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流寇破京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 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誅殺昏君!推翻暴政!”
“誅殺昏君!推翻暴政!”
五月下旬,吳國京師外,五十萬流寇大軍將吳郡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站在城頭向外一眼望去,全是人山人海延伸不止,仿佛到了天盡頭。
一時之間,流寇口號震天透宇,驚的城頭守軍瑟瑟發抖。
流寇大軍的兵器五花八門,既有吳國軍製兵器,也有自帶的農具。
人流成分也是十分誇張,有六七十歲的老人,有年過三十以上的婦孺,最小的也不過七八歲的孩童。
他們一個個麵黃肌瘦,但眼神中無一不是透著對這個王朝刻骨銘心的恨意。
石秀雙、方寒山兩名流寇頭目站在遠處山丘上,一臉陰冷地望著帝國的京師。
起兵十一個月,流寇大軍已然成勢,擊敗了吳國最後名將胡汝貞後,一路燒殺搶掠,終於來到了京師城下。
隻要攻破這道最後的城牆,改朝換代似乎就在眼前。
吳郡城頭的守軍一個個嚇的是瑟瑟發抖,為首負責監軍的太監內侍,全都急得不知所措。
至於守軍主將,早已在得到流寇兵臨城下的消息後,丟下大軍回到府邸緊閉大門把自己藏了起來。
監軍蘇鎮威隻在城頭瞄了一眼,立馬嚇的直接縮回脖子,扯著公鴨似的嗓子跟另外兩名太監說道。
“完了,爺們兒這回可得交代在這裏了,流寇人實在太多,京師怕是守不住。”
另一名太監黃皓聞言,立馬說道:“老祖宗,您可別慫啊,爺們兒們可都指著您給咱一條活路呢。”
“屁的祖宗,都到這時候了,還有提什麽祖宗不祖宗的?”
蘇鎮威看了一眼城頭這群守軍慫樣,不由搖頭道:“看看這些個帶卵子的,還不是一個個嚇的魂兒都沒了?你說這仗現在還怎麽打?”
黃皓想了想,小聲說道:“老祖宗,到了這種時候,您是不是該給爺們兒們指一條活路?
咱伺候聖人十幾年,每天累死累活卻連一天清福都沒享過,就這麽死了可真不甘心。”
蘇鎮威眼神一冷:“你有屁就放,都什麽時候了,就別跟爺們兒掖著藏著了。”
黃皓想了想,小聲道:“老祖宗,事情到了這地步,也沒其他法子了,其實咱對聖人也算是仁至義盡,不如……”
他小心翼翼看了一眼城外,俯身靠到蘇鎮威邊上:“不如降了吧。”
“你,你要背叛聖人?真是好大的狗膽!”蘇鎮威瞪大了眼睛,“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信不信爺們兒第一個拿你祭旗!”
“老祖宗,咱一群沒卵子的人,哪來的什麽九族,
這麽做也隻不過為了活命而已,何況現在要是不降,
等流寇破了城,還不是一樣得死?”
聽到黃皓的話,蘇鎮威又看了眼其餘太監。
隻見他們一個個也是露出期盼的眼神,期望自己早做決定。
就在蘇鎮威猶豫不決時,城外又響起了石秀雙的聲音。
“城上的兄弟,你們和我一樣都是這吳國的百姓,但凡我們能有一條活路,也不至於走到如今這地步。”
“我們雖然是流寇,但也是被逼無奈起兵造反,所謂冤有頭債有主,隻要你們把城門打開,放我們入城,我保證大軍入城秋毫無犯。”
“放心,我們隻是想要找那昏君討要一個說法而已,不會為難無關人等的!”
“勸你們不要為難我們,否則戰端一開,又是生靈塗炭,我想大家都不想見到這樣殘忍的一幕對吧?”
城頭守軍早已沒了鬥誌,聽到石秀雙的招降,更是起了開城投誠之心。
其實,不少士兵心裏也是頗有怨氣。
如此危急關頭,朝廷給守軍的待遇卻是一日兩頓,吃的都是含有泥沙的米粥,難吃不說,還填不飽肚子。
而那些朝堂老爺們,卻是依然頓頓大魚大肉,根本不顧自己死活。
一想到這裏,城頭的守軍軍心浮動更甚了。
蘇鎮威敏銳感受到士兵心境變化,立馬搶先對城外喊道。
“大頭領,你們真能保證入城不禍害百姓麽?”
“放心吧!我們義軍也都是苦哈哈出身,都是娘生爹養的,怎麽可能對平民百姓下手?趕緊打開城門吧!”
得到承諾後,蘇鎮威也不再猶豫。
“好,希望大頭領能履行承諾,爺們兒這就打開城門迎接義軍入城!”
石秀雙聞言,差點樂的當場笑出來。
本以為京師城堅牆厚,要打下來極其不易。
不成想隻是一席話的功夫,就直接拿下了?
咯吱吱——
沉重的絞盤,在二十名守軍合力推動下,緩緩轉動。
城門外的懸橋隨即緩緩降下。
下一刻,城門大開。
蘇鎮威等一幹太監帶著守軍官兵,立馬分列兩行,恭敬迎接“義軍”入城。
“城破了~”
看到這一幕的流寇軍中,不知道誰呐喊一聲。
“嗷嗷嗷——”
一瞬間,流寇大軍齊齊發出野獸一般的咆哮。
“兄弟們,我們贏啦!”
“嗷嗷嗷——”
位列後軍的方寒山見此,一聲令下,流寇就如同蝗蟲一樣,嚎叫著撲向洞開的城門。
……
此刻,吳郡北門外,聖人吳極帶著一眾宗親在三千禁軍護送下,提前一夜逃離了京師。
他在得知流寇兵即將臨城下時,一方麵揚言要親自站城頭保衛社稷,一方麵卻收拾細軟準備跑路。
等一切收拾妥當後,吳極便立刻加封隻有十四歲的兒子吳權為太子,行天子事,暫為監國鎮守京師。
然後吳極帶著一眾宗親和妃子連夜向城外逃去。
一同逃跑的,還有城內的世家,其中就有徐謙。
一行人男男女女足有近萬人之多,場麵十分的壯觀。
一夜功夫,吳極離開京師十裏之外,回頭望了一眼,確認流寇沒有追來。
卻見遠處京師上空騰起漫天的黑煙。
“朕的京師,就這樣沒了?”
一想到自己耗費巨資修建的宮宇,就這樣落入流寇之手,吳極心中一陣莫名的心痛。
至於百姓什麽的,能為聖人捐軀,應該是他們的榮幸。
徐謙在邊上勸道:“聖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終有一日,我等會把失去一切重新奪回來的。”
吳極一把抓住徐謙的手,眼神中罕見出現一絲慌亂:“你說,現在我們該去什麽地方?哪裏才安全!”
徐謙安慰道:“聖人,為今之計也隻有去向楚軍求援了。”
“什麽?楚軍?”吳極一愣,“你是說去蒹葭關,找沈浪?”
“沒錯,臣以為楚國女帝一定會看在曾經是友邦的份上收留聖人的,隻是,沈浪那邊見聖人落難,怕是會落井下石。”
吳極皺緊眉頭思索半晌,最後手一揮。
“就沒其他辦法了?朕乃九五之尊,身懷仙家道體,卻要跟一介匹夫求活?真是顏麵盡掃啊。”
徐謙搖了搖頭:“聖人,這也隻是權宜之計而已,眼下再也沒有比找沈浪更安全了。”
吳極嘴角一撇,教育道:“那就去吧!朕身為聖人,楚國女帝一定會好好招待我們的,
至於沈浪,一介武夫爾,想來也不敢對朕怎麽樣!
等到了楚國,你們要盡好友邦盟友的本分,不可在跟大吳時那般胡作非為,
畢竟那裏是人家的國土,我們寄人籬下需要借助他們的力量,都給朕安分一些,聽清楚了沒。”
“臣等謹遵聖人教誨。”
吳極點點頭,又問道:“等到了楚國,朕必須將這幾日落下的道行補上,屆時請女帝在宮裏為朕修建一座道殿,這過分麽?”
眾人齊齊無語,誰也不敢回答這個問題。
吳極卻自說自話:“她應該會同意的,畢竟朕可是聖人,大不了,
朕就勉為其難順道為楚國也祈個福,讓上天保佑大楚女帝坐穩皇位吧。”
聽到這些話,徐謙等人眼皮直跳。
他們發現,吳極的精神似乎已經有些不正常了。
不知道這是被流寇刺激的,還是丹藥服食過多導致的……
“誅殺昏君!推翻暴政!”
五月下旬,吳國京師外,五十萬流寇大軍將吳郡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站在城頭向外一眼望去,全是人山人海延伸不止,仿佛到了天盡頭。
一時之間,流寇口號震天透宇,驚的城頭守軍瑟瑟發抖。
流寇大軍的兵器五花八門,既有吳國軍製兵器,也有自帶的農具。
人流成分也是十分誇張,有六七十歲的老人,有年過三十以上的婦孺,最小的也不過七八歲的孩童。
他們一個個麵黃肌瘦,但眼神中無一不是透著對這個王朝刻骨銘心的恨意。
石秀雙、方寒山兩名流寇頭目站在遠處山丘上,一臉陰冷地望著帝國的京師。
起兵十一個月,流寇大軍已然成勢,擊敗了吳國最後名將胡汝貞後,一路燒殺搶掠,終於來到了京師城下。
隻要攻破這道最後的城牆,改朝換代似乎就在眼前。
吳郡城頭的守軍一個個嚇的是瑟瑟發抖,為首負責監軍的太監內侍,全都急得不知所措。
至於守軍主將,早已在得到流寇兵臨城下的消息後,丟下大軍回到府邸緊閉大門把自己藏了起來。
監軍蘇鎮威隻在城頭瞄了一眼,立馬嚇的直接縮回脖子,扯著公鴨似的嗓子跟另外兩名太監說道。
“完了,爺們兒這回可得交代在這裏了,流寇人實在太多,京師怕是守不住。”
另一名太監黃皓聞言,立馬說道:“老祖宗,您可別慫啊,爺們兒們可都指著您給咱一條活路呢。”
“屁的祖宗,都到這時候了,還有提什麽祖宗不祖宗的?”
蘇鎮威看了一眼城頭這群守軍慫樣,不由搖頭道:“看看這些個帶卵子的,還不是一個個嚇的魂兒都沒了?你說這仗現在還怎麽打?”
黃皓想了想,小聲說道:“老祖宗,到了這種時候,您是不是該給爺們兒們指一條活路?
咱伺候聖人十幾年,每天累死累活卻連一天清福都沒享過,就這麽死了可真不甘心。”
蘇鎮威眼神一冷:“你有屁就放,都什麽時候了,就別跟爺們兒掖著藏著了。”
黃皓想了想,小聲道:“老祖宗,事情到了這地步,也沒其他法子了,其實咱對聖人也算是仁至義盡,不如……”
他小心翼翼看了一眼城外,俯身靠到蘇鎮威邊上:“不如降了吧。”
“你,你要背叛聖人?真是好大的狗膽!”蘇鎮威瞪大了眼睛,“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信不信爺們兒第一個拿你祭旗!”
“老祖宗,咱一群沒卵子的人,哪來的什麽九族,
這麽做也隻不過為了活命而已,何況現在要是不降,
等流寇破了城,還不是一樣得死?”
聽到黃皓的話,蘇鎮威又看了眼其餘太監。
隻見他們一個個也是露出期盼的眼神,期望自己早做決定。
就在蘇鎮威猶豫不決時,城外又響起了石秀雙的聲音。
“城上的兄弟,你們和我一樣都是這吳國的百姓,但凡我們能有一條活路,也不至於走到如今這地步。”
“我們雖然是流寇,但也是被逼無奈起兵造反,所謂冤有頭債有主,隻要你們把城門打開,放我們入城,我保證大軍入城秋毫無犯。”
“放心,我們隻是想要找那昏君討要一個說法而已,不會為難無關人等的!”
“勸你們不要為難我們,否則戰端一開,又是生靈塗炭,我想大家都不想見到這樣殘忍的一幕對吧?”
城頭守軍早已沒了鬥誌,聽到石秀雙的招降,更是起了開城投誠之心。
其實,不少士兵心裏也是頗有怨氣。
如此危急關頭,朝廷給守軍的待遇卻是一日兩頓,吃的都是含有泥沙的米粥,難吃不說,還填不飽肚子。
而那些朝堂老爺們,卻是依然頓頓大魚大肉,根本不顧自己死活。
一想到這裏,城頭的守軍軍心浮動更甚了。
蘇鎮威敏銳感受到士兵心境變化,立馬搶先對城外喊道。
“大頭領,你們真能保證入城不禍害百姓麽?”
“放心吧!我們義軍也都是苦哈哈出身,都是娘生爹養的,怎麽可能對平民百姓下手?趕緊打開城門吧!”
得到承諾後,蘇鎮威也不再猶豫。
“好,希望大頭領能履行承諾,爺們兒這就打開城門迎接義軍入城!”
石秀雙聞言,差點樂的當場笑出來。
本以為京師城堅牆厚,要打下來極其不易。
不成想隻是一席話的功夫,就直接拿下了?
咯吱吱——
沉重的絞盤,在二十名守軍合力推動下,緩緩轉動。
城門外的懸橋隨即緩緩降下。
下一刻,城門大開。
蘇鎮威等一幹太監帶著守軍官兵,立馬分列兩行,恭敬迎接“義軍”入城。
“城破了~”
看到這一幕的流寇軍中,不知道誰呐喊一聲。
“嗷嗷嗷——”
一瞬間,流寇大軍齊齊發出野獸一般的咆哮。
“兄弟們,我們贏啦!”
“嗷嗷嗷——”
位列後軍的方寒山見此,一聲令下,流寇就如同蝗蟲一樣,嚎叫著撲向洞開的城門。
……
此刻,吳郡北門外,聖人吳極帶著一眾宗親在三千禁軍護送下,提前一夜逃離了京師。
他在得知流寇兵即將臨城下時,一方麵揚言要親自站城頭保衛社稷,一方麵卻收拾細軟準備跑路。
等一切收拾妥當後,吳極便立刻加封隻有十四歲的兒子吳權為太子,行天子事,暫為監國鎮守京師。
然後吳極帶著一眾宗親和妃子連夜向城外逃去。
一同逃跑的,還有城內的世家,其中就有徐謙。
一行人男男女女足有近萬人之多,場麵十分的壯觀。
一夜功夫,吳極離開京師十裏之外,回頭望了一眼,確認流寇沒有追來。
卻見遠處京師上空騰起漫天的黑煙。
“朕的京師,就這樣沒了?”
一想到自己耗費巨資修建的宮宇,就這樣落入流寇之手,吳極心中一陣莫名的心痛。
至於百姓什麽的,能為聖人捐軀,應該是他們的榮幸。
徐謙在邊上勸道:“聖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終有一日,我等會把失去一切重新奪回來的。”
吳極一把抓住徐謙的手,眼神中罕見出現一絲慌亂:“你說,現在我們該去什麽地方?哪裏才安全!”
徐謙安慰道:“聖人,為今之計也隻有去向楚軍求援了。”
“什麽?楚軍?”吳極一愣,“你是說去蒹葭關,找沈浪?”
“沒錯,臣以為楚國女帝一定會看在曾經是友邦的份上收留聖人的,隻是,沈浪那邊見聖人落難,怕是會落井下石。”
吳極皺緊眉頭思索半晌,最後手一揮。
“就沒其他辦法了?朕乃九五之尊,身懷仙家道體,卻要跟一介匹夫求活?真是顏麵盡掃啊。”
徐謙搖了搖頭:“聖人,這也隻是權宜之計而已,眼下再也沒有比找沈浪更安全了。”
吳極嘴角一撇,教育道:“那就去吧!朕身為聖人,楚國女帝一定會好好招待我們的,
至於沈浪,一介武夫爾,想來也不敢對朕怎麽樣!
等到了楚國,你們要盡好友邦盟友的本分,不可在跟大吳時那般胡作非為,
畢竟那裏是人家的國土,我們寄人籬下需要借助他們的力量,都給朕安分一些,聽清楚了沒。”
“臣等謹遵聖人教誨。”
吳極點點頭,又問道:“等到了楚國,朕必須將這幾日落下的道行補上,屆時請女帝在宮裏為朕修建一座道殿,這過分麽?”
眾人齊齊無語,誰也不敢回答這個問題。
吳極卻自說自話:“她應該會同意的,畢竟朕可是聖人,大不了,
朕就勉為其難順道為楚國也祈個福,讓上天保佑大楚女帝坐穩皇位吧。”
聽到這些話,徐謙等人眼皮直跳。
他們發現,吳極的精神似乎已經有些不正常了。
不知道這是被流寇刺激的,還是丹藥服食過多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