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
在1939年的最後一天裏,中國軍隊以重大代價,全殲了崑崙關守敵,奪回了崑崙關。
今村中將向統帥部報告:“在此地帶上(指崑崙關),蔣軍比任何方麵空前英勇,值得我軍表示敬意。”
1940年1月初旬。
日軍第21軍安藤吉將軍決定對崑崙關的中國軍隊來一次意想不到的奇襲,以奪回崑崙關。遂由廣東境內調兵西進。
1月中旬,日軍大本營為支援第21軍的南寧奇襲作戰,下令從關東軍調來兩個飛行中隊,配置於華南。
1月22日,近衛混成旅團和第18師團等部,分別在七塘和南寧以南集結完畢。
此時,白崇禧、陳誠、張發奎等人已擬好崑崙關防守作戰方案。
但是,日軍在中國軍隊尚未部署就緒,後續部隊亦正在向崑崙關開進之時,突然發動反攻。日軍機群連續出動,對崑崙關及其附近中國守軍進行突擊轟炸,又對向崑崙關運動的中國軍隊進行阻擊。
由於中國軍隊後續部隊未及時趕到,崑崙關地區守軍倉促應戰,左右兩翼薄弱點很快暴露於敵前。日軍主力在一周內,如狂風掃落葉似地連續攻陷了崑崙關西邊的武鳴、思隴;北麵的賓陽、鄒圩、上林等地,切斷了崑崙關後路,在清水河流域一帶,與守軍對峙,震撼了整個黔桂後方。
此時柳州、亙山一帶兵力空虛。若敵人渡江北進,不需大的兵力,就可使中國軍隊難於抵抗。柳州方麵一片驚慌,民眾多作逃難準備。凡可使用的後方部隊,甚致尚在訓練中的軍校學生,都已準備開赴前線禦敵。
2月3日。
崑崙關失守。中國守軍受到沉重打擊。
陳誠、白崇禧等人馬上變更兵力部署,加強兩翼,側擊敵後。以一部兵力占領左側要點,企圖阻敵北進;以主力由貴賓路方向迂迴出擊,企圖切斷北進之敵的後方交通線。
但是,日軍此次行動,旨在奇襲反攻,誓報“鋼軍”被殲滅之仇。他們以突然的行動發動閃擊戰,達到重創崑崙關中國軍隊之目的後,在中國軍隊大舉反攻之前,於2月10日,突然掉頭南下。除第5師團等部仍留守南寧和附近主要據點外,主力則於欽州灣安全登船遠去。
真是一次遠距離漂亮的奇襲作戰。
2月24日。
中國軍隊第二次占領五塘和崑崙關在內的戰略要地。
第5軍軍長杜聿明中將在巍峨的崑崙關上,建立了一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以永遠悼念和呼喚,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而長眠在崑崙關上的二萬七千零四十一名將士的亡靈。
1
蔣介石於1939年末在長江下遊兩岸發動的空前規模的冬季攻勢,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同時,使日軍看到了蔣介石軍隊的強大和對侵華日軍構成的嚴重威脅。於是,招致了日軍一係列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殘酷報復。這就是1940年以後的近兩三年的艱難時期。
1940年初,日本方麵為抵銷重慶國民政府,決心推出汪精衛,建立全國性的漢奸政權。“建國”的人選、組織、機構都早已按日本人的旨意準備好了,隻等“黃道吉日”,粉墨登場。
1月16日。
汪精衛向蔣介石發出通電,威逼他趕快向日本人投降,否則,他的“新中國”一成立,重慶國民政府就將被取代。通電稱:
兆銘(汪精衛)對救國夙有決心,如先生始終堅決予以拒絕,則兆銘不能再顧慮此事,勢必先全力謀求局部和平,再選擇到達全麵和平之途徑。除此而外,別無他途。先生如能以國命民生為重,此時毅然決定大計,與日本停戰媾和,根據近衛聲明之原則,以求其具體實現,則兆銘及各同誌必能與先生同心協力,迅速實現全國和平。
蔣介石對汪精衛發出的通電,不予理睬。
3月30日。
南京城各高大建築物上突然掛起一麵麵青天白日旗。各主要街道上,一群又一群的遊行隊伍,喊著和平建國的口號穿城而過,大街小巷橫空扯起了大字標語:
熱烈慶祝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和平建國萬歲!
上午。
一長溜大小汽車越過鐵路,行駛在南京城中央大道上。汪精衛和新“中央政府”各院部及各委員會的頭麵人物,佇立車上。好一派春風得意景象。
車隊駛入“國民政府”院內,在寧遠樓舉行就職典禮,汪精衛身著禮服,站在麥克風前,聲嘶力竭地宣讀了《還都宣言》。
為了混淆海內外視聽,更好地取代重慶國民政府,汪精衛的新“中央政府”,除名稱上照搬重慶政府外,還把南京政府裏所有機構名稱,一律照搬重慶政府的模樣兒。甚至還別出心裁地把南京政府主席的“尖尖帽”,硬戴在現任重慶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頭上。汪精衛自己隻屈居“主席”之下的行政院長(兼代理政府主席一職)。
但是,正當“還都”劇演到高潮之時,鼓樓和市中心新街口等處,卻響起了乒桌球乓的槍聲。隨著槍響,“國旗”上頓時現出槍眼兒若幹。甚至有的旗杆被“神槍手”擊中,“國旗”頹然倒下。
正在遊行的人們,開初還以為是哪裏在放鞭炮慶祝,但當那槍子兒嗚嗚怪叫著從頭頂上飛過時,這才膛目結舌了。隻見一群群日本大兵在街道上,提著槍,指著“國旗”大罵不休。
在1939年的最後一天裏,中國軍隊以重大代價,全殲了崑崙關守敵,奪回了崑崙關。
今村中將向統帥部報告:“在此地帶上(指崑崙關),蔣軍比任何方麵空前英勇,值得我軍表示敬意。”
1940年1月初旬。
日軍第21軍安藤吉將軍決定對崑崙關的中國軍隊來一次意想不到的奇襲,以奪回崑崙關。遂由廣東境內調兵西進。
1月中旬,日軍大本營為支援第21軍的南寧奇襲作戰,下令從關東軍調來兩個飛行中隊,配置於華南。
1月22日,近衛混成旅團和第18師團等部,分別在七塘和南寧以南集結完畢。
此時,白崇禧、陳誠、張發奎等人已擬好崑崙關防守作戰方案。
但是,日軍在中國軍隊尚未部署就緒,後續部隊亦正在向崑崙關開進之時,突然發動反攻。日軍機群連續出動,對崑崙關及其附近中國守軍進行突擊轟炸,又對向崑崙關運動的中國軍隊進行阻擊。
由於中國軍隊後續部隊未及時趕到,崑崙關地區守軍倉促應戰,左右兩翼薄弱點很快暴露於敵前。日軍主力在一周內,如狂風掃落葉似地連續攻陷了崑崙關西邊的武鳴、思隴;北麵的賓陽、鄒圩、上林等地,切斷了崑崙關後路,在清水河流域一帶,與守軍對峙,震撼了整個黔桂後方。
此時柳州、亙山一帶兵力空虛。若敵人渡江北進,不需大的兵力,就可使中國軍隊難於抵抗。柳州方麵一片驚慌,民眾多作逃難準備。凡可使用的後方部隊,甚致尚在訓練中的軍校學生,都已準備開赴前線禦敵。
2月3日。
崑崙關失守。中國守軍受到沉重打擊。
陳誠、白崇禧等人馬上變更兵力部署,加強兩翼,側擊敵後。以一部兵力占領左側要點,企圖阻敵北進;以主力由貴賓路方向迂迴出擊,企圖切斷北進之敵的後方交通線。
但是,日軍此次行動,旨在奇襲反攻,誓報“鋼軍”被殲滅之仇。他們以突然的行動發動閃擊戰,達到重創崑崙關中國軍隊之目的後,在中國軍隊大舉反攻之前,於2月10日,突然掉頭南下。除第5師團等部仍留守南寧和附近主要據點外,主力則於欽州灣安全登船遠去。
真是一次遠距離漂亮的奇襲作戰。
2月24日。
中國軍隊第二次占領五塘和崑崙關在內的戰略要地。
第5軍軍長杜聿明中將在巍峨的崑崙關上,建立了一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以永遠悼念和呼喚,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而長眠在崑崙關上的二萬七千零四十一名將士的亡靈。
1
蔣介石於1939年末在長江下遊兩岸發動的空前規模的冬季攻勢,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同時,使日軍看到了蔣介石軍隊的強大和對侵華日軍構成的嚴重威脅。於是,招致了日軍一係列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殘酷報復。這就是1940年以後的近兩三年的艱難時期。
1940年初,日本方麵為抵銷重慶國民政府,決心推出汪精衛,建立全國性的漢奸政權。“建國”的人選、組織、機構都早已按日本人的旨意準備好了,隻等“黃道吉日”,粉墨登場。
1月16日。
汪精衛向蔣介石發出通電,威逼他趕快向日本人投降,否則,他的“新中國”一成立,重慶國民政府就將被取代。通電稱:
兆銘(汪精衛)對救國夙有決心,如先生始終堅決予以拒絕,則兆銘不能再顧慮此事,勢必先全力謀求局部和平,再選擇到達全麵和平之途徑。除此而外,別無他途。先生如能以國命民生為重,此時毅然決定大計,與日本停戰媾和,根據近衛聲明之原則,以求其具體實現,則兆銘及各同誌必能與先生同心協力,迅速實現全國和平。
蔣介石對汪精衛發出的通電,不予理睬。
3月30日。
南京城各高大建築物上突然掛起一麵麵青天白日旗。各主要街道上,一群又一群的遊行隊伍,喊著和平建國的口號穿城而過,大街小巷橫空扯起了大字標語:
熱烈慶祝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和平建國萬歲!
上午。
一長溜大小汽車越過鐵路,行駛在南京城中央大道上。汪精衛和新“中央政府”各院部及各委員會的頭麵人物,佇立車上。好一派春風得意景象。
車隊駛入“國民政府”院內,在寧遠樓舉行就職典禮,汪精衛身著禮服,站在麥克風前,聲嘶力竭地宣讀了《還都宣言》。
為了混淆海內外視聽,更好地取代重慶國民政府,汪精衛的新“中央政府”,除名稱上照搬重慶政府外,還把南京政府裏所有機構名稱,一律照搬重慶政府的模樣兒。甚至還別出心裁地把南京政府主席的“尖尖帽”,硬戴在現任重慶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頭上。汪精衛自己隻屈居“主席”之下的行政院長(兼代理政府主席一職)。
但是,正當“還都”劇演到高潮之時,鼓樓和市中心新街口等處,卻響起了乒桌球乓的槍聲。隨著槍響,“國旗”上頓時現出槍眼兒若幹。甚至有的旗杆被“神槍手”擊中,“國旗”頹然倒下。
正在遊行的人們,開初還以為是哪裏在放鞭炮慶祝,但當那槍子兒嗚嗚怪叫著從頭頂上飛過時,這才膛目結舌了。隻見一群群日本大兵在街道上,提著槍,指著“國旗”大罵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