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趙子龍單騎滅魏: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 作者:古有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就算趙雲不傷,戰馬也一定被坑內的木錐刺傷。
所以,他隻需一槍。
一槍,就像趙雲挑高覽一樣。
一槍!
張郃俯身,擰槍,尋白而刺。
一道白光從坑出閃出,張郃人馬皆驚,
馬作人立,槍脫人手,人落馬下。
驚馬恰恰救了張郃。
白龍馬躍出坑來,就勢向前,早衝出數丈,踏入曹軍人堆,子龍再回刺張郃,為時已晚。
隻得揮劍,向已幾乎撞到胸前的敵軍奮力猛。
青釭寶劍,果然削鐵如泥,劍鋒過處,槍斷刀折,甲血平湧。
血光中,趙雲似乎看到了糜夫人,她看著自己懷中的阿鬥,
在淡淡地笑。
第4節
白龍馬躍出一丈多深、遍插荊棘的陷馬坑,並非偶然,也並非如後世傳言,是阿鬥真龍天子,命不當絕。
看到曹軍向馬前射箭,子龍已感覺不對味。在發覺馬蹄發虛的同時,他已側身溜鞍,同時,倒轉長槍,將槍尾探向坑底。
同時,將青釭對著向自己湧來的木錐一抹,錐尖紛落。白龍亦有靈性,四蹄中兩蹄踏到已成木柱的木錐之上。
長槍如弓,人頂馬躍,合力向前上方一彈,
遂飛出陷坑,人馬無傷。
待張郃再上它馬,哪裏還追得上子龍。
然而,有道燕趙多豪傑,子龍的老鄉們,個個不白給,早有四將,飛馬而來,將趙雲四麵合圍,然後各手持長槍鐵槊,向趙雲刺去。
四將正是袁紹舊將馬延、張顗、焦觸、張南,四人本來剛勇,張郃治軍有方,再加上以多疑著稱的曹操對他們也很信任,沒有與袁家舊兵將折散,所以,四人對曹操忠心耿耿,對張郃捨命相隨。趙雲一出陷坑,四人已定好狙殺方略:焦觸張顗使長槍,槍之長處在於巧,左右出擊,各槍劍;馬延張南使鐵槊,槊之長處在於銳,前後阻攔,分刺人、馬。
四器齊至,趙雲人落馬斜,槍尾撐地,輕鬆閃過淩厲的攻勢。再聽一陣金聲,四器柄鍔交錯,紅纓交纏,一時都無法回拔。趙雲邊正馬回鞍,邊用長槍一拔一繃,但聽得錚錚金聲,
四器鋒尖,全部從柄鍔削落。
四將手持或木或鐵的長柄,驚得如木雕鐵鑄,子龍再以長槍一挑一彈,四鋒各飛向各自主人。四人出手遮攔之際,趙子龍縱聲而去:“本將不殺手無軍器之人,告訴張雋義也不要殺初出人世的孩子!”
四將落敗後,子龍很快殺出一條血路,衝出張郃之軍。然正如子龍所憂,因他飛馬太快,身後所餘20餘騎,跟隨不及,在張郃重重鐵騎的攻擊下,殺敵百餘後全部血戰至死。好在張郃畢竟也是當世名將,果然不負子龍活四將性命之義,20多個嬰兒中還沒死的,都被他撿了起來。
而一槍巧刺,將四件武器全部斬斷--這是子龍自己也沒想到的結果。後多次回味習練,又成一技,謂“敗槍技”,後世輾轉傳於嶽武穆,曾於此技挑落楊再興羅延慶槍頭,收復兩名極其忠勇的抗金驍將。
此亦題外話,自按下不表。
第三回箭射天狼
子龍飛馬闖出張郃戰陣,未及三百步,前方又一枝軍如潑水般斜麵撲來,最近處,一將已至,手舞開山大斧,口中大聲嚷叫:“賊將休得猖狂,認得大力神鍾將軍否?”
子龍冷眼一觀,見此將身高近丈,膀炸腰圓,果有大力之相,手中一柄開山大斧,如半個車輪大小,應不在百斤之下。
展眼間,該將已到,掄斧就砍,子龍側槍一滑,化去九層力道,仍舉斧力不輕,果然是個重刃之將。
大斧又淩厲攻來,趙雲再次輕輕閃過,邊欣賞著大斧將那怒目金剛的表情。
金剛的憤怒閃過一瞬間詭異,
身後響起的的地馬蹄
子龍一聲輕嘆
一帶馬瀟灑漂移
大斧劈過身後偷襲者的肩膀,連頭帶肩削去一半。
偷襲者的方天戟刺入大斧將的胸膛。
大斧將烏珠暴出,死視前將,臉上定格著驚愕和悲傷。
正在這時,一個破鍾般的嗓音遠遠傳來:“手下敗將,休要逃走,待夏侯爺爺為鍾氏兄弟報仇!”
“兄弟?”子龍一驚,又一嘆。方天畫戟、刀槍合一,乃純陽之兵,怎能用來偷襲?大斧將雖精巧不足,但天生神力,陽剛雄渾,自己未必像對待別人那樣三槍必斃,如十年之內,有幸不死,也能成為一名一級戰將;卻去配合別人偷襲,陽為陰事,安能不敗?兄弟同陣,本應心同神會,合二為一,竟同為苟且之事。最終對麵互戮,也是咎由自取。
腦中悠然閃過這些,子龍開始注目前麵那位咆哮而來的大將,原來是
夏侯惇。
上次趙雲一次詐敗,換得博望坡一把火,燒退十萬曹軍,這傢夥竟然還好意思說自己勝了。
趙雲忍住笑看著夏侯惇左眼的黑眼罩,邊閃電般取弓抽箭--“夏侯惇,我這次射你右眼,你還吃嗎?”
夏侯惇惱羞成怒,可已沒有發怒的機會--一點寒星,已向他撲來。急忙左閃,箭中左眼。
子龍本想射的,就是左眼(當然,嚴格地說,是左眼眶了)。
人皆道,古時之箭,今世之槍,高妙之處是指哪打哪,豈不知,更高妙的則是,發射之時,已知對方要如何躲閃;最高妙的,是讓目標聽從自己安排。
所以,他隻需一槍。
一槍,就像趙雲挑高覽一樣。
一槍!
張郃俯身,擰槍,尋白而刺。
一道白光從坑出閃出,張郃人馬皆驚,
馬作人立,槍脫人手,人落馬下。
驚馬恰恰救了張郃。
白龍馬躍出坑來,就勢向前,早衝出數丈,踏入曹軍人堆,子龍再回刺張郃,為時已晚。
隻得揮劍,向已幾乎撞到胸前的敵軍奮力猛。
青釭寶劍,果然削鐵如泥,劍鋒過處,槍斷刀折,甲血平湧。
血光中,趙雲似乎看到了糜夫人,她看著自己懷中的阿鬥,
在淡淡地笑。
第4節
白龍馬躍出一丈多深、遍插荊棘的陷馬坑,並非偶然,也並非如後世傳言,是阿鬥真龍天子,命不當絕。
看到曹軍向馬前射箭,子龍已感覺不對味。在發覺馬蹄發虛的同時,他已側身溜鞍,同時,倒轉長槍,將槍尾探向坑底。
同時,將青釭對著向自己湧來的木錐一抹,錐尖紛落。白龍亦有靈性,四蹄中兩蹄踏到已成木柱的木錐之上。
長槍如弓,人頂馬躍,合力向前上方一彈,
遂飛出陷坑,人馬無傷。
待張郃再上它馬,哪裏還追得上子龍。
然而,有道燕趙多豪傑,子龍的老鄉們,個個不白給,早有四將,飛馬而來,將趙雲四麵合圍,然後各手持長槍鐵槊,向趙雲刺去。
四將正是袁紹舊將馬延、張顗、焦觸、張南,四人本來剛勇,張郃治軍有方,再加上以多疑著稱的曹操對他們也很信任,沒有與袁家舊兵將折散,所以,四人對曹操忠心耿耿,對張郃捨命相隨。趙雲一出陷坑,四人已定好狙殺方略:焦觸張顗使長槍,槍之長處在於巧,左右出擊,各槍劍;馬延張南使鐵槊,槊之長處在於銳,前後阻攔,分刺人、馬。
四器齊至,趙雲人落馬斜,槍尾撐地,輕鬆閃過淩厲的攻勢。再聽一陣金聲,四器柄鍔交錯,紅纓交纏,一時都無法回拔。趙雲邊正馬回鞍,邊用長槍一拔一繃,但聽得錚錚金聲,
四器鋒尖,全部從柄鍔削落。
四將手持或木或鐵的長柄,驚得如木雕鐵鑄,子龍再以長槍一挑一彈,四鋒各飛向各自主人。四人出手遮攔之際,趙子龍縱聲而去:“本將不殺手無軍器之人,告訴張雋義也不要殺初出人世的孩子!”
四將落敗後,子龍很快殺出一條血路,衝出張郃之軍。然正如子龍所憂,因他飛馬太快,身後所餘20餘騎,跟隨不及,在張郃重重鐵騎的攻擊下,殺敵百餘後全部血戰至死。好在張郃畢竟也是當世名將,果然不負子龍活四將性命之義,20多個嬰兒中還沒死的,都被他撿了起來。
而一槍巧刺,將四件武器全部斬斷--這是子龍自己也沒想到的結果。後多次回味習練,又成一技,謂“敗槍技”,後世輾轉傳於嶽武穆,曾於此技挑落楊再興羅延慶槍頭,收復兩名極其忠勇的抗金驍將。
此亦題外話,自按下不表。
第三回箭射天狼
子龍飛馬闖出張郃戰陣,未及三百步,前方又一枝軍如潑水般斜麵撲來,最近處,一將已至,手舞開山大斧,口中大聲嚷叫:“賊將休得猖狂,認得大力神鍾將軍否?”
子龍冷眼一觀,見此將身高近丈,膀炸腰圓,果有大力之相,手中一柄開山大斧,如半個車輪大小,應不在百斤之下。
展眼間,該將已到,掄斧就砍,子龍側槍一滑,化去九層力道,仍舉斧力不輕,果然是個重刃之將。
大斧又淩厲攻來,趙雲再次輕輕閃過,邊欣賞著大斧將那怒目金剛的表情。
金剛的憤怒閃過一瞬間詭異,
身後響起的的地馬蹄
子龍一聲輕嘆
一帶馬瀟灑漂移
大斧劈過身後偷襲者的肩膀,連頭帶肩削去一半。
偷襲者的方天戟刺入大斧將的胸膛。
大斧將烏珠暴出,死視前將,臉上定格著驚愕和悲傷。
正在這時,一個破鍾般的嗓音遠遠傳來:“手下敗將,休要逃走,待夏侯爺爺為鍾氏兄弟報仇!”
“兄弟?”子龍一驚,又一嘆。方天畫戟、刀槍合一,乃純陽之兵,怎能用來偷襲?大斧將雖精巧不足,但天生神力,陽剛雄渾,自己未必像對待別人那樣三槍必斃,如十年之內,有幸不死,也能成為一名一級戰將;卻去配合別人偷襲,陽為陰事,安能不敗?兄弟同陣,本應心同神會,合二為一,竟同為苟且之事。最終對麵互戮,也是咎由自取。
腦中悠然閃過這些,子龍開始注目前麵那位咆哮而來的大將,原來是
夏侯惇。
上次趙雲一次詐敗,換得博望坡一把火,燒退十萬曹軍,這傢夥竟然還好意思說自己勝了。
趙雲忍住笑看著夏侯惇左眼的黑眼罩,邊閃電般取弓抽箭--“夏侯惇,我這次射你右眼,你還吃嗎?”
夏侯惇惱羞成怒,可已沒有發怒的機會--一點寒星,已向他撲來。急忙左閃,箭中左眼。
子龍本想射的,就是左眼(當然,嚴格地說,是左眼眶了)。
人皆道,古時之箭,今世之槍,高妙之處是指哪打哪,豈不知,更高妙的則是,發射之時,已知對方要如何躲閃;最高妙的,是讓目標聽從自己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