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為自己而戰
特種兵穿越大明,搶座銀山奪天下 作者:三七二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濟格雖遭鞭笞,皮開肉綻,卻毫無躲閃之意,任憑皇太極一鞭又一鞭地抽打。
眾旗主見此,皆心有不忍,麵上滿是悲哀與無奈。
心思機敏的多爾袞起身,一腳將阿濟格踹倒在地,高聲嗬斥道:
“十二哥何其愚昧,這大明的軍隊是在幫我等,你卻心生抱怨。”
此話一出,眾人都露出詫異之色,就連皇太極都愣了一下。
此時就聽多爾袞環視眾人,沉凝問道:
“若此飛艇未曾示警,待那白虎軍團臨近,於數裏之外萬炮齊發,諸位以為結果如何?”
剛剛還忿忿不平的阿濟格表情一滯,回想到沈陽城外那天崩地裂的炮轟場景,頓時嚇出一身冷汗。
猶豫片刻,他朝著皇太極單膝跪倒,沉聲道:
“是臣弟莽撞,還望陛下恕罪。”
“隻知好勇鬥狠,何時你阿濟格方能如十四弟般學會深思熟慮。”皇太極將鞭子一擲,麵色陰沉地重新落座。
“陛下謬讚了。”多爾袞向皇太極行了一禮,旋即抬高嗓音,鄭重言道:
“我深知諸位心中憤懣,然如今大明之強盛,於我等而言,恰似天兵天將,實難與之抗衡。
既是如此,不如換個思路看待此次西征。”
老成持重的嶽讬開口問道:
“睿親王有何高見,不妨直言,也好解我等心頭之惑,此結不解,恐成我軍大患。”
多爾袞微微頷首,沉穩地分析道:
“大丈夫立於世,當縱橫沙場,保家衛國,留名青史。
此次西征,征途兩萬餘裏,穿越十餘國,將與當世最強的沙皇俄國、奧斯曼帝國、法蘭西帝國等交鋒。
若是贏了,不僅能夠如拔都、貴由、蒙哥一般彪炳史冊,還能保住我大清的宗氏血脈和百萬子民。
若是輸了,無非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這本就是我等軍人應有的宿命。
另外,大明皇帝有言在先,就算敗了,隻要死絕,一樣可以保住宗氏和子民。
也就是說,隻要舍了這條命,怎麽廝殺都不會虧。”
說著,他盯著跪地的阿濟格,高聲詢問:
“十二哥,你可畏死?”
“自然不懼,但求死得其所,死的痛快!”阿濟格決然答道。
多爾袞點了點頭,目光又掃過其他旗主,緩緩說道:
“我知各位旗主皆為勇士,都不是貪生怕死之輩。
既是如此,些許委屈又何足掛齒?”
“睿親王所言甚是,死且不懼,何懼委屈?”嶽讬沉聲應和,稍作停頓,他也自信滿滿地說道:
“元朝三度西征,每次兵力皆未超二十萬,然其卻能使西方潰敗。
現今我滿蒙聯軍擁五十萬之眾,且都為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火器之勁旅,無論從何角度觀之,都無戰敗的可能。”
聽多爾袞、嶽讬這麽一分析,帥帳裏的壓抑的氣氛頓時輕鬆不少,其他旗主也紛紛發言,表示願意死戰到底。
此時,皇太極心緒稍平,環視眾人,沉聲道:
“關於西征,有幾點爾等須明了。
其一,我等非為大明而戰,實乃為己、為族群而戰,故而全力以赴,理所應當。
其二,既然是為己而戰,那麽就無需過分關注大明的意圖為何,而要關注自己的。
我等的意圖就是要用戰刀宣告天下,大清已然建國,大清是大元的繼承者,原來屬於大元的藩國,我等皆要征服,皆要收複。
其三,其實在去年四月,我等就應該死了。
現在,我等要把自己當成死人,勿生怨恨,勿懷憤懣,但凡能達最終目的,諸事可行,諸事可為。”
此話一出,整個帥帳內的氛圍瞬間被點燃,弑殺的大貝勒阿敏興奮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隻要能打到法蘭西,屠城也可為?”
皇太極點了點頭,毫不避諱地說道:
“束手束腳還怎麽打仗,隻要對最終目的有利,一切可為,包括屠城。
若是大明的皇帝心有不滿,拿我的頭顱去便是,朕已是死人,再死一次,又有何妨。”
多爾袞想起了沈陽城下伍辰皓的話,心念急轉間,開口建議道:
“陛下,大明皇帝讓我等西征,無非是愛惜羽毛,不希望在史書上留下惡名。
臣弟建議西進途中燒光、搶光,至於殺戮,隻對貴族和敵方士卒下手。這樣,既能得諸般好處,又可留眾多難民予後方白虎軍團安置。
如此,我等既未違背約定,又可拖延白虎軍團的步伐,豈不是兩全其美?”
聽到這話,眾人頻頻點頭,擅長謀略的濟爾哈朗眯著眼睛,建議道:
“過了哈拉和林,微臣建議兵分四路,按照睿親王的建議行事。
這樣的話,白虎軍團就不得不分兵跟隨。加上他們有大量的難民要安置,再想攆著我們跑,怕是不太可能了。”
“哈哈,就讓袁天赦那個蠢蛋在後麵撿破爛吧!”阿敏仰頭狂笑。
在滿場哄笑中,皇太極心裏稍安,略一思索,點頭道:
“此次西征,前半程所遇之敵,乃準噶爾、布哈拉、哈薩克及克裏米亞諸汗國。
此等汗國,皆為蒙古人後裔所建之國,其戰法我等頗為熟悉,故而務必迅速擊潰,迅速劫掠,迅速收服,以為後半程艱難之戰役奠定基礎。”
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交換了個眼神,前者上前一步,彈袖屈膝,請求道:
“臣弟願為先鋒,令濟爾哈朗為副將,率十旗之兵疾行,為陛下開道。”
皇太極微微頷首,直接下令:
“除滿蒙正黃旗與鑲黃旗之兵隨朕斷後。
多爾袞、代善、豪格分別為白、紅、藍三旗主帥,各領十萬之眾,輪番為前鋒與兩翼,分兵進擊。
朕要於秋季將至之時,抵達寬田吉思海(裏海)。”
眾旗主紛紛跪地,行叩拜之禮,齊聲高呼:“嗻!”……
當東方五路大軍西征之際,歐洲各地的暴亂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大明的海禁政策,致使依賴海外殖民掠奪的西班牙與葡萄牙亡國。
與此同時,依賴向這些國家出口的英格蘭、法蘭西、瑞典等國的新興資產階級也遭受了毀滅性的重創。
繼而,大明的“暴雪計劃”不僅將歐洲掠奪而來的金銀洗劫一空,更通過大量商品的輸入,摧毀了歐洲的手工業與工業萌芽。
隨著貨幣體係的崩潰,大明終止了商品的輸入,這讓整個歐洲回到了物質貧乏,以物易物的中世紀。
眾旗主見此,皆心有不忍,麵上滿是悲哀與無奈。
心思機敏的多爾袞起身,一腳將阿濟格踹倒在地,高聲嗬斥道:
“十二哥何其愚昧,這大明的軍隊是在幫我等,你卻心生抱怨。”
此話一出,眾人都露出詫異之色,就連皇太極都愣了一下。
此時就聽多爾袞環視眾人,沉凝問道:
“若此飛艇未曾示警,待那白虎軍團臨近,於數裏之外萬炮齊發,諸位以為結果如何?”
剛剛還忿忿不平的阿濟格表情一滯,回想到沈陽城外那天崩地裂的炮轟場景,頓時嚇出一身冷汗。
猶豫片刻,他朝著皇太極單膝跪倒,沉聲道:
“是臣弟莽撞,還望陛下恕罪。”
“隻知好勇鬥狠,何時你阿濟格方能如十四弟般學會深思熟慮。”皇太極將鞭子一擲,麵色陰沉地重新落座。
“陛下謬讚了。”多爾袞向皇太極行了一禮,旋即抬高嗓音,鄭重言道:
“我深知諸位心中憤懣,然如今大明之強盛,於我等而言,恰似天兵天將,實難與之抗衡。
既是如此,不如換個思路看待此次西征。”
老成持重的嶽讬開口問道:
“睿親王有何高見,不妨直言,也好解我等心頭之惑,此結不解,恐成我軍大患。”
多爾袞微微頷首,沉穩地分析道:
“大丈夫立於世,當縱橫沙場,保家衛國,留名青史。
此次西征,征途兩萬餘裏,穿越十餘國,將與當世最強的沙皇俄國、奧斯曼帝國、法蘭西帝國等交鋒。
若是贏了,不僅能夠如拔都、貴由、蒙哥一般彪炳史冊,還能保住我大清的宗氏血脈和百萬子民。
若是輸了,無非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這本就是我等軍人應有的宿命。
另外,大明皇帝有言在先,就算敗了,隻要死絕,一樣可以保住宗氏和子民。
也就是說,隻要舍了這條命,怎麽廝殺都不會虧。”
說著,他盯著跪地的阿濟格,高聲詢問:
“十二哥,你可畏死?”
“自然不懼,但求死得其所,死的痛快!”阿濟格決然答道。
多爾袞點了點頭,目光又掃過其他旗主,緩緩說道:
“我知各位旗主皆為勇士,都不是貪生怕死之輩。
既是如此,些許委屈又何足掛齒?”
“睿親王所言甚是,死且不懼,何懼委屈?”嶽讬沉聲應和,稍作停頓,他也自信滿滿地說道:
“元朝三度西征,每次兵力皆未超二十萬,然其卻能使西方潰敗。
現今我滿蒙聯軍擁五十萬之眾,且都為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火器之勁旅,無論從何角度觀之,都無戰敗的可能。”
聽多爾袞、嶽讬這麽一分析,帥帳裏的壓抑的氣氛頓時輕鬆不少,其他旗主也紛紛發言,表示願意死戰到底。
此時,皇太極心緒稍平,環視眾人,沉聲道:
“關於西征,有幾點爾等須明了。
其一,我等非為大明而戰,實乃為己、為族群而戰,故而全力以赴,理所應當。
其二,既然是為己而戰,那麽就無需過分關注大明的意圖為何,而要關注自己的。
我等的意圖就是要用戰刀宣告天下,大清已然建國,大清是大元的繼承者,原來屬於大元的藩國,我等皆要征服,皆要收複。
其三,其實在去年四月,我等就應該死了。
現在,我等要把自己當成死人,勿生怨恨,勿懷憤懣,但凡能達最終目的,諸事可行,諸事可為。”
此話一出,整個帥帳內的氛圍瞬間被點燃,弑殺的大貝勒阿敏興奮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隻要能打到法蘭西,屠城也可為?”
皇太極點了點頭,毫不避諱地說道:
“束手束腳還怎麽打仗,隻要對最終目的有利,一切可為,包括屠城。
若是大明的皇帝心有不滿,拿我的頭顱去便是,朕已是死人,再死一次,又有何妨。”
多爾袞想起了沈陽城下伍辰皓的話,心念急轉間,開口建議道:
“陛下,大明皇帝讓我等西征,無非是愛惜羽毛,不希望在史書上留下惡名。
臣弟建議西進途中燒光、搶光,至於殺戮,隻對貴族和敵方士卒下手。這樣,既能得諸般好處,又可留眾多難民予後方白虎軍團安置。
如此,我等既未違背約定,又可拖延白虎軍團的步伐,豈不是兩全其美?”
聽到這話,眾人頻頻點頭,擅長謀略的濟爾哈朗眯著眼睛,建議道:
“過了哈拉和林,微臣建議兵分四路,按照睿親王的建議行事。
這樣的話,白虎軍團就不得不分兵跟隨。加上他們有大量的難民要安置,再想攆著我們跑,怕是不太可能了。”
“哈哈,就讓袁天赦那個蠢蛋在後麵撿破爛吧!”阿敏仰頭狂笑。
在滿場哄笑中,皇太極心裏稍安,略一思索,點頭道:
“此次西征,前半程所遇之敵,乃準噶爾、布哈拉、哈薩克及克裏米亞諸汗國。
此等汗國,皆為蒙古人後裔所建之國,其戰法我等頗為熟悉,故而務必迅速擊潰,迅速劫掠,迅速收服,以為後半程艱難之戰役奠定基礎。”
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交換了個眼神,前者上前一步,彈袖屈膝,請求道:
“臣弟願為先鋒,令濟爾哈朗為副將,率十旗之兵疾行,為陛下開道。”
皇太極微微頷首,直接下令:
“除滿蒙正黃旗與鑲黃旗之兵隨朕斷後。
多爾袞、代善、豪格分別為白、紅、藍三旗主帥,各領十萬之眾,輪番為前鋒與兩翼,分兵進擊。
朕要於秋季將至之時,抵達寬田吉思海(裏海)。”
眾旗主紛紛跪地,行叩拜之禮,齊聲高呼:“嗻!”……
當東方五路大軍西征之際,歐洲各地的暴亂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大明的海禁政策,致使依賴海外殖民掠奪的西班牙與葡萄牙亡國。
與此同時,依賴向這些國家出口的英格蘭、法蘭西、瑞典等國的新興資產階級也遭受了毀滅性的重創。
繼而,大明的“暴雪計劃”不僅將歐洲掠奪而來的金銀洗劫一空,更通過大量商品的輸入,摧毀了歐洲的手工業與工業萌芽。
隨著貨幣體係的崩潰,大明終止了商品的輸入,這讓整個歐洲回到了物質貧乏,以物易物的中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