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師據山而守,與日寇激戰一晝,於夜間在村民的帶領下,走小路,乘黑分散突出重圍。此戰,日軍傷亡1300餘人,我軍傷亡340餘人。
八路軍突圍後,日軍對陸房地區的村民瘋狂炮殺,燒毀民房數以百計,殺害無辜村民126人,妄圖找出我軍去向。陸房人民寧可家園被毀,親人罹難,仍冒著生命危險掩護了八路軍傷員78人,除5人因傷勢過重犧牲外,其餘傷愈後全部歸隊。許多婦女把八路軍戰士認作兄弟、丈夫,有6位老大娘把戰士認作兒子,沒有一個傷員被日寇抓走。
“皖留”的故事
1941年1月4日,對不滿周歲的小“皖留”來說,是悲劇命運的開始。蔣介石為了實現他在抗戰中削弱共產黨的罪惡目的,命令新四軍限時北渡長江。“皖留”的父母,一個在新四軍民運科,一個在戰地服務團,都將隨部隊北上。因形勢吃緊,無法將嗷嗷待哺的女兒帶走。那是一個寒風刺骨的夜晚,“皖留”的母親最後一次來到老鄉家,抱起“皖留”,使勁地親吻,熱淚噗噗地灑落在她又白又胖的小臉上。“媽媽對不起你,好好住在老媽媽家裏,聽話……”她拿出了相冊、毯子、書籍和一些零用錢,對愣愣站著的鄉親深深地鞠了一躬:“如果我們還能回來,我一定來找你們,拜託了……”
就在那天深夜,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了。九千將士,七千魂歸青山……據回憶,當時駐守雲嶺的新四軍軍部撤走時,共有8個嬰兒留在老鄉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皖留”。收留“皖留”的老鄉,為逃脫國軍的搜索,東躲西藏,歷盡煎熬。在漫長的歲月裏,其他7個小“皖留”相繼離開了人世,隻有詹家的“皖留”倖存了下來。1949年雲嶺解放。“皖留”的養父母領著“皖留”四處尋找解放軍戰士,然而當年的新四軍戰士始終沒有出現。
詹家一次一次地跑宣城,跑蕪湖,終於得知,“皖留”的生父叫孟星野,生母叫李辛渠。孟星野在戰鬥中已犧牲了,母親則下落不明。……在南京軍區衛崗幹部子弟學校,“皖留”正式改名為孟烈。
孟烈說:“1941年留下的8個‘皖留’,最後隻剩下我一人,其中有多少心酸事啊。新四軍離開雲嶺後,國民黨反動派對雲嶺百姓十分殘酷。一天,匪徒不知從哪裏聽到風聲,說詹家藏匿了一個‘小共匪’,就把我爹抓起來,吊打了半夜,爹爹被打得死去好幾次,卻不肯說出半個字。娘把我藏在家中小閣樓裏,讓大哥守護著,自己出門一家一家地磕頭,把膝蓋也磨破了,讓村裏人擔保。村裏的父老鄉親聯名做保:我確是詹家後代,這才保住了我,保住了新四軍在雲嶺留下的一條小生命。”
以下是幾位“紅嫂”的名單:
明德英
1942年冬天,侵華日軍又一次對我沂蒙中心根據地發動了殘酷的掃蕩。這天中午,又聾又啞的農家婦女明德英抱著不滿周歲的孩子出來曬太陽。突然,一位滿身鮮血的八路軍戰士向她跑來,並示意鬼子在後麵追,明德英急忙把戰士拉進自家的團瓢,用被子把戰士捂在了床上。鬼子走後,明德英發現那位戰士又渴又累昏了過去,情急之下,她毅然擠出自己的乳汁餵到了戰士的嘴裏。
後來,人們把這一故事搬上了舞台。從此,紅嫂成了那個年代沂蒙婦女的縮影。在過去的那段歲月裏,浩浩八百裏沂蒙究竟有多少像明德英這樣的紅嫂呢,誰也無法做出精確的統計。僅1941年的那次反掃蕩,河南艾山腳下的這幾個小村莊的婦女們,就冒死救下了1300多八路軍的傷員。
祖秀蓮
1941年深秋的一天下午,為躲鬼子掃蕩從山上剛剛回家的祖秀蓮發現自己家門口躺著一個受了重傷的青年人。這人身上隻穿一條短褲,裸露的身體上有數處槍傷和一處刀傷,由於流血太多,傷者已人事不醒。祖秀蓮仔細辨認了一下,看麵孔不是本地人,她從先前南山方向傳來的幾陣槍聲判斷,這肯定是自己的人,她用盡力氣把傷員扶進了屋裏。這位被祖秀蓮救下的傷員是一位八路軍,叫郭伍士,是八路軍的偵察參謀。從此,祖秀蓮大娘對郭伍士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精心為他治療,千方百計為他調養身體。在當時自已幾天忍飢受餓連粗糧都沒得吃的情況下,祖秀蓮求親告友,借米借麵,並用紡線換來的錢買些有營養的東西為傷員補養身子;就是自己幾天水米不沾牙,也從未間斷每天兩次為傷員送去可口的飯菜。近一個月過去了,在祖秀蓮大娘的精心護理調養下,傷員郭伍士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剛剛能戰立起來,他決意告辭大娘找部隊去。大娘理解他的心情,勸他不要著急,等她找到我們隊伍的下落再放他走。後來終於打聽到在夏蔚區的牛場子村附近有個八路軍的地下醫院。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祖秀蓮約著張恆軍(祖秀蓮侄子)等幾位家人抬著郭伍士,在夜幕的掩護下,將他護送到這家部隊醫院。郭伍士在這裏得到進一步治療,很快康復歸隊。以後,他隨部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趙建平
在革命老區北京市密雲縣巨各莊鎮,有一位從硝煙戰火中走過來的傳奇老人趙建平,她被當地人們親切地稱為“紅嫂”。“紅嫂”當年17歲加入共產黨,擔任村婦救會主任。在擔任婦救會主任期間,帶領婦女姐妹做了大量的工作,宣傳抗日、監視敵人、傳遞信件、站崗放哨、除奸防特、護理傷員、做軍衣軍襪。
八路軍突圍後,日軍對陸房地區的村民瘋狂炮殺,燒毀民房數以百計,殺害無辜村民126人,妄圖找出我軍去向。陸房人民寧可家園被毀,親人罹難,仍冒著生命危險掩護了八路軍傷員78人,除5人因傷勢過重犧牲外,其餘傷愈後全部歸隊。許多婦女把八路軍戰士認作兄弟、丈夫,有6位老大娘把戰士認作兒子,沒有一個傷員被日寇抓走。
“皖留”的故事
1941年1月4日,對不滿周歲的小“皖留”來說,是悲劇命運的開始。蔣介石為了實現他在抗戰中削弱共產黨的罪惡目的,命令新四軍限時北渡長江。“皖留”的父母,一個在新四軍民運科,一個在戰地服務團,都將隨部隊北上。因形勢吃緊,無法將嗷嗷待哺的女兒帶走。那是一個寒風刺骨的夜晚,“皖留”的母親最後一次來到老鄉家,抱起“皖留”,使勁地親吻,熱淚噗噗地灑落在她又白又胖的小臉上。“媽媽對不起你,好好住在老媽媽家裏,聽話……”她拿出了相冊、毯子、書籍和一些零用錢,對愣愣站著的鄉親深深地鞠了一躬:“如果我們還能回來,我一定來找你們,拜託了……”
就在那天深夜,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了。九千將士,七千魂歸青山……據回憶,當時駐守雲嶺的新四軍軍部撤走時,共有8個嬰兒留在老鄉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皖留”。收留“皖留”的老鄉,為逃脫國軍的搜索,東躲西藏,歷盡煎熬。在漫長的歲月裏,其他7個小“皖留”相繼離開了人世,隻有詹家的“皖留”倖存了下來。1949年雲嶺解放。“皖留”的養父母領著“皖留”四處尋找解放軍戰士,然而當年的新四軍戰士始終沒有出現。
詹家一次一次地跑宣城,跑蕪湖,終於得知,“皖留”的生父叫孟星野,生母叫李辛渠。孟星野在戰鬥中已犧牲了,母親則下落不明。……在南京軍區衛崗幹部子弟學校,“皖留”正式改名為孟烈。
孟烈說:“1941年留下的8個‘皖留’,最後隻剩下我一人,其中有多少心酸事啊。新四軍離開雲嶺後,國民黨反動派對雲嶺百姓十分殘酷。一天,匪徒不知從哪裏聽到風聲,說詹家藏匿了一個‘小共匪’,就把我爹抓起來,吊打了半夜,爹爹被打得死去好幾次,卻不肯說出半個字。娘把我藏在家中小閣樓裏,讓大哥守護著,自己出門一家一家地磕頭,把膝蓋也磨破了,讓村裏人擔保。村裏的父老鄉親聯名做保:我確是詹家後代,這才保住了我,保住了新四軍在雲嶺留下的一條小生命。”
以下是幾位“紅嫂”的名單:
明德英
1942年冬天,侵華日軍又一次對我沂蒙中心根據地發動了殘酷的掃蕩。這天中午,又聾又啞的農家婦女明德英抱著不滿周歲的孩子出來曬太陽。突然,一位滿身鮮血的八路軍戰士向她跑來,並示意鬼子在後麵追,明德英急忙把戰士拉進自家的團瓢,用被子把戰士捂在了床上。鬼子走後,明德英發現那位戰士又渴又累昏了過去,情急之下,她毅然擠出自己的乳汁餵到了戰士的嘴裏。
後來,人們把這一故事搬上了舞台。從此,紅嫂成了那個年代沂蒙婦女的縮影。在過去的那段歲月裏,浩浩八百裏沂蒙究竟有多少像明德英這樣的紅嫂呢,誰也無法做出精確的統計。僅1941年的那次反掃蕩,河南艾山腳下的這幾個小村莊的婦女們,就冒死救下了1300多八路軍的傷員。
祖秀蓮
1941年深秋的一天下午,為躲鬼子掃蕩從山上剛剛回家的祖秀蓮發現自己家門口躺著一個受了重傷的青年人。這人身上隻穿一條短褲,裸露的身體上有數處槍傷和一處刀傷,由於流血太多,傷者已人事不醒。祖秀蓮仔細辨認了一下,看麵孔不是本地人,她從先前南山方向傳來的幾陣槍聲判斷,這肯定是自己的人,她用盡力氣把傷員扶進了屋裏。這位被祖秀蓮救下的傷員是一位八路軍,叫郭伍士,是八路軍的偵察參謀。從此,祖秀蓮大娘對郭伍士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精心為他治療,千方百計為他調養身體。在當時自已幾天忍飢受餓連粗糧都沒得吃的情況下,祖秀蓮求親告友,借米借麵,並用紡線換來的錢買些有營養的東西為傷員補養身子;就是自己幾天水米不沾牙,也從未間斷每天兩次為傷員送去可口的飯菜。近一個月過去了,在祖秀蓮大娘的精心護理調養下,傷員郭伍士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剛剛能戰立起來,他決意告辭大娘找部隊去。大娘理解他的心情,勸他不要著急,等她找到我們隊伍的下落再放他走。後來終於打聽到在夏蔚區的牛場子村附近有個八路軍的地下醫院。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祖秀蓮約著張恆軍(祖秀蓮侄子)等幾位家人抬著郭伍士,在夜幕的掩護下,將他護送到這家部隊醫院。郭伍士在這裏得到進一步治療,很快康復歸隊。以後,他隨部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趙建平
在革命老區北京市密雲縣巨各莊鎮,有一位從硝煙戰火中走過來的傳奇老人趙建平,她被當地人們親切地稱為“紅嫂”。“紅嫂”當年17歲加入共產黨,擔任村婦救會主任。在擔任婦救會主任期間,帶領婦女姐妹做了大量的工作,宣傳抗日、監視敵人、傳遞信件、站崗放哨、除奸防特、護理傷員、做軍衣軍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