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共,隻有排除任何妥協,必須從各方麵都採取徹底的對抗政策。就中共的信念而言,他們是要一直戰鬥到日軍完全從中國撤退為止的。
另一方麵,中共也大體上與我方同樣劃分為敵占區、中間地區、解放區,企圖逐次擴大地盤。但其作法與我相反。他們首先進行政治戰,組織群眾,然後才行使武力。他們把治安戰看作政治戰,全力以赴進行政治工作。因此,其軍事力量比之我方雖然處於劣勢,卻是逐步擴大了勢力範圍。
第三十九集《最後的堅持》
1944年12月初,從越南北上的日軍和23軍在綏淥會師,日軍的[一號作戰]到此[任務]達成。
“中國的領土,沿著南北縱貫幹道被切成了兩半。.....但我軍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內,竟然連失數十城的事實,則不禁令人要問:這到底是怎麽了?根據統計,民國33年初,中國陸軍部隊應為320個步兵師,22個騎兵師,總數約在650萬人左右。但事實上,這些部隊多隻是個番號而已。至於實際員額夠不夠4百萬?誰都沒有把握。”
“更遭的是由於連年征戰,傷亡太大,新兵體質已大不如前。根據何應欽民國32年的報告,當年征來的兵,10個人當中隻有3個夠得上最基本的健康標準。後來就把這3個送到遠征軍去,而把其餘的留在國內。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我們是用什麽兵來打仗了。”
這是1944年5月20—26日,國民黨五屆十二中全會上作的報告。何應欽說:
“自上年九月起,至本年三月底止,遠征軍已補充六萬零四百三十二名,駐印軍二萬五千零一十四名。其他一般部隊缺額補充,自上年七月起至本年三月底止,調撥補充團及壯丁,補充人數共計一、三三七、三八零名。”
這就是說徵兵總數為133萬7千多人,其中遠征軍、駐印軍補充兵員為8萬5千餘人,即遠征軍、駐印軍補充兵員人數是徵兵總數的百分之六點三(6.3%),而不是《一寸》中所說的30%。《一寸》公然篡改歷史文獻,在此又說了假話。
那麽,這一期間國軍的戰損數是多少呢?何應欽說:
“自三十二年八月起,至三十三年四月底止,共計官兵負傷者四七、三八八人,陣亡者三二、四四八人。”
也就是說,傷亡79826人。傷亡不足8萬,補充133.7萬,還說兵員不足?
由於連年征戰,兵員的合格率確實不高。何應欽在報告中說:合格率為33.7%。這就是說合格的兵員中有4/5補充到國內戰場上,也就是36萬人,是傷亡人數的4倍以上。還能說“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我們是用什麽兵來打仗了。”嗎?
何應欽在1944年4月五屆十二中全會軍事報告中說:
“自抗戰起至三十三年四月底止,...合計傷亡失蹤總數二、七六二、七九九員名。”
在1945年5月六屆全國代表大會軍事報告中又說: “總計自抗戰迄今,共徵募壯丁一三、五五八、四九三名,...”
這就是說:從1937年7月至1944年4月,國軍傷亡276萬餘名。從1937年7月至1945年5月,徵募壯丁1355萬餘名。考慮到1945年的兵員總額比1937年多200多萬人,這裏麵有800多萬人上什麽地方去了呢?是否全死在徵兵的路上?
“滇西、緬北之戰,從表麵上看,是一連串光榮的勝利。但此一[光榮],是在我國對日作戰最艱苦的時刻,投入了全部外援和最菁華的人力去堆砌起來的。我們看不出此一[光榮],在此時此刻對整個中國戰場的意義何在?”
是真的看不出滇緬戰場的勝利對整個中國戰場的意義嗎?為了抹殺史迪威的功績,又在這兒胡說八道了。
滇緬戰場的勝利意義在於重新打通這條國際運輸線。前麵我們已經看到駝峰空運代價太高,飛行員的損耗也太多。中國戰區大反攻所需的戰略物資僅靠駝峰空運是不行的。輸送到中國的每五桶汽油,就有三桶消耗在飛航中;大戰之前,燃油不足,機械化部隊就無法作戰。況且,大量的重裝備難以空運。要迅速地將中國軍隊的裝備美械化,為大反攻準備作戰物資,必須打通滇緬公路。這是稍據常識的人都能理解的。
若沒有滇緬公路,雪峰山戰役的那些美式重裝備從何而來?那些整天在日軍頭上轉的飛機的汽油又重何而來?這叫著:擱下筷子罵娘。
羅斯福9月18日給蔣介石的電文:
“閣下應立刻補充怒江方麵之部隊,並飭其加緊推進,同時,必須立即委任史迪威將軍,授以全權,指揮中國全部軍隊,此步驟之實現,將更增美國援華的決心...該一援華計劃如再延擱或猶豫,便將完全消失...”
“回想抗戰以來,我們千辛萬苦所期盼的盟邦支援,撐到現在隻落到了這麽一句話,不禁令人唏噓。”
那麽,是什麽原因使得羅斯福要來這樣一份電報,全力支持與蔣鬧僵了的史迪威呢?
在《中國抗戰秘聞》——白修德回憶錄中有一段話,也許可以作為旁註:
我在1942年第一次會見史迪威之日,也正是他在尋找原因之時,他開始領悟到這是可怕的命中注定。他的最大職責是要把中國軍隊訓練成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使中國軍隊成為一支真正的作戰力量。其後,他的戰略職責便是:用這支現代化的軍隊去切斷日本軍隊占領的緬甸防線,從而打破對中國的封鎖;到最後,再組建—支更為強大的中國軍隊,加入太平洋聯盟,實施對日本的總體反攻。這是一個軍人的職責。一個世紀以來,許多傳教士、顧問、教師等西方人一直想改造這個中央王國,但充其量隻是對它有點幹擾而已,而史迪威則不過是這個長隊列裏的最後一名隊員。在史迪威第一次同我見麵時,他開始領悟到的就是全部戰爭的最高水準是受製於政治的,在中國,沒有政治的變革便不會出現有戰鬥力的軍隊。
另一方麵,中共也大體上與我方同樣劃分為敵占區、中間地區、解放區,企圖逐次擴大地盤。但其作法與我相反。他們首先進行政治戰,組織群眾,然後才行使武力。他們把治安戰看作政治戰,全力以赴進行政治工作。因此,其軍事力量比之我方雖然處於劣勢,卻是逐步擴大了勢力範圍。
第三十九集《最後的堅持》
1944年12月初,從越南北上的日軍和23軍在綏淥會師,日軍的[一號作戰]到此[任務]達成。
“中國的領土,沿著南北縱貫幹道被切成了兩半。.....但我軍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內,竟然連失數十城的事實,則不禁令人要問:這到底是怎麽了?根據統計,民國33年初,中國陸軍部隊應為320個步兵師,22個騎兵師,總數約在650萬人左右。但事實上,這些部隊多隻是個番號而已。至於實際員額夠不夠4百萬?誰都沒有把握。”
“更遭的是由於連年征戰,傷亡太大,新兵體質已大不如前。根據何應欽民國32年的報告,當年征來的兵,10個人當中隻有3個夠得上最基本的健康標準。後來就把這3個送到遠征軍去,而把其餘的留在國內。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我們是用什麽兵來打仗了。”
這是1944年5月20—26日,國民黨五屆十二中全會上作的報告。何應欽說:
“自上年九月起,至本年三月底止,遠征軍已補充六萬零四百三十二名,駐印軍二萬五千零一十四名。其他一般部隊缺額補充,自上年七月起至本年三月底止,調撥補充團及壯丁,補充人數共計一、三三七、三八零名。”
這就是說徵兵總數為133萬7千多人,其中遠征軍、駐印軍補充兵員為8萬5千餘人,即遠征軍、駐印軍補充兵員人數是徵兵總數的百分之六點三(6.3%),而不是《一寸》中所說的30%。《一寸》公然篡改歷史文獻,在此又說了假話。
那麽,這一期間國軍的戰損數是多少呢?何應欽說:
“自三十二年八月起,至三十三年四月底止,共計官兵負傷者四七、三八八人,陣亡者三二、四四八人。”
也就是說,傷亡79826人。傷亡不足8萬,補充133.7萬,還說兵員不足?
由於連年征戰,兵員的合格率確實不高。何應欽在報告中說:合格率為33.7%。這就是說合格的兵員中有4/5補充到國內戰場上,也就是36萬人,是傷亡人數的4倍以上。還能說“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我們是用什麽兵來打仗了。”嗎?
何應欽在1944年4月五屆十二中全會軍事報告中說:
“自抗戰起至三十三年四月底止,...合計傷亡失蹤總數二、七六二、七九九員名。”
在1945年5月六屆全國代表大會軍事報告中又說: “總計自抗戰迄今,共徵募壯丁一三、五五八、四九三名,...”
這就是說:從1937年7月至1944年4月,國軍傷亡276萬餘名。從1937年7月至1945年5月,徵募壯丁1355萬餘名。考慮到1945年的兵員總額比1937年多200多萬人,這裏麵有800多萬人上什麽地方去了呢?是否全死在徵兵的路上?
“滇西、緬北之戰,從表麵上看,是一連串光榮的勝利。但此一[光榮],是在我國對日作戰最艱苦的時刻,投入了全部外援和最菁華的人力去堆砌起來的。我們看不出此一[光榮],在此時此刻對整個中國戰場的意義何在?”
是真的看不出滇緬戰場的勝利對整個中國戰場的意義嗎?為了抹殺史迪威的功績,又在這兒胡說八道了。
滇緬戰場的勝利意義在於重新打通這條國際運輸線。前麵我們已經看到駝峰空運代價太高,飛行員的損耗也太多。中國戰區大反攻所需的戰略物資僅靠駝峰空運是不行的。輸送到中國的每五桶汽油,就有三桶消耗在飛航中;大戰之前,燃油不足,機械化部隊就無法作戰。況且,大量的重裝備難以空運。要迅速地將中國軍隊的裝備美械化,為大反攻準備作戰物資,必須打通滇緬公路。這是稍據常識的人都能理解的。
若沒有滇緬公路,雪峰山戰役的那些美式重裝備從何而來?那些整天在日軍頭上轉的飛機的汽油又重何而來?這叫著:擱下筷子罵娘。
羅斯福9月18日給蔣介石的電文:
“閣下應立刻補充怒江方麵之部隊,並飭其加緊推進,同時,必須立即委任史迪威將軍,授以全權,指揮中國全部軍隊,此步驟之實現,將更增美國援華的決心...該一援華計劃如再延擱或猶豫,便將完全消失...”
“回想抗戰以來,我們千辛萬苦所期盼的盟邦支援,撐到現在隻落到了這麽一句話,不禁令人唏噓。”
那麽,是什麽原因使得羅斯福要來這樣一份電報,全力支持與蔣鬧僵了的史迪威呢?
在《中國抗戰秘聞》——白修德回憶錄中有一段話,也許可以作為旁註:
我在1942年第一次會見史迪威之日,也正是他在尋找原因之時,他開始領悟到這是可怕的命中注定。他的最大職責是要把中國軍隊訓練成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使中國軍隊成為一支真正的作戰力量。其後,他的戰略職責便是:用這支現代化的軍隊去切斷日本軍隊占領的緬甸防線,從而打破對中國的封鎖;到最後,再組建—支更為強大的中國軍隊,加入太平洋聯盟,實施對日本的總體反攻。這是一個軍人的職責。一個世紀以來,許多傳教士、顧問、教師等西方人一直想改造這個中央王國,但充其量隻是對它有點幹擾而已,而史迪威則不過是這個長隊列裏的最後一名隊員。在史迪威第一次同我見麵時,他開始領悟到的就是全部戰爭的最高水準是受製於政治的,在中國,沒有政治的變革便不會出現有戰鬥力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