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抽象的變法2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 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如火如荼進行,大有一掃陰霾,迎來中興之相的意思。
看著朝堂內滿是支持變法的聲音,才十五歲的趙桓在這一瞬間,仿佛看到了明君的光環扣到了自己頭上。
中興之主啊,多麽響亮的名號。
“陛下,這是臣這些時日整理出來有關各地的田產總數,還請陛下過目。”
“禦兄辦事,朕放心的很,你就放開手腳去辦吧,一切都按你的想法來。”
“多謝陛下信任。”
禦書房內,這對臥龍鳳雛真可謂是神采奕奕,彼此眉來眼去如同一對奸夫淫婦,仿佛探索到了生命存在的意義。
趙桓對葉凡遞來的稅製改革是看都懶得看一眼,全由葉凡自己去操作。
此時,距離變法日期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葉凡也順利從汴京商戶手裏收上來第一筆商稅,足足有七萬六千兩白銀,比上個月多收了足足三千五百兩。
三千五百兩雖然不多,但換算增長比例是十分可觀了,何況眼下隻是一個開始,一切都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禦兄,忘了告訴你,兵部那裏我已經打理好了,各級任命的官職您看看,是否還覺得滿意?”
趙桓拿出一本任命文冊,遞交到葉凡手中。
葉凡翻看了一眼,不由微微蹙眉。
“怎麽了禦兄,是哪裏不滿意麽?朕可以讓他們去改。”
葉凡搖搖頭:“陛下誤會,對於兵部安排,臣沒有意見,隻是我師尊還有師妹她們為何沒有任職?”
趙桓一愣:“禦兄,軍中禁止有女眷啊,即便琅月仙子修為超凡入聖,也不能違反大宋祖製。”
“陛下,請恕微臣直言,既然是變法,那就應該變的徹底才行,師尊不朽境修為,
一人便可敵千軍萬馬,若是這樣的人都無法在軍中任職,又何談對上那些金人呢?”
趙桓聞言,眉頭不由緊皺,隨即滿臉為難解釋道:“禦兄所言倒是不假,可是,
讓軍中出現女眷,朕怕會引起軒然大波,到時怕是難以彈壓。”
葉凡:“陛下是為了大宋社稷,又何必在乎那些閑言碎語?等將來金人為大宋所擊敗,
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到了那時,整個大宋隻會稱讚陛下英明,乃是中興之主。”
被葉凡這麽一誇,趙桓瞬間豁然開朗。
“對,朕變法目的就是為了江山社稷,又何必在意旁人眼光,好,朕這就去安排,
琅月仙子身為不朽境武者,當予以一軍指揮使,其餘女弟子,也都給予相應軍銜,明日朕就下旨。”
“多謝陛下!”
葉凡心下鬆了口氣。
如此一來,自己等於掌控了大宋的兵權,但想要讓聲望更上一層,讓大宋朝野都獲得認可,還必須有點戰功才行。
於是,他看中了被金兵占據的相州府,打算等找到合適機會後,一舉將其攻克。
到了那時,自己在宋國的腳跟就徹底站穩了。
就在這時,一名太監急匆匆跑入禦書房:“陛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趙桓跟葉凡聊的正歡,見被打擾頓時怒火中燒:“吵什麽?沒看到朕正跟葉禦史商談國事麽?”
太監一把跪在地上,顫聲道:“陛下,皇城外忽然圍了許多百姓,都是郊外的村民。”
“村民?”
趙桓和葉凡對視一眼,都從雙方眼神裏見到一絲不解。
“那些村民圍在皇城外做什麽?”
“老奴不知,但隱隱約約聽他們說起今年的夏稅要交以往的三四倍,他們無力承擔,隻能入京想找陛下討要一個說法。”
葉凡聞言,立馬轉頭道:“不可能,本官變法首在利民,何時說要給他們增稅?你是不是聽錯了!”
趙桓也道:“是啊,葉禦史變法是為利國利民,又怎麽會增加百姓負擔呢?”
“老奴也不清楚,但那些村民站在皇城外鬧事卻是做不得半點假,還請陛下定奪該如何處置。”
“這……”
趙桓一時間猶豫不決,對於處理這樣的事,他實在不在行。
葉凡見此,立馬對太監道:“還請公公帶路,讓本官去看一眼以證虛實。”
說完,拉起太監,也顧不上跟趙桓行禮,立馬子向皇城宮牆上走去。
“朕也跟過去一看。”
趙桓趕忙跟著葉凡出了禦書房。
……
“拒絕繳稅,反對變法!”
“拒絕繳稅,反對變法!”
站在宮牆上向外望去,隻見宮門外,密密麻麻擠滿了身影。
為首的農家小夥帶頭大聲抗議,每喊一聲,身後的聲浪便此起彼伏。
這樣的場麵,驚的趙桓渾身哆嗦,都不知道該怎麽處理。
葉凡也是皺緊了眉頭,十分想知道到底出了什麽事。
他立馬讓人將那為首的農家小夥喊到宮牆前問話。
“你們這麽多人到皇宮門前鬧事,就不怕下大獄?”
經葉凡這麽一問,那農家小夥頓時麵紅耳赤,梗著脖子衝他喊道:“人都快活不下去了,還怕下什麽大獄?”
“說說,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怎麽一回事?你們當官的難道還不知道?”農家小夥情緒激動,死死瞪著葉凡,“原本我們每年繳納的稅是田裏產的一成,
可現在,必須要繳納三四成的稅了,敢問,這還打算讓我們有活路麽?”
葉凡眉頭一皺:“你好好說話,到底是怎麽回事,朝廷沒有加重稅賦啊。”
農家小夥吼道:“也不知道是哪個龜孫子想出來要什麽士紳一體納糧的法令,
現在好了,那些鄉紳的土地也平攤到了我們頭上,
我家中就二十畝薄田,現在卻要承擔那些鄉紳的稅,敢問這麽做就不是要讓我們活不下去?”
“你說什麽?!”
葉凡聞言大怒。
“新政稅規定一田一戶,所有人家裏有幾畝田就繳幾畝的稅,何來讓你們農戶平攤之理?”
“是啊,是這麽個理,可他娘現在就已經發生了,你說該怎麽辦?陶員外郎家中可是有四千多畝地,
如今他們的田地都平攤給附近鄉村所有農戶身上,
他一分錢稅都不用繳,敢問你們這些當官的到底是怎麽想的?
好端端變什麽法?一定要變的我們造反你才滿意!”
農家小夥顯然非常氣憤,說話也絲毫不顧及許多,是有什麽說什麽。
畢竟,如果真要按一年三四成的稅上繳,那全家七口也就隻有餓死一條路。
葉凡聞言,頓時急了。
他心道:好啊,我說要變法怎麽就這麽順利,滿朝無人反對,原來跟我玩這一手是吧?好,我記下了。
看著朝堂內滿是支持變法的聲音,才十五歲的趙桓在這一瞬間,仿佛看到了明君的光環扣到了自己頭上。
中興之主啊,多麽響亮的名號。
“陛下,這是臣這些時日整理出來有關各地的田產總數,還請陛下過目。”
“禦兄辦事,朕放心的很,你就放開手腳去辦吧,一切都按你的想法來。”
“多謝陛下信任。”
禦書房內,這對臥龍鳳雛真可謂是神采奕奕,彼此眉來眼去如同一對奸夫淫婦,仿佛探索到了生命存在的意義。
趙桓對葉凡遞來的稅製改革是看都懶得看一眼,全由葉凡自己去操作。
此時,距離變法日期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葉凡也順利從汴京商戶手裏收上來第一筆商稅,足足有七萬六千兩白銀,比上個月多收了足足三千五百兩。
三千五百兩雖然不多,但換算增長比例是十分可觀了,何況眼下隻是一個開始,一切都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禦兄,忘了告訴你,兵部那裏我已經打理好了,各級任命的官職您看看,是否還覺得滿意?”
趙桓拿出一本任命文冊,遞交到葉凡手中。
葉凡翻看了一眼,不由微微蹙眉。
“怎麽了禦兄,是哪裏不滿意麽?朕可以讓他們去改。”
葉凡搖搖頭:“陛下誤會,對於兵部安排,臣沒有意見,隻是我師尊還有師妹她們為何沒有任職?”
趙桓一愣:“禦兄,軍中禁止有女眷啊,即便琅月仙子修為超凡入聖,也不能違反大宋祖製。”
“陛下,請恕微臣直言,既然是變法,那就應該變的徹底才行,師尊不朽境修為,
一人便可敵千軍萬馬,若是這樣的人都無法在軍中任職,又何談對上那些金人呢?”
趙桓聞言,眉頭不由緊皺,隨即滿臉為難解釋道:“禦兄所言倒是不假,可是,
讓軍中出現女眷,朕怕會引起軒然大波,到時怕是難以彈壓。”
葉凡:“陛下是為了大宋社稷,又何必在乎那些閑言碎語?等將來金人為大宋所擊敗,
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到了那時,整個大宋隻會稱讚陛下英明,乃是中興之主。”
被葉凡這麽一誇,趙桓瞬間豁然開朗。
“對,朕變法目的就是為了江山社稷,又何必在意旁人眼光,好,朕這就去安排,
琅月仙子身為不朽境武者,當予以一軍指揮使,其餘女弟子,也都給予相應軍銜,明日朕就下旨。”
“多謝陛下!”
葉凡心下鬆了口氣。
如此一來,自己等於掌控了大宋的兵權,但想要讓聲望更上一層,讓大宋朝野都獲得認可,還必須有點戰功才行。
於是,他看中了被金兵占據的相州府,打算等找到合適機會後,一舉將其攻克。
到了那時,自己在宋國的腳跟就徹底站穩了。
就在這時,一名太監急匆匆跑入禦書房:“陛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趙桓跟葉凡聊的正歡,見被打擾頓時怒火中燒:“吵什麽?沒看到朕正跟葉禦史商談國事麽?”
太監一把跪在地上,顫聲道:“陛下,皇城外忽然圍了許多百姓,都是郊外的村民。”
“村民?”
趙桓和葉凡對視一眼,都從雙方眼神裏見到一絲不解。
“那些村民圍在皇城外做什麽?”
“老奴不知,但隱隱約約聽他們說起今年的夏稅要交以往的三四倍,他們無力承擔,隻能入京想找陛下討要一個說法。”
葉凡聞言,立馬轉頭道:“不可能,本官變法首在利民,何時說要給他們增稅?你是不是聽錯了!”
趙桓也道:“是啊,葉禦史變法是為利國利民,又怎麽會增加百姓負擔呢?”
“老奴也不清楚,但那些村民站在皇城外鬧事卻是做不得半點假,還請陛下定奪該如何處置。”
“這……”
趙桓一時間猶豫不決,對於處理這樣的事,他實在不在行。
葉凡見此,立馬對太監道:“還請公公帶路,讓本官去看一眼以證虛實。”
說完,拉起太監,也顧不上跟趙桓行禮,立馬子向皇城宮牆上走去。
“朕也跟過去一看。”
趙桓趕忙跟著葉凡出了禦書房。
……
“拒絕繳稅,反對變法!”
“拒絕繳稅,反對變法!”
站在宮牆上向外望去,隻見宮門外,密密麻麻擠滿了身影。
為首的農家小夥帶頭大聲抗議,每喊一聲,身後的聲浪便此起彼伏。
這樣的場麵,驚的趙桓渾身哆嗦,都不知道該怎麽處理。
葉凡也是皺緊了眉頭,十分想知道到底出了什麽事。
他立馬讓人將那為首的農家小夥喊到宮牆前問話。
“你們這麽多人到皇宮門前鬧事,就不怕下大獄?”
經葉凡這麽一問,那農家小夥頓時麵紅耳赤,梗著脖子衝他喊道:“人都快活不下去了,還怕下什麽大獄?”
“說說,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怎麽一回事?你們當官的難道還不知道?”農家小夥情緒激動,死死瞪著葉凡,“原本我們每年繳納的稅是田裏產的一成,
可現在,必須要繳納三四成的稅了,敢問,這還打算讓我們有活路麽?”
葉凡眉頭一皺:“你好好說話,到底是怎麽回事,朝廷沒有加重稅賦啊。”
農家小夥吼道:“也不知道是哪個龜孫子想出來要什麽士紳一體納糧的法令,
現在好了,那些鄉紳的土地也平攤到了我們頭上,
我家中就二十畝薄田,現在卻要承擔那些鄉紳的稅,敢問這麽做就不是要讓我們活不下去?”
“你說什麽?!”
葉凡聞言大怒。
“新政稅規定一田一戶,所有人家裏有幾畝田就繳幾畝的稅,何來讓你們農戶平攤之理?”
“是啊,是這麽個理,可他娘現在就已經發生了,你說該怎麽辦?陶員外郎家中可是有四千多畝地,
如今他們的田地都平攤給附近鄉村所有農戶身上,
他一分錢稅都不用繳,敢問你們這些當官的到底是怎麽想的?
好端端變什麽法?一定要變的我們造反你才滿意!”
農家小夥顯然非常氣憤,說話也絲毫不顧及許多,是有什麽說什麽。
畢竟,如果真要按一年三四成的稅上繳,那全家七口也就隻有餓死一條路。
葉凡聞言,頓時急了。
他心道:好啊,我說要變法怎麽就這麽順利,滿朝無人反對,原來跟我玩這一手是吧?好,我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