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這種想法後來在薩爾斯溫泉經研究組討論、指揮官交換看法後進行了首長司令部演習。麵對這場日益迫近的戰爭,空軍的戰術最後還要進一步仔細推敲。首先要把“怎樣使用八百架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這一問題的所有細節都要進行詳細研究。
比如,水平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大隊對一零七六號目標——華沙的奧肯切機場進行聯合攻擊的時間應不應該錯開?顯然水平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這兩個攻擊方法完全不同的機種是不能同時攻擊的。但是,究竟哪個機種先攻擊好呢?為了互不影響視線,都能清楚地看到目標,是讓俯衝轟炸機先攻擊好呢?還是讓水平轟炸機先去轟炸敵人的高炮陣地、壓製敵方的對空炮火,從而為俯衝轟炸機的攻擊輔平道路好呢?驅逐機能否壓製住敵方的高射炮火呢?怎樣才能做到既可支援我方俯衝轟炸機而又不妨礙它的活動呢?
這些隻不過是需要研究的許多問題中的一小部分。而現有的這唯一的“既不成熟而又是前所未有的”戰術經驗還是“禿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中總結出來的。戰爭正在迫近,因為希特勒已向國防軍的將領們表明了他的觀點:“一俟有適當的時機就進攻波蘭”。不過,當時誰也想不到戰爭會來得這樣快。
第一航空隊參謀長裏爾姆·斯派達爾上校曾這樣寫道:“我們非常了解我軍在訓練、裝備以及進攻部署方麵存在的弱點。作為義務,我已向上級多次作了匯報。”幾個星期以後,八月二十二日,斯派達爾上校參加了國防軍幹部在上薩爾斯堡召開的一次討論會,討論希特勒即刻進攻攻波蘭的藉口。
斯派達爾偷偷地在日記裏記下了當時的情景:“我和很多軍官們一樣……,非常吃驚地走出了會場。”當天下午,空軍總司令部就搬到了波茨坦近郊的韋爾德爾狩獵公園。
八月二十四日下午,戈林發出了“隸屬關係清楚”的密令。這就是說,為入侵波蘭而組成的建製開始生效。到八月二十五日為止,空軍各航空團和大隊都離開了平時的駐地,進入出擊基地。
八月二十五日下午和晚上,便發生了前麵講的那個戲劇性的變化。原定第二天淩晨進行的“厄斯特馬克飛行”,在幾個小時之後又突然被撤消了。
此後,一直待命達六天之久。這是充滿痛苦和極大希望的六天,所謂希望是指糾紛能夠和平解決而言。斯派達爾寫道:“我們仍然相信,總統會成功地靠理智的談判去贏得勝利。”
八月二十五日,英國首相宣布簽定《第二次倫敦——華沙共同防禦條約》。
這樣一來,就連希特勒也感到所謂英國的“膽怯的觀望”是靠不住的了,於是,他沉溺於埋頭製定自己的進攻計劃。近幾年,他取得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這使他一步都不肯退卻。
八月三十一日十二點四十分,下達了《第一號戰鬥動員令》,從而結束了為期六天的待命。痛苦結束了,希望也破滅了。
九月一日,正式開戰。進攻的時間是四點四十五分。
第一俯衝轟炸航空團第三中隊長布魯諾·迪雷中尉坐在ju 87b式飛機的駕駛座椅上緊張地凝視著前方。霧大,周圍的能見度很不好,因此,他不斷嚐試測定方位。
迪雷感到,這次飛行仿佛是在做一場惡夢。然而,他的手確實在握著駕駛杆,前麵是隆隆轟鳴的容克發動機,後麵背靠背坐著的是眼睛直盯著三機組的僚機不放的通信員卡特上士。
要是昨天的迪雷,在這樣大的霧天讓他低空飛行,他會認為你發瘋了。而今天,迪雷卻被選中去執行大戰的首次空襲,向目標投擲第一顆炸彈。
德國的作戰計劃旨在使東普魯士迅速和本上連在一起。給第三集團軍的給養必須盡快地通過鐵路運到,其中有一段地勢特別險要,這就是迪爾沙附近橫跨維斯瓦河的大鐵橋。無論如何不能讓敵人把它炸毀。
梅德姆上校的任務是率領一支陸軍小分隊和一個坦克排從馬林堡出擊,經過一場白刃戰奪取鐵橋,然後固守在那裏。空軍的任務是,要反覆攻擊、壓製波軍,阻止敵人在梅德姆到達之前炸毀鐵橋。
迪雷的使命不是炸毀鐵橋,而是要炸中位於車站旁邊的用來炸毀鐵橋的引爆點。這是一個特別小的目標,在市區地圖上隻不過是一個小點。
幾天來,他們在因斯特堡基地附近對模擬目標進行了演習。他們曾多次坐上柏林至科尼希斯貝格(加裏寧格勒)的特快列車,通過迪爾沙鐵橋,證實了導火索確實理設在車站到鐵橋之間的鐵路路基的南斜坡上。於是他們製定了這樣一個作戰計劃:低空進入,從最近的距離向路基投彈。
昨天,他們為了完成這個特殊任務,從因斯特堡轉場到埃爾平。不料今天早上卻下起了大霧。霧幕低垂,擦地飄然而過,霧頂距地麵約五十公尺。
盡管如此,迪雷還是果敢地行動了。從埃爾平到迪爾沙展翅就到,飛行時間隻需八分鍾。一號機是中隊長迪雷,二號機是席勒少尉,三號機是一個經驗豐富的中士。
四點二十六分,天剛蒙蒙亮,飛機就起飛了。它們向南迂迴穿過迷霧,擦著樹梢迅速飛去。
四點三十分,這是戰爭“正式”開始前十五分鍾。正前方,維斯瓦河宛若一條黑色的帶子時隱時現。迪雷迅速將機頭轉向北方,沿河飛行。他雖然很明白這樣飛下去不應該看不見鐵橋,但還是有幾分擔心。正在這個時候,鐵橋在遠處出現了。那高大的鋼鐵骨架是決不會被認錯的。
比如,水平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大隊對一零七六號目標——華沙的奧肯切機場進行聯合攻擊的時間應不應該錯開?顯然水平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這兩個攻擊方法完全不同的機種是不能同時攻擊的。但是,究竟哪個機種先攻擊好呢?為了互不影響視線,都能清楚地看到目標,是讓俯衝轟炸機先攻擊好呢?還是讓水平轟炸機先去轟炸敵人的高炮陣地、壓製敵方的對空炮火,從而為俯衝轟炸機的攻擊輔平道路好呢?驅逐機能否壓製住敵方的高射炮火呢?怎樣才能做到既可支援我方俯衝轟炸機而又不妨礙它的活動呢?
這些隻不過是需要研究的許多問題中的一小部分。而現有的這唯一的“既不成熟而又是前所未有的”戰術經驗還是“禿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中總結出來的。戰爭正在迫近,因為希特勒已向國防軍的將領們表明了他的觀點:“一俟有適當的時機就進攻波蘭”。不過,當時誰也想不到戰爭會來得這樣快。
第一航空隊參謀長裏爾姆·斯派達爾上校曾這樣寫道:“我們非常了解我軍在訓練、裝備以及進攻部署方麵存在的弱點。作為義務,我已向上級多次作了匯報。”幾個星期以後,八月二十二日,斯派達爾上校參加了國防軍幹部在上薩爾斯堡召開的一次討論會,討論希特勒即刻進攻攻波蘭的藉口。
斯派達爾偷偷地在日記裏記下了當時的情景:“我和很多軍官們一樣……,非常吃驚地走出了會場。”當天下午,空軍總司令部就搬到了波茨坦近郊的韋爾德爾狩獵公園。
八月二十四日下午,戈林發出了“隸屬關係清楚”的密令。這就是說,為入侵波蘭而組成的建製開始生效。到八月二十五日為止,空軍各航空團和大隊都離開了平時的駐地,進入出擊基地。
八月二十五日下午和晚上,便發生了前麵講的那個戲劇性的變化。原定第二天淩晨進行的“厄斯特馬克飛行”,在幾個小時之後又突然被撤消了。
此後,一直待命達六天之久。這是充滿痛苦和極大希望的六天,所謂希望是指糾紛能夠和平解決而言。斯派達爾寫道:“我們仍然相信,總統會成功地靠理智的談判去贏得勝利。”
八月二十五日,英國首相宣布簽定《第二次倫敦——華沙共同防禦條約》。
這樣一來,就連希特勒也感到所謂英國的“膽怯的觀望”是靠不住的了,於是,他沉溺於埋頭製定自己的進攻計劃。近幾年,他取得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這使他一步都不肯退卻。
八月三十一日十二點四十分,下達了《第一號戰鬥動員令》,從而結束了為期六天的待命。痛苦結束了,希望也破滅了。
九月一日,正式開戰。進攻的時間是四點四十五分。
第一俯衝轟炸航空團第三中隊長布魯諾·迪雷中尉坐在ju 87b式飛機的駕駛座椅上緊張地凝視著前方。霧大,周圍的能見度很不好,因此,他不斷嚐試測定方位。
迪雷感到,這次飛行仿佛是在做一場惡夢。然而,他的手確實在握著駕駛杆,前麵是隆隆轟鳴的容克發動機,後麵背靠背坐著的是眼睛直盯著三機組的僚機不放的通信員卡特上士。
要是昨天的迪雷,在這樣大的霧天讓他低空飛行,他會認為你發瘋了。而今天,迪雷卻被選中去執行大戰的首次空襲,向目標投擲第一顆炸彈。
德國的作戰計劃旨在使東普魯士迅速和本上連在一起。給第三集團軍的給養必須盡快地通過鐵路運到,其中有一段地勢特別險要,這就是迪爾沙附近橫跨維斯瓦河的大鐵橋。無論如何不能讓敵人把它炸毀。
梅德姆上校的任務是率領一支陸軍小分隊和一個坦克排從馬林堡出擊,經過一場白刃戰奪取鐵橋,然後固守在那裏。空軍的任務是,要反覆攻擊、壓製波軍,阻止敵人在梅德姆到達之前炸毀鐵橋。
迪雷的使命不是炸毀鐵橋,而是要炸中位於車站旁邊的用來炸毀鐵橋的引爆點。這是一個特別小的目標,在市區地圖上隻不過是一個小點。
幾天來,他們在因斯特堡基地附近對模擬目標進行了演習。他們曾多次坐上柏林至科尼希斯貝格(加裏寧格勒)的特快列車,通過迪爾沙鐵橋,證實了導火索確實理設在車站到鐵橋之間的鐵路路基的南斜坡上。於是他們製定了這樣一個作戰計劃:低空進入,從最近的距離向路基投彈。
昨天,他們為了完成這個特殊任務,從因斯特堡轉場到埃爾平。不料今天早上卻下起了大霧。霧幕低垂,擦地飄然而過,霧頂距地麵約五十公尺。
盡管如此,迪雷還是果敢地行動了。從埃爾平到迪爾沙展翅就到,飛行時間隻需八分鍾。一號機是中隊長迪雷,二號機是席勒少尉,三號機是一個經驗豐富的中士。
四點二十六分,天剛蒙蒙亮,飛機就起飛了。它們向南迂迴穿過迷霧,擦著樹梢迅速飛去。
四點三十分,這是戰爭“正式”開始前十五分鍾。正前方,維斯瓦河宛若一條黑色的帶子時隱時現。迪雷迅速將機頭轉向北方,沿河飛行。他雖然很明白這樣飛下去不應該看不見鐵橋,但還是有幾分擔心。正在這個時候,鐵橋在遠處出現了。那高大的鋼鐵骨架是決不會被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