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指的“大戰”除了他與幾個重要的將領外,尚不為別人所知:他將在明天攻打福克蘭島。戰後,他的這種舉動或許會傳為美談。艦上多的是隨軍記者,不愁他們不將此事大肆渲染後傳播出去。
現在的他,心情激動得無法自持,遠遠超過了他被任命為特遣艦隊司令的時候。明日一戰,幹係重大:特遣艦隊萬裏遠征,成功與失敗的關鍵也就註明天。他深深懂得,這一戰對於他,對於他的艦隊,對於英國,對於“北約”乃至整個西方,都具有無法估量的意義。勝利的情景他不敢想像,失敗的情景他更不敢想像。他幾乎在地圖前站了一天,運籌著戰鬥的每一個細節。他覺得在自己身後有那樣多的眼睛在盯著他,全部英國人的,不,全世界的。但是,他隻感到那一雙眼睛是存在的,給他力量,給他希望,也給他一種莫名的震動。
那是她的眼睛。
戰時內閣決定出兵的當天,國防部和快速反應司令部便著手討論特遣艦隊司令人選。國防部長諾特說:“我們英國有一個鐵的首相,她下了鐵的決心,我們也要找一位鐵的司令官!”
快速反應司令部推薦了他。
他聽到這個消息後,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國防部的官員們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和他們的反應完全一致:膛目結舌。
一位享有盛譽的將軍說:“他不行。他還是一名‘童子軍’。”
一家報紙迅速地在報導中使用了這個字眼。
這種比喻是恰如其分的,至少在將軍的行列中是這樣,今年四十九歲的他,前不久才升為少將。而在英軍中,參加過二次世界大戰、蘇伊士戰爭的老將軍們幾乎可以組成一個聯隊呢。在他們麵前,他算什麽?
快速反應司令部堅持己見。於是,激烈的爭論開始了。反對者的理由:軍隊中有的是身經百戰的軍人,而他,甭說“百戰”,連一仗也沒打過;若派他率領特遺艦隊,“無疑將成為第二個羅日捷斯特文斯基1”。支持者的理由很簡單:他是海軍青年將領中的佼佼者。
——————
1俄國海軍將領,曾率領波羅的海艦隊遠征日本,兵敗被俘。
——————
這也不是過譽。當年,他以優異成績從海軍學院畢業後,又多次到各種軍事院校進修, 總是學生中的風毛麟角。 作為最優秀的潛艇和驅逐艦指揮官,他得到了“海狼”的綽號,一度出任國防部海軍作戰計劃處處長。他最大的特點是,特別勤奮好學,善於接受新事物,被同行們稱為“好動腦筋的軍官”。
兩種意見相持不下,隻好上報,由戰時內閣裁決。撤切爾夫人在認真聽取了匯報之後,毅然在他的名字下劃了一條紅槓。
“讓這個人去!”
據說,柴契爾夫人在特遣艦隊出發前專門召見了他。
“你需要什麽?”首相問。
他的回答叫人好吃驚:“權力。”
“什麽權力?”
“真正指揮特遣艦隊的權力。我不要別人幹涉我,包括您和戰時內閣。”
撤切爾夫人的眼睛一亮。
“我給你權力。”她頓了頓。“給你除了進攻阿根廷本土外的一切權力。”
他和撤切爾夫人的這種行動現在已成為西方軍事家們一句時髦的名詞了:委託式指揮法。以色列人學得最快,並加以運用得也最快。其實,英國人得到這個名詞的發明權真是不夠公平的。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乎?它的真正發明權在中國!
首相的親自選擇並沒有能夠消除輿論界和軍界乃至特遣艦隊官兵們對他的蔑視。大軍出發的當天,有的報紙還評論說:讓他去指揮這樣一場複雜的戰爭,“無異於拿重大的政治問題開玩笑”。
一個多月來,他以自己的行動回擊了那些看輕他的人們。特遣艦隊所取得的戰果,也為他贏得了官兵們的信任——
艦隊尚未到達福克蘭水域,他就派出一支精幹的突擊隊,一舉攻占南喬治亞島,在浩翰的大洋中找到了一個立足點。一位參加過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將軍在得悉這一情況後拍來一份電報,隻有一個字:
“marvelous(妙得不可思議)!”
為了迅速完成對福克蘭的封鎖並打擊阿根廷海軍的有生力量,他冒著“擅自對戰略性軍事行動作主”的風險。命令核潛艇將二百海裏禁區以外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擊沉。統帥部讚許他“幹得好”。
五月四日“謝菲爾德”號被“飛魚”飛彈擊沉後,全艦隊頭上罩著一片陰雲。記者們稱那是特遣艦隊“最黑暗的一天”。他卻說:“這是他們的勝利,也是他們的失敗。他們的絕招已經暴露無遺了。”接著,他迅速採取防禦措施,並派遣“特別空勤團”上岸掏敵人的老窩,炸毀“超級軍旗”式飛機。
他創造了邊航行邊訓練的新方法,甚至路過一些不知名的小島也要進行登陸演練,對部隊要求極嚴。他說:“演練是不流血的戰鬥,戰鬥是流血的演練。”
“鷂”式飛機本來是為反潛設計的,但當他察覺到艦隊防空力量薄弱時,便當機立斷,使用這種飛機進行防空作戰。結果,它們在同阿根廷的“幻影”、“天鷹”飛機空戰時出盡了風頭。它們在格鬥中顯示出來的優異性能連他們的設計者都為之震驚。“北約”一位防空專家說:“這真是一個奇蹟!”
現在的他,心情激動得無法自持,遠遠超過了他被任命為特遣艦隊司令的時候。明日一戰,幹係重大:特遣艦隊萬裏遠征,成功與失敗的關鍵也就註明天。他深深懂得,這一戰對於他,對於他的艦隊,對於英國,對於“北約”乃至整個西方,都具有無法估量的意義。勝利的情景他不敢想像,失敗的情景他更不敢想像。他幾乎在地圖前站了一天,運籌著戰鬥的每一個細節。他覺得在自己身後有那樣多的眼睛在盯著他,全部英國人的,不,全世界的。但是,他隻感到那一雙眼睛是存在的,給他力量,給他希望,也給他一種莫名的震動。
那是她的眼睛。
戰時內閣決定出兵的當天,國防部和快速反應司令部便著手討論特遣艦隊司令人選。國防部長諾特說:“我們英國有一個鐵的首相,她下了鐵的決心,我們也要找一位鐵的司令官!”
快速反應司令部推薦了他。
他聽到這個消息後,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國防部的官員們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和他們的反應完全一致:膛目結舌。
一位享有盛譽的將軍說:“他不行。他還是一名‘童子軍’。”
一家報紙迅速地在報導中使用了這個字眼。
這種比喻是恰如其分的,至少在將軍的行列中是這樣,今年四十九歲的他,前不久才升為少將。而在英軍中,參加過二次世界大戰、蘇伊士戰爭的老將軍們幾乎可以組成一個聯隊呢。在他們麵前,他算什麽?
快速反應司令部堅持己見。於是,激烈的爭論開始了。反對者的理由:軍隊中有的是身經百戰的軍人,而他,甭說“百戰”,連一仗也沒打過;若派他率領特遺艦隊,“無疑將成為第二個羅日捷斯特文斯基1”。支持者的理由很簡單:他是海軍青年將領中的佼佼者。
——————
1俄國海軍將領,曾率領波羅的海艦隊遠征日本,兵敗被俘。
——————
這也不是過譽。當年,他以優異成績從海軍學院畢業後,又多次到各種軍事院校進修, 總是學生中的風毛麟角。 作為最優秀的潛艇和驅逐艦指揮官,他得到了“海狼”的綽號,一度出任國防部海軍作戰計劃處處長。他最大的特點是,特別勤奮好學,善於接受新事物,被同行們稱為“好動腦筋的軍官”。
兩種意見相持不下,隻好上報,由戰時內閣裁決。撤切爾夫人在認真聽取了匯報之後,毅然在他的名字下劃了一條紅槓。
“讓這個人去!”
據說,柴契爾夫人在特遣艦隊出發前專門召見了他。
“你需要什麽?”首相問。
他的回答叫人好吃驚:“權力。”
“什麽權力?”
“真正指揮特遣艦隊的權力。我不要別人幹涉我,包括您和戰時內閣。”
撤切爾夫人的眼睛一亮。
“我給你權力。”她頓了頓。“給你除了進攻阿根廷本土外的一切權力。”
他和撤切爾夫人的這種行動現在已成為西方軍事家們一句時髦的名詞了:委託式指揮法。以色列人學得最快,並加以運用得也最快。其實,英國人得到這個名詞的發明權真是不夠公平的。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乎?它的真正發明權在中國!
首相的親自選擇並沒有能夠消除輿論界和軍界乃至特遣艦隊官兵們對他的蔑視。大軍出發的當天,有的報紙還評論說:讓他去指揮這樣一場複雜的戰爭,“無異於拿重大的政治問題開玩笑”。
一個多月來,他以自己的行動回擊了那些看輕他的人們。特遣艦隊所取得的戰果,也為他贏得了官兵們的信任——
艦隊尚未到達福克蘭水域,他就派出一支精幹的突擊隊,一舉攻占南喬治亞島,在浩翰的大洋中找到了一個立足點。一位參加過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將軍在得悉這一情況後拍來一份電報,隻有一個字:
“marvelous(妙得不可思議)!”
為了迅速完成對福克蘭的封鎖並打擊阿根廷海軍的有生力量,他冒著“擅自對戰略性軍事行動作主”的風險。命令核潛艇將二百海裏禁區以外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擊沉。統帥部讚許他“幹得好”。
五月四日“謝菲爾德”號被“飛魚”飛彈擊沉後,全艦隊頭上罩著一片陰雲。記者們稱那是特遣艦隊“最黑暗的一天”。他卻說:“這是他們的勝利,也是他們的失敗。他們的絕招已經暴露無遺了。”接著,他迅速採取防禦措施,並派遣“特別空勤團”上岸掏敵人的老窩,炸毀“超級軍旗”式飛機。
他創造了邊航行邊訓練的新方法,甚至路過一些不知名的小島也要進行登陸演練,對部隊要求極嚴。他說:“演練是不流血的戰鬥,戰鬥是流血的演練。”
“鷂”式飛機本來是為反潛設計的,但當他察覺到艦隊防空力量薄弱時,便當機立斷,使用這種飛機進行防空作戰。結果,它們在同阿根廷的“幻影”、“天鷹”飛機空戰時出盡了風頭。它們在格鬥中顯示出來的優異性能連他們的設計者都為之震驚。“北約”一位防空專家說:“這真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