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令行政院院長兼外交部長宋子文,以私人身份去見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羅斯福於1945年4月12日因患腦溢血溘然去逝),表示中國政府不能接受雅爾達會議有關中國的密約。但仍無任何結果。
6月12日。
蘇聯駐華大使彼得羅夫會見蔣介石,提出兌現《雅爾達密約》中給蘇聯的那些利益,並轉告說,史達林要求宋子文於7月1日以前,去莫斯科談判有關事項,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蔣介石為了與蘇方討價還價,派遣宋子文、蔣經國等人前去莫斯科。
史達林在單獨會見蔣經國時,竟質問:“你們對外蒙古,為什麽堅持不讓他獨立?”
蔣經國說:“你應當了解,我們中國八年抗戰,就是為了把失上收回來。今天日本還沒趕走。東北、台灣還沒有收回來,一切土地都在敵人手中,反而把這樣大的一塊土地割讓出去,豈不失卻了抗戰的本意?我們的國民一定不會原諒我們,會說我們出賣了國土;在這種情形下,國民一定會起來反對政府,那我們就無法支持抗戰,所以我們不同意外蒙古歸併給蘇聯。”
史達林反駁道:“倘使你的國家有力量,自己可以打倒日本,我自然不會提出要求。今天,你沒有這個力量,還要講這些話,就等於廢話。”
宋子文、蔣經國的莫斯科之行,也是無果而返。
蔣介石一方麵繼續派人四處活動,以爭取拔出插進中國人背後的那把“刀”,另一方麵,他也看到了這種活動對於已決意犧牲中國的美、英而言,根本無濟幹事,於是,加快了與日本單獨媾和的步伐。事實上,從抗戰開始起,他就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個念頭。隻不過那時日本人大軍壓境、態度太傲慢,條件太苛刻,逼得又太急,更加上全國民眾和軍隊的反對,美、英的反對,他不得不迫於形勢,“堅持抗戰”。雅爾達會議的密約一傳到他的耳中,他就立即意識到了兩個問題:一是被美國“盟兄”出賣了,心中油然生出一種被耍弄、被拋棄的苦衷。二是如答應密約要求,則東北很可能在蘇聯幫助下成為共產黨的基地和大本營,這不能不對他的統治產生極大威脅。
蔣介石經過仔細盤算,反覆思量,決定幹脆拋開自己一年多前所許下的絕不與日單獨媾和的諾言,馬上派人去上海秘密探求中、日媾合之方案,以對抗史達林在《雅爾達密約》中提出的條件。
2
1945年春。
曾任汪記南京政權上海市政府顧問的日本特務船津辰一郎,從上海來南京,向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茨大將報告(1944年11月22日,岡村由第6方麵軍司令官升任派遣軍總司令官),重慶方麵來人,現住在上海,帶來了蔣介石的口信。重慶來人因不便直接來南京,務請岡村寧茨近日前去上海會晤。
岡村偕同幕僚若幹人前往上海。
重慶來人帶來蔣介石的口信有三點:
第一,中國與美國的同盟牢不可破,但蔣介石認為中日合作對整個東亞地區的和平至關重要。因此,願與日本合作。
第二,日本在中、美、英、蘇的聯合打擊下,將麵臨滅頂之災。拯救日本非蔣莫屬。因此,蔣決計不記前嫌,準備於適當時機為日本講話。然而,日本人往往不能理解中方的善良願望,實為憾事。
第三,希望中、日雙方軍隊互相盡力克製,在再擴大戰端。
岡村寧茨根本不相信蘇聯會出兵進攻日本,而且此時他正值新官上任階段,哪裏聽得進這些話,認為蔣介石口出狂言,不予理睬。錯過了中、日單獨議和的第一次機會。
不久,何應欽又派遣一個名叫餘萬青的人,親往南京找岡村寧茨,密商中、日停戰撤兵之事。但狂妄的岡村寧茨竟拒絕會見,隻叫一名小參謀接待來者。岡村寧茨還將親筆書信一封,交餘萬青帶給何應欽。此書信跟王勁哉對日下戰表的態度和做法有過之而無不及,口氣更加狂妄,聲稱:岡村總司令官率百萬侵華日軍,決不與中國政府調和,誓將中國政府消滅等等。
日方,第二次錯過了中、日單獨言和的良機。
2月底,日本內閣首相小磯國昭有意尋求結束戰爭,電召與國務相緒方竹虎等人有聯繫的重慶方麵的纓斌前去日本,以便了解中國方麵的態度。
3月16日。
繆斌帶著蔣介石的議和條件抵達東京。
日本皇室東久彌宮首先與之會晤。蔣介石的使者竭力宣傳中方議和原因:中國和日本再打下去,蘇聯將以反擊日本侵略為名,出兵東北。那時,日本將被摧毀,中國亦將受蘇侵略。因此。中、日兩國麵臨共同威脅。當務之急,隻有中、日雙方盡快罷戰言和,締結和平,以消除蘇俄出兵的口實。
同時麵呈蔣介石議和的條件,大約是:
第一,歸還東北;
第二,日本從中國全麵撤兵;
第三,重慶政府暫在南京設置看守府,三個月內還都南京;
第四,南京看守府由重慶派員組織;
第五,南京汪偽政府必須取消,汪偽政府的頭麵人物由日本政府收容;
第六,日本在與中國媾和的同時,與美、英媾和,共同防拒蘇聯侵略。
繆斌正與日方有關人員進行磋商,又收到蔣介石電令:前述六條絕對不容變更。
6月12日。
蘇聯駐華大使彼得羅夫會見蔣介石,提出兌現《雅爾達密約》中給蘇聯的那些利益,並轉告說,史達林要求宋子文於7月1日以前,去莫斯科談判有關事項,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蔣介石為了與蘇方討價還價,派遣宋子文、蔣經國等人前去莫斯科。
史達林在單獨會見蔣經國時,竟質問:“你們對外蒙古,為什麽堅持不讓他獨立?”
蔣經國說:“你應當了解,我們中國八年抗戰,就是為了把失上收回來。今天日本還沒趕走。東北、台灣還沒有收回來,一切土地都在敵人手中,反而把這樣大的一塊土地割讓出去,豈不失卻了抗戰的本意?我們的國民一定不會原諒我們,會說我們出賣了國土;在這種情形下,國民一定會起來反對政府,那我們就無法支持抗戰,所以我們不同意外蒙古歸併給蘇聯。”
史達林反駁道:“倘使你的國家有力量,自己可以打倒日本,我自然不會提出要求。今天,你沒有這個力量,還要講這些話,就等於廢話。”
宋子文、蔣經國的莫斯科之行,也是無果而返。
蔣介石一方麵繼續派人四處活動,以爭取拔出插進中國人背後的那把“刀”,另一方麵,他也看到了這種活動對於已決意犧牲中國的美、英而言,根本無濟幹事,於是,加快了與日本單獨媾和的步伐。事實上,從抗戰開始起,他就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個念頭。隻不過那時日本人大軍壓境、態度太傲慢,條件太苛刻,逼得又太急,更加上全國民眾和軍隊的反對,美、英的反對,他不得不迫於形勢,“堅持抗戰”。雅爾達會議的密約一傳到他的耳中,他就立即意識到了兩個問題:一是被美國“盟兄”出賣了,心中油然生出一種被耍弄、被拋棄的苦衷。二是如答應密約要求,則東北很可能在蘇聯幫助下成為共產黨的基地和大本營,這不能不對他的統治產生極大威脅。
蔣介石經過仔細盤算,反覆思量,決定幹脆拋開自己一年多前所許下的絕不與日單獨媾和的諾言,馬上派人去上海秘密探求中、日媾合之方案,以對抗史達林在《雅爾達密約》中提出的條件。
2
1945年春。
曾任汪記南京政權上海市政府顧問的日本特務船津辰一郎,從上海來南京,向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茨大將報告(1944年11月22日,岡村由第6方麵軍司令官升任派遣軍總司令官),重慶方麵來人,現住在上海,帶來了蔣介石的口信。重慶來人因不便直接來南京,務請岡村寧茨近日前去上海會晤。
岡村偕同幕僚若幹人前往上海。
重慶來人帶來蔣介石的口信有三點:
第一,中國與美國的同盟牢不可破,但蔣介石認為中日合作對整個東亞地區的和平至關重要。因此,願與日本合作。
第二,日本在中、美、英、蘇的聯合打擊下,將麵臨滅頂之災。拯救日本非蔣莫屬。因此,蔣決計不記前嫌,準備於適當時機為日本講話。然而,日本人往往不能理解中方的善良願望,實為憾事。
第三,希望中、日雙方軍隊互相盡力克製,在再擴大戰端。
岡村寧茨根本不相信蘇聯會出兵進攻日本,而且此時他正值新官上任階段,哪裏聽得進這些話,認為蔣介石口出狂言,不予理睬。錯過了中、日單獨議和的第一次機會。
不久,何應欽又派遣一個名叫餘萬青的人,親往南京找岡村寧茨,密商中、日停戰撤兵之事。但狂妄的岡村寧茨竟拒絕會見,隻叫一名小參謀接待來者。岡村寧茨還將親筆書信一封,交餘萬青帶給何應欽。此書信跟王勁哉對日下戰表的態度和做法有過之而無不及,口氣更加狂妄,聲稱:岡村總司令官率百萬侵華日軍,決不與中國政府調和,誓將中國政府消滅等等。
日方,第二次錯過了中、日單獨言和的良機。
2月底,日本內閣首相小磯國昭有意尋求結束戰爭,電召與國務相緒方竹虎等人有聯繫的重慶方麵的纓斌前去日本,以便了解中國方麵的態度。
3月16日。
繆斌帶著蔣介石的議和條件抵達東京。
日本皇室東久彌宮首先與之會晤。蔣介石的使者竭力宣傳中方議和原因:中國和日本再打下去,蘇聯將以反擊日本侵略為名,出兵東北。那時,日本將被摧毀,中國亦將受蘇侵略。因此。中、日兩國麵臨共同威脅。當務之急,隻有中、日雙方盡快罷戰言和,締結和平,以消除蘇俄出兵的口實。
同時麵呈蔣介石議和的條件,大約是:
第一,歸還東北;
第二,日本從中國全麵撤兵;
第三,重慶政府暫在南京設置看守府,三個月內還都南京;
第四,南京看守府由重慶派員組織;
第五,南京汪偽政府必須取消,汪偽政府的頭麵人物由日本政府收容;
第六,日本在與中國媾和的同時,與美、英媾和,共同防拒蘇聯侵略。
繆斌正與日方有關人員進行磋商,又收到蔣介石電令:前述六條絕對不容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