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河流擴張史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 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河流域,誕生龍國文明之初,以黃河為定居點的部落在短短幾百年時間內迅速擴張,曆經上萬年演變,為今日龍國版圖奠定了基礎。
河流,對定居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能帶來農作物同時,也同樣事關一個國家的崛起與否。
所有新興的王朝都是依托河流擴張,進而掌控在沿河流域的耕種地,重新一統天下。
其實,龍國的天然水資源並不集中,但龍國人還是靠著獨特的勤勞和智慧,開挖河道來緩解各地區水資源不足的額頭。
隻是,開鑿河運的成本是天然河道的上萬倍都不止,而且即便人工運河開鑿成功,相比天然河道水資源,也是差了百倍不止。
現在看來也許勞民傷財的舉措,但在當時來看,卻是最無奈的選擇。
而在近代史中,沙俄的瘋狂擴張更是證明了這一點。
以羅斯公國為中心,沙俄向外擴張的道路一直都是以河流為基點,一步一步將早期蒙古留下的汗國一個個吞噬殆盡。
直到19世紀中期克裏米亞戰爭的失敗,才讓沙俄停止了向西擴張,轉而向東方蠶食。
其實早在17世紀中期,沙俄就不斷派遣奴隸軍團,約莫幾千人的開拓團,分批次向東方擴張。
隻是這擴張進度根本不是如同馬妖粉絲說的氣吞萬裏一下子就從西邊跑到了東邊。
實際上沙俄才取得一直都是步步紮營的緩慢推進政策,隻在河流要道地區建立土木堡壘攻勢。
從清建立直到19世紀後期,足足兩百年時間,沙俄向東方擴張的速度一直都十分緩慢,因為這個時間段沙俄中心放在西方,東方這邊滿打滿算風開拓團加起來連一萬人都沒有。
但就是這些開拓團的步步蠶食,讓沙俄一路從西伯利亞到外東北,逐漸形成了一條比長城還誇張十倍的堡壘集群,而且完全控製了最為重要的河流農耕區域。
這完全控製了針對蒙古草原的所有河流上遊地區,也為後來沙俄能迅速東擴奠定了基礎。
而直到馬妖反應過來時,外東北地區貫通到西伯利亞,已全是由土木堡壘構建的“長城”,徹底封鎖了馬妖王朝的擴張之路。
這就是清末所謂“千年未有之變局”的由來,是由沙俄東擴一手帶來的,也更一步證明馬妖的戰略眼光是多麽的短淺。
足足兩百年時間,馬妖在擁有西北邊境,蒙古邊境的情況下,居然沒有去阻止沙俄東擴,就這也好意思怪到漢文明頭上,簡直特碼無恥至極?
一群把防民族思潮始終貫穿整個朝代的反動奴隸主的思維,根本看不到潛在的威脅存在,遇事了隻會喊什麽“千年未有之變局”這種無能狂怒的唯心話術。
沈浪看著士兵鞭笞著從猛江上遊各地抓捕來的麓川本土百姓,逼迫著他們加固水壩,修葺碉樓,絲毫沒有阻止的意思。
戰爭不波及百姓?
這種笑話聽聽就算了,戰爭來臨最先遭殃的永遠都是百姓。
何況,今日是你們先入侵在前,現在這些不過是你們應該付出的代價。
占領猛江河域上遊的過程太過簡便,區區千餘麓川二線守軍,麵對突如其來的楚軍,自然是沒有反應過來。
之後,騎兵進攻隻一個抵近衝鋒,麓川兵就全線崩潰。
再讓步兵收尾,迅速結束戰鬥。
上千顆人頭現在被掛在削尖的木樁上,警示著正在勞作的麓川民眾。
麴義看了眼工程進度,對沈浪說道:“教官,照這進度下去,最快五天時間,就能完工了。”
“三天。”
沈浪頭也沒回直接說道。
“三天內,我要猛江上遊完全與下遊隔絕,我要讓麓川全國都陷入絕境之中。”
“三天?那怕是會累死不少人啊。”
“隻要這群麓川人還有一口氣,那就算是隻用雙手挖,也要給我把工事完善為止,
記住,從現在開始,麓川就是我楚國疆土,我們才是這裏的征服者,想想他們幹的事吧,
一點都不值得同情!”
麴義不解:“可是,這樣隻會讓麓川眾誌成城,一心對付我們啊!”
“眾誌成城?嗬嗬。”
沈浪笑了。
“麴義啊,給你幾千新軍衝鋒陷陣是一把好手,但對人心的把握,你最好學學呂蒙他們,
我問你,我們控製住猛江,敵人會怎麽辦?”
麴義:“猛江受控,麓川自然會派遣大軍前來爭奪。”
沈浪:“猛江對麓川而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事關麓川以及中南半島上四成百姓的生計,
一旦水源被控,來年他們的糧食必然欠收,缺少糧食的麓川就如同拔掉了牙齒的老虎,
到時候依附麓川的中南各族還能如此忠心?想明白這點後,你現在還有什麽可怕的?”
麴義點了點頭:“教官所言甚是,可是眼下該怎麽辦?”
“眼下麽?”沈浪眼中閃爍著一絲殘忍的精芒,“眼下該急的是思汗法,他會想盡一切辦法調集大軍來向我們征討,
這也正是我眼下所期待的,麓川兵製,導致大部分時間都分散在各地駐守防範臣屬國的反撲,
如遇戰事則會從各地調集,等他們匯流的時候,正是我們出兵各個擊破的時候。”
麴義眼前一亮,忙追問:“那我們如何確定麓川軍的動向?沒有足夠情報啊。”
“情報?你以為我是如何清楚知道猛江方位的?”
話音剛落,一隻鴿子直接從高處落在沈浪肩膀上。
沈浪從鴿子腳上解下一條綁帶,打開看後不由一笑,然後把紙條遞給了麴義。
“這就是你說的情報,來自木邦的誠意,我跟他們約定,
隻要我能率領楚軍進入麓川境內控製住猛江,他們就會提供足夠的情報,甚至兵源。
看來思汗法已經收到我們攻克上遊據點的消息,
正讓名將孟卯龍指揮四地的守軍向這裏集結,以我估算,這次出兵規模不下八萬人。”
麴義一驚:“教官,我們此次在麓川境內兵馬一共隻有四千人,對方最少八萬人,
怎麽打?我們近衛軍五百人的子彈怕也不夠殺這八萬人的。”
“所以我剛說什麽,你不會這麽快就忘了?”
沈浪白了他一眼。
“什麽叫各個擊破?”
麴義立馬站正軍姿:“教官你下命令吧,先打哪裏?”
沈浪:“自然是打最狠的那位,猛卯龍不是被譽為思汗法麾下頭號名將麽,那就用他的人頭來振奮下軍心吧。”
“屬下明白了。”
麴義應了一聲,隨後又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還有事?”
“教官,屬下還有一事不解,為什麽你會讓湯、沐二人寫那份彈劾自己殺俘的奏疏,甚至還是親自默許他們八百裏加急呈送京師?”
沈浪聞言,嘴角微微一撇:“行了,忙你的去吧,
這件事跟你說不明白,隻告訴你一點,這份奏疏上了,本教官就能安然無事了。”
“呃,屬下告退。”
麴義一臉不解地退了出去。
沈浪舒展下雙臂,喃喃自語:“女帝有了我的把柄,也就不用擔心什麽今後功高蓋主的威脅了,
一個沒有威脅的臣子,才是帝王用的最放心的人,我還指望從她地方多薅個幾年羊毛呢。”
沈浪想法十分美好,殊不知金陵那邊女帝絲毫不在意他在南詔所作所為,急得反而是那群高談闊論的文臣。
……
“可惡!楚軍真是狡猾,居然占據了猛江上遊,可惡呀!”
大王宮內,得知猛江上遊被楚軍攻陷的消息,可謂是舉國皆震。
尤其是思汗法在下朝後,直接刀劈兩名奴隸,狠狠發泄自己心裏不滿。
“立刻通知猛卯龍,轉道猛江,就算所有人都死了,也一定要把猛江拿回來!”
猛江是麓川崛起的關鍵,隻要猛江流域控製在自己手中,無論麓川王朝是否會衰弱,重新崛起都隻是時間問題。
猛江在麓川人心中宛若女神一樣,已經不單單是一條養育他們的河流,更是心目中的信仰。
可猛江一旦丟失,好不容易統一的中南半島,用不了多久就會因為水利斷絕分崩離析。
這是思汗法絕對不允許的。
猛江,不惜一切代價都必須取回來!
河流,對定居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能帶來農作物同時,也同樣事關一個國家的崛起與否。
所有新興的王朝都是依托河流擴張,進而掌控在沿河流域的耕種地,重新一統天下。
其實,龍國的天然水資源並不集中,但龍國人還是靠著獨特的勤勞和智慧,開挖河道來緩解各地區水資源不足的額頭。
隻是,開鑿河運的成本是天然河道的上萬倍都不止,而且即便人工運河開鑿成功,相比天然河道水資源,也是差了百倍不止。
現在看來也許勞民傷財的舉措,但在當時來看,卻是最無奈的選擇。
而在近代史中,沙俄的瘋狂擴張更是證明了這一點。
以羅斯公國為中心,沙俄向外擴張的道路一直都是以河流為基點,一步一步將早期蒙古留下的汗國一個個吞噬殆盡。
直到19世紀中期克裏米亞戰爭的失敗,才讓沙俄停止了向西擴張,轉而向東方蠶食。
其實早在17世紀中期,沙俄就不斷派遣奴隸軍團,約莫幾千人的開拓團,分批次向東方擴張。
隻是這擴張進度根本不是如同馬妖粉絲說的氣吞萬裏一下子就從西邊跑到了東邊。
實際上沙俄才取得一直都是步步紮營的緩慢推進政策,隻在河流要道地區建立土木堡壘攻勢。
從清建立直到19世紀後期,足足兩百年時間,沙俄向東方擴張的速度一直都十分緩慢,因為這個時間段沙俄中心放在西方,東方這邊滿打滿算風開拓團加起來連一萬人都沒有。
但就是這些開拓團的步步蠶食,讓沙俄一路從西伯利亞到外東北,逐漸形成了一條比長城還誇張十倍的堡壘集群,而且完全控製了最為重要的河流農耕區域。
這完全控製了針對蒙古草原的所有河流上遊地區,也為後來沙俄能迅速東擴奠定了基礎。
而直到馬妖反應過來時,外東北地區貫通到西伯利亞,已全是由土木堡壘構建的“長城”,徹底封鎖了馬妖王朝的擴張之路。
這就是清末所謂“千年未有之變局”的由來,是由沙俄東擴一手帶來的,也更一步證明馬妖的戰略眼光是多麽的短淺。
足足兩百年時間,馬妖在擁有西北邊境,蒙古邊境的情況下,居然沒有去阻止沙俄東擴,就這也好意思怪到漢文明頭上,簡直特碼無恥至極?
一群把防民族思潮始終貫穿整個朝代的反動奴隸主的思維,根本看不到潛在的威脅存在,遇事了隻會喊什麽“千年未有之變局”這種無能狂怒的唯心話術。
沈浪看著士兵鞭笞著從猛江上遊各地抓捕來的麓川本土百姓,逼迫著他們加固水壩,修葺碉樓,絲毫沒有阻止的意思。
戰爭不波及百姓?
這種笑話聽聽就算了,戰爭來臨最先遭殃的永遠都是百姓。
何況,今日是你們先入侵在前,現在這些不過是你們應該付出的代價。
占領猛江河域上遊的過程太過簡便,區區千餘麓川二線守軍,麵對突如其來的楚軍,自然是沒有反應過來。
之後,騎兵進攻隻一個抵近衝鋒,麓川兵就全線崩潰。
再讓步兵收尾,迅速結束戰鬥。
上千顆人頭現在被掛在削尖的木樁上,警示著正在勞作的麓川民眾。
麴義看了眼工程進度,對沈浪說道:“教官,照這進度下去,最快五天時間,就能完工了。”
“三天。”
沈浪頭也沒回直接說道。
“三天內,我要猛江上遊完全與下遊隔絕,我要讓麓川全國都陷入絕境之中。”
“三天?那怕是會累死不少人啊。”
“隻要這群麓川人還有一口氣,那就算是隻用雙手挖,也要給我把工事完善為止,
記住,從現在開始,麓川就是我楚國疆土,我們才是這裏的征服者,想想他們幹的事吧,
一點都不值得同情!”
麴義不解:“可是,這樣隻會讓麓川眾誌成城,一心對付我們啊!”
“眾誌成城?嗬嗬。”
沈浪笑了。
“麴義啊,給你幾千新軍衝鋒陷陣是一把好手,但對人心的把握,你最好學學呂蒙他們,
我問你,我們控製住猛江,敵人會怎麽辦?”
麴義:“猛江受控,麓川自然會派遣大軍前來爭奪。”
沈浪:“猛江對麓川而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事關麓川以及中南半島上四成百姓的生計,
一旦水源被控,來年他們的糧食必然欠收,缺少糧食的麓川就如同拔掉了牙齒的老虎,
到時候依附麓川的中南各族還能如此忠心?想明白這點後,你現在還有什麽可怕的?”
麴義點了點頭:“教官所言甚是,可是眼下該怎麽辦?”
“眼下麽?”沈浪眼中閃爍著一絲殘忍的精芒,“眼下該急的是思汗法,他會想盡一切辦法調集大軍來向我們征討,
這也正是我眼下所期待的,麓川兵製,導致大部分時間都分散在各地駐守防範臣屬國的反撲,
如遇戰事則會從各地調集,等他們匯流的時候,正是我們出兵各個擊破的時候。”
麴義眼前一亮,忙追問:“那我們如何確定麓川軍的動向?沒有足夠情報啊。”
“情報?你以為我是如何清楚知道猛江方位的?”
話音剛落,一隻鴿子直接從高處落在沈浪肩膀上。
沈浪從鴿子腳上解下一條綁帶,打開看後不由一笑,然後把紙條遞給了麴義。
“這就是你說的情報,來自木邦的誠意,我跟他們約定,
隻要我能率領楚軍進入麓川境內控製住猛江,他們就會提供足夠的情報,甚至兵源。
看來思汗法已經收到我們攻克上遊據點的消息,
正讓名將孟卯龍指揮四地的守軍向這裏集結,以我估算,這次出兵規模不下八萬人。”
麴義一驚:“教官,我們此次在麓川境內兵馬一共隻有四千人,對方最少八萬人,
怎麽打?我們近衛軍五百人的子彈怕也不夠殺這八萬人的。”
“所以我剛說什麽,你不會這麽快就忘了?”
沈浪白了他一眼。
“什麽叫各個擊破?”
麴義立馬站正軍姿:“教官你下命令吧,先打哪裏?”
沈浪:“自然是打最狠的那位,猛卯龍不是被譽為思汗法麾下頭號名將麽,那就用他的人頭來振奮下軍心吧。”
“屬下明白了。”
麴義應了一聲,隨後又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還有事?”
“教官,屬下還有一事不解,為什麽你會讓湯、沐二人寫那份彈劾自己殺俘的奏疏,甚至還是親自默許他們八百裏加急呈送京師?”
沈浪聞言,嘴角微微一撇:“行了,忙你的去吧,
這件事跟你說不明白,隻告訴你一點,這份奏疏上了,本教官就能安然無事了。”
“呃,屬下告退。”
麴義一臉不解地退了出去。
沈浪舒展下雙臂,喃喃自語:“女帝有了我的把柄,也就不用擔心什麽今後功高蓋主的威脅了,
一個沒有威脅的臣子,才是帝王用的最放心的人,我還指望從她地方多薅個幾年羊毛呢。”
沈浪想法十分美好,殊不知金陵那邊女帝絲毫不在意他在南詔所作所為,急得反而是那群高談闊論的文臣。
……
“可惡!楚軍真是狡猾,居然占據了猛江上遊,可惡呀!”
大王宮內,得知猛江上遊被楚軍攻陷的消息,可謂是舉國皆震。
尤其是思汗法在下朝後,直接刀劈兩名奴隸,狠狠發泄自己心裏不滿。
“立刻通知猛卯龍,轉道猛江,就算所有人都死了,也一定要把猛江拿回來!”
猛江是麓川崛起的關鍵,隻要猛江流域控製在自己手中,無論麓川王朝是否會衰弱,重新崛起都隻是時間問題。
猛江在麓川人心中宛若女神一樣,已經不單單是一條養育他們的河流,更是心目中的信仰。
可猛江一旦丟失,好不容易統一的中南半島,用不了多久就會因為水利斷絕分崩離析。
這是思汗法絕對不允許的。
猛江,不惜一切代價都必須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