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工團頭一天,就碰上這麽個嬌小姐,就聽見她說屁話,高柿兒一肚子不高興,以後就越看俞法越不順眼,成了她的反對派。
六
隻剩下俞潔和憶嚴兩人時,空氣就不像憶嚴和小高在一起時那麽輕鬆和諧了。憶嚴一直感到俞潔對自己有些不滿意,可始終弄不清隔閡出在哪裏。現在情況緊張,不是慢條斯理交換意見的時候,憶嚴開門見山,對俞潔說:"現在就咱們三個人並肩戰鬥,過去有什麽意見,咱們先放一放。大敵當前,咱們生死摽在一起,一直堅持到勝利吧,再別鬧什麽小心眼了,好嗎?"
俞潔用抱住憶嚴的肩膀作為回答。
"你放心吧!"俞潔過了會兒說,"咱們掉隊這兩天,我心裏有好多好多想法。可現在不是談的時候,我保證聽從你指揮,跟著你前進。我參加革命晚,有許多舊思想,你們不要嫌棄我,多幫助我吧!我自己也要主動想清一些問題。"
她說的是實話。這兩天,她改變了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另有一些事情她還有保留意見。
這些事大半是和憶嚴有關的。
俞潔和憶嚴的意見,就從憶嚴肩上那把提琴引起。
俞潔參加文工團,文工團開了個歡迎會。大家歡迎她提琴獨奏。團裏隻有三把小提琴,讓她自選一把。按舊藝術團體的慣例,俞潔認為這實際上是在業務上對她考試,所以準備得很認真。三把琴都試過了,最後選中憶嚴使用的那一把。
文工團的同誌們,大部分是農村的孩子,沒有誰受過正規的業務教育。相形之下,俞潔就是專家了。她拉完一個曲子後,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一次又一次地要她再拉一個。節目演完一進後台,憶嚴就高興地對她說:"拉得真好,你編幾個戰鬥的曲子,下部隊給戰士們拉去吧。"第二天團部把俞潔找去,拿著憶嚴那把琴說:"以後這隻琴就交給你保管和使用了,希望你作出更好的成績來。"
俞潔一聽,犯了猶疑。她聽說過,幾年來周憶嚴都用一個土造的提琴練弓法指法。大反攻時繳獲了這把琴,全團一致贊成交給她使用,以獎勵她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
"不,琴是分隊長用的!"俞潔說,"我不能接受。"
"是你們分隊長提出來的。她要求把琴交給你,讓琴發揮更大的作用。"團長說,"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她作得對,我們在支部要表揚她。"
俞潔把琴收下後,心裏仍不安定。在藝術的競賽場上,親姐妹相遇也是當仁不讓的。在舊劇團裏,誰要主動向你讓步,那就要當心背後有什麽鬼!革命部隊裏當然不會這樣,可她不相信這是出於周憶嚴自己的本意。可能是從表演效果出發,團部動員她把琴讓出來。為了保全她的麵子,又說成她自己的請求。誰擔保周憶嚴今後不會找碴報復呢?
她挾著琴回到班裏,一見憶嚴,就笑著說:"分隊長,你好不好幫我求個情?"
憶嚴問:"什麽事?"
"你看,團長非要把這隻琴給我用,我怎麽能要?"
"組織決定,你就服從吧!"憶嚴說完,忙自己的事去了。本來憶嚴說的是老實話,俞潔卻越琢磨越覺得是對自己很冷淡,這以後她就對憶嚴格外警惕起來。
小高調來了。俞潔發現小高對憶嚴有種說不出來的好感,別人說她不聽的事,一經憶嚴張嘴,小高就乖乖地收兵。可這個小高,隻要開生活會,總要給俞潔提幾條意見,就連俞潔愛清潔這一點也說是小姐作風。盡管憶嚴也批評小高有片麵性,可是她懷疑小高對她的反感,正是背後從憶嚴那兒傳染來的。
討論《血淚仇》的角色時,小栓媽有兩個候選人,一是俞潔,一是周憶嚴。俞潔為了避免和憶嚴撞車,再三表示不能勝任。可是億嚴帶頭舉手,最後還是選定了她。俞潔總擔心會又引來什麽不愉快,果然,在連排後來的討論會上,大夥都對她扮演的角色不滿意:感情虛假呀,知識分子腔呀,沒有農民的氣質呀,光小高一個人就講了二十分鍾!哪裏是提意見,簡直就是在眾人麵前寒接她,她作了好幾年演員,還頭一次出這個醜。自己申明演不了,退出來吧!又批評她不虛心,聽到點意見就使性子。也有人說她不堅強,連一點克服困難的決心都沒有。她硬著頭皮把戲演下來了。演到十幾場上,有一天臨上台忽然犯了胃病,疼得她在地上滾,團長決定臨時改換節目,突然周憶嚴站出來說:"一切都準備好了,臨時換節目哪來得及。俞潔上不了場,我代她一下好了。"大家問她有把握嗎?她說:"好歹能完成任務!"人們幫俞潔把服裝脫下來穿到憶嚴身上,憶嚴前邊化妝,後邊別人忙給她梳頭。鑼鼓一響,正式開戲了。
從憶嚴一上台,邊幕兩旁就有人低聲喊好,一段河南梆子唱下來,後台就議論成了一片。有人說表演得真像農村婦女,有人說這麽唱才有地方戲曲味……台下的掌聲像打雷。
俞潔不知道憶嚴什麽時候作的準備,看來是用心良苦,蓄謀已久了。她在上海那個小劇團時,見過這套手法,有人暗地準備了一個角色,抓住扮演人因病請假的機會,取而代之,一舉成名。可自己曾讓周憶嚴演,她不肯呀!是專門為了使自己難堪,她才這麽做呀!這太過分了。她覺得像是當著眾人,被周憶嚴啪啪打了兩個嘴巴。盡管她坐在舞台後邊背陰處,沒有人看得見她,可是她臉燒得火熱,眼淚濕潤了兩腮。
六
隻剩下俞潔和憶嚴兩人時,空氣就不像憶嚴和小高在一起時那麽輕鬆和諧了。憶嚴一直感到俞潔對自己有些不滿意,可始終弄不清隔閡出在哪裏。現在情況緊張,不是慢條斯理交換意見的時候,憶嚴開門見山,對俞潔說:"現在就咱們三個人並肩戰鬥,過去有什麽意見,咱們先放一放。大敵當前,咱們生死摽在一起,一直堅持到勝利吧,再別鬧什麽小心眼了,好嗎?"
俞潔用抱住憶嚴的肩膀作為回答。
"你放心吧!"俞潔過了會兒說,"咱們掉隊這兩天,我心裏有好多好多想法。可現在不是談的時候,我保證聽從你指揮,跟著你前進。我參加革命晚,有許多舊思想,你們不要嫌棄我,多幫助我吧!我自己也要主動想清一些問題。"
她說的是實話。這兩天,她改變了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另有一些事情她還有保留意見。
這些事大半是和憶嚴有關的。
俞潔和憶嚴的意見,就從憶嚴肩上那把提琴引起。
俞潔參加文工團,文工團開了個歡迎會。大家歡迎她提琴獨奏。團裏隻有三把小提琴,讓她自選一把。按舊藝術團體的慣例,俞潔認為這實際上是在業務上對她考試,所以準備得很認真。三把琴都試過了,最後選中憶嚴使用的那一把。
文工團的同誌們,大部分是農村的孩子,沒有誰受過正規的業務教育。相形之下,俞潔就是專家了。她拉完一個曲子後,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一次又一次地要她再拉一個。節目演完一進後台,憶嚴就高興地對她說:"拉得真好,你編幾個戰鬥的曲子,下部隊給戰士們拉去吧。"第二天團部把俞潔找去,拿著憶嚴那把琴說:"以後這隻琴就交給你保管和使用了,希望你作出更好的成績來。"
俞潔一聽,犯了猶疑。她聽說過,幾年來周憶嚴都用一個土造的提琴練弓法指法。大反攻時繳獲了這把琴,全團一致贊成交給她使用,以獎勵她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
"不,琴是分隊長用的!"俞潔說,"我不能接受。"
"是你們分隊長提出來的。她要求把琴交給你,讓琴發揮更大的作用。"團長說,"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她作得對,我們在支部要表揚她。"
俞潔把琴收下後,心裏仍不安定。在藝術的競賽場上,親姐妹相遇也是當仁不讓的。在舊劇團裏,誰要主動向你讓步,那就要當心背後有什麽鬼!革命部隊裏當然不會這樣,可她不相信這是出於周憶嚴自己的本意。可能是從表演效果出發,團部動員她把琴讓出來。為了保全她的麵子,又說成她自己的請求。誰擔保周憶嚴今後不會找碴報復呢?
她挾著琴回到班裏,一見憶嚴,就笑著說:"分隊長,你好不好幫我求個情?"
憶嚴問:"什麽事?"
"你看,團長非要把這隻琴給我用,我怎麽能要?"
"組織決定,你就服從吧!"憶嚴說完,忙自己的事去了。本來憶嚴說的是老實話,俞潔卻越琢磨越覺得是對自己很冷淡,這以後她就對憶嚴格外警惕起來。
小高調來了。俞潔發現小高對憶嚴有種說不出來的好感,別人說她不聽的事,一經憶嚴張嘴,小高就乖乖地收兵。可這個小高,隻要開生活會,總要給俞潔提幾條意見,就連俞潔愛清潔這一點也說是小姐作風。盡管憶嚴也批評小高有片麵性,可是她懷疑小高對她的反感,正是背後從憶嚴那兒傳染來的。
討論《血淚仇》的角色時,小栓媽有兩個候選人,一是俞潔,一是周憶嚴。俞潔為了避免和憶嚴撞車,再三表示不能勝任。可是億嚴帶頭舉手,最後還是選定了她。俞潔總擔心會又引來什麽不愉快,果然,在連排後來的討論會上,大夥都對她扮演的角色不滿意:感情虛假呀,知識分子腔呀,沒有農民的氣質呀,光小高一個人就講了二十分鍾!哪裏是提意見,簡直就是在眾人麵前寒接她,她作了好幾年演員,還頭一次出這個醜。自己申明演不了,退出來吧!又批評她不虛心,聽到點意見就使性子。也有人說她不堅強,連一點克服困難的決心都沒有。她硬著頭皮把戲演下來了。演到十幾場上,有一天臨上台忽然犯了胃病,疼得她在地上滾,團長決定臨時改換節目,突然周憶嚴站出來說:"一切都準備好了,臨時換節目哪來得及。俞潔上不了場,我代她一下好了。"大家問她有把握嗎?她說:"好歹能完成任務!"人們幫俞潔把服裝脫下來穿到憶嚴身上,憶嚴前邊化妝,後邊別人忙給她梳頭。鑼鼓一響,正式開戲了。
從憶嚴一上台,邊幕兩旁就有人低聲喊好,一段河南梆子唱下來,後台就議論成了一片。有人說表演得真像農村婦女,有人說這麽唱才有地方戲曲味……台下的掌聲像打雷。
俞潔不知道憶嚴什麽時候作的準備,看來是用心良苦,蓄謀已久了。她在上海那個小劇團時,見過這套手法,有人暗地準備了一個角色,抓住扮演人因病請假的機會,取而代之,一舉成名。可自己曾讓周憶嚴演,她不肯呀!是專門為了使自己難堪,她才這麽做呀!這太過分了。她覺得像是當著眾人,被周憶嚴啪啪打了兩個嘴巴。盡管她坐在舞台後邊背陰處,沒有人看得見她,可是她臉燒得火熱,眼淚濕潤了兩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