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燦爛的笑容
更新時間2012-11-7 7:01:05 字數:3142
聽到楊素領兵,楊諒當時一陣眩暈。聽到楊諒決定撤軍,他身邊的兩位諸葛亮式的人物,蕭摩訶和王頍,也是一陣眩暈。
他倆怕因眩暈而從馬上摔下,便立即跳下馬來跪倒在地。
“漢王,勝利在望,我們撤兵,就會功虧一簣呀!”
“漢王,我軍進軍神速,楊廣的大軍離蒲津關甚遠,我們拿下蒲津關,掌握這個要塞,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下一步,我們可以直取關中。勝利,隻離我們有一步之遙了呀!漢王,我們不能撤兵呀!”
蕭摩訶和王頍,一直以來,過著“鬱鬱澗底鬆”的生活,好不容易成為“離離山上苗”,他倆怎麽能接受這個撤兵的現實啊!於是,兩人先後勸諫道。
“那個楊素,用兵神出鬼沒,我們如果進攻,有可能會全軍覆沒。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退回來,就有可能坐穩第二個北齊。楊素今年六十一歲了,他還有幾年好活?等他死了,我們再攻打關中,進而解放全國……”
蕭摩訶聽了,傷心的抹起眼淚:“漢王,楊素六十一,我七十三了,論年齡,我肯定死在他的前麵……漢王,我們進軍吧……”
“你死後,到我大軍解放全國之日,我一定把這個勝利的消息告訴你,讓你含笑九泉!”
“漢王……”王頍此時是淚如泉湧,因為他想得比他們更悲觀。一旦撤軍,那就意味著死路一條!
楊諒也熟知兵法,當斷不斷必有後患,大戰在即,哪能這樣猶豫不決?於是,他果斷的說道:“撤!”
……
薛峰在一邊,一直觀察著楊素的表情。楊素的臉上,一直洋溢著笑容,這和他在家的時候判若兩人。
“老僕射,這一次,你為何不讓麻總管和你一起來?”薛峰想起了麻叔謀,認為有他做楊素的助手,把握更大。
“嗬嗬!殺雞焉用牛刀,對付小楊諒,還用得著費那心思?哈哈!”
夕陽快要落山了,黃河的濤聲已經清晰可聞。
探馬驚慌的從前麵跑來,還沒有跳下馬,就高聲喊道:“主帥,大事不好了,敵人燒掉了黃河上的浮橋!”
薛峰心想,老楊素,我看你還能不能笑,如果你再笑的話,我算你有本事……
“哈哈……知道了!嗬嗬!”
聽到楊素的笑答聲,薛峰心想:這老傢夥看來是腦子出了問題,或者是吃了什麽容易笑的藥。要不的話,就不好理解了。沒了橋,怎麽渡河,沒法渡河,還怎麽打仗?
到了黃河邊,所有人的神情都凝重起來,隻有楊素依舊麵帶笑容。
太陽還沒有落山,楊素命令後勤兵,抓緊做飯,把最好的飯菜做給士兵吃。他是官,有喝酒的特權,於是,他在帳篷內,開始喝酒。薛峰即是侍衛又是高參。也沾光同喝。
以前,楊素總會問薛峰這樣薛峰那樣,可是,至行軍以來,他沒有問薛峰一句。因為他自己就是神——戰神。
為了趕路,楊素隻帶五千精銳騎兵。
按理,楊諒如果不是膽怯,消滅楊素的五千兵應該不成問題。不知楊素是不是未卜先知,要不的話,他怎麽敢帶五千人與楊諒的幾十萬大軍玩呢!
下級官員圍繞著統帥的帳篷轉了一圈,私下裏議論著:今夜,無疑是要在這駐紮了。要駐紮,那大家都得把帳篷搭起才是。
於是,幾個下級官員來楊素這裏詢問搭帳篷之事,楊素的回答是:可以沿河搭一些,給河對岸的人看一看,做做樣子,但,今天決不在這裏過夜。
那些下級軍官被楊素留了下來,一同喝酒,一個帳篷,擠得滿滿的。
別人盼望光明,而楊素盼望黑暗。天剛黑,楊素紅著眼道:“快!把附近的商船、漁船通通偷來……”
“我們巡視過了,那些船上都住著人,沒法偷呀!”一個下級官員答道。
“好偷就偷,沒法偷就搶!把船弄來之後,船艙裏全麵鋪上草,把馬和人快速渡過黃河。”楊素站起來身來,做著偷與搶的姿勢道。
官兵與強盜,其區別在於:一個是公的,一個是私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會偷與搶!
官兵與強盜,還有一個區別:強盜搶劫的財物,一般會據為己有;而此時的官兵,搶這些船來,隻是暫用一下而已。完了,當然也不用還給誰,總之,這些官兵是不需要它們了。
就這樣,楊素帶領五千精兵悄悄的進軍,打槍的不要,順利的渡過黃河。明朝詩人沈明臣有一首《凱歌》詩,不知講的是不是楊素,但,情景有點兒相像:“銜枚夜度五千兵,密領軍符號令明。狹巷短兵相接處,殺人如草不聞聲。”
這首詩描述一場夜襲戰鬥,其特點就是奇快、主動、迅速、勇敢,在敵人沒有作出充分反應的時候,就被殲滅。
……
楊素五千精兵渡過黃河之後,人不知鬼不覺的向蒲州進發。
蒲州守軍無法相像,說今天夜裏會有楊素的平叛大軍會到達蒲州。因為在黃河邊上,蒲州守軍將領紇單貴和王聃布置了上千軍士監視黃河對岸;黃河上浮橋也被燒毀,楊素無論怎樣神,他畢竟不能從黃河上飛過來。
更新時間2012-11-7 7:01:05 字數:3142
聽到楊素領兵,楊諒當時一陣眩暈。聽到楊諒決定撤軍,他身邊的兩位諸葛亮式的人物,蕭摩訶和王頍,也是一陣眩暈。
他倆怕因眩暈而從馬上摔下,便立即跳下馬來跪倒在地。
“漢王,勝利在望,我們撤兵,就會功虧一簣呀!”
“漢王,我軍進軍神速,楊廣的大軍離蒲津關甚遠,我們拿下蒲津關,掌握這個要塞,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下一步,我們可以直取關中。勝利,隻離我們有一步之遙了呀!漢王,我們不能撤兵呀!”
蕭摩訶和王頍,一直以來,過著“鬱鬱澗底鬆”的生活,好不容易成為“離離山上苗”,他倆怎麽能接受這個撤兵的現實啊!於是,兩人先後勸諫道。
“那個楊素,用兵神出鬼沒,我們如果進攻,有可能會全軍覆沒。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退回來,就有可能坐穩第二個北齊。楊素今年六十一歲了,他還有幾年好活?等他死了,我們再攻打關中,進而解放全國……”
蕭摩訶聽了,傷心的抹起眼淚:“漢王,楊素六十一,我七十三了,論年齡,我肯定死在他的前麵……漢王,我們進軍吧……”
“你死後,到我大軍解放全國之日,我一定把這個勝利的消息告訴你,讓你含笑九泉!”
“漢王……”王頍此時是淚如泉湧,因為他想得比他們更悲觀。一旦撤軍,那就意味著死路一條!
楊諒也熟知兵法,當斷不斷必有後患,大戰在即,哪能這樣猶豫不決?於是,他果斷的說道:“撤!”
……
薛峰在一邊,一直觀察著楊素的表情。楊素的臉上,一直洋溢著笑容,這和他在家的時候判若兩人。
“老僕射,這一次,你為何不讓麻總管和你一起來?”薛峰想起了麻叔謀,認為有他做楊素的助手,把握更大。
“嗬嗬!殺雞焉用牛刀,對付小楊諒,還用得著費那心思?哈哈!”
夕陽快要落山了,黃河的濤聲已經清晰可聞。
探馬驚慌的從前麵跑來,還沒有跳下馬,就高聲喊道:“主帥,大事不好了,敵人燒掉了黃河上的浮橋!”
薛峰心想,老楊素,我看你還能不能笑,如果你再笑的話,我算你有本事……
“哈哈……知道了!嗬嗬!”
聽到楊素的笑答聲,薛峰心想:這老傢夥看來是腦子出了問題,或者是吃了什麽容易笑的藥。要不的話,就不好理解了。沒了橋,怎麽渡河,沒法渡河,還怎麽打仗?
到了黃河邊,所有人的神情都凝重起來,隻有楊素依舊麵帶笑容。
太陽還沒有落山,楊素命令後勤兵,抓緊做飯,把最好的飯菜做給士兵吃。他是官,有喝酒的特權,於是,他在帳篷內,開始喝酒。薛峰即是侍衛又是高參。也沾光同喝。
以前,楊素總會問薛峰這樣薛峰那樣,可是,至行軍以來,他沒有問薛峰一句。因為他自己就是神——戰神。
為了趕路,楊素隻帶五千精銳騎兵。
按理,楊諒如果不是膽怯,消滅楊素的五千兵應該不成問題。不知楊素是不是未卜先知,要不的話,他怎麽敢帶五千人與楊諒的幾十萬大軍玩呢!
下級官員圍繞著統帥的帳篷轉了一圈,私下裏議論著:今夜,無疑是要在這駐紮了。要駐紮,那大家都得把帳篷搭起才是。
於是,幾個下級官員來楊素這裏詢問搭帳篷之事,楊素的回答是:可以沿河搭一些,給河對岸的人看一看,做做樣子,但,今天決不在這裏過夜。
那些下級軍官被楊素留了下來,一同喝酒,一個帳篷,擠得滿滿的。
別人盼望光明,而楊素盼望黑暗。天剛黑,楊素紅著眼道:“快!把附近的商船、漁船通通偷來……”
“我們巡視過了,那些船上都住著人,沒法偷呀!”一個下級官員答道。
“好偷就偷,沒法偷就搶!把船弄來之後,船艙裏全麵鋪上草,把馬和人快速渡過黃河。”楊素站起來身來,做著偷與搶的姿勢道。
官兵與強盜,其區別在於:一個是公的,一個是私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會偷與搶!
官兵與強盜,還有一個區別:強盜搶劫的財物,一般會據為己有;而此時的官兵,搶這些船來,隻是暫用一下而已。完了,當然也不用還給誰,總之,這些官兵是不需要它們了。
就這樣,楊素帶領五千精兵悄悄的進軍,打槍的不要,順利的渡過黃河。明朝詩人沈明臣有一首《凱歌》詩,不知講的是不是楊素,但,情景有點兒相像:“銜枚夜度五千兵,密領軍符號令明。狹巷短兵相接處,殺人如草不聞聲。”
這首詩描述一場夜襲戰鬥,其特點就是奇快、主動、迅速、勇敢,在敵人沒有作出充分反應的時候,就被殲滅。
……
楊素五千精兵渡過黃河之後,人不知鬼不覺的向蒲州進發。
蒲州守軍無法相像,說今天夜裏會有楊素的平叛大軍會到達蒲州。因為在黃河邊上,蒲州守軍將領紇單貴和王聃布置了上千軍士監視黃河對岸;黃河上浮橋也被燒毀,楊素無論怎樣神,他畢竟不能從黃河上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