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麽要把這一個道理來辯明呢?是因為要避免一種極端論者的誤解。分別不清楚事實和主義的人,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誤的理解,以為民族的成立,絕對不要武力,而國家的成立,是單純靠著武力一個力量。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是不講霸道的人,是反對武力的人,而他不能不承認武力是維持人民信仰的最大原因。中山先生也是反對霸道、反對帝國主義的人,他的目的在救國,救國的手段,仍舊注意在造成適當的武力,作適當的活動。因為我們今天講民族主義,我們的目的,是要建設民族主義的國家。說到建國,便不能不受“國家是武力造成”這一個原則的支配,要建國,要救國,而不注意武力,是絕對要不得的。這些年來,中國對於武力,簡直可以說沒有正當的了解,有一個時代,一般國民的思想,幾乎把武力鄙棄得不成樣子。從民國三四年以來,到八九年的當中,聽見武力就反對,以為這是一個頂不好的東西。就是最近這兩年,風氣變了一點,然而在“打倒軍閥”這一個口號之下,一般人對於武力,依然沒有正確的了解,連軍人的當中,都沒有敢主張軍隊是國家存在惟一的組織原素,戰鬥是民族存在惟一的動力的人,這的確是思想界的最大弱點。我們試看,人類的生活,哪一樣不是含得有很強力的鬥爭性的。就是血統、生活、語言、宗教、風習,這五種民族力的存在,哪一樣不是在鬥爭的當中進行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種努力向上的觀念,是表明自古到如今人類生存競爭的真理。戰爭和武力是一切社會力的徹始徹終的表現,不過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經常而是非常,不是全部而是一部。互助的組織、和平的幸福,乃是全人類經常的手段和經常的目的所在。所以我們不主張軍國主義,而我們承認在建國的工作上,必須有軍政的組織,在民族競爭的當中,必須造成強有力的軍隊,在世界的目的當中,必須要以中國民族的能力,為世界人類打不平。過去和現在的一切歷史事實,都是如此證明的,我們看見日本民族種種歷史上的思想,看見日本維新的思想根據,使我們愈加了解“武力”和“戰爭”這一個事實,是建國的最要緊的手段。不經過很多的惡戰苦鬥,費過很大的犧牲,民族的平等,國家的獨立,是決計得不到的。我們要主張取消不平等條約,要主張中國人在世界上生存發展的權利,要為一切被壓迫的人類打抱不平,必須要造成強有力的武力。今天我們反對中國的一切軍閥,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強有力的軍隊,而是因為他們不能為國家為民族為民眾造成強有力的軍隊。試看過去他們的軍隊,如何的脆弱,如何的腐敗,如何的墮落。他們的行徑,說不上是什麽主義,他們的力量,更夠不上維持什麽主義。中國的兵家,以孫子的著作,最有係統,有價值。今天翻譯外國兵書的人,還是借用他許多的名詞。他講兵力的構成原素,第一就是“道”。他為“道”字下的註解就是: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不畏危。”
這一個定義和總理宣言上所說“使武力與人民結合,使武力成為人民之武力”的話有什麽兩樣呢?我們中國人因為這些年受軍閥的壓迫太多了,所以隻有從消極的方法,解釋總理北伐宣言上的兩句話,而不曉得在兵學的原理上,非此不能造成強有力的武力,作為民族爭生存的基礎。中國民族如果不能夠決死,決不能夠求生。要想求生,必定先要敢死。要民族敢死,在今天世界文化的條件下麵,必須要成“有意識的民眾的武力”。從前的民族競爭,隻是單純的爭生存。單純的爭生存,就需要軍國主義。今天的民族競爭,不單是爭生存,而且是要爭“有意義的生存”。我們的三民主義,就是今天生存的意義,要全國上下都能同意,要將士兵卒都能同意,然後才可與共死,可與共生,而不畏危。這是我們今天的“共由之道”。
日本維新的歷史,我們已經從前麵種種事實講明白許多了。我們再從國家的意義上看,可以看得明明白白,日本民族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幾次戰爭的結果。而這幾次戰爭得到勝利,都是人民與政府同意的結果。就國內來說,倒幕府廢封建的完全成功,是明治元年之戰、九年之戰、十年之戰的成績;廢除不平等條約,是二十七八年戰爭的成績。取得世界強國的地位,是三十七八年之戰的成績。這幾件重大事實,是我們不能不注意的。
第16節 軍國主義的實質
在世界大同不曾成就的時代,說國家是人類生活的最高本據,這句話恐怕不太適當吧。無論帝國的主義如何,既然是國家,就不能不受“國家是武力造成的”這一個原則所支配。古人講政治,說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孫子論兵,說是“兵者,國之大事”。所以說到建國,決不能離開兵力。不單不能離開兵力,而且若不是舉國的民眾,在一個意誌的下麵團結起來,認定軍事是“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上下一心,作真劍勝負的預備,是決計不成的。日本建國的思想,在前幾章已經講得很明白,他是在一種“民族的宗教信仰”下麵,統一起來的新興民族。他們把古代的“滿津裏古登”(政治)復活起來了,他們所信仰的,是男性萬能的君主神權,是武力中心的統帥政治,而“祭祀”,是他們理論上的政權出處。在這樣一個國家組織之下,又當四圍環境惡劣至極之時,其由封建政治一變而為軍國主義的近代帝國,這是毫不足奇,而且在當時也是很應該的。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不畏危。”
這一個定義和總理宣言上所說“使武力與人民結合,使武力成為人民之武力”的話有什麽兩樣呢?我們中國人因為這些年受軍閥的壓迫太多了,所以隻有從消極的方法,解釋總理北伐宣言上的兩句話,而不曉得在兵學的原理上,非此不能造成強有力的武力,作為民族爭生存的基礎。中國民族如果不能夠決死,決不能夠求生。要想求生,必定先要敢死。要民族敢死,在今天世界文化的條件下麵,必須要成“有意識的民眾的武力”。從前的民族競爭,隻是單純的爭生存。單純的爭生存,就需要軍國主義。今天的民族競爭,不單是爭生存,而且是要爭“有意義的生存”。我們的三民主義,就是今天生存的意義,要全國上下都能同意,要將士兵卒都能同意,然後才可與共死,可與共生,而不畏危。這是我們今天的“共由之道”。
日本維新的歷史,我們已經從前麵種種事實講明白許多了。我們再從國家的意義上看,可以看得明明白白,日本民族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幾次戰爭的結果。而這幾次戰爭得到勝利,都是人民與政府同意的結果。就國內來說,倒幕府廢封建的完全成功,是明治元年之戰、九年之戰、十年之戰的成績;廢除不平等條約,是二十七八年戰爭的成績。取得世界強國的地位,是三十七八年之戰的成績。這幾件重大事實,是我們不能不注意的。
第16節 軍國主義的實質
在世界大同不曾成就的時代,說國家是人類生活的最高本據,這句話恐怕不太適當吧。無論帝國的主義如何,既然是國家,就不能不受“國家是武力造成的”這一個原則所支配。古人講政治,說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孫子論兵,說是“兵者,國之大事”。所以說到建國,決不能離開兵力。不單不能離開兵力,而且若不是舉國的民眾,在一個意誌的下麵團結起來,認定軍事是“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上下一心,作真劍勝負的預備,是決計不成的。日本建國的思想,在前幾章已經講得很明白,他是在一種“民族的宗教信仰”下麵,統一起來的新興民族。他們把古代的“滿津裏古登”(政治)復活起來了,他們所信仰的,是男性萬能的君主神權,是武力中心的統帥政治,而“祭祀”,是他們理論上的政權出處。在這樣一個國家組織之下,又當四圍環境惡劣至極之時,其由封建政治一變而為軍國主義的近代帝國,這是毫不足奇,而且在當時也是很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