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
杉山參謀總長收到橫山勇從前線發來的電報,不禁大吃一驚:沒想到日軍中最精銳的第11軍團竟被打得如此之慘!
此時,陸軍部又接到(火田)俊六總司令官發來的電報,說第11軍傷亡大慘,又麵臨絕境,無法執行大本營那道再行攻占常德的命令。第11軍與南京總軍之間發生尖銳矛盾。對此,總軍司令官認為這都是大本營瞎指揮引起的,因此,對大本營十分惱怒。
杉山參謀總長、東條英機陸相等人對此十分不安,擔心這一連串的矛盾帶來“出乎預料的事態”。決走放棄前項要第11軍確保常德的命令。同時,急派大本營陸軍部作戰部長真田將軍前往南京進行解釋和調解。
真田飛抵南京,對(火田)俊六總司令傳達了大本營的意圖和新的決定,除宣布撤銷前項命令之外,對大本營與總軍之間產生的矛盾,表示抱歉,希予諒解。同時,還宣布大本營的一項決定:鑑於第11軍在常德作戰中損失慘重,原定於1943年底常德會戰結束後抽調第3、第13兩師團去南方軍一事,現予撤銷。
(火田)俊六大將也擔心他與橫山勇之間的矛盾會生出不測後果,急派總軍參謀長鬆井太久郎中將飛往第11軍戰鬥指揮所,對橫山勇和前線官兵表示慰問,宣布撤銷再占常德的命令。同時宣布,除第3,第13兩精銳師團不再抽調外,第13軍之第116師團,也不再回安慶,歸於第11軍建製。
12月19日,夜。
第11軍殘破之部隊,從澧水一線拚死突圍,又遭遇第18軍等各部的阻擊,一個星期後,才狼狽不堪地退到長江北岸。至此,日軍戰略企圖徹底破產。
12月上旬。
剛從開羅開完三巨頭會議回到重慶的蔣介石。以常德失守時餘程萬師長沒在陣地上為由,說餘沒盡到軍人守上保民職責,下令將其撤職、扣押。送交軍法處審判,並指示要將餘判死刑。後經何應欽等人力保解釋,蔣介石才將餘程萬的死刑改成撤職為士兵,令其回前線戴罪立功。
7
1943年10月。
羅斯福和邱吉爾之間,電文頻繁往來,兩人都以極大的熱情,倡導召開同盟國中四大強國首腦會議,策定反法西斯的全球戰略。
10月28舊。
蔣介石收到羅斯福的電報:
……我正促成中、英、蘇、美同盟之團結,我尚不
知史達林(史達林)能否與我相晤,但在任何情況下,我
極望與閣下及邱吉爾能及早晤於某處,時間為十一月二
十日至二十五日之間……
蔣介石當然樂意參加這樣的會議,一方麵可以提高他本人和中國地位,另方麵也可力爭同盟國的“協調”(支援)。當即給羅斯福回電:“同意”。
因為史達林一向看不起當時的中國政府,不承認中國為四強之一。因此,他先是以許多藉口,拒絕到開羅與中國人同席赴會。經羅斯福駁斥後,仍堅持不赴會。
羅斯福和邱吉爾隻得將四大強國會議,分做兩次開。美、英、中在開羅開,主要研究亞洲和太平洋打擊日本的戰略。史達林同意派外交部長奠洛托夫列席開羅會議;美、英、蘇在德黑蘭開,主要研究在歐洲和北非打擊德國和義大利的戰略。這樣,四大強國就分成了三比三兩大集團。但是,沒過幾天,史達林又變了卦,連外交部長也不準前往開羅赴會了。
11月2日。
史達林致電邱吉爾,電文說:“僅限於三國政府首腦參加的會議,理應根據以前已經取得的協議在德黑蘭舉行。應當絕對不準任何其他國家的代表參加這次會議。”
按照四大強國作戰的協調需要,德黑蘭會議,中國首腦不參加,也理應派代表參加。所以,“絕對不準任何其他國家的代表參加”,即是不準中國派代表參加。
11月23日,上午。
開羅會議舉行第一次會議。參加會議的除羅斯福、邱吉爾和蔣介石外,這三國首腦的高級幕僚也到會。會上,蔣介石就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反攻作戰,以及中國戰區作戰物資的供應等問題,與美、英方麵磋商,蔣介石與邱吉爾站在各自立場上,在對緬甸的反攻,以及各應出多少兵力等問題上存在著分歧。但總的說來,中、美、英三國首腦還能坐到一塊商談。
當天晚上,羅斯福和蔣介石進行了長談。在場的除羅、蔣外,隻有宋美齡和羅斯福的秘書薩姆納·韋爾斯。主要討論了打敗日本之後,中國領土的歸還問題和亞洲事務。羅斯福和蔣介石取得一致意見:戰後將東三省、台灣、澎湖列島歸還中國;琉球群島由中、美共管;日本天皇製是否維侍,由日本人民自決,以及朝鮮獨立等問題。
羅斯福希望共同打敗日本後,中國能在亞洲取代日本的地位,以敝為美國在亞洲強有力的夥伴。因此,他希望中國能改造成像美國那樣的民主國家。因此,在談話中表示,他對蔣介石以一部分兵力監視包圍陝北延安的做法不能理解,希望中國建立一個國共合作的聯合政府,廢除一黨專製。
12月1日。
《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向全世界發表。宣言說:“三國並非為自身謀求任何利益,亦無擴張領土之意;同盟國的目的在於剝奪日本自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奪得或占領的一切島嶼,以及日本從中國手中盜取的一切地域,如東北、台灣、澎湖島等歸還中國。把日本從它以武力及貪慾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驅逐出去。三同盟國注意到朝鮮人民的奴隸狀態。決意將使朝鮮自由獨立。本上述目的,三同盟國將與各同盟國協調,繼續執行為使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的重大而長期的行動。”
杉山參謀總長收到橫山勇從前線發來的電報,不禁大吃一驚:沒想到日軍中最精銳的第11軍團竟被打得如此之慘!
此時,陸軍部又接到(火田)俊六總司令官發來的電報,說第11軍傷亡大慘,又麵臨絕境,無法執行大本營那道再行攻占常德的命令。第11軍與南京總軍之間發生尖銳矛盾。對此,總軍司令官認為這都是大本營瞎指揮引起的,因此,對大本營十分惱怒。
杉山參謀總長、東條英機陸相等人對此十分不安,擔心這一連串的矛盾帶來“出乎預料的事態”。決走放棄前項要第11軍確保常德的命令。同時,急派大本營陸軍部作戰部長真田將軍前往南京進行解釋和調解。
真田飛抵南京,對(火田)俊六總司令傳達了大本營的意圖和新的決定,除宣布撤銷前項命令之外,對大本營與總軍之間產生的矛盾,表示抱歉,希予諒解。同時,還宣布大本營的一項決定:鑑於第11軍在常德作戰中損失慘重,原定於1943年底常德會戰結束後抽調第3、第13兩師團去南方軍一事,現予撤銷。
(火田)俊六大將也擔心他與橫山勇之間的矛盾會生出不測後果,急派總軍參謀長鬆井太久郎中將飛往第11軍戰鬥指揮所,對橫山勇和前線官兵表示慰問,宣布撤銷再占常德的命令。同時宣布,除第3,第13兩精銳師團不再抽調外,第13軍之第116師團,也不再回安慶,歸於第11軍建製。
12月19日,夜。
第11軍殘破之部隊,從澧水一線拚死突圍,又遭遇第18軍等各部的阻擊,一個星期後,才狼狽不堪地退到長江北岸。至此,日軍戰略企圖徹底破產。
12月上旬。
剛從開羅開完三巨頭會議回到重慶的蔣介石。以常德失守時餘程萬師長沒在陣地上為由,說餘沒盡到軍人守上保民職責,下令將其撤職、扣押。送交軍法處審判,並指示要將餘判死刑。後經何應欽等人力保解釋,蔣介石才將餘程萬的死刑改成撤職為士兵,令其回前線戴罪立功。
7
1943年10月。
羅斯福和邱吉爾之間,電文頻繁往來,兩人都以極大的熱情,倡導召開同盟國中四大強國首腦會議,策定反法西斯的全球戰略。
10月28舊。
蔣介石收到羅斯福的電報:
……我正促成中、英、蘇、美同盟之團結,我尚不
知史達林(史達林)能否與我相晤,但在任何情況下,我
極望與閣下及邱吉爾能及早晤於某處,時間為十一月二
十日至二十五日之間……
蔣介石當然樂意參加這樣的會議,一方麵可以提高他本人和中國地位,另方麵也可力爭同盟國的“協調”(支援)。當即給羅斯福回電:“同意”。
因為史達林一向看不起當時的中國政府,不承認中國為四強之一。因此,他先是以許多藉口,拒絕到開羅與中國人同席赴會。經羅斯福駁斥後,仍堅持不赴會。
羅斯福和邱吉爾隻得將四大強國會議,分做兩次開。美、英、中在開羅開,主要研究亞洲和太平洋打擊日本的戰略。史達林同意派外交部長奠洛托夫列席開羅會議;美、英、蘇在德黑蘭開,主要研究在歐洲和北非打擊德國和義大利的戰略。這樣,四大強國就分成了三比三兩大集團。但是,沒過幾天,史達林又變了卦,連外交部長也不準前往開羅赴會了。
11月2日。
史達林致電邱吉爾,電文說:“僅限於三國政府首腦參加的會議,理應根據以前已經取得的協議在德黑蘭舉行。應當絕對不準任何其他國家的代表參加這次會議。”
按照四大強國作戰的協調需要,德黑蘭會議,中國首腦不參加,也理應派代表參加。所以,“絕對不準任何其他國家的代表參加”,即是不準中國派代表參加。
11月23日,上午。
開羅會議舉行第一次會議。參加會議的除羅斯福、邱吉爾和蔣介石外,這三國首腦的高級幕僚也到會。會上,蔣介石就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反攻作戰,以及中國戰區作戰物資的供應等問題,與美、英方麵磋商,蔣介石與邱吉爾站在各自立場上,在對緬甸的反攻,以及各應出多少兵力等問題上存在著分歧。但總的說來,中、美、英三國首腦還能坐到一塊商談。
當天晚上,羅斯福和蔣介石進行了長談。在場的除羅、蔣外,隻有宋美齡和羅斯福的秘書薩姆納·韋爾斯。主要討論了打敗日本之後,中國領土的歸還問題和亞洲事務。羅斯福和蔣介石取得一致意見:戰後將東三省、台灣、澎湖列島歸還中國;琉球群島由中、美共管;日本天皇製是否維侍,由日本人民自決,以及朝鮮獨立等問題。
羅斯福希望共同打敗日本後,中國能在亞洲取代日本的地位,以敝為美國在亞洲強有力的夥伴。因此,他希望中國能改造成像美國那樣的民主國家。因此,在談話中表示,他對蔣介石以一部分兵力監視包圍陝北延安的做法不能理解,希望中國建立一個國共合作的聯合政府,廢除一黨專製。
12月1日。
《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向全世界發表。宣言說:“三國並非為自身謀求任何利益,亦無擴張領土之意;同盟國的目的在於剝奪日本自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奪得或占領的一切島嶼,以及日本從中國手中盜取的一切地域,如東北、台灣、澎湖島等歸還中國。把日本從它以武力及貪慾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驅逐出去。三同盟國注意到朝鮮人民的奴隸狀態。決意將使朝鮮自由獨立。本上述目的,三同盟國將與各同盟國協調,繼續執行為使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的重大而長期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