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侵華日軍主要將帥的最後結局 作者:朱曉艷/班惠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33年2月,日本退出國際聯盟,在國際社會中處於孤立地位,但在經濟方麵卻 是一片“繁榮”,軍需品股票全麵暴漲。此外,在思想界和政界,自由主義徹底沒落,政黨 政治被獨裁政治逐步取代,國家主義成為主流思潮。獨立守備隊的軍歌“啊,‘滿洲’的大 平原,從亞洲大陸東方升起……”在廣播中整日播放,軍國主義者變得異常活躍。
“皇道派”領袖荒木貞夫(4)
セ哪菊攴蚋是大肆利用陸相的地位,利用廣播、報刊和書籍等各種媒體、手段, 大肆宣傳所謂的日本的“使命”,日本的“生命線”。“荒木將軍”一時成了人們崇拜的“ 英雄”,“名聲”甚至遠播國外。當時德國有一個法西斯分子寫了本《現代世界十傑》的書 ,將荒木貞夫與墨索裏尼、希特勒、勞合?喬治等並列一起,成了世界的“傑出”人物。
フ飧觥敖艸觥比宋錚更是“皇道派”的精神領袖,促使了日本好戰新軍閥的形成 。荒木貞夫頗得少壯派青年軍官的“尊敬”,被視為“神一般的存在”。荒木貞夫利用這種 在年輕軍官中的聲望,慫恿並支持這些軍官們以下克上的行動,最終使軍部淩駕於內閣之上 ,使日本在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日本昭和時期,陸軍中最大的和最惡劣的風尚,就是中堅幕僚的以下克上。所謂以“下克上”,是指下級欺淩和冒犯上級的行為。這種行為在日本歷史上的室町時代 (1336到1573年的足利幕府時代)中期至戰國時期(日本應仁之亂至豐經秀吉統一為止的時代,約 從1467到1587年)曾出現過,在昭和年代又死灰復燃,被陸、海軍,特別是陸軍軍閥核心的 中堅幕僚所繼承。
ヂ驕中的中堅幕僚迫使陸軍上級採取行動,並以軍閥勢力對政治施加壓力,從而 造成日本昭和時期的種種紛亂,主要體現在圍繞侵略策略的“皇道派”與“統製派”之間的 權力鬥爭和矛盾上。
ァ盎實琅傘保以荒木貞夫和真崎甚三郎為核心代表人物,與舊式軍閥形成對立。 他們主張實行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以“發揚皇道”為名,希望恢復以前的君主專製,由軍 部掌握實權,通過發動武力軍事政變達到軍部獨裁的實現,其背後是生產軍火而起家的新財 閥的支持。
“統製派”,以永田鐵山等為核心,則主張在軍部的統治下,不使用武力,而通 過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徑,進行平穩緩進的國家改革。
ゴ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前,軍部掀起的數起暴力事 件和政變,諸如1931年的“三月事件”,同年的“十月政變”,1932年的“五?一五”事件 ,1934年的“十一月事件”,1935年8月12日的永田鐵山被刺事件,1936年的“二二六”事 變,無一不是兩派鬥爭中採取以下克上這種途徑而造成的。1931年10月,“皇道派”發動的 “十月政變”,即為一個典型例證。
雖然這一事變因消息泄露而以未遂告終,但主謀者並未受到什麽大的處罰,而且不久之後荒木貞夫還當上了犬養毅內閣的陸相。其實, 無論“皇道派”還是“統製派”的主張,隻是侵略策略的區別而已。在日本軍閥史上,荒木 貞夫鼓吹武士道精神,助長以下克上的弊端,並導致軍內的派係鬥爭,加速軍隊的法西斯化 ,因而是軍閥罪惡的主要責任者。
1934年1月23日,荒木貞夫強烈主張發動侵蘇戰爭而受到外相廣田弘毅及藏相高 橋是清為首的穩健派的反對,他的強硬論受挫,因而他以患病為藉口,提出辭呈,離開了陸 相的位子,轉任軍事參議官。
ヒ浴岸?二六”事變為契機日本確立了國內法西斯體製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少壯軍官發動了“二?二六”政變。1936年2月26日 淩晨,安藤輝與香田清真等“皇道派”軍官為了加速日本侵略的步伐,不滿意當前的內閣, 率領1400多名士兵,襲擊了首相、藏相、內相的官邸,刺殺了內務大臣齋藤、大藏大臣高橋 及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並且要求罷免、逮捕“統製派”軍官,建立以皇道派荒木貞夫為首 的軍人法西斯內閣。
ザ哉獯握變,陸軍首腦經過一度躊躇後,由於擔心軍部法西斯勢力搞政變會最終 破壞天皇製秩序,因而於29日正式下令鎮壓。直接參與政變的80多名軍官被判刑,其中17名 為首分子被處決。荒木貞夫則被追究軍事參議官的責任問題,被迫辭去軍事參議官的職務, 真崎甚三郎則被拘禁。經過這次“肅軍”,“皇道派”勢力被徹底清洗,以東條英機為首的 “統製派”在軍隊裏最終取得了占絕對優勢的領導地位。
1936年3月,廣田弘毅出麵組閣。廣田內閣實際上隻是軍部的傀儡而已,這屆內 閣恢復了“軍部大臣現役武官製”,廣田內閣的建立標誌著日本軍人法西斯專政的初步確立 ,從此日本法西斯化進程步步加速。1937年末到1938年初,日本國內反侵略擴張力量被嚴力 鎮壓,左翼政黨紛紛被解散。1938年5月,荒木貞夫復出,擔任近衛文內閣的文相,在文相 的位置上,他積極地對思想和文化進行鎮壓和統製。
“皇道派”領袖荒木貞夫(4)
セ哪菊攴蚋是大肆利用陸相的地位,利用廣播、報刊和書籍等各種媒體、手段, 大肆宣傳所謂的日本的“使命”,日本的“生命線”。“荒木將軍”一時成了人們崇拜的“ 英雄”,“名聲”甚至遠播國外。當時德國有一個法西斯分子寫了本《現代世界十傑》的書 ,將荒木貞夫與墨索裏尼、希特勒、勞合?喬治等並列一起,成了世界的“傑出”人物。
フ飧觥敖艸觥比宋錚更是“皇道派”的精神領袖,促使了日本好戰新軍閥的形成 。荒木貞夫頗得少壯派青年軍官的“尊敬”,被視為“神一般的存在”。荒木貞夫利用這種 在年輕軍官中的聲望,慫恿並支持這些軍官們以下克上的行動,最終使軍部淩駕於內閣之上 ,使日本在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日本昭和時期,陸軍中最大的和最惡劣的風尚,就是中堅幕僚的以下克上。所謂以“下克上”,是指下級欺淩和冒犯上級的行為。這種行為在日本歷史上的室町時代 (1336到1573年的足利幕府時代)中期至戰國時期(日本應仁之亂至豐經秀吉統一為止的時代,約 從1467到1587年)曾出現過,在昭和年代又死灰復燃,被陸、海軍,特別是陸軍軍閥核心的 中堅幕僚所繼承。
ヂ驕中的中堅幕僚迫使陸軍上級採取行動,並以軍閥勢力對政治施加壓力,從而 造成日本昭和時期的種種紛亂,主要體現在圍繞侵略策略的“皇道派”與“統製派”之間的 權力鬥爭和矛盾上。
ァ盎實琅傘保以荒木貞夫和真崎甚三郎為核心代表人物,與舊式軍閥形成對立。 他們主張實行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以“發揚皇道”為名,希望恢復以前的君主專製,由軍 部掌握實權,通過發動武力軍事政變達到軍部獨裁的實現,其背後是生產軍火而起家的新財 閥的支持。
“統製派”,以永田鐵山等為核心,則主張在軍部的統治下,不使用武力,而通 過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徑,進行平穩緩進的國家改革。
ゴ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前,軍部掀起的數起暴力事 件和政變,諸如1931年的“三月事件”,同年的“十月政變”,1932年的“五?一五”事件 ,1934年的“十一月事件”,1935年8月12日的永田鐵山被刺事件,1936年的“二二六”事 變,無一不是兩派鬥爭中採取以下克上這種途徑而造成的。1931年10月,“皇道派”發動的 “十月政變”,即為一個典型例證。
雖然這一事變因消息泄露而以未遂告終,但主謀者並未受到什麽大的處罰,而且不久之後荒木貞夫還當上了犬養毅內閣的陸相。其實, 無論“皇道派”還是“統製派”的主張,隻是侵略策略的區別而已。在日本軍閥史上,荒木 貞夫鼓吹武士道精神,助長以下克上的弊端,並導致軍內的派係鬥爭,加速軍隊的法西斯化 ,因而是軍閥罪惡的主要責任者。
1934年1月23日,荒木貞夫強烈主張發動侵蘇戰爭而受到外相廣田弘毅及藏相高 橋是清為首的穩健派的反對,他的強硬論受挫,因而他以患病為藉口,提出辭呈,離開了陸 相的位子,轉任軍事參議官。
ヒ浴岸?二六”事變為契機日本確立了國內法西斯體製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少壯軍官發動了“二?二六”政變。1936年2月26日 淩晨,安藤輝與香田清真等“皇道派”軍官為了加速日本侵略的步伐,不滿意當前的內閣, 率領1400多名士兵,襲擊了首相、藏相、內相的官邸,刺殺了內務大臣齋藤、大藏大臣高橋 及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並且要求罷免、逮捕“統製派”軍官,建立以皇道派荒木貞夫為首 的軍人法西斯內閣。
ザ哉獯握變,陸軍首腦經過一度躊躇後,由於擔心軍部法西斯勢力搞政變會最終 破壞天皇製秩序,因而於29日正式下令鎮壓。直接參與政變的80多名軍官被判刑,其中17名 為首分子被處決。荒木貞夫則被追究軍事參議官的責任問題,被迫辭去軍事參議官的職務, 真崎甚三郎則被拘禁。經過這次“肅軍”,“皇道派”勢力被徹底清洗,以東條英機為首的 “統製派”在軍隊裏最終取得了占絕對優勢的領導地位。
1936年3月,廣田弘毅出麵組閣。廣田內閣實際上隻是軍部的傀儡而已,這屆內 閣恢復了“軍部大臣現役武官製”,廣田內閣的建立標誌著日本軍人法西斯專政的初步確立 ,從此日本法西斯化進程步步加速。1937年末到1938年初,日本國內反侵略擴張力量被嚴力 鎮壓,左翼政黨紛紛被解散。1938年5月,荒木貞夫復出,擔任近衛文內閣的文相,在文相 的位置上,他積極地對思想和文化進行鎮壓和統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