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原本還想表現得矜持一些,可實在是饑腸轆轆,加上邊上還有個唏哩呼嚕,邊吃邊吧唧嘴的曹文詔,他也忍不住了,朝著朱琳澤歉意笑笑,隨即也快速吃了起來。


    吃著吃著,洪承疇眼眶竟不由自主地濕潤了。


    東明的官兵最好的軍糧也隻是麵餅和炒米,而且裏麵還時常摻了沙子,可這軍糧,不僅口感極好,菜肴豐盛,還有雞蛋和肉食。


    就在這時,朱琳澤的目光突然轉向了曹文詔,溫和道:


    “不夠可以再續,在朕的軍隊裏,吃飯管飽。”


    餐盤已經見底的曹文詔眼眶一紅,兩行熱淚瞬間流下,重重點了點頭,哽咽道:


    “謝……謝陛下……”


    這個年代當兵,就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換口飯吃。


    若是能吃上這種口糧,還不限量,別說擁有先進武器,哪怕就是赤膊上陣,也絕不皺一下眉頭。


    民以食為天,兵亦如此!


    等兩人吃完,警衛又端上茶水。曹文詔打了個飽嗝,有些不好意思詢問道:


    “陛下,我的那些兵。”


    “放心,他們和你們吃的一樣,也管飽。”朱琳澤淡淡回道。


    洪承疇驚訝之餘,心中又不禁泛起一陣心疼,他忍不住開口問道:


    “若是如此供應,那得要靡費多少糧食啊!”


    “是啊,朕窮啊!”朱琳澤早就在等這句話了。他臉上露出苦澀表情,無奈歎氣:


    “朕在亞太本來隻有五個軍,不算各種後勤補給,單是軍餉,每年就要六百萬兩白銀。


    張豹這個敗家玩意兒,一下子就擴軍五萬,氣得朕把他臭罵了一頓,最後就給了他兩個軍的編製。


    另外,軍隊還是小頭,幾月後朕要管的是這一億七千萬人的吃飯穿衣。


    而每個百姓要吃飽穿暖,一年怎麽也要五兩銀子,這算起來就是近九億兩白銀。


    別人都以為做皇帝威風,其中難處有誰能懂!”


    漢……瀑布汗,洪承疇腦子立刻就僵住了。自己五萬洪軍,崇禎一年就給軍餉三十萬兩,人家是六百萬。


    最崩潰的是,征途皇帝居然想讓每一個百姓都能吃飽穿暖,不是九百萬,不是九千萬,是九億兩白銀,要知道崇禎朝一年的國庫歲入是五百多萬兩。


    曹文詔臉頰抽搐,有些肉疼地說道:


    “陛下,您過於寬厚仁慈了,對士卒與百姓無需如此,能飽腹便足矣。”


    “滿口胡言!”朱琳澤頓時不悅,目光銳利地盯著曹文詔,一字一句的說道:


    “朕之所願,就是要讓我漢族的百姓吃飽穿暖,此事決不允許打折扣。”


    曹文詔嚇了一跳,趕忙跪地磕頭:


    “陛下恕罪,草民雖沒讀過書,可也知道九億兩是個多麽巨大的數字,草民也是為陛下憂心啊。”


    “陛下憂國憂民,乃蓋世明君,除了善待百姓,也要注意龍體啊。”洪承疇也躬身附和。


    “起來吧。”朱琳澤看了曹文詔一眼,隨即搖頭道:


    “九億兩雖多,可也不是沒有。


    朕在美洲有百座金山,銀山更多,尤其是那波多西銀山綿延千裏,一望無際。


    隻可惜我大明距離美洲相隔萬裏,運輸不便,這才手頭不寬裕。”


    百座金山,銀山綿延千裏……剛站起來了曹文詔腿一哆嗦,差點又跪下。


    洪承疇卻是品出了話裏的味道,疑惑道:


    “那陛下的意思是……”


    朱琳澤給了洪承疇一個讚賞的眼神,隨即輕咳兩聲,接著話題說道:


    “朕有兩筆外債,一個欠著朕十億兩白銀,一個欠著五億兩,爾等可願意去幫朕討回來?”


    曹文詔怒目圓瞪,義憤填膺道:


    “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欠我大明的銀子,草民不才,願率軍踏破賊營,連本帶利取回來。”


    曹文詔不是無腦之人,祖寬死後,剿匪的所有關寧鐵騎和遼東軍都歸他統轄。


    若是有機會投入朱琳澤麾下,軍需糧草不用自己操心不說,這待遇還翻了十倍。


    這種好事,隻要是個將領都會動心,何況他還是個好戰之人。


    此刻,洪承疇也明白朱琳澤不殺自己的原因了,雖然還有許多困惑,但也抱拳請纓:


    “陛下憂國憂民,草民欽佩不易,那十億兩就然草民去討回吧。”


    洪承疇開口就要搶十億兩的任務,曹文詔聽了雖然不痛快,可沒有說什麽,畢竟幾日前還是洪承疇的下屬。


    朱琳澤微微頷首,從一旁公文包裏拿出兩份材料,一份遞給洪承疇,另一份曹文詔:


    “我中華是禮儀之邦,凡是要講究個出師有名,這些就是欠債的憑據。”


    洪承疇拿過資料就翻看了起來,而曹文詔卻是一臉尷尬,接過材料後支吾道:


    “陛下,草民……草民不識字。”


    似乎怕錯過這次大好的機會,剛說完,曹文詔趕緊又補充道:


    “草民雖然不識字,但是記性甚好,隻要說一遍就絕不會忘。”


    朱琳澤之前也納悶,為何一個不識字的大老粗會成為第一名將。


    要知道打仗這事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算”。


    軍需糧草、己方戰力、機動能力,地勢地形、實力對比、敵方動機等等都需要算。


    特別是戰鬥打響,戰場瞬息萬變,要在無數的情報中預判敵軍下一步的動作,更是需要強大計算能力。


    而一個無法從書本中獲取經驗,又不懂得術算之人能成為名將,要麽就是有極好的軍師,要麽就是天賦異稟。


    可整個遼東軍中,能懂籌謀的也隻有一個孫承宗和半個袁崇煥,出色的軍師倒是沒聽說。


    “既然這樣,朕就給你們說說。”朱琳澤呷了口茶,緩緩言道:


    “先說這倭國。自元朝中期起,那些倭寇便如豺狼虎豹,不斷侵擾我中華大地。尤其是到了嘉靖年間,他們更是肆無忌憚,猖獗至極。


    四百年來,這些倭人從我中原大地擄掠了無數的人口、金銀和物資,沿海百姓苦不堪言。而為了抵禦這些倭寇,我朝每年耗費的軍費開支更是龐大得驚人。


    爾等可知,嘉靖三十一年,為了修築沿海炮台、要塞,我朝花費了八百餘萬兩白銀,備倭軍費更是高達五百萬兩。僅僅這一年,就花費了一千三百萬兩之巨。


    試想,倭國劫掠了我中華四百多年,每年造成的損失又何止二百五十萬兩?


    這僅僅是一個保守的估算。若真要將這四百多年的損失一一算清,恐怕總計遠超過十億兩之巨。”


    洪承疇是福建泉州人,不僅看過不少倭寇襲擾大明的史料,還親眼目睹過倭寇的肆虐,自然知道朱琳澤所說字字屬實,不過他還是皺了皺眉,擔憂道:


    “陛下,倭人血債累累不假,可爾等有那麽多金銀償還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特種兵穿越大明,搶座銀山奪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特種兵穿越大明,搶座銀山奪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