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又於一窖穴內集中出土“鋪首”11件,銅臉殼23件,後者麵目怪熬,突鼻獠牙,五官孔位與人臉相符2。這類麵具似為“武舞”道具。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也出土許多大小不等的青銅人頭像及青銅人麵3,造型奇特,以大眼粗眉闊口大耳為要征,觀之有怪譎沉鬱之感。
1985年山東滕縣前掌大商代甲字型大墓亦發現與樂器石磬同出的青銅麵罩,有的為牛頭形。另在203號墓內,還發現一長約1.5、寬0.6米的嵌蚌飾大型漆牌,兩麵均做成眉、眼、牙等形狀,下接紅黑色雲雷紋漆幹4。1987年又在214號中字型大墓內出土同類彩繪牌飾六七塊以及銅牛頭飾5。
1989年江西新幹大洋洲發現的一座大型晚商墓,出有一種高60厘米的青銅雙麵人頭器,五官穿通,下有秉把,還出有小型的瑪瑣套環人形飾6。(圖40)
商代的樂器和樂舞道具,在今河南、河北、山東、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內蒙古等省均有出土,有出自商王邑的,有出自諸侯方國的,也有出自地方大小邑聚的,分布地域廣闊,製作規範,品類接近,各地基本處於同一發展水平,表明了商代“樂政”的宏觀社會場景。但樂器和樂舞的受享對象,主要歸集於貴族階層,這構成了商代“樂政”最根本的時代要征,樂舞在貴族生活中與“美食”一樣,已是必不可少。“有飲食之性,故有大饗之誼;有喜樂之性,故有鍾鼓莞弦之音”1,商代貴族的好食好樂,甚至在死後也想得到維持,各地貴族墓葬,每見飲食器與樂器舞具同出,正是這種心態使然。
出樂器或舞具之墓,有商王墓。如1935年安陽西北岡m1004四墓道大墓,有石磬與牛鼎、鹿鼎同出。m1217四墓道大墓,出石磬、蟒皮鼓、幾、尊等。
m1400四墓道大墓,出青銅人麵具。
m1550四墓道大墓,出殘石塤2。
有王妃墓。如1950年發掘的二墓道武官大墓,出石磬及飾鳥羽小戈等。
1976年發現的殷墟婦好墓,除出210件飲食禮器外,又有編磬和編鐃,均為五件一組,還有銅鈴18個,陶塤3枚,另有28件可能是嵌插在漆幹上的龍頭、鳥頭銅舞具。
有王邑的高級貴顯墓。前引1972年發現的殷墟西區m93甲字型墓,麵積22.14平方米,殉1人,出編磬5、鈴2。1977年殷西m699甲字型墓,麵積14.08平方米,殉5人,出編鐃3、鈴13。前引m701甲字型墓,麵積14.26平方米,殉12人,出特磬、鈴14、牛頭銅麵具(戴在一殉人頭部)。
1983年殷西又發現5座甲字型墓,殉人數目不一,出石磬、玉飾、骨飾、銅鏡等4。
1990年殷墟郭家莊一長方形豎穴墓,麵積13餘平方米,殉4人,出石磬、編鐃3,此墓屬10觚10角等列墓5。
有方國君主墓。前引1985年山西靈石施介一號墓,屬10爵4觚等列,出有鼉鼓。1989年江西新幹大洋洲大型商墓,麵積約29.6平方米,墓主可能為耑國君主。有青銅飲食禮器50件,又有鎛1、饒3,還有青銅雙麵人神器、瑪瑙套環人形飾、羊角獸麵器1。
有各地中等權貴墓。
1968年河南溫縣小南張一座3爵2觚等列墓,出3件一組編饒。
1976年山西靈石施介一座3爵1觚等列的三號墓,出有特磬。1985年山東滕縣前掌大一座甲字型大墓,出石磬及青銅麵具。1973年河北槁城台西m112,麵積6平方米,有殉人,一件石磬與鼎、觚、斝、瓿及鐵刃銅銊等同出。1973年陝西藍田懷真坊一墓,7件禮器與青石磬同出2。
1986年陝西西安老牛坡41號中型墓,出有銅人麵具和牛頭麵具備2件,鳥魯形飾多件。11號中型墓出小獸麵飾39件3。
有王邑內的中等權貴墓。
1984年殷墟戚家莊m269,麵積6.46平方米,屬3套觚爵等列,出大小遞減銅鐃一組3件。1958年小屯西地258號墓,麵積5.76平方米,殉4人,墓被盜,尚出石磬和殘觚片4。
有王邑及各地的一般貴族墓,大抵均為2套觚爵等列墓。其中出3件一組編鐃者,有1935年小屯m10835、1953年大司空村m3126、1957年薛家莊m8、1958年大司空村m51、1983年大司空村m6637。出2件一組編鐃者,有1987年山東滕縣前掌大m213。此外,1959年山西石樓桃花莊一墓,有殉人,所出銅觚圈足內帶舌鈴8。
1971年山西保德林遮峪一墓,隨葬的銅豆圈足內也帶舌鈴1。飲食時隨之晃動,會發出鈴聲,較為別致,他處未見,表明了當地的崇飲尚聲特色。
又有末流貴族乃至普遍平民墓。
1973年山東惠民大郭一座一套觚爵等列墓,出有單鐃,1970年殷墟西區一座同一等列的m1125,出有10鈴。
1990年河南固始葛藤山6號墓,有殉人,出有5鈴2。
1986年西安老牛坡10號小型墓,殉1人,同出鼎和銅牛頭麵飾各1件。而普通平民或有以陶塤隨葬者,如1958年小屯西地m263,墓室麵積僅1.3平方米,有棺,出有2塤及蛤蜊殼;m237,麵積1.8平方米,有棺,僅以1塤隨葬3。1951年輝縣琉璃閣發現的m150,也出有2塤。這類墓主大概隻是中下層平民。
綜上所述,商代王墓雖均遭盜掘,劫後之餘,樂器舞具仍包括有蟒皮鼓、特磬、石塤、麵具等。工妃墓出特磬、五件製的編磬和編鐃、組鈴、三件製陶塤、舞飾等。王邑內高級貴顯墓出特磬、五件製編磬、三件製編鐃、組鈴和麵具舞飾等。王邑內中等權貴墓出石磬和三件製編鐃。王邑的一般貴族墓出有三件製編鐃。王邑的末流貴族有以組鈴隨葬。而一般平民墓至多有一、二枚陶塤,大概為生前所好,與“以樂助食”無關。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也出土許多大小不等的青銅人頭像及青銅人麵3,造型奇特,以大眼粗眉闊口大耳為要征,觀之有怪譎沉鬱之感。
1985年山東滕縣前掌大商代甲字型大墓亦發現與樂器石磬同出的青銅麵罩,有的為牛頭形。另在203號墓內,還發現一長約1.5、寬0.6米的嵌蚌飾大型漆牌,兩麵均做成眉、眼、牙等形狀,下接紅黑色雲雷紋漆幹4。1987年又在214號中字型大墓內出土同類彩繪牌飾六七塊以及銅牛頭飾5。
1989年江西新幹大洋洲發現的一座大型晚商墓,出有一種高60厘米的青銅雙麵人頭器,五官穿通,下有秉把,還出有小型的瑪瑣套環人形飾6。(圖40)
商代的樂器和樂舞道具,在今河南、河北、山東、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內蒙古等省均有出土,有出自商王邑的,有出自諸侯方國的,也有出自地方大小邑聚的,分布地域廣闊,製作規範,品類接近,各地基本處於同一發展水平,表明了商代“樂政”的宏觀社會場景。但樂器和樂舞的受享對象,主要歸集於貴族階層,這構成了商代“樂政”最根本的時代要征,樂舞在貴族生活中與“美食”一樣,已是必不可少。“有飲食之性,故有大饗之誼;有喜樂之性,故有鍾鼓莞弦之音”1,商代貴族的好食好樂,甚至在死後也想得到維持,各地貴族墓葬,每見飲食器與樂器舞具同出,正是這種心態使然。
出樂器或舞具之墓,有商王墓。如1935年安陽西北岡m1004四墓道大墓,有石磬與牛鼎、鹿鼎同出。m1217四墓道大墓,出石磬、蟒皮鼓、幾、尊等。
m1400四墓道大墓,出青銅人麵具。
m1550四墓道大墓,出殘石塤2。
有王妃墓。如1950年發掘的二墓道武官大墓,出石磬及飾鳥羽小戈等。
1976年發現的殷墟婦好墓,除出210件飲食禮器外,又有編磬和編鐃,均為五件一組,還有銅鈴18個,陶塤3枚,另有28件可能是嵌插在漆幹上的龍頭、鳥頭銅舞具。
有王邑的高級貴顯墓。前引1972年發現的殷墟西區m93甲字型墓,麵積22.14平方米,殉1人,出編磬5、鈴2。1977年殷西m699甲字型墓,麵積14.08平方米,殉5人,出編鐃3、鈴13。前引m701甲字型墓,麵積14.26平方米,殉12人,出特磬、鈴14、牛頭銅麵具(戴在一殉人頭部)。
1983年殷西又發現5座甲字型墓,殉人數目不一,出石磬、玉飾、骨飾、銅鏡等4。
1990年殷墟郭家莊一長方形豎穴墓,麵積13餘平方米,殉4人,出石磬、編鐃3,此墓屬10觚10角等列墓5。
有方國君主墓。前引1985年山西靈石施介一號墓,屬10爵4觚等列,出有鼉鼓。1989年江西新幹大洋洲大型商墓,麵積約29.6平方米,墓主可能為耑國君主。有青銅飲食禮器50件,又有鎛1、饒3,還有青銅雙麵人神器、瑪瑙套環人形飾、羊角獸麵器1。
有各地中等權貴墓。
1968年河南溫縣小南張一座3爵2觚等列墓,出3件一組編饒。
1976年山西靈石施介一座3爵1觚等列的三號墓,出有特磬。1985年山東滕縣前掌大一座甲字型大墓,出石磬及青銅麵具。1973年河北槁城台西m112,麵積6平方米,有殉人,一件石磬與鼎、觚、斝、瓿及鐵刃銅銊等同出。1973年陝西藍田懷真坊一墓,7件禮器與青石磬同出2。
1986年陝西西安老牛坡41號中型墓,出有銅人麵具和牛頭麵具備2件,鳥魯形飾多件。11號中型墓出小獸麵飾39件3。
有王邑內的中等權貴墓。
1984年殷墟戚家莊m269,麵積6.46平方米,屬3套觚爵等列,出大小遞減銅鐃一組3件。1958年小屯西地258號墓,麵積5.76平方米,殉4人,墓被盜,尚出石磬和殘觚片4。
有王邑及各地的一般貴族墓,大抵均為2套觚爵等列墓。其中出3件一組編鐃者,有1935年小屯m10835、1953年大司空村m3126、1957年薛家莊m8、1958年大司空村m51、1983年大司空村m6637。出2件一組編鐃者,有1987年山東滕縣前掌大m213。此外,1959年山西石樓桃花莊一墓,有殉人,所出銅觚圈足內帶舌鈴8。
1971年山西保德林遮峪一墓,隨葬的銅豆圈足內也帶舌鈴1。飲食時隨之晃動,會發出鈴聲,較為別致,他處未見,表明了當地的崇飲尚聲特色。
又有末流貴族乃至普遍平民墓。
1973年山東惠民大郭一座一套觚爵等列墓,出有單鐃,1970年殷墟西區一座同一等列的m1125,出有10鈴。
1990年河南固始葛藤山6號墓,有殉人,出有5鈴2。
1986年西安老牛坡10號小型墓,殉1人,同出鼎和銅牛頭麵飾各1件。而普通平民或有以陶塤隨葬者,如1958年小屯西地m263,墓室麵積僅1.3平方米,有棺,出有2塤及蛤蜊殼;m237,麵積1.8平方米,有棺,僅以1塤隨葬3。1951年輝縣琉璃閣發現的m150,也出有2塤。這類墓主大概隻是中下層平民。
綜上所述,商代王墓雖均遭盜掘,劫後之餘,樂器舞具仍包括有蟒皮鼓、特磬、石塤、麵具等。工妃墓出特磬、五件製的編磬和編鐃、組鈴、三件製陶塤、舞飾等。王邑內高級貴顯墓出特磬、五件製編磬、三件製編鐃、組鈴和麵具舞飾等。王邑內中等權貴墓出石磬和三件製編鐃。王邑的一般貴族墓出有三件製編鐃。王邑的末流貴族有以組鈴隨葬。而一般平民墓至多有一、二枚陶塤,大概為生前所好,與“以樂助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