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常言道,盛極必衰,在大唐王朝遠離開元盛世之後,吐蕃國勢也一年不如一年,武功最盛的時期也一去不返。
唐穆宗時期,即赤德祖贊與金城公主曾孫墀祖德贊時期,吐蕃開始尋求與唐王朝止息幹戈之途,接連三次派使臣前往長安要求會盟並祝賀唐穆宗即位。
公元821年九月,唐穆宗派宰相為首的大臣十七人,首先與吐蕃使團於長安西郊談定盟約,隨後再派專使於次年四月抵達拉薩設立盟壇,達成了最終的協議。
唐長慶三年(吐蕃王朝彝泰九年,公元823)二月十四日,唐蕃會盟碑正式落成。唐王朝的專使杜載參與了典禮。此碑一共三塊,其中一塊至今屹立在大昭寺前,旁邊有一棵據傳是文成公主手栽的“公主柳”。此碑被唐王朝稱為長慶碑,而吐蕃則稱其為“祖拉康多仁”,意為大昭寺前之碑。通高4.78米,上有盝頂寶珠石蓋。雖然唐蕃文字的碑文表述方式各有差異,但是重申唐蕃從此“社稷如一”的主旨卻是一致的。
雖然戰事不斷,但自文成公主之後,吐蕃贊普一直以唐王朝外甥自稱的情形卻一直沒有變過,因此這塊碑也被稱為“舅甥會盟碑”。
這塊巨碑的樹立,終於在根本上止住了唐蕃之間的時和時爭的局麵,開始了和好之途。
碑上漢盟如下: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聖神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渝替!神人俱以證治,世世代代,使其稱讚。是以盟文節目,題之於碑也。文武教皇帝與可黎可足都贊陛下二聖舅甥,睿哲鴻被,曉今永之屯,亨矜湣之情,恩復其無內外。商議葉同,務令萬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遠大善,再續舊親之情,重申鄰好之義,為此大和矣。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州鎮為界,已東皆屬大唐封疆,已西盡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不相侵謀封境,或有猜阻,捉生問事訖給與衣糧放歸,今社稷山川如一,為此大和。然舅甥相好之義,善信每須通傳,彼此驛騎,一任常相往來,依循舊路,蕃漢並於將軍穀交馬,其綏戎柵已東,大唐祗應;清水縣已西,大蕃供應,須合舅甥親近之禮,使其兩界煙塵不揚,罔聞寇盜之名,復無驚恐之患。封人撤備,鄉土具安,如斯樂業之恩,垂諸萬代,讚美之聲,遍於日月所照矣!蕃於蕃國受安,漢亦漢國受樂,茲乃合其大業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於三寶及諸國賢聖,日月星辰,請為知證,如此盟約。各自契陳,刑牲為盟,設此大約,倘不依此誓,蕃漢背約破盟,先之者來其災禍也!仍須仇對反為陰謀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漢君臣並稽告立誓,周細為文,二君之驗,證以官印,登壇之臣,親署姓名,手執如斯誓文,藏於玉府焉。”
藏盟如下:“神聖贊普鶻提悉勃野化身下界,來主人間,為大蕃國王,於雪山高聳之中央,大河奔流之源頭,高國潔地,自天神而為人主,德澤流衍,建萬世不拔之基業焉。此王曾立善教善律,以王慈恩,內政鹹理,此王又深諳兵事,外敵調伏,開疆拓土,強盛莫比。自此缽教護持之王以後,南若孟族、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涅牟,莫不畏服,爭相朝貢,俯首聽命。東方有國曰唐,東極大海,日之所出,與南方泥婆羅等諸國異教善德深,足與大蕃相匹敵。唐以李姓得國,當其立國之二十三年,王統方一傳,神聖贊普棄宗弄贊與唐
主太宗文武孝皇帝通聘和親,於貞觀之歲迎娶文成公主。此後神聖贊普棄隸縮贊與唐主(中宗)聖文顯武皇帝重結姻好,景龍之歲,復迎娶金城公主,永崇甥舅之好矣。中間邊將開釁,棄好尋仇,兵爭不已。然當此憂危之際,吾人於歡好之念終未斷絕,以彼此近鄰而又素相親厚也。重尋甥舅之盟,何日忘之?父王贊普棄獵鬆贊陛下,睿智天成,教興政舉,受王慈恩者,豈有內外之隔,遍及八方矣!四方萬國皆來盟來享,況唐國誼屬近親,地接北鄰,甥舅商議和協,欲社稷如一,與唐主神聖文武皇帝結立大和盟約,舊恨消泯,更續新好!此後贊普甥一代,唐主舅又傳三葉,嫌怨未生,歡好不絕,信使往還,頻見書翰之通傳,珍寶之饋遺,然未遑結立大和盟約也。夫甥舅和協,掃彼舊怨,泯其嫌隙,喜兵革之不作,惟親好之是崇,豈不盛歟!神聖贊普可黎可足都贊陛下,聖明睿哲,代天行化,恩施內外,威震四方,與唐主文武孝德皇帝甥舅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於唐之京師西王會寺前,時大蕃彝泰七年,大唐長慶元年,即陰鐵牛年十月十日也。又盟於吐蕃邏些東哲堆園,時大蕃彝泰八年,大唐長慶二年,即陽水虎年(壬寅)五月六日也。其立石於此為大蕃彝泰九年,大唐長慶三年,即陰水兔年(癸卯)二月十四日事也。樹碑之日,唐使太僕寺少卿杜載……等參與告成之禮,同一盟文之碑亦樹立於唐之京師雲。”
吐蕃王朝的歸宿
不知道是不是應了碑文所言,就在唐王朝走下坡路的同時,吐蕃王朝也開始了四分五裂。
公元842年,吐蕃贊普朗達瑪鄔都贊去世,他的嫡妃與次妃分別有一個兒子,由於嫡妃之子雲丹的身世大有蹊蹺,因此年紀較長的次妃之子威宋也得到了相當一部分貴族的擁戴。
吐蕃王朝的兩位王子開始為了贊普之位發生內戰。戰事自發端之後便不可收拾,貴族戰爭與平民起義此起彼伏,藏區民生凋零,武功與文治都江河日下,各大地方勢力割據,進入了長達四百餘年的混亂時期。直到成吉思汗興起,藏區才再次統一併向元王朝歸順。
唐穆宗時期,即赤德祖贊與金城公主曾孫墀祖德贊時期,吐蕃開始尋求與唐王朝止息幹戈之途,接連三次派使臣前往長安要求會盟並祝賀唐穆宗即位。
公元821年九月,唐穆宗派宰相為首的大臣十七人,首先與吐蕃使團於長安西郊談定盟約,隨後再派專使於次年四月抵達拉薩設立盟壇,達成了最終的協議。
唐長慶三年(吐蕃王朝彝泰九年,公元823)二月十四日,唐蕃會盟碑正式落成。唐王朝的專使杜載參與了典禮。此碑一共三塊,其中一塊至今屹立在大昭寺前,旁邊有一棵據傳是文成公主手栽的“公主柳”。此碑被唐王朝稱為長慶碑,而吐蕃則稱其為“祖拉康多仁”,意為大昭寺前之碑。通高4.78米,上有盝頂寶珠石蓋。雖然唐蕃文字的碑文表述方式各有差異,但是重申唐蕃從此“社稷如一”的主旨卻是一致的。
雖然戰事不斷,但自文成公主之後,吐蕃贊普一直以唐王朝外甥自稱的情形卻一直沒有變過,因此這塊碑也被稱為“舅甥會盟碑”。
這塊巨碑的樹立,終於在根本上止住了唐蕃之間的時和時爭的局麵,開始了和好之途。
碑上漢盟如下: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聖神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渝替!神人俱以證治,世世代代,使其稱讚。是以盟文節目,題之於碑也。文武教皇帝與可黎可足都贊陛下二聖舅甥,睿哲鴻被,曉今永之屯,亨矜湣之情,恩復其無內外。商議葉同,務令萬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遠大善,再續舊親之情,重申鄰好之義,為此大和矣。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州鎮為界,已東皆屬大唐封疆,已西盡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不相侵謀封境,或有猜阻,捉生問事訖給與衣糧放歸,今社稷山川如一,為此大和。然舅甥相好之義,善信每須通傳,彼此驛騎,一任常相往來,依循舊路,蕃漢並於將軍穀交馬,其綏戎柵已東,大唐祗應;清水縣已西,大蕃供應,須合舅甥親近之禮,使其兩界煙塵不揚,罔聞寇盜之名,復無驚恐之患。封人撤備,鄉土具安,如斯樂業之恩,垂諸萬代,讚美之聲,遍於日月所照矣!蕃於蕃國受安,漢亦漢國受樂,茲乃合其大業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於三寶及諸國賢聖,日月星辰,請為知證,如此盟約。各自契陳,刑牲為盟,設此大約,倘不依此誓,蕃漢背約破盟,先之者來其災禍也!仍須仇對反為陰謀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漢君臣並稽告立誓,周細為文,二君之驗,證以官印,登壇之臣,親署姓名,手執如斯誓文,藏於玉府焉。”
藏盟如下:“神聖贊普鶻提悉勃野化身下界,來主人間,為大蕃國王,於雪山高聳之中央,大河奔流之源頭,高國潔地,自天神而為人主,德澤流衍,建萬世不拔之基業焉。此王曾立善教善律,以王慈恩,內政鹹理,此王又深諳兵事,外敵調伏,開疆拓土,強盛莫比。自此缽教護持之王以後,南若孟族、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涅牟,莫不畏服,爭相朝貢,俯首聽命。東方有國曰唐,東極大海,日之所出,與南方泥婆羅等諸國異教善德深,足與大蕃相匹敵。唐以李姓得國,當其立國之二十三年,王統方一傳,神聖贊普棄宗弄贊與唐
主太宗文武孝皇帝通聘和親,於貞觀之歲迎娶文成公主。此後神聖贊普棄隸縮贊與唐主(中宗)聖文顯武皇帝重結姻好,景龍之歲,復迎娶金城公主,永崇甥舅之好矣。中間邊將開釁,棄好尋仇,兵爭不已。然當此憂危之際,吾人於歡好之念終未斷絕,以彼此近鄰而又素相親厚也。重尋甥舅之盟,何日忘之?父王贊普棄獵鬆贊陛下,睿智天成,教興政舉,受王慈恩者,豈有內外之隔,遍及八方矣!四方萬國皆來盟來享,況唐國誼屬近親,地接北鄰,甥舅商議和協,欲社稷如一,與唐主神聖文武皇帝結立大和盟約,舊恨消泯,更續新好!此後贊普甥一代,唐主舅又傳三葉,嫌怨未生,歡好不絕,信使往還,頻見書翰之通傳,珍寶之饋遺,然未遑結立大和盟約也。夫甥舅和協,掃彼舊怨,泯其嫌隙,喜兵革之不作,惟親好之是崇,豈不盛歟!神聖贊普可黎可足都贊陛下,聖明睿哲,代天行化,恩施內外,威震四方,與唐主文武孝德皇帝甥舅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於唐之京師西王會寺前,時大蕃彝泰七年,大唐長慶元年,即陰鐵牛年十月十日也。又盟於吐蕃邏些東哲堆園,時大蕃彝泰八年,大唐長慶二年,即陽水虎年(壬寅)五月六日也。其立石於此為大蕃彝泰九年,大唐長慶三年,即陰水兔年(癸卯)二月十四日事也。樹碑之日,唐使太僕寺少卿杜載……等參與告成之禮,同一盟文之碑亦樹立於唐之京師雲。”
吐蕃王朝的歸宿
不知道是不是應了碑文所言,就在唐王朝走下坡路的同時,吐蕃王朝也開始了四分五裂。
公元842年,吐蕃贊普朗達瑪鄔都贊去世,他的嫡妃與次妃分別有一個兒子,由於嫡妃之子雲丹的身世大有蹊蹺,因此年紀較長的次妃之子威宋也得到了相當一部分貴族的擁戴。
吐蕃王朝的兩位王子開始為了贊普之位發生內戰。戰事自發端之後便不可收拾,貴族戰爭與平民起義此起彼伏,藏區民生凋零,武功與文治都江河日下,各大地方勢力割據,進入了長達四百餘年的混亂時期。直到成吉思汗興起,藏區才再次統一併向元王朝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