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著繼續寫道:"可以想像,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如果再忍耐50年的話,它當今也能同歐洲強國相匹敵。前車之覆,後車之鑑。今天我們日本帝國必須冷靜自重,積蓄力量,盛國強兵。盡管此次談判已毫無勝利可言,但隻要我們能清醒地意識到上述各點,並使之付諸實施,將不愁英美拜倒在我們的麾下。"
最後他滿懷信心地說,"對海軍來說,至為重要的也是謹慎自重,艱苦努力,當務之急就是無論如何也要迅速發展海上航空兵。"正可謂:爭奪霸權風雷益急,滿懷信心尋覓捷徑。欲知後事如何,還待下章評說。
第六章 航空之路(二)
中國空軍逞英豪,藍天搏擊技高超;
日本軍閥起殺意,遠東禍根氣焰囂。
兩次倫敦之行,更加堅定了山本五十六航空第一的思想。在1930年第一次倫敦談判回國後,山本受命出任海軍航空本部技術處長,他利用這一職位積極改進日本海軍的魚雷攻擊機和遠程轟炸機,還把生產快速戰鬥機提到日程上來,為日本法西斯發動和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準備了大部分的戰鬥飛機,其中包括中型攻擊機、轟炸機和著名的零式戰鬥機。
在30年代之前,由於日本工業製造技術基礎薄弱,還不能獨立製造飛機。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其裝備使用的為數不多的飛機,大部分是仿效法國和英國的飛機而製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改以德國為模仿對象。那時,隻要外國製造出一種較先進的新式飛機,日本必少量引進,將之拆卸,進行反覆研究,在此基礎上稍加改裝,便定型投入批量生產。所以英、法的飛機廠家在談到日本的飛機製造時,常常譏諷他們是"猴子民族",說:"假如日本每次購入的飛機不是一架的話,那我們就感激不盡。"
新上任的山本深刻認識到,日本飛機製造業的落後,是其實現航空第一思想的主要障礙。由於海軍航空兵的起步晚於陸軍航空兵,因此當時海軍飛機的技術性能較之陸軍的飛機還差一籌。航空母艦搭載的飛機主要是帶有輪胎的艦載機和帶有浮筒的水上飛機,飛機的活動範圍不過200海裏,飛機還隻能完成一些偵察、搜索任務,雖然有時也負擔轟炸任務,但人們普遍認為飛機還隻是艦隊的輔助兵器,不能充當海軍的主要兵力。這種狀況使人們對海軍航空兵的發展並不抱多大的期望。不用說在國際上有美國的比利·米切爾與美海軍當局圍繞著飛機與艦艇的激烈爭論,即使在日本,海軍也對此爭論不休。山本憑其賭博養成的敏感和判斷力,相信在經過進一步的技術改造後,可以製造出更為先進的飛機,並使飛機最終成為海軍的主要武器,成為決定未來海戰勝負的主要力量。他說:"隻要看看飛機在過去10年間的迅速發展,就應該相信,飛機在未來的10年中一定會取得更驚人的發展。"
對此,有人以潛水艇的例子來反駁山本的觀點,說在潛水艇剛剛出現的時候,世界各國對這種新兵器的威力也曾十分吃驚,也有人甚至提出潛水艇的出現已使主力艦失去威力,建議廢除主力艦。然而,盡管德國的u型潛水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活躍一時,可是當有了反潛武器以後,潛水艇的作用頓減。難保飛機不與潛水艇有同樣的命運。
山本在駁斥這種觀點時認為,飛機和潛艇最大的不同點是速度,1927年林德伯格橫渡大西洋時,舉世震驚,靠的就是速度。飛機速度增加後,軍艦1天的行程,飛機1小時或半小時就夠了,海軍對此是無能為力的。因此現在的"海空軍",將來一定是"空海軍"。
在理論上持有明確認識的山本五十六,在出任航空本部技術處長後,獲得了將自己的觀點付諸於實施的最好機會。上任伊始,他就提出要大力進行飛機技術改造,製造有耐久力的全金屬高性能飛機,實現國產化。他提出的口號是"一切國產化","使用國產品,否則就沒有日本航空的獨立和發展。"為此,1931年新增第14基地航空隊,1932年成立集飛機維修、製造於一體的綜合實驗機構,大力進行開發研究。
針對美國海軍的優勢地位,山本首先考慮生產一種大型化的遠程陸基機。他希望依靠這種遠程飛機來有效地削弱美國海軍的力量,以使在未來對美作戰中,有利於在力量上處於劣勢的日本海軍。他設想如果具有優勢的美國海軍艦隊橫渡太平洋向西進擊日本的話,日本海軍可以使用這種飛機,到近海以外的海域上空迎擊美軍,使美國艦隊在未到達近海同日本艦隊交戰之前,力量就被削弱到與日本艦隊差不多,甚或劣於日本艦隊的程度。要實現這樣的戰略意圖,海軍可使用的隻有飛機和潛艇,使用這種陸基遠程轟炸機,還可以充分利用日本所占領的南太平洋各群島,把這些島嶼作為日本"不沉的航空母艦"。
1933年,山本五十六設想的這種遠程大型飛機研製成功,命名為"八試特種偵察機"(意為昭和八年即1933年研製成功)。1934年,進一步改造成"九試中型陸基轟炸機",1936年投入批量生產,被稱為"九六式陸基轟炸機"(意為日本天皇紀年2596年製造)。
九六式陸基轟炸機為三菱工業公司設計製造。該機吸收德國容克公司等世界各飛機製造廠家的造機技術,結合三菱公司自己的創新,是日本海軍裝備的首批國產雙引擎活動式起落架飛機。這批飛機有兩台活塞式發動機,翼展25米,機長16.45米,採用全金屬單殼式結構,起飛重量8000公斤,航程約4000公裏,最大時速788海裏,機上最多可攜帶800公斤炸彈,並有機槍炮一門和機槍4挺,機組7人。該機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不相上下。
最後他滿懷信心地說,"對海軍來說,至為重要的也是謹慎自重,艱苦努力,當務之急就是無論如何也要迅速發展海上航空兵。"正可謂:爭奪霸權風雷益急,滿懷信心尋覓捷徑。欲知後事如何,還待下章評說。
第六章 航空之路(二)
中國空軍逞英豪,藍天搏擊技高超;
日本軍閥起殺意,遠東禍根氣焰囂。
兩次倫敦之行,更加堅定了山本五十六航空第一的思想。在1930年第一次倫敦談判回國後,山本受命出任海軍航空本部技術處長,他利用這一職位積極改進日本海軍的魚雷攻擊機和遠程轟炸機,還把生產快速戰鬥機提到日程上來,為日本法西斯發動和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準備了大部分的戰鬥飛機,其中包括中型攻擊機、轟炸機和著名的零式戰鬥機。
在30年代之前,由於日本工業製造技術基礎薄弱,還不能獨立製造飛機。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其裝備使用的為數不多的飛機,大部分是仿效法國和英國的飛機而製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改以德國為模仿對象。那時,隻要外國製造出一種較先進的新式飛機,日本必少量引進,將之拆卸,進行反覆研究,在此基礎上稍加改裝,便定型投入批量生產。所以英、法的飛機廠家在談到日本的飛機製造時,常常譏諷他們是"猴子民族",說:"假如日本每次購入的飛機不是一架的話,那我們就感激不盡。"
新上任的山本深刻認識到,日本飛機製造業的落後,是其實現航空第一思想的主要障礙。由於海軍航空兵的起步晚於陸軍航空兵,因此當時海軍飛機的技術性能較之陸軍的飛機還差一籌。航空母艦搭載的飛機主要是帶有輪胎的艦載機和帶有浮筒的水上飛機,飛機的活動範圍不過200海裏,飛機還隻能完成一些偵察、搜索任務,雖然有時也負擔轟炸任務,但人們普遍認為飛機還隻是艦隊的輔助兵器,不能充當海軍的主要兵力。這種狀況使人們對海軍航空兵的發展並不抱多大的期望。不用說在國際上有美國的比利·米切爾與美海軍當局圍繞著飛機與艦艇的激烈爭論,即使在日本,海軍也對此爭論不休。山本憑其賭博養成的敏感和判斷力,相信在經過進一步的技術改造後,可以製造出更為先進的飛機,並使飛機最終成為海軍的主要武器,成為決定未來海戰勝負的主要力量。他說:"隻要看看飛機在過去10年間的迅速發展,就應該相信,飛機在未來的10年中一定會取得更驚人的發展。"
對此,有人以潛水艇的例子來反駁山本的觀點,說在潛水艇剛剛出現的時候,世界各國對這種新兵器的威力也曾十分吃驚,也有人甚至提出潛水艇的出現已使主力艦失去威力,建議廢除主力艦。然而,盡管德國的u型潛水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活躍一時,可是當有了反潛武器以後,潛水艇的作用頓減。難保飛機不與潛水艇有同樣的命運。
山本在駁斥這種觀點時認為,飛機和潛艇最大的不同點是速度,1927年林德伯格橫渡大西洋時,舉世震驚,靠的就是速度。飛機速度增加後,軍艦1天的行程,飛機1小時或半小時就夠了,海軍對此是無能為力的。因此現在的"海空軍",將來一定是"空海軍"。
在理論上持有明確認識的山本五十六,在出任航空本部技術處長後,獲得了將自己的觀點付諸於實施的最好機會。上任伊始,他就提出要大力進行飛機技術改造,製造有耐久力的全金屬高性能飛機,實現國產化。他提出的口號是"一切國產化","使用國產品,否則就沒有日本航空的獨立和發展。"為此,1931年新增第14基地航空隊,1932年成立集飛機維修、製造於一體的綜合實驗機構,大力進行開發研究。
針對美國海軍的優勢地位,山本首先考慮生產一種大型化的遠程陸基機。他希望依靠這種遠程飛機來有效地削弱美國海軍的力量,以使在未來對美作戰中,有利於在力量上處於劣勢的日本海軍。他設想如果具有優勢的美國海軍艦隊橫渡太平洋向西進擊日本的話,日本海軍可以使用這種飛機,到近海以外的海域上空迎擊美軍,使美國艦隊在未到達近海同日本艦隊交戰之前,力量就被削弱到與日本艦隊差不多,甚或劣於日本艦隊的程度。要實現這樣的戰略意圖,海軍可使用的隻有飛機和潛艇,使用這種陸基遠程轟炸機,還可以充分利用日本所占領的南太平洋各群島,把這些島嶼作為日本"不沉的航空母艦"。
1933年,山本五十六設想的這種遠程大型飛機研製成功,命名為"八試特種偵察機"(意為昭和八年即1933年研製成功)。1934年,進一步改造成"九試中型陸基轟炸機",1936年投入批量生產,被稱為"九六式陸基轟炸機"(意為日本天皇紀年2596年製造)。
九六式陸基轟炸機為三菱工業公司設計製造。該機吸收德國容克公司等世界各飛機製造廠家的造機技術,結合三菱公司自己的創新,是日本海軍裝備的首批國產雙引擎活動式起落架飛機。這批飛機有兩台活塞式發動機,翼展25米,機長16.45米,採用全金屬單殼式結構,起飛重量8000公斤,航程約4000公裏,最大時速788海裏,機上最多可攜帶800公斤炸彈,並有機槍炮一門和機槍4挺,機組7人。該機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