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中國歷史中的帝王術:王道 作者:任浩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長期的軍旅生涯中,趙匡胤帶兵有方,養成了令行禁止、鐵麵無私的習慣,即使是父親也不例外看待。當他守城時,為了防患於未然,晚間一律緊閉城門,嚴禁任何人進出,有一回趙弘殷在夜間領兵到了城下,傳呼趙匡胤開城門迎接,但趙匡胤卻在城樓上對父親說:“父子之間固然是至親,但城門啟閉的命令是軍令、王命,斷然不可違抗。”就這樣,直到第二天早上,他才把父親迎進城。
拿下南唐,統一南北,一直是周世宗柴榮的夢想,所以當他在位時,後周與南唐的戰事不斷。趙匡胤隨著世宗攻打南唐,屢立戰功,也因此青雲直上。在一次南征未果之後,南唐加強守備,柴榮想方設法要重創南唐駐軍卻總無機會,正想要與群臣商議戰事的時候,趙匡胤卻已經領會了世宗的戰略意圖,帶領麾下親兵出戰,沒多久就大破南唐駐軍,讓柴榮喜出望外。此時的南唐也注意到了趙匡胤這位猛將,送去一封招降書和白金三千兩想要收買他,沒想到趙匡胤卻把書信和白金一起上繳,讓南唐的計策落空,也讓柴榮對他更加信任。於是趙匡胤被進封為忠武節度使,這一年他31歲。
陳橋兵變前後
雄才偉略的柴榮曾經感嘆說:“假如我能再有三十年生命,一定要用十年統一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隻可惜他壯誌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九歲就告別人世,將天下拱手讓給趙氏。去世之前,他正在北征的路上,沿途敵軍已經望風而逃,許多契丹控製下的城池已經被收復,但柴榮卻在此時病倒。
據說病中的柴榮在翻看文件時,曾經莫名其妙地得到一個錦囊,裏麵裝著塊木條,上麵寫著“點檢為天子”幾字。柴榮頓時警惕起來,對時任殿前都點檢的張永德產生了懷疑。隨著病情加重,柴榮準備防患於未然,他讓跟著自己出生入死、深受自己信任的趙匡胤取代了張永德的位置。不久世宗柴榮去世,兒子柴宗訓即位,即為後周恭帝。雖然柴榮在位隻有五年半,但他的文治武功已經為結束割據局麵的事業奠定了基礎,確為五代時最傑出的統治者。
即位的後周恭帝年僅七歲,不能當政,隻能讓太後輔佐,國家的政治前途因此籠罩在一片迷霧中。不久之後,北方傳來消息,說是北漢與契丹聯手前來進犯,恭帝急忙命令趙匡胤率大軍前去抵禦。其實這隻是趙匡胤製造出來的假消息,他率軍出發的目標不在北方而在皇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趙匡胤的計劃悄悄泄漏了出去,京城裏人心惶惶,許多人已經在收拾東西,打算逃離即將到來的政權交替。
但後周皇室還被蒙在鼓裏,也有一些大臣對趙匡胤產生了懷疑,甚至有人打算在臨行前把他除掉,但終因當權者們的麻痹大意而未能施行。趙匡胤安然無恙地率軍出了京城,當行軍到附近的陳橋驛時,他手下親兵們就開始執行兵變計劃,先是宣揚“點檢為天子”這條讖語,隨後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又率領著眾軍士,在一個黎明逼近趙匡胤的寢所大聲喧譁。當趙匡胤出帳時,趙光義宣布了將士們打算擁立新皇帝的計劃,在兵士們一片“現在三軍無主,我們願意擁立您為我們的天子”的高喊聲中,有軍官將一件黃袍披在趙匡胤的身上,眾將士紛紛拜倒,山呼萬歲。
趙匡胤被人們架上了馬,接受大家的朝賀。他見時機已到,就攬著韁繩對將士們說:“我有號令,大家都能聽從嗎?”大家齊聲高喊:“惟命是從!”於是趙匡胤就宣布了幾條穩定京城秩序的命令:不能驚擾昔日的主人——後周的太後和皇帝;不能怠慢與他同朝為官的後周大臣;進京之後不許擅自闖入朝廷府庫和官民之家,更不能趁機搶掠。最後他提醒眾人,尊令者將得到賞賜,而違令者格殺勿論。
於是趙匡胤的軍隊紀律整肅地返回京城,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地剷除了反對派,隨後趙匡胤命令將士們回營,他單人獨騎進了後周皇宮正門明德門,向仍然對形勢一無所知的孤兒寡母們正式攤牌。過了一會兒,將士們押著後周宰相範質等人趕來,趙匡胤一臉悲傷地告訴他們自己已經迫不得已做了皇帝,還沒等範質等人回話,趙匡胤手下的將領就已經手按重劍,在一旁厲聲大喝,為新皇帝大造聲勢。
看到這種氣焰囂張的樣子,範質明白事情已經無法挽回,於是在短暫的僵持之後,他退到階下,向趙行禮參拜,其他人也隨之拜倒。文武百官們迅速被召集到場,列班站好之後,趙匡胤的謀士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周恭帝的退位詔書,當場宣布周恭帝禪位於趙匡胤。於是趙匡胤被人扶上寶座,接受眾人的恭賀,正式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宋,年號建隆,這一年是公元960年。
雖然趙匡胤本人和宋代的史書裏都再三聲明他是糊裏糊塗當上了皇帝,但實際上誰心裏都明白,這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鬧劇,本來就是由趙匡胤本人和他的忠實策劃者們一手導演的。陳橋兵變基本上是一次和平兵變,沒有喋血宮門,伏屍遍野,更沒有烽煙四起,兵連禍結,幾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換代的成功,創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個大王朝的奇蹟”。一般以為,這不過是兵權與實力威懾的結果,事實上,兵權、實力等等這些絕對的優勢,隻能保證兵變的最終成功,至於以什麽方式成功,則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決策者的謀劃水平和政治見識,能夠將大事化於無形,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本身就充分地體現了趙匡胤的政治手段。其中較為明顯直觀,且為後人津津樂道的一點是:兵變之際,趙匡胤曾數次“嚴敕軍士,勿令剽劫”,從而保證了兵變入城時的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由此贏得了民心,“都城人心不搖,四方自然寧謐”。這與五代某些“縱兵大掠”的兵變相比,趙匡胤的“嚴敕軍士”無疑表現出一種政治見識。事實上,嚴格軍紀,爭取民心,這是一般的政治常識,五代時的其他兵變者未必全都想不到這一點。問題的關鍵是,在兵驕將悍,“鼓譟譁變”的情形下,要有怎樣的籌劃和運作才能將這一點落到實處?從所謂的“點檢為天子”傳言,到莫名其妙地出現又消失的北漢和契丹軍隊,包括之後以趙光義為首的圖謀叛亂者們何時何地行動,都應當是趙匡胤長期準備、預謀多時的嚴密而成功的政治行為。當然,這齣戲的結局也是完美的,一方麵趙匡胤的篡位顯得名正言順,一派民心所向、眾望所歸的氣勢;另一方麵給了後周朝廷一個措手不及,朝廷大臣和京城百姓們也沒有受到太多驚擾和傷害。趙匡胤精心策劃的一齣好戲就這樣表麵上波瀾不驚地結束了,這場政變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巨大的成功。
拿下南唐,統一南北,一直是周世宗柴榮的夢想,所以當他在位時,後周與南唐的戰事不斷。趙匡胤隨著世宗攻打南唐,屢立戰功,也因此青雲直上。在一次南征未果之後,南唐加強守備,柴榮想方設法要重創南唐駐軍卻總無機會,正想要與群臣商議戰事的時候,趙匡胤卻已經領會了世宗的戰略意圖,帶領麾下親兵出戰,沒多久就大破南唐駐軍,讓柴榮喜出望外。此時的南唐也注意到了趙匡胤這位猛將,送去一封招降書和白金三千兩想要收買他,沒想到趙匡胤卻把書信和白金一起上繳,讓南唐的計策落空,也讓柴榮對他更加信任。於是趙匡胤被進封為忠武節度使,這一年他31歲。
陳橋兵變前後
雄才偉略的柴榮曾經感嘆說:“假如我能再有三十年生命,一定要用十年統一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隻可惜他壯誌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九歲就告別人世,將天下拱手讓給趙氏。去世之前,他正在北征的路上,沿途敵軍已經望風而逃,許多契丹控製下的城池已經被收復,但柴榮卻在此時病倒。
據說病中的柴榮在翻看文件時,曾經莫名其妙地得到一個錦囊,裏麵裝著塊木條,上麵寫著“點檢為天子”幾字。柴榮頓時警惕起來,對時任殿前都點檢的張永德產生了懷疑。隨著病情加重,柴榮準備防患於未然,他讓跟著自己出生入死、深受自己信任的趙匡胤取代了張永德的位置。不久世宗柴榮去世,兒子柴宗訓即位,即為後周恭帝。雖然柴榮在位隻有五年半,但他的文治武功已經為結束割據局麵的事業奠定了基礎,確為五代時最傑出的統治者。
即位的後周恭帝年僅七歲,不能當政,隻能讓太後輔佐,國家的政治前途因此籠罩在一片迷霧中。不久之後,北方傳來消息,說是北漢與契丹聯手前來進犯,恭帝急忙命令趙匡胤率大軍前去抵禦。其實這隻是趙匡胤製造出來的假消息,他率軍出發的目標不在北方而在皇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趙匡胤的計劃悄悄泄漏了出去,京城裏人心惶惶,許多人已經在收拾東西,打算逃離即將到來的政權交替。
但後周皇室還被蒙在鼓裏,也有一些大臣對趙匡胤產生了懷疑,甚至有人打算在臨行前把他除掉,但終因當權者們的麻痹大意而未能施行。趙匡胤安然無恙地率軍出了京城,當行軍到附近的陳橋驛時,他手下親兵們就開始執行兵變計劃,先是宣揚“點檢為天子”這條讖語,隨後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又率領著眾軍士,在一個黎明逼近趙匡胤的寢所大聲喧譁。當趙匡胤出帳時,趙光義宣布了將士們打算擁立新皇帝的計劃,在兵士們一片“現在三軍無主,我們願意擁立您為我們的天子”的高喊聲中,有軍官將一件黃袍披在趙匡胤的身上,眾將士紛紛拜倒,山呼萬歲。
趙匡胤被人們架上了馬,接受大家的朝賀。他見時機已到,就攬著韁繩對將士們說:“我有號令,大家都能聽從嗎?”大家齊聲高喊:“惟命是從!”於是趙匡胤就宣布了幾條穩定京城秩序的命令:不能驚擾昔日的主人——後周的太後和皇帝;不能怠慢與他同朝為官的後周大臣;進京之後不許擅自闖入朝廷府庫和官民之家,更不能趁機搶掠。最後他提醒眾人,尊令者將得到賞賜,而違令者格殺勿論。
於是趙匡胤的軍隊紀律整肅地返回京城,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地剷除了反對派,隨後趙匡胤命令將士們回營,他單人獨騎進了後周皇宮正門明德門,向仍然對形勢一無所知的孤兒寡母們正式攤牌。過了一會兒,將士們押著後周宰相範質等人趕來,趙匡胤一臉悲傷地告訴他們自己已經迫不得已做了皇帝,還沒等範質等人回話,趙匡胤手下的將領就已經手按重劍,在一旁厲聲大喝,為新皇帝大造聲勢。
看到這種氣焰囂張的樣子,範質明白事情已經無法挽回,於是在短暫的僵持之後,他退到階下,向趙行禮參拜,其他人也隨之拜倒。文武百官們迅速被召集到場,列班站好之後,趙匡胤的謀士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周恭帝的退位詔書,當場宣布周恭帝禪位於趙匡胤。於是趙匡胤被人扶上寶座,接受眾人的恭賀,正式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宋,年號建隆,這一年是公元960年。
雖然趙匡胤本人和宋代的史書裏都再三聲明他是糊裏糊塗當上了皇帝,但實際上誰心裏都明白,這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鬧劇,本來就是由趙匡胤本人和他的忠實策劃者們一手導演的。陳橋兵變基本上是一次和平兵變,沒有喋血宮門,伏屍遍野,更沒有烽煙四起,兵連禍結,幾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換代的成功,創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個大王朝的奇蹟”。一般以為,這不過是兵權與實力威懾的結果,事實上,兵權、實力等等這些絕對的優勢,隻能保證兵變的最終成功,至於以什麽方式成功,則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決策者的謀劃水平和政治見識,能夠將大事化於無形,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本身就充分地體現了趙匡胤的政治手段。其中較為明顯直觀,且為後人津津樂道的一點是:兵變之際,趙匡胤曾數次“嚴敕軍士,勿令剽劫”,從而保證了兵變入城時的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由此贏得了民心,“都城人心不搖,四方自然寧謐”。這與五代某些“縱兵大掠”的兵變相比,趙匡胤的“嚴敕軍士”無疑表現出一種政治見識。事實上,嚴格軍紀,爭取民心,這是一般的政治常識,五代時的其他兵變者未必全都想不到這一點。問題的關鍵是,在兵驕將悍,“鼓譟譁變”的情形下,要有怎樣的籌劃和運作才能將這一點落到實處?從所謂的“點檢為天子”傳言,到莫名其妙地出現又消失的北漢和契丹軍隊,包括之後以趙光義為首的圖謀叛亂者們何時何地行動,都應當是趙匡胤長期準備、預謀多時的嚴密而成功的政治行為。當然,這齣戲的結局也是完美的,一方麵趙匡胤的篡位顯得名正言順,一派民心所向、眾望所歸的氣勢;另一方麵給了後周朝廷一個措手不及,朝廷大臣和京城百姓們也沒有受到太多驚擾和傷害。趙匡胤精心策劃的一齣好戲就這樣表麵上波瀾不驚地結束了,這場政變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