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侵華日軍主要將帥的最後結局 作者:朱曉艷/班惠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36年,日本國內右翼少壯派軍官發動了“二二六”事變。在事變中,梅津美治 郎反應迅速,“站對”了立場,因而獲得了更大的提拔。他在事變剛發生、事態尚不明朗 的情況下,就馬上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堅決鎮壓。他致電憲兵司令部,明確表態稱:“對於叛 亂集團必須予以堅決一擊。我已經向部隊下達了動員令。”後來陸軍作出“肅正”的決定, 而作為一開始就主張鎮壓的一大“功臣”,事變後,梅津美治郎自然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廣田 弘毅內閣中的新陸軍省次官。
圖謀不戰而取華北的梅津美治郎(3)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華北事態緊張,以內閣為代表的日本政府方麵,起初是 傾向於採取“不擴大事態”的方針,要求日軍參謀本部盡力通過“對華交涉解決事變”,避 免發生進一步的武力升級。
而日軍高層則形成兩派意見,即以陸軍大臣杉山元為首的“擴大派”與以石原莞 爾為首的“不擴大派”。梅津美治郎“模稜兩可”的建議獲得了支持,他認為現階段就大舉 從國內向華北派兵,會對日本的國際環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僅從關東軍和朝鮮軍抽調兵力 是較好的選擇。
ト歡一旦開動了法西斯戰車,侵略的欲望就不斷驅動它前進、再前進,華北事態 事實上在不斷擴大。大本營7月19日召開陸軍首腦會議,討論未來局勢的發展,作戰部長石 原莞爾力主應盡力避免發動對華全麵戰爭,他認為對華戰爭的結局極有可能使日軍自身陷 於泥淖而難以自拔,因此,華北日軍主力應全部撤至山海關以北,同時展開外交斡旋,和平 解決兩國之間的問題。
ピ先主張“不擴大”事態的梅津卻不同意石原的觀點。他認為如果撤出華北,那 麽日本會盡失在華北苦心經營所獲取的權益,還會使“滿洲國”失去屏障,因此,他主張予 敵一擊,盡早收拾解決問題。
デ致哉叩比徊輝敢庾約旱那致猿曬拱手讓人。梅津美治郎的觀點得到大本營發動 侵略戰爭的大多數人的贊同和支持,因而,7月26日,參謀本部以參謀總長名義向中國駐屯 軍下達了準許使用武力的命令,隨後向華北增派3個師團約21萬兵力。日軍侵華戰爭由此全 麵展開。
ニ孀耪秸的不斷擴大,戰線的不斷延伸,為了更有力地進行侵略戰爭,近衛文內閣於1935年5月進行了一次大的人事變動。眾望所歸的梅津美治郎這次卻沒有當 上陸軍大臣,而另一個侵華急先鋒,比梅津資歷略淺的板垣征四郎被選入閣,擔任陸軍大臣 。梅津美治郎內心自是一番失落。
ス儷∈б獾拿方蠣樂衛衫吹街泄華北戰場,任華北第一軍司令官,主要任務是指 揮“治安肅整作戰”。1939年9月7日,梅津美治郎接到大本營的調令,任命他為新的關東軍 司令官,接替前任植田謙吉指揮關東軍。能出任聲名顯赫的關東軍司令一職,這多少對沒當 上陸相的梅津是一種安慰,他把這裏當成自己施展侵略“才華”的用武之地。ピ諉方蠣樂衛繕先沃前,1939年5月,日蘇之間發生了“諾門坎事件”的軍事沖 突,關東軍一部遭受重創,幾乎全軍覆沒。後經外交斡旋雙方簽訂了停戰協定。但大受打擊 的關東軍勢必需要有一個人來重新“經營”一番,梅津美治郎就是這個人選。
因而,梅津美治郎上任後的主要任務是:收拾“諾門坎事件”後的殘局,擴充關 東軍,加緊戰備建設,繼續扶植“滿政府”進行“剿匪”活動,加緊開發和掠奪資源。ビ肭叭我謊,活躍在東北大地上的抗日武裝力量也一直是梅津美治郎的“心頭大 患”。上任不久,他就開始了“大討伐”的計劃,目標主要集中於以北滿為主要活動基地的 東北抗聯和活躍在熱遼地區的八路軍。
ゼ岢摯拐降畝北抗聯戰士在“清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聯時,狡猾的梅津美治郎吸取以前的教訓,製定 了新的作戰計劃,不再採用大規模集中“進剿”的老做法,而是先以重兵占據抗日遊擊區周 圍的據點,對抗聯各部施行長期封鎖和分割包圍,企圖把抗聯戰士餓死、凍死在密林之中。 同時關東軍組織“討伐隊”、“警防隊”、“特搜班”、“工作班”等,運用以往的“踩踏 戰法”、“篦梳戰法”,再輔以新發明的所謂“壁螽戰法”進行“長追”。此外,梅津美治 郎加強對當地民眾的控製,進行經濟封鎖,以達到“匪”民分離的目的,從而斷絕抗日聯軍 的衣食之源。
ピ謖庵址榪裎淞Α疤址ァ庇肟刂聘據地群眾並用的殘酷“圍剿”中,抗日聯軍受 到嚴重損失,許多將領相繼犧牲,部分骨幹力量被迫轉移。
同時,對熱遼地區活躍的八路軍抗日武裝力量,梅津美治郎如法炮製地命令關東 軍展開“討伐”。1942年1月至11月,關東軍的一支憲兵隊在興隆縣各鄉進行大搜捕,僅1月 22日一天就逮捕了423人,其中150人被投入監獄。整個熱河地區從1942年1月至6月就逮捕了 1300餘人。
他們大都是堅持在熱河地區開展抗日鬥爭的八路軍地下工作者和抗日群眾中的骨 幹,熱河地區的抗日力量因而遭到嚴重損失。
圖謀不戰而取華北的梅津美治郎(3)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華北事態緊張,以內閣為代表的日本政府方麵,起初是 傾向於採取“不擴大事態”的方針,要求日軍參謀本部盡力通過“對華交涉解決事變”,避 免發生進一步的武力升級。
而日軍高層則形成兩派意見,即以陸軍大臣杉山元為首的“擴大派”與以石原莞 爾為首的“不擴大派”。梅津美治郎“模稜兩可”的建議獲得了支持,他認為現階段就大舉 從國內向華北派兵,會對日本的國際環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僅從關東軍和朝鮮軍抽調兵力 是較好的選擇。
ト歡一旦開動了法西斯戰車,侵略的欲望就不斷驅動它前進、再前進,華北事態 事實上在不斷擴大。大本營7月19日召開陸軍首腦會議,討論未來局勢的發展,作戰部長石 原莞爾力主應盡力避免發動對華全麵戰爭,他認為對華戰爭的結局極有可能使日軍自身陷 於泥淖而難以自拔,因此,華北日軍主力應全部撤至山海關以北,同時展開外交斡旋,和平 解決兩國之間的問題。
ピ先主張“不擴大”事態的梅津卻不同意石原的觀點。他認為如果撤出華北,那 麽日本會盡失在華北苦心經營所獲取的權益,還會使“滿洲國”失去屏障,因此,他主張予 敵一擊,盡早收拾解決問題。
デ致哉叩比徊輝敢庾約旱那致猿曬拱手讓人。梅津美治郎的觀點得到大本營發動 侵略戰爭的大多數人的贊同和支持,因而,7月26日,參謀本部以參謀總長名義向中國駐屯 軍下達了準許使用武力的命令,隨後向華北增派3個師團約21萬兵力。日軍侵華戰爭由此全 麵展開。
ニ孀耪秸的不斷擴大,戰線的不斷延伸,為了更有力地進行侵略戰爭,近衛文內閣於1935年5月進行了一次大的人事變動。眾望所歸的梅津美治郎這次卻沒有當 上陸軍大臣,而另一個侵華急先鋒,比梅津資歷略淺的板垣征四郎被選入閣,擔任陸軍大臣 。梅津美治郎內心自是一番失落。
ス儷∈б獾拿方蠣樂衛衫吹街泄華北戰場,任華北第一軍司令官,主要任務是指 揮“治安肅整作戰”。1939年9月7日,梅津美治郎接到大本營的調令,任命他為新的關東軍 司令官,接替前任植田謙吉指揮關東軍。能出任聲名顯赫的關東軍司令一職,這多少對沒當 上陸相的梅津是一種安慰,他把這裏當成自己施展侵略“才華”的用武之地。ピ諉方蠣樂衛繕先沃前,1939年5月,日蘇之間發生了“諾門坎事件”的軍事沖 突,關東軍一部遭受重創,幾乎全軍覆沒。後經外交斡旋雙方簽訂了停戰協定。但大受打擊 的關東軍勢必需要有一個人來重新“經營”一番,梅津美治郎就是這個人選。
因而,梅津美治郎上任後的主要任務是:收拾“諾門坎事件”後的殘局,擴充關 東軍,加緊戰備建設,繼續扶植“滿政府”進行“剿匪”活動,加緊開發和掠奪資源。ビ肭叭我謊,活躍在東北大地上的抗日武裝力量也一直是梅津美治郎的“心頭大 患”。上任不久,他就開始了“大討伐”的計劃,目標主要集中於以北滿為主要活動基地的 東北抗聯和活躍在熱遼地區的八路軍。
ゼ岢摯拐降畝北抗聯戰士在“清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聯時,狡猾的梅津美治郎吸取以前的教訓,製定 了新的作戰計劃,不再採用大規模集中“進剿”的老做法,而是先以重兵占據抗日遊擊區周 圍的據點,對抗聯各部施行長期封鎖和分割包圍,企圖把抗聯戰士餓死、凍死在密林之中。 同時關東軍組織“討伐隊”、“警防隊”、“特搜班”、“工作班”等,運用以往的“踩踏 戰法”、“篦梳戰法”,再輔以新發明的所謂“壁螽戰法”進行“長追”。此外,梅津美治 郎加強對當地民眾的控製,進行經濟封鎖,以達到“匪”民分離的目的,從而斷絕抗日聯軍 的衣食之源。
ピ謖庵址榪裎淞Α疤址ァ庇肟刂聘據地群眾並用的殘酷“圍剿”中,抗日聯軍受 到嚴重損失,許多將領相繼犧牲,部分骨幹力量被迫轉移。
同時,對熱遼地區活躍的八路軍抗日武裝力量,梅津美治郎如法炮製地命令關東 軍展開“討伐”。1942年1月至11月,關東軍的一支憲兵隊在興隆縣各鄉進行大搜捕,僅1月 22日一天就逮捕了423人,其中150人被投入監獄。整個熱河地區從1942年1月至6月就逮捕了 1300餘人。
他們大都是堅持在熱河地區開展抗日鬥爭的八路軍地下工作者和抗日群眾中的骨 幹,熱河地區的抗日力量因而遭到嚴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