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中國歷史中的帝王術:王道 作者:任浩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家天下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底,朱元璋派廖永忠去迎接小明王韓林兒,但廖永忠卻在半路上把韓林兒的船鑿沉,讓他葬身在長江的波濤裏。雖然事後廖永忠受到了懲罰,但人們都認為這件事情是朱元璋授意所為。這樣一來,即使是在名義上也沒有任何人能再約束朱元璋了。他一邊攻打浙東的方國珍和福建的陳友定,一邊決定向北方進攻,奪取元朝的統治中心大都。
在此次行動中,朱元璋再次體現了自己的遠見卓識。當時大將常遇春提出方案,建議一路向北直接攻取大都。他認為隻要攻下大都,其他的城池也都會望風而降。但朱元璋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他認為大都是元朝政權經營了上百年的都城,必然是城池堅固、防禦嚴密,不易攻取。一旦久攻不下,各地的元朝援兵趕來,自己就會處於四麵受敵的境地。所以他提出方案,要先取山東,撤去大都的屏障;再回頭攻下河南,剪斷元軍羽翼;最後攻下潼關,占據門戶。這樣大都周邊幾個方麵的控製權就都可為自己掌握,這時再攻打大都,便可萬無一失。然後再向西進取,屆時雲中、九原和關隴等地也都可以迅速攻取。
部將們紛紛贊成朱元璋的意見,此後形勢的發展也證明了他的正確。隨著時間的推移,山東、河南等地先後被攻克。至元二十八年閏七月,元順帝帶著一部分王公貴戚和官員軍隊從京城的北門逃往上都。八月,大都城終於被徐達等人攻下。在此之前的幾個月,朱元璋已經平定了南方大部分地區,他認為統一整個中國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所以決定稱帝,建立自己的王朝。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這一天,朱元璋登皇帝位,建都在今天的南京,建元洪武,大明王朝將近三百年的統治從此開始。
建國之後,朱元璋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元朝時各地的統治機構叫做行中書省,掌管各地的軍、民、財政事務,職權過大。朱元璋改變了元朝的做法,他在各地分別設立都、布、按三司,即掌管軍政的都指揮使司、掌管民政的布政使司和掌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使得三方麵的管理機關各自獨立,分別直接由中央統轄,這樣就把地方上的事務管理權統統收歸中央所有,大大加強了皇朝權力。
朱元璋很重視特務網的作用,他建立了檢校和錦衣衛製度,認為這就像是在家裏養了惡狗,足以讓人心驚膽戰。事實也確實如此,檢校四處打探官員私事,搞得人人自危,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錦衣衛更是與明代歷史相始終,作為朝廷的耳目爪牙,他們在社會上廣泛製造恐怖氣氛,鬧得人心惶惶。後來朱元璋又借著清除胡惟庸勢力的機會,撤掉了丞相和中書省的設置,提高了原處於中書省之下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地位,讓他們分別掌管一部分國家事務,從此不再設丞相,把國家大權全都掌握在自己手裏,成了歷史上權力最大的皇帝。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對軍事機關、監察機關和各種經濟、法律製度等進行了重大改革,約束了宦官、後妃和外戚的權利,提倡樸素簡單的文風,建立起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但這是以皇帝本人極度的勤政工作為前提的,後來明朝的大多數皇帝都不可能像朱元璋這麽勤奮,所以他創下的製度到後代皇帝手裏也有了很大變化。 新皇帝與前朝貴族
朱元璋奪取天下,建立了明王朝幾百年政權,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政治人物之一。與此同時,作為一位頗有識人之明與容人之量的英雄人物,他對於當時其他的豪傑之士也懷著欣賞與敬佩之情,比如與他對峙很久的擴廓帖木兒就是最令他佩服的人物。 擴廓帖木兒本名王保保,是元末名臣察罕帖木兒的外甥,後來被收為養子。至正二十二年時察罕帖木兒在益都被殺,擴廓帖木兒承襲其職,從此就成了朱元璋的對頭。交戰多年,朱元璋始終未能使擴廓帖木兒臣服,卻也欽佩他的才能與意誌。有一次朱元璋派曾經與擴廓帖木兒同為元將、如今卻已經歸順自己的李思齊前去勸降他,結果見麵時擴廓帖木兒對李思齊禮遇有加,分別時卻派騎士將他送到邊界處,告訴他要留下一隻手臂作紀念,李思齊知道不可避免,就砍下一隻手臂交給騎士,回來後不久便重傷而死。 雖然這樣,朱元璋卻越發敬佩擴廓帖木兒。後來他曾經與部下談論起誰是自己心目中的天下奇男子,別人都猜測是早逝的常勝戰將常遇春,但朱元璋說,常遇春雖然勇猛,卻是自己的部下,而擴廓帖木兒卻始終沒有臣服於他,所以更令他心折。在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也曾有擴廓帖木兒出場,但關於其妹趙敏的情節卻是虛構出來的。事實上王保保確實有一個妹妹,當他逃回和林時,許多家屬都被明軍俘獲,朱元璋就讓自己的第二個兒子秦王娶了王保保的妹妹為王妃。雖然他一心要結交擴廓帖木兒,但直到洪武八年時擴廓帖木兒病逝,也始終未能如願。
朱元璋有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比較重視對手的出身,這大概和他自己出身貧寒有一定關係。而且由於他自己也曾經是元朝的子民,他對元朝的皇族和名臣後裔也很重視。比如成吉思汗時期名將木華黎的後代納哈出,雖然他與朱元璋打交道時先降後反,後來又占據遼東久為邊患,但朱元璋卻始終對他很客氣,終於想方設法勸其投降。這裏當然不乏籠絡人心的因素,但“名臣之後”這一背景也確實對他起了很大影響。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底,朱元璋派廖永忠去迎接小明王韓林兒,但廖永忠卻在半路上把韓林兒的船鑿沉,讓他葬身在長江的波濤裏。雖然事後廖永忠受到了懲罰,但人們都認為這件事情是朱元璋授意所為。這樣一來,即使是在名義上也沒有任何人能再約束朱元璋了。他一邊攻打浙東的方國珍和福建的陳友定,一邊決定向北方進攻,奪取元朝的統治中心大都。
在此次行動中,朱元璋再次體現了自己的遠見卓識。當時大將常遇春提出方案,建議一路向北直接攻取大都。他認為隻要攻下大都,其他的城池也都會望風而降。但朱元璋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他認為大都是元朝政權經營了上百年的都城,必然是城池堅固、防禦嚴密,不易攻取。一旦久攻不下,各地的元朝援兵趕來,自己就會處於四麵受敵的境地。所以他提出方案,要先取山東,撤去大都的屏障;再回頭攻下河南,剪斷元軍羽翼;最後攻下潼關,占據門戶。這樣大都周邊幾個方麵的控製權就都可為自己掌握,這時再攻打大都,便可萬無一失。然後再向西進取,屆時雲中、九原和關隴等地也都可以迅速攻取。
部將們紛紛贊成朱元璋的意見,此後形勢的發展也證明了他的正確。隨著時間的推移,山東、河南等地先後被攻克。至元二十八年閏七月,元順帝帶著一部分王公貴戚和官員軍隊從京城的北門逃往上都。八月,大都城終於被徐達等人攻下。在此之前的幾個月,朱元璋已經平定了南方大部分地區,他認為統一整個中國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所以決定稱帝,建立自己的王朝。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這一天,朱元璋登皇帝位,建都在今天的南京,建元洪武,大明王朝將近三百年的統治從此開始。
建國之後,朱元璋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元朝時各地的統治機構叫做行中書省,掌管各地的軍、民、財政事務,職權過大。朱元璋改變了元朝的做法,他在各地分別設立都、布、按三司,即掌管軍政的都指揮使司、掌管民政的布政使司和掌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使得三方麵的管理機關各自獨立,分別直接由中央統轄,這樣就把地方上的事務管理權統統收歸中央所有,大大加強了皇朝權力。
朱元璋很重視特務網的作用,他建立了檢校和錦衣衛製度,認為這就像是在家裏養了惡狗,足以讓人心驚膽戰。事實也確實如此,檢校四處打探官員私事,搞得人人自危,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錦衣衛更是與明代歷史相始終,作為朝廷的耳目爪牙,他們在社會上廣泛製造恐怖氣氛,鬧得人心惶惶。後來朱元璋又借著清除胡惟庸勢力的機會,撤掉了丞相和中書省的設置,提高了原處於中書省之下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地位,讓他們分別掌管一部分國家事務,從此不再設丞相,把國家大權全都掌握在自己手裏,成了歷史上權力最大的皇帝。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對軍事機關、監察機關和各種經濟、法律製度等進行了重大改革,約束了宦官、後妃和外戚的權利,提倡樸素簡單的文風,建立起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但這是以皇帝本人極度的勤政工作為前提的,後來明朝的大多數皇帝都不可能像朱元璋這麽勤奮,所以他創下的製度到後代皇帝手裏也有了很大變化。 新皇帝與前朝貴族
朱元璋奪取天下,建立了明王朝幾百年政權,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政治人物之一。與此同時,作為一位頗有識人之明與容人之量的英雄人物,他對於當時其他的豪傑之士也懷著欣賞與敬佩之情,比如與他對峙很久的擴廓帖木兒就是最令他佩服的人物。 擴廓帖木兒本名王保保,是元末名臣察罕帖木兒的外甥,後來被收為養子。至正二十二年時察罕帖木兒在益都被殺,擴廓帖木兒承襲其職,從此就成了朱元璋的對頭。交戰多年,朱元璋始終未能使擴廓帖木兒臣服,卻也欽佩他的才能與意誌。有一次朱元璋派曾經與擴廓帖木兒同為元將、如今卻已經歸順自己的李思齊前去勸降他,結果見麵時擴廓帖木兒對李思齊禮遇有加,分別時卻派騎士將他送到邊界處,告訴他要留下一隻手臂作紀念,李思齊知道不可避免,就砍下一隻手臂交給騎士,回來後不久便重傷而死。 雖然這樣,朱元璋卻越發敬佩擴廓帖木兒。後來他曾經與部下談論起誰是自己心目中的天下奇男子,別人都猜測是早逝的常勝戰將常遇春,但朱元璋說,常遇春雖然勇猛,卻是自己的部下,而擴廓帖木兒卻始終沒有臣服於他,所以更令他心折。在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也曾有擴廓帖木兒出場,但關於其妹趙敏的情節卻是虛構出來的。事實上王保保確實有一個妹妹,當他逃回和林時,許多家屬都被明軍俘獲,朱元璋就讓自己的第二個兒子秦王娶了王保保的妹妹為王妃。雖然他一心要結交擴廓帖木兒,但直到洪武八年時擴廓帖木兒病逝,也始終未能如願。
朱元璋有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比較重視對手的出身,這大概和他自己出身貧寒有一定關係。而且由於他自己也曾經是元朝的子民,他對元朝的皇族和名臣後裔也很重視。比如成吉思汗時期名將木華黎的後代納哈出,雖然他與朱元璋打交道時先降後反,後來又占據遼東久為邊患,但朱元璋卻始終對他很客氣,終於想方設法勸其投降。這裏當然不乏籠絡人心的因素,但“名臣之後”這一背景也確實對他起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