請求政府改正冤案的權利,人身受到保護的權利和居住的權利。”赫爾利在使美國承擔起建立一個新中國的義務,在使一個東方國家接受美國的人權法案。
當然,赫爾利的這個協議最終成了一片廢紙。國民黨認為被出賣,決不可接受。協議不得執行,使共產黨認為受了美國的欺騙。
第四十集《天亮前後》
“...接踵於經濟的崩潰,跟著來的便是道德社會的解體。這種環境正好是共產主義滋生蔓延的溫床。也為中共的擴張與壯大留下了寬廣的空間。但承擔此一惡果的,卻是苦撐八年,力卻強敵的國民政府。”
可見國民黨缺乏自省,隻知怨天尤人。八年抗戰,對中國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然而中國不死,必然蘊涵著生機。中國象鳳凰一樣,要在浴火中重生。舊中國的政治、經濟體製必然滅亡,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在戰爭中發展健全起來的新的政治、經濟體製。這個新的政治、經濟體製便是中國新的生機,破殼而出的新生命力,將促使中國向世界強國邁進。
經濟的崩潰、道德社會的解體即是舊的政治、經濟體製不能適應中國應對災難的需要,行將滅亡的徵兆。國民黨不知調整,不能有效的應對災難,不去變革以建立新的政治、經濟體製,而是固守於舊的、行將滅亡的政治、經濟體製。敗亡則是必然的事。
國民黨隻是到了台灣後,在幾乎滅頂之災時,才知變革,才得以生機再續。國民黨的災難還未消失,還將麵臨生存危機,是就此滅亡,還是浴火重生,脫胎換骨,重回中國國家級大黨的地位,就要看國民黨諸君在危機麵前是如何應對的了。其實在政治這個世界裏,也應了達爾文的那句話:適者生存。
“在國際上,蘇聯不斷扯國民政府的腿,本不足奇。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慫恿中共在國內戰場擴大對國軍的攻擊,也屬有形的叛亂。但更狠毒的則是滲透西方世界,進而左右美國政府高層的對華政策方向。像馬歇爾、史汀生、羅斯福都深受第三國際:‘國民黨並不積極抗日,他們爭取外援的目的在於對付中共。’的宣傳影響。因此在租借法案之下的援華物資,我們無法充分利用。兩億美元的黃金採購案,被耍了烏龍。以至抑製通貨膨脹的最後希望落空。延安充分掌握了美國政府中這一股左傾的隱形力量,並利用史迪威與國民政府之間的矛盾,更嗾使他把存在印度的美援物資,去裝備中共部隊...”
這些話好像不是經過腦子裏說出來的。國民黨是否積極抗日,那些派在國軍各部隊、戰區的美軍觀察員看不到嗎?美國政府高層決策判斷的依據是來自蘇聯?還是來自他自己軍隊的觀察員?莫不成這些美軍觀察員統統被中共蒙住了雙眼?
至於說到“慫恿中共在國內戰場擴大對國軍的攻擊,也屬有形的叛亂。”,那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平江慘案
1939年6月12日,國民黨駐湘鄂邊第27集團軍總司令部根據蔣介石的秘密命令派特務營一個連,突然包圍了新四軍駐湖南平江縣嘉義鎮的通訊處,並將新四軍高級參謀塗正坤等當場槍殺。晚上,又將八路軍少校副官羅梓銘、通訊處秘書吳淵、新四軍司令部少校秘書曾金等6人活埋於平江縣的黃金洞。通訊處財物被洗劫一空。
這件事發生在皖南事變的半年前,新四軍的一個通訊處,且在大後方深處,有多少人馬?能進攻27集團軍的部隊?究竟是新四軍通訊處攻擊國軍?還是國軍攻擊通訊處?
究竟是誰在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對於《一寸》,隻能有一句話來評判,那就是:滿口胡言!
“盟軍終於民國33年,奪回了淪失已久的製空權。這對日軍來言,是極為不利的一項逆轉。根據統計,從1944年11月到1945年8月,盟軍利用中國大陸各機場,以長程重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的飛機高達一萬七千五百餘架次,投擲各式炸彈共7萬噸。日本方麵作過統計,單就東京一地而言,挨炸的彈藥噸數,約為當年日機轟炸重慶的23倍。”
赫爾利全然不懂。他不是知識分子出身,隻是一個美國民間的那種漫畫式的人物。但那天晚間在迪克西使團的窯洞裏,他竟以美國最優秀的傳統改寫了共產黨的建議——而對共產黨說來,當他們在10日的上午見到赫爾利的修改稿時,一定會被那修改過的提議弄得眼花繚亂。
在赫爾利的修改稿中,第一款便是團結:“中國政府”、“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都一致同意作為三種平等的力量,共同抗日。這幾乎是一些辭不達意的話——僅在概念上就令人吃驚——意思是說中國的國民黨政府(蔣的獨裁政府)將被更新組織成為一個“全國性的聯合政府”。在這個政府裏,所有的黨派一律平等。在這個聯合政府之下,還將有一個“聯合的全國車事委員會”,負責全國的軍隊共同對日作戰;“從國外所得之供應將予以公平分配”,意思是美同將同時武裝兩黨的軍隊。總之,經過赫爾利英國式的潤色加工後,全文的基調完全是美國憲法和政治信仰的概念化翻版,既熱情洋溢又讓人翻譯不出來。這個新的全國聯合政府,赫爾利寫道,將使人民獲得“公正,信仰自由,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結社自由,請求政府改正冤案的權利,人身受到保護的權利和居住的權利。”赫爾利在使美國承擔起建立一個新中國的義務,在使一個東方國家接受美國的人權法案。
當然,赫爾利的這個協議最終成了一片廢紙。國民黨認為被出賣,決不可接受。協議不得執行,使共產黨認為受了美國的欺騙。
第四十集《天亮前後》
“...接踵於經濟的崩潰,跟著來的便是道德社會的解體。這種環境正好是共產主義滋生蔓延的溫床。也為中共的擴張與壯大留下了寬廣的空間。但承擔此一惡果的,卻是苦撐八年,力卻強敵的國民政府。”
可見國民黨缺乏自省,隻知怨天尤人。八年抗戰,對中國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然而中國不死,必然蘊涵著生機。中國象鳳凰一樣,要在浴火中重生。舊中國的政治、經濟體製必然滅亡,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在戰爭中發展健全起來的新的政治、經濟體製。這個新的政治、經濟體製便是中國新的生機,破殼而出的新生命力,將促使中國向世界強國邁進。
經濟的崩潰、道德社會的解體即是舊的政治、經濟體製不能適應中國應對災難的需要,行將滅亡的徵兆。國民黨不知調整,不能有效的應對災難,不去變革以建立新的政治、經濟體製,而是固守於舊的、行將滅亡的政治、經濟體製。敗亡則是必然的事。
國民黨隻是到了台灣後,在幾乎滅頂之災時,才知變革,才得以生機再續。國民黨的災難還未消失,還將麵臨生存危機,是就此滅亡,還是浴火重生,脫胎換骨,重回中國國家級大黨的地位,就要看國民黨諸君在危機麵前是如何應對的了。其實在政治這個世界裏,也應了達爾文的那句話:適者生存。
“在國際上,蘇聯不斷扯國民政府的腿,本不足奇。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慫恿中共在國內戰場擴大對國軍的攻擊,也屬有形的叛亂。但更狠毒的則是滲透西方世界,進而左右美國政府高層的對華政策方向。像馬歇爾、史汀生、羅斯福都深受第三國際:‘國民黨並不積極抗日,他們爭取外援的目的在於對付中共。’的宣傳影響。因此在租借法案之下的援華物資,我們無法充分利用。兩億美元的黃金採購案,被耍了烏龍。以至抑製通貨膨脹的最後希望落空。延安充分掌握了美國政府中這一股左傾的隱形力量,並利用史迪威與國民政府之間的矛盾,更嗾使他把存在印度的美援物資,去裝備中共部隊...”
這些話好像不是經過腦子裏說出來的。國民黨是否積極抗日,那些派在國軍各部隊、戰區的美軍觀察員看不到嗎?美國政府高層決策判斷的依據是來自蘇聯?還是來自他自己軍隊的觀察員?莫不成這些美軍觀察員統統被中共蒙住了雙眼?
至於說到“慫恿中共在國內戰場擴大對國軍的攻擊,也屬有形的叛亂。”,那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平江慘案
1939年6月12日,國民黨駐湘鄂邊第27集團軍總司令部根據蔣介石的秘密命令派特務營一個連,突然包圍了新四軍駐湖南平江縣嘉義鎮的通訊處,並將新四軍高級參謀塗正坤等當場槍殺。晚上,又將八路軍少校副官羅梓銘、通訊處秘書吳淵、新四軍司令部少校秘書曾金等6人活埋於平江縣的黃金洞。通訊處財物被洗劫一空。
這件事發生在皖南事變的半年前,新四軍的一個通訊處,且在大後方深處,有多少人馬?能進攻27集團軍的部隊?究竟是新四軍通訊處攻擊國軍?還是國軍攻擊通訊處?
究竟是誰在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對於《一寸》,隻能有一句話來評判,那就是:滿口胡言!
“盟軍終於民國33年,奪回了淪失已久的製空權。這對日軍來言,是極為不利的一項逆轉。根據統計,從1944年11月到1945年8月,盟軍利用中國大陸各機場,以長程重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的飛機高達一萬七千五百餘架次,投擲各式炸彈共7萬噸。日本方麵作過統計,單就東京一地而言,挨炸的彈藥噸數,約為當年日機轟炸重慶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