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伯英眸子裏透著欣慰:“謝謝你,你留著吧,裝在褲兜裏。壓不住火氣的時候,手伸進去,摸一摸。然後再決定,眼前的事,該不該發火。”
王立接過碗底,翻看了一遍,有些忐忑:“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為什麽想這個?”
“他們來找你,你要幹事了,我是個累贅。而且他們,都不喜歡我。”
武伯英笑得皺了鼻子,原來他為此不悅,安慰話說得非常實在:“你管他們喜歡不喜歡,我都不管,你管呢。”
王立這才展顏站起來:“你別管他們,都是偽君子。”
“你知道什麽是偽君子嗎?”武伯英好氣又好笑。
“用得著就滿臉堆笑,用不著就不管不問。”
“這不是偽君子,這是真小人,你怎麽這麽笨。”
王立聽罵反倒輕鬆,傻笑道:“你謝我,我擔心。你罵我,就不趕我走了。你打我那一巴掌,我以為你不要我了。”
武伯英才了解這小傢夥的心中癥結,有點動情:“我怎麽會趕你走?就算你想走,我還不讓。你把瓷瓦架在中統局直屬科長的脖子上,不打你一巴掌,怎麽下得來台。張向東也是殺人不眨眼的人,他要掏槍,我也來不及救你。”
王立笑得更傻:“幹大,那個駁骨水,晚上睡覺前,我替你擦擦。”
武伯英愛憐地摸摸他的頭:“去吧,我等你回來。”
王立狠狠點了下頭,把字紙裝入左邊褲兜,把碗底裝入右邊褲兜,表情特別莊重,扭身出了房門。
武伯英起身坐到羅漢床上,長舒了一口氣,更像嘆息。聽見王立從外鎖大門的聲音傳來,心底不禁湧上悲哀,那種異常的寂寞,即刻瀰漫了屋子。他和自己有著同樣的孤獨,自己卻更多幾分,最親的前妻沈蘭,就在兩百裏之外卻不能相見,生離甚於死別,這比王立對父母的隔世之思更讓人痛苦。
武伯英側身躺下,頭靠著床棱,腿還耷拉在地上。這幾年的光陰,確像蜂窩弩的箭矢,根根都紮在心房,快速而幹脆,連貫而密集,叫人來不及躲避。心痛不在中箭一瞬,而在療傷之時,折磨加煎熬,損耗了生命的鮮活。二弟慘死,父親暴斃,讓他回味了三年,也仇恨了三年。接著進入調查處,你死我活,陽奉陰違,和沈蘭離婚,毒死吳衛華,又叫人後悔了兩年。今日重涉特情領域,又是一支穿心箭,也不知何時才能徹底消除。他看看牆上那幅山水畫,山清木秀,行雲流水,隱士騎驢,書童攜匣,緩緩行於棧道之上,似乎都能聽見“嘚嘚”蹄聲。道旁蒼鬆翠柏,溪澗山石亂橫,遠山勢雄奇險峻,近人形簡約渺小。葛壽芝帶來的破反專員職位,就像這山水畫,看似是生活的轉機,掀起畫紙,下麵的牆壁依舊堅硬無比。
西安事變後武伯英在東北軍野戰醫院住了四個月,不停吃藥打針,身體逐漸轉好,就打算去陝北和沈蘭會合。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國家的形勢也因為西安事變冰河解凍,這樣的季節,假離婚的夫妻破鏡重圓,真是天時、地利、人和相應。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後,就再沒回來,從此在政治舞台消失,但陝西還在楊虎城控製之中。就在他把奔赴陝北的一切準備妥當之時,楊虎城突然下野,讓位於手下虎將孫蔚如。這讓他驚訝之餘,頓覺肩頭一沉,決定暫留時日,看看西安政局變化。接著東北軍被分割調防外地,胡宗南入陝,蔣鼎文主政,雖說國共合作已經開始,蔣介石卻還保持堅壁清野,將共產黨限製在黃土高原之上。
此時武伯英對共產黨由同情,已經變為嚮往,皆因周恩來的影響。他在西安談判期間,秘密由劉鼎陪同,探望立下汗馬功勞的武伯英。那人一進病房,他就知道是誰,特別並唯一,舉止溫文爾雅,言談脫俗大氣,正是自己一直追求但至今沒有達到的境界,所以在心目中幾近完美。周恩來長相英俊瀟灑,劍眉藏著果敢,秀目帶著睿智,讓武伯英對個人修養的追求變成了活體。所以先不管共產黨的主義,隻要有他這樣一個人存在其中,自己就心嚮往之。周勸他借著住院,不如讀些進步文章,以前讀過李大釗、陳獨秀,現在應該讀讀毛澤東、劉少奇。這一讀就到了如今,那種變化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激盪劇烈的,潤物細無聲,風雷藏其中。他不光是精神的導引,還是生活的溫馨,兩方麵都讓武伯英著迷。記得在病房裏,聽說他腳麻不能踏地走路,周恩來托起腳看了看,然後解下自己的硬皮鞋,脫下他的軟布鞋互換。武伯英從命站起來走了幾步,腳真就不太麻了,周恩來微笑說,不是把腳放得太鬆才舒服,適當夾一夾,才能走得利索穩當。
武伯英想著前事,脖子折得有些痛,站起來出了西廂房,睡到堂屋門口的躺椅上。這把躺椅給人的感覺,和瀕死前躺著的牙醫診床感覺相似,劉英鎖上門離開之後,就像現在一樣黑暗。彌留之際腦子裏淨是沈蘭,淨是沈蘭學生時代的樣子,小圓臉,蘑菇頭,月白罩衫,陰丹士林裙子。兩年來,武伯英就經常睡在躺椅上想沈蘭,幾乎也成了後遺症之一。假離婚之後,二人約定冬天在陝北會合,卻因西安事變猝發,武伯英又中毒近死,這個約定被天意擠碎。住院期間,二人輾轉通上消息,又約定春天會合,這個約定也被天意所破壞。天意,有時候就是人禍,張學良在南京被軟禁,東北軍暫由大將王以哲主持,但孫銘九、應德闐等一幹少壯死黨,認為王以哲是投降派,致使少帥身陷囹圄,找機會槍殺了他。孫、應等人雖然魯莽,但畢竟是事變功臣,周恩來交代劉鼎將幾個人帶到延安避禍。劉鼎前來告別,轉達了周恩來的三點意思:其一,不要找組織,等組織來找你;其二,不要找同誌,等同誌來找你;其三,不要找事做,等事找你做。
王立接過碗底,翻看了一遍,有些忐忑:“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為什麽想這個?”
“他們來找你,你要幹事了,我是個累贅。而且他們,都不喜歡我。”
武伯英笑得皺了鼻子,原來他為此不悅,安慰話說得非常實在:“你管他們喜歡不喜歡,我都不管,你管呢。”
王立這才展顏站起來:“你別管他們,都是偽君子。”
“你知道什麽是偽君子嗎?”武伯英好氣又好笑。
“用得著就滿臉堆笑,用不著就不管不問。”
“這不是偽君子,這是真小人,你怎麽這麽笨。”
王立聽罵反倒輕鬆,傻笑道:“你謝我,我擔心。你罵我,就不趕我走了。你打我那一巴掌,我以為你不要我了。”
武伯英才了解這小傢夥的心中癥結,有點動情:“我怎麽會趕你走?就算你想走,我還不讓。你把瓷瓦架在中統局直屬科長的脖子上,不打你一巴掌,怎麽下得來台。張向東也是殺人不眨眼的人,他要掏槍,我也來不及救你。”
王立笑得更傻:“幹大,那個駁骨水,晚上睡覺前,我替你擦擦。”
武伯英愛憐地摸摸他的頭:“去吧,我等你回來。”
王立狠狠點了下頭,把字紙裝入左邊褲兜,把碗底裝入右邊褲兜,表情特別莊重,扭身出了房門。
武伯英起身坐到羅漢床上,長舒了一口氣,更像嘆息。聽見王立從外鎖大門的聲音傳來,心底不禁湧上悲哀,那種異常的寂寞,即刻瀰漫了屋子。他和自己有著同樣的孤獨,自己卻更多幾分,最親的前妻沈蘭,就在兩百裏之外卻不能相見,生離甚於死別,這比王立對父母的隔世之思更讓人痛苦。
武伯英側身躺下,頭靠著床棱,腿還耷拉在地上。這幾年的光陰,確像蜂窩弩的箭矢,根根都紮在心房,快速而幹脆,連貫而密集,叫人來不及躲避。心痛不在中箭一瞬,而在療傷之時,折磨加煎熬,損耗了生命的鮮活。二弟慘死,父親暴斃,讓他回味了三年,也仇恨了三年。接著進入調查處,你死我活,陽奉陰違,和沈蘭離婚,毒死吳衛華,又叫人後悔了兩年。今日重涉特情領域,又是一支穿心箭,也不知何時才能徹底消除。他看看牆上那幅山水畫,山清木秀,行雲流水,隱士騎驢,書童攜匣,緩緩行於棧道之上,似乎都能聽見“嘚嘚”蹄聲。道旁蒼鬆翠柏,溪澗山石亂橫,遠山勢雄奇險峻,近人形簡約渺小。葛壽芝帶來的破反專員職位,就像這山水畫,看似是生活的轉機,掀起畫紙,下麵的牆壁依舊堅硬無比。
西安事變後武伯英在東北軍野戰醫院住了四個月,不停吃藥打針,身體逐漸轉好,就打算去陝北和沈蘭會合。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國家的形勢也因為西安事變冰河解凍,這樣的季節,假離婚的夫妻破鏡重圓,真是天時、地利、人和相應。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後,就再沒回來,從此在政治舞台消失,但陝西還在楊虎城控製之中。就在他把奔赴陝北的一切準備妥當之時,楊虎城突然下野,讓位於手下虎將孫蔚如。這讓他驚訝之餘,頓覺肩頭一沉,決定暫留時日,看看西安政局變化。接著東北軍被分割調防外地,胡宗南入陝,蔣鼎文主政,雖說國共合作已經開始,蔣介石卻還保持堅壁清野,將共產黨限製在黃土高原之上。
此時武伯英對共產黨由同情,已經變為嚮往,皆因周恩來的影響。他在西安談判期間,秘密由劉鼎陪同,探望立下汗馬功勞的武伯英。那人一進病房,他就知道是誰,特別並唯一,舉止溫文爾雅,言談脫俗大氣,正是自己一直追求但至今沒有達到的境界,所以在心目中幾近完美。周恩來長相英俊瀟灑,劍眉藏著果敢,秀目帶著睿智,讓武伯英對個人修養的追求變成了活體。所以先不管共產黨的主義,隻要有他這樣一個人存在其中,自己就心嚮往之。周勸他借著住院,不如讀些進步文章,以前讀過李大釗、陳獨秀,現在應該讀讀毛澤東、劉少奇。這一讀就到了如今,那種變化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激盪劇烈的,潤物細無聲,風雷藏其中。他不光是精神的導引,還是生活的溫馨,兩方麵都讓武伯英著迷。記得在病房裏,聽說他腳麻不能踏地走路,周恩來托起腳看了看,然後解下自己的硬皮鞋,脫下他的軟布鞋互換。武伯英從命站起來走了幾步,腳真就不太麻了,周恩來微笑說,不是把腳放得太鬆才舒服,適當夾一夾,才能走得利索穩當。
武伯英想著前事,脖子折得有些痛,站起來出了西廂房,睡到堂屋門口的躺椅上。這把躺椅給人的感覺,和瀕死前躺著的牙醫診床感覺相似,劉英鎖上門離開之後,就像現在一樣黑暗。彌留之際腦子裏淨是沈蘭,淨是沈蘭學生時代的樣子,小圓臉,蘑菇頭,月白罩衫,陰丹士林裙子。兩年來,武伯英就經常睡在躺椅上想沈蘭,幾乎也成了後遺症之一。假離婚之後,二人約定冬天在陝北會合,卻因西安事變猝發,武伯英又中毒近死,這個約定被天意擠碎。住院期間,二人輾轉通上消息,又約定春天會合,這個約定也被天意所破壞。天意,有時候就是人禍,張學良在南京被軟禁,東北軍暫由大將王以哲主持,但孫銘九、應德闐等一幹少壯死黨,認為王以哲是投降派,致使少帥身陷囹圄,找機會槍殺了他。孫、應等人雖然魯莽,但畢竟是事變功臣,周恩來交代劉鼎將幾個人帶到延安避禍。劉鼎前來告別,轉達了周恩來的三點意思:其一,不要找組織,等組織來找你;其二,不要找同誌,等同誌來找你;其三,不要找事做,等事找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