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歐洲的重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九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喀爾巴阡山脈和多瑙河下遊一線以北的東歐,同該線以南的東歐並同西歐對比之下,就顯得第二次大戰後領土變動極大。但是必須指出,在這一地區的最北部分,對兩次大戰間的蘇芬邊界所作的三處有利於蘇聯的修改中,有兩處是恢復早先的原狀。蘇聯從芬蘭收回了鎳礦蘊藏豐富、並有出海口通向北冰洋的佩特薩莫地區,這樣蘇聯便又重新同挪威接界了,其實早在十四世紀,挪威拓荒者就由西向東,俄國拓荒者則以諾夫哥羅德為基地由東向西,分別開發了這一帶海岸,從此一直到1918年,這裏的邊界一向就是沿著目前這樣的界線劃分的。在1944年,蘇聯重新確立維堡(芬蘭語叫維普裏)西北卡累利阿地峽的1940年俄芬邊界。這一行動,其實就是奪回了從1721年到1918年兩個世紀中一直屬於俄羅斯帝國的土地,雖然當地的居民並非俄羅斯族。蘇聯併吞愛沙尼亞以及包括裏加市在內的那部分拉脫維亞(指相當於1918年以前的波羅的海沿岸的利夫蘭省),其情況也是如此,
蘇聯現已在波羅的海、芬蘭灣和裏加灣的東岸取得了一大片臨海的土地,北起維堡(維普裏),南至哥尼斯堡(現改稱加裏寧格勒)。兩次大戰間一度獨立自主的三個波羅的海共和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現已喪失了獨立,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維爾納地區在兩次大戰間原為波蘭所占,當時一直是立陶宛和波蘭間激烈爭奪的對象(該地區的城市居民中猶太人曾占絕大優勢,鄉村居民至今仍以白俄羅斯族為主),現則劃給了蘇聯的立陶宛蘇維埃共和國。兩次大戰間屬於波蘭的所有其他領土,凡是在寇鬆線以東的,現在都已為蘇聯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加盟共和國分得。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還從羅馬尼亞那裏取得了居民為烏克蘭族的布科維納西北半壁和比薩拉比亞西北角,以及各族雜處的比薩拉比亞東南端(布揚克)。整個比薩拉比亞地區是俄羅斯帝國於1812年從奧斯曼帝國手裏奪得的,1918年它被羅馬尼亞占領。但對於這一暫時性的既成事實,蘇聯事後始終沒有承認,現在,蘇聯又從羅馬尼亞手裏奪回了這個地區。經過這一項領土變動,蘇聯便成了一個多瑙河沿岸國家,正象俄羅斯帝國從1812年起到1917年崩潰時為止一直是個多瑙河沿岸國家一樣。比薩拉比亞沒有併入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那些部分,則同德涅斯特河以東羅馬尼亞族人居住的一小片領土合併成為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
再往西去,東普魯士的西南部分,那是並沒有被蘇聯併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現在事實上已被劃給了波蘭。波蘭所分到的東普魯士部分還包括馬祖裏湖泊群以南的一條狹長地帶,那裏的居民講的是波蘭語,但是在宗教信仰上是新教徒,在民族感情上則是德國人。波蘭現還取得了兩次大戰間的但澤自由市的那塊領土;收回了兩次大戰間波蘭在西普魯士的那條“走廊”;而且,這條波蘭走廊原來的短短的海岸線(兩次大戰間波蘭政府曾在這裏興建了格丁尼亞港),現在向西拓展到了奧得河一線,在奧得河入海處還越過了這條河,把什切青港(斯德丁)也包括在波蘭的版圖之內。事實上已由蘇聯指定了的、但在法律上還沒有為西方各大國所承認的那條與前大不相同的戰後波蘭西部新邊界,就從這裏劃起。它沿著奧得河上溯到該河與其西岸支流西尼斯河的匯合處,然後再沿西尼斯河一直上溯到這條支流的發源地,即奧得河與易北河的分水嶺厄爾士山脈,在這裏,這山脈構成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邊界。從奧得河河口起到厄爾士山山頂為止的這條事實上的波蘭西部新邊界,是阿登山脈以東,可以一舉穿過北歐大平原的最短的一條交通線。
時至二十世紀中葉,由於不斷加速的技術進步,使人類事務不得不以一種空前的行動規模來進行,無論在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是如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東北歐的戰後國界線肯定要比兩次大戰間原有的國界線更為合理。例如,俄芬邊界現在就不再象1918年到1944年間那樣近在列寧格勒市的大門口了。從西北方麵通向這座城市的陸道,現又與城市本身同屬一個國家管轄了——本來在1721年到1918年間情況一向就是這樣,兩百年來,城猶原城,地仍此地,隻是名字始而叫作聖彼得堡,繼則改稱彼得格勒而已。又例如,沿波羅的海東岸和南岸一帶的幾個前屬日耳曼人的濱海城市,從累發爾一直到但澤,現在都同其經濟上的後方腹地實現了政治上的統一——這對塔林(累發爾)、裏加和利巴雅(利鮑)來說是1918年以來的第一次;對格但斯克(但澤)來說是1795年以來的第一次,對克來彼達(美美爾)和加裏寧格勒(哥尼斯堡)來說則都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兩次大戰間那條插在兩塊德國領土中間的波蘭“走廊”現已消失;現在的波蘭也同蘇聯一樣,其波羅的海海岸線的長度已足以與其領土的幅員相稱,因為這個國家仍然需要依靠波羅的海作為海外貿易的進出通道。蘇聯及其衛星國所組成的國家集團在北歐平原上的西部疆界,正好位於波羅的海與中歐諸山間平原寬度較小的地方。而且,在這些合理化了的邊界以內,民族分布情況也得到了合理的調整。歷史上日耳曼族和波蘭族人口向東推進的浪潮曾在地圖上留下突出的痕跡達數百年之久,現則已統統抹掉。波蘭在十四世紀把最西麵和最北麵的一些領土丟失給了日耳曼人,同時則從烏克蘭人那裏取得了東加利恰的統治權作為補償;而現在,十四世紀以來第一次,波蘭人居住的地區和波蘭國家的版圖又重新一致了。
蘇聯現已在波羅的海、芬蘭灣和裏加灣的東岸取得了一大片臨海的土地,北起維堡(維普裏),南至哥尼斯堡(現改稱加裏寧格勒)。兩次大戰間一度獨立自主的三個波羅的海共和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現已喪失了獨立,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維爾納地區在兩次大戰間原為波蘭所占,當時一直是立陶宛和波蘭間激烈爭奪的對象(該地區的城市居民中猶太人曾占絕大優勢,鄉村居民至今仍以白俄羅斯族為主),現則劃給了蘇聯的立陶宛蘇維埃共和國。兩次大戰間屬於波蘭的所有其他領土,凡是在寇鬆線以東的,現在都已為蘇聯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加盟共和國分得。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還從羅馬尼亞那裏取得了居民為烏克蘭族的布科維納西北半壁和比薩拉比亞西北角,以及各族雜處的比薩拉比亞東南端(布揚克)。整個比薩拉比亞地區是俄羅斯帝國於1812年從奧斯曼帝國手裏奪得的,1918年它被羅馬尼亞占領。但對於這一暫時性的既成事實,蘇聯事後始終沒有承認,現在,蘇聯又從羅馬尼亞手裏奪回了這個地區。經過這一項領土變動,蘇聯便成了一個多瑙河沿岸國家,正象俄羅斯帝國從1812年起到1917年崩潰時為止一直是個多瑙河沿岸國家一樣。比薩拉比亞沒有併入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那些部分,則同德涅斯特河以東羅馬尼亞族人居住的一小片領土合併成為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
再往西去,東普魯士的西南部分,那是並沒有被蘇聯併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現在事實上已被劃給了波蘭。波蘭所分到的東普魯士部分還包括馬祖裏湖泊群以南的一條狹長地帶,那裏的居民講的是波蘭語,但是在宗教信仰上是新教徒,在民族感情上則是德國人。波蘭現還取得了兩次大戰間的但澤自由市的那塊領土;收回了兩次大戰間波蘭在西普魯士的那條“走廊”;而且,這條波蘭走廊原來的短短的海岸線(兩次大戰間波蘭政府曾在這裏興建了格丁尼亞港),現在向西拓展到了奧得河一線,在奧得河入海處還越過了這條河,把什切青港(斯德丁)也包括在波蘭的版圖之內。事實上已由蘇聯指定了的、但在法律上還沒有為西方各大國所承認的那條與前大不相同的戰後波蘭西部新邊界,就從這裏劃起。它沿著奧得河上溯到該河與其西岸支流西尼斯河的匯合處,然後再沿西尼斯河一直上溯到這條支流的發源地,即奧得河與易北河的分水嶺厄爾士山脈,在這裏,這山脈構成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邊界。從奧得河河口起到厄爾士山山頂為止的這條事實上的波蘭西部新邊界,是阿登山脈以東,可以一舉穿過北歐大平原的最短的一條交通線。
時至二十世紀中葉,由於不斷加速的技術進步,使人類事務不得不以一種空前的行動規模來進行,無論在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是如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東北歐的戰後國界線肯定要比兩次大戰間原有的國界線更為合理。例如,俄芬邊界現在就不再象1918年到1944年間那樣近在列寧格勒市的大門口了。從西北方麵通向這座城市的陸道,現又與城市本身同屬一個國家管轄了——本來在1721年到1918年間情況一向就是這樣,兩百年來,城猶原城,地仍此地,隻是名字始而叫作聖彼得堡,繼則改稱彼得格勒而已。又例如,沿波羅的海東岸和南岸一帶的幾個前屬日耳曼人的濱海城市,從累發爾一直到但澤,現在都同其經濟上的後方腹地實現了政治上的統一——這對塔林(累發爾)、裏加和利巴雅(利鮑)來說是1918年以來的第一次;對格但斯克(但澤)來說是1795年以來的第一次,對克來彼達(美美爾)和加裏寧格勒(哥尼斯堡)來說則都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兩次大戰間那條插在兩塊德國領土中間的波蘭“走廊”現已消失;現在的波蘭也同蘇聯一樣,其波羅的海海岸線的長度已足以與其領土的幅員相稱,因為這個國家仍然需要依靠波羅的海作為海外貿易的進出通道。蘇聯及其衛星國所組成的國家集團在北歐平原上的西部疆界,正好位於波羅的海與中歐諸山間平原寬度較小的地方。而且,在這些合理化了的邊界以內,民族分布情況也得到了合理的調整。歷史上日耳曼族和波蘭族人口向東推進的浪潮曾在地圖上留下突出的痕跡達數百年之久,現則已統統抹掉。波蘭在十四世紀把最西麵和最北麵的一些領土丟失給了日耳曼人,同時則從烏克蘭人那裏取得了東加利恰的統治權作為補償;而現在,十四世紀以來第一次,波蘭人居住的地區和波蘭國家的版圖又重新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