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極大影響。錦州、山海關以西地區土匪極多,少數人不能通行, 戰場極壞。而敵人已占領錦州,將直達長春。我提議我軍暫不作戰, 進行短期休整,恢復體力,並以一部主力去占領中小城市,建立鄉 村根據地,作長期鬥爭之準備。”我在電報中說明,由於我剛到東 北,與東北局的同誌不熟悉,所以直接給毛澤東發電報請示並提出 建議。 11月27日,我又將某些縣政權由改編的偽軍所控製的情況, 電報中央軍委,並說明“東北特工、土匪甚多,如不及早著手建立根 據地,我主力在東北亦很難應付。” 毛澤東回電指示我直接向東北局請示和提出建議。11月29 日,中央軍委亦給我回電指示:“關於你部編製、幹部配備與活動地 區和作戰意見等,你均可與林彪坦白商談,並由你與林向中央提出 意見解決。” 接到中央軍委電報指示的當天,我即給東北局發去急電,提出 對目前工作的建議。電文如下(略有刪節): (一)已進入及將進入東北之主力及新組成之部隊,數目特別 巨(大),力量強大。但若無黨政民之支持,無糧食經費的充分供給, 無兵員的源源補充,將大(大)減弱強大力量。……這樣下去,不僅 影響作戰,且有陷入不利地位之危險。因此,運用冬季不能進行大 規模作戰之五個月期間,發動鄉村群眾,肅清土匪,建立黨與政權, 應為當前之急務。求得五個月內建立根據地的初步基礎,便利明春 之大規模作戰。 (二)要發動群眾,需要幹部。各地幹部一時不易趕到,東北局 手中無幹部,我作如下建議: 1、立即劃分主力師(或旅)的補充熟悉地區,作為該師(旅)之 根據地,每師(或旅)劃三個縣到五個縣。 2、該師(或旅)立即派遣地方工作幹部,前往規定地區,開闢工
作,建立政權、黨委,發動群眾,建立地方武裝。 3、該師(或旅)派出必要兵團負責肅清土匪,恢復社會秩序。 4、該師(或旅)在規定地區內收集糧食資財,建立醫院、工廠, 擴大新兵,源源補充主力部隊。 5、被規定之地區,如已有黨委、軍區,則派出幹部受黨委領導; 如無黨委,須由軍隊派得力幹部組織臨時黨委、政權、分區,以領導 工作之進行。 6、主力部隊集結作戰,傷病員則送該地休養。 (三)上述建議如整個部隊不能實施,則請劃十個縣地區給三 師各旅去建立後方,開闢工作,以免除傷病員隨隊,妨礙主力行動 與作戰。 我認為二十萬軍隊沒有千萬以上群眾支持,是不堪設想的。是 否有當,請考慮示復。 我先後給東北局發了三封內容類似的電報,提出建立根據地 的建議,但始終未見回音。為了執行東北局原來給我部的作戰命 令,我便與副師長兼參謀長洪學智一道,帶領各旅幹部去看地形。 待回到駐地,恰巧李天佑奉林彪之命來我部聯繫。通過與李天佑交 談,我才知道中央已派林彪負責組織東北人民自治軍(後改稱東北 民主聯軍)總司令部,統一指揮我軍進入東北的各部隊。而林彪的 總司令部離我們的駐地大約隻有二三十華裏。我立即與李天佑一 起騎馬去見林彪,當麵向林彪陳述了我的上述建議。我說,我們是 疲憊之師,且無根據地作依託;而敵人是乘坐輪船來的精銳之師。 “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是不可取的。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後 方,站穩腳跟,逐漸發展壯大自己,以期將來同國民黨軍隊進行決 戰。 林彪採納了我的意見,並命令部隊轉移到義縣、阜新一線,做
發動群眾的工作。我則同林彪會合,駐到義縣附近的鄉下。我就便 又向他陳述關於建立根據地、打開東北工作局麵的想法和建議。 正在這時,毛澤東來電,詢問我們對東北工作所擬採取方針的 意見。我根據自己的上述想法,擬了一份電報稿,送給林彪看後,即 給毛澤東發出。據我所知,當時在東北工作的其他領導同誌,也都 給毛澤東回電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12月28日,毛澤東給東北局發來了《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 地》的著名電報指示,指出東北鬥爭的艱苦性,及時地提出了把東 北的工作重心放在距離國民黨占領中心較遠的城市和廣大鄉村方 麵,“讓開大路,占領兩廂”,以便發動群眾,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逐 步積蓄力量,準備在將來轉入反攻。在電報中還特別提醒說:“必須 使一切幹部明白,國民黨在東北一個時期內將強過我黨,如果我們 不從發動群眾鬥爭、替群眾解決問題、一切依靠群眾這一點出發, 並動員一切力量從事細心的群眾工作,在一年之內,特別是在最近 幾個月的緊急時機內,打下初步的可靠的基礎,我們在東北就將陷 入孤立,不能建立鞏固根據地,不能戰勝國民黨的進攻,而有遭遇 極大困難甚至失敗的可能;反之,如果我們緊緊依靠群眾,我們就 將戰勝一切困難,一步一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毛澤東的這一指示,指明了東北工作的正確方針,對統一大家 的認識,堅定信心,為最後奪取解放東北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我率部移駐義縣附近期間,就將新四軍第三師的部隊分散在 義縣和黑山邊境一帶,清剿土匪,做發動群眾的工作。不久國民黨 軍隊進攻義縣,我同林彪一起撤到阜新。緊接著國民黨軍隊又向阜 新大舉進攻,我建議林彪先撤走。林彪遂率山東部隊梁興初、羅華 生的兩個師以及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撤到康平、法庫一線。待林 彪撤走以後,我將新四軍第三師的第十旅和獨立旅分散在阜新以 北、彰武東西地區活動,消滅土匪,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我率第
作,建立政權、黨委,發動群眾,建立地方武裝。 3、該師(或旅)派出必要兵團負責肅清土匪,恢復社會秩序。 4、該師(或旅)在規定地區內收集糧食資財,建立醫院、工廠, 擴大新兵,源源補充主力部隊。 5、被規定之地區,如已有黨委、軍區,則派出幹部受黨委領導; 如無黨委,須由軍隊派得力幹部組織臨時黨委、政權、分區,以領導 工作之進行。 6、主力部隊集結作戰,傷病員則送該地休養。 (三)上述建議如整個部隊不能實施,則請劃十個縣地區給三 師各旅去建立後方,開闢工作,以免除傷病員隨隊,妨礙主力行動 與作戰。 我認為二十萬軍隊沒有千萬以上群眾支持,是不堪設想的。是 否有當,請考慮示復。 我先後給東北局發了三封內容類似的電報,提出建立根據地 的建議,但始終未見回音。為了執行東北局原來給我部的作戰命 令,我便與副師長兼參謀長洪學智一道,帶領各旅幹部去看地形。 待回到駐地,恰巧李天佑奉林彪之命來我部聯繫。通過與李天佑交 談,我才知道中央已派林彪負責組織東北人民自治軍(後改稱東北 民主聯軍)總司令部,統一指揮我軍進入東北的各部隊。而林彪的 總司令部離我們的駐地大約隻有二三十華裏。我立即與李天佑一 起騎馬去見林彪,當麵向林彪陳述了我的上述建議。我說,我們是 疲憊之師,且無根據地作依託;而敵人是乘坐輪船來的精銳之師。 “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是不可取的。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後 方,站穩腳跟,逐漸發展壯大自己,以期將來同國民黨軍隊進行決 戰。 林彪採納了我的意見,並命令部隊轉移到義縣、阜新一線,做
發動群眾的工作。我則同林彪會合,駐到義縣附近的鄉下。我就便 又向他陳述關於建立根據地、打開東北工作局麵的想法和建議。 正在這時,毛澤東來電,詢問我們對東北工作所擬採取方針的 意見。我根據自己的上述想法,擬了一份電報稿,送給林彪看後,即 給毛澤東發出。據我所知,當時在東北工作的其他領導同誌,也都 給毛澤東回電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12月28日,毛澤東給東北局發來了《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 地》的著名電報指示,指出東北鬥爭的艱苦性,及時地提出了把東 北的工作重心放在距離國民黨占領中心較遠的城市和廣大鄉村方 麵,“讓開大路,占領兩廂”,以便發動群眾,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逐 步積蓄力量,準備在將來轉入反攻。在電報中還特別提醒說:“必須 使一切幹部明白,國民黨在東北一個時期內將強過我黨,如果我們 不從發動群眾鬥爭、替群眾解決問題、一切依靠群眾這一點出發, 並動員一切力量從事細心的群眾工作,在一年之內,特別是在最近 幾個月的緊急時機內,打下初步的可靠的基礎,我們在東北就將陷 入孤立,不能建立鞏固根據地,不能戰勝國民黨的進攻,而有遭遇 極大困難甚至失敗的可能;反之,如果我們緊緊依靠群眾,我們就 將戰勝一切困難,一步一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毛澤東的這一指示,指明了東北工作的正確方針,對統一大家 的認識,堅定信心,為最後奪取解放東北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我率部移駐義縣附近期間,就將新四軍第三師的部隊分散在 義縣和黑山邊境一帶,清剿土匪,做發動群眾的工作。不久國民黨 軍隊進攻義縣,我同林彪一起撤到阜新。緊接著國民黨軍隊又向阜 新大舉進攻,我建議林彪先撤走。林彪遂率山東部隊梁興初、羅華 生的兩個師以及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撤到康平、法庫一線。待林 彪撤走以後,我將新四軍第三師的第十旅和獨立旅分散在阜新以 北、彰武東西地區活動,消滅土匪,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我率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