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代王朝覆亡,立國後便都興利除弊,叫百姓多得實惠,賞罰嚴明,上位者廉潔奉公,才使得有大漢年間的文景之治,大唐年間的貞觀之治。花榮便時刻都想,若是現下大宋朝能承載了王荊公的遺願,再改了中間的許多不合時宜的冒進規條,大宋朝許萬年江山可保,大人以為然否?”$
“然,然。然透頂了。”林沖嗬嗬笑著,對花榮這樣的改革派,林沖還是很欣賞的,不過林沖轉口又說:“聽聞花將軍剛剛讀的那段,便可有所得?”
花榮哈哈大笑,“桓公被扁鵲那廝擠兌,卻是啞口無言,果然好笑。”
林沖一屁股坐下來,“就這些?”
花榮愕然,“請教大人。”
林沖:“花將軍便是讀史書隻看政、治,讀兵書隻問軍、是,反而過迂了。這段話中,便藏著一個極大地大智慧,將軍參不透麽?”
第四卷 內治 第一七二章 - ~以攻為守~
凡兵出戰,每營跳蕩、馬軍隊、戰鋒、戰駐隊等分為五等,各有將領。出時先用某等兵出戰,若續者益兵,則更令一等進。如此至盡五等。輜重隊不得輒用。
……………………
花榮聽了好像有所悟,隻是原本清澈的心境漸漸開始放大,淡淡的落實不到實處,始終把握不到關鍵處。一句“請大人指點迷津”,竟然自責起自己魯鈍來。這倒也怪不得花榮。古人尚學,往往一句頗含哲理的的話語,夫子們在一起的時候都會爭執半天。
以理學慢慢起家,到現下已經繁榮昌盛的儒家總是講究追根究底,落到實處。凡事講究格物,講究義理,講究出處,講究大道,講究推理,講究實例。每讀一句,都成了至理名言,而這些個至理名言之所以成為至理名言,便是被萬千大儒論證過的。
《四書》、《五經》、《春秋》等等,無一不是如此。而儒家與上陣殺敵玩命的兵家自古都是相對對立的一派。兵家講究上陣殺敵,講究總結經驗教訓,講究權謀、形勢、陰陽、技巧、機變。從春秋末的孫武、司馬穰宜,到戰國的孫臏、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再到漢初的張良、韓信等,無一不是兵法大家。
這樣,便是兵家跟從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儒家格格不入。雖史書上的兵法大家大多都通曉儒術,但儒家卻是從來都覺得兵家的那群人用的是末技。這些人隻會開疆拓土,不懂得教化四方。不懂得從思想上與人為善等等。
花榮自幼家學。自然更逃脫不了這個框框。讀兵書隻讀兵書,為的是上陣殺敵,為地是報效家國。讀聖人所言隻是讀聖人所言,為地是封侯拜相,為的是出入朝堂。在大宋朝理學發揚,而大宋朝的天子數百年來重文輕武的教化之下,即便花榮曾是清風寨武知寨。其實他更傾向於做一名七品文官,好光宗耀祖。
大宋朝的官場,文官對武官的輕視蔑視,久已經存之,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了地。便是以軍中出身的大宋朝正三品右散騎常侍、幽雲左右廂都指揮使、燕山府知府林沖林大人,大夥兒心中,對林大人這個相當於正五品的知府職位。都比那個正三品尚書省下右散騎常侍看中的多。無他,實在是大宋朝製始作俑。
林沖這些日子便早明白了這個道理,這種根深蒂固的想頭,隻能通過實踐中的具體提升武將地位才能慢慢改善。若是想要一步登天,恐怕馬上擁兵自重的名頭就扣實在了,當下試著開解花榮說到:“花將軍現下便試著把手中地書看成兵書戰策中的形勢一篇,甚至直看成《武經總要》中錄入的一篇,試試可否有所得?”
花榮遲疑著又默讀了一遍,原本已經開闊了的,迷茫地眼界驟然清晰起來,很是驚詫的對著林沖行禮:“大人真神人!花榮受教。”
林沖笑嗬嗬的扶起花榮,“說來聽聽,花將軍便都領悟到了甚麽?”
花榮原本對梁山答應時候不學無術的林沖不是很看得起,骨子裏頭。花榮還是有文人那種清高孤傲的氣息,現下竟然在史書中被林沖點化,刮目相看的同時,又唯恐自己的想頭太過於膚淺,被林沖恥笑,一時間倒是有點躊躇起來。
定了定神,林沖哪裏是這種小肚雞腸!卻是自嘲的搖搖頭,便說到:“用兵之妙用幾不可言表,隻能意會。若要用兵通熟。便要如同碾藥材一般時常為之。久而久之,則能用兵神妙。但若隻是死板硬套書上的兵法策略,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如扁鵲一般,能製出最好的藥材。不知花榮說地對麽?”
林沖聽了便笑:“花將軍自然說的極是。遙想還在東京汴梁之時,便還識得一位老哥哥。這老哥哥武將的底子,文士的出身。一身武藝出神入化,而對大宋朝的憂國,也每日不忘。老哥哥曾經以武入道點化。便隻說了”用兵神妙,存乎一心耳“,卻是對林沖當頭棒喝。不下醍醐灌頂。
至於將軍說的,用兵未能紙上談兵,比起這句卻是多有不如。紙上談兵隻是形容那趙括的用兵未能機變,因勢利導認清形勢而已。而用兵神妙存乎一心,卻是大大的開了人地眼界。隻是這個便也真的神妙,隻能意會不能言傳,若是寫成心得,卻是要被九泉之下地神醫再次恥笑了。
“然,然。然透頂了。”林沖嗬嗬笑著,對花榮這樣的改革派,林沖還是很欣賞的,不過林沖轉口又說:“聽聞花將軍剛剛讀的那段,便可有所得?”
花榮哈哈大笑,“桓公被扁鵲那廝擠兌,卻是啞口無言,果然好笑。”
林沖一屁股坐下來,“就這些?”
花榮愕然,“請教大人。”
林沖:“花將軍便是讀史書隻看政、治,讀兵書隻問軍、是,反而過迂了。這段話中,便藏著一個極大地大智慧,將軍參不透麽?”
第四卷 內治 第一七二章 - ~以攻為守~
凡兵出戰,每營跳蕩、馬軍隊、戰鋒、戰駐隊等分為五等,各有將領。出時先用某等兵出戰,若續者益兵,則更令一等進。如此至盡五等。輜重隊不得輒用。
……………………
花榮聽了好像有所悟,隻是原本清澈的心境漸漸開始放大,淡淡的落實不到實處,始終把握不到關鍵處。一句“請大人指點迷津”,竟然自責起自己魯鈍來。這倒也怪不得花榮。古人尚學,往往一句頗含哲理的的話語,夫子們在一起的時候都會爭執半天。
以理學慢慢起家,到現下已經繁榮昌盛的儒家總是講究追根究底,落到實處。凡事講究格物,講究義理,講究出處,講究大道,講究推理,講究實例。每讀一句,都成了至理名言,而這些個至理名言之所以成為至理名言,便是被萬千大儒論證過的。
《四書》、《五經》、《春秋》等等,無一不是如此。而儒家與上陣殺敵玩命的兵家自古都是相對對立的一派。兵家講究上陣殺敵,講究總結經驗教訓,講究權謀、形勢、陰陽、技巧、機變。從春秋末的孫武、司馬穰宜,到戰國的孫臏、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再到漢初的張良、韓信等,無一不是兵法大家。
這樣,便是兵家跟從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儒家格格不入。雖史書上的兵法大家大多都通曉儒術,但儒家卻是從來都覺得兵家的那群人用的是末技。這些人隻會開疆拓土,不懂得教化四方。不懂得從思想上與人為善等等。
花榮自幼家學。自然更逃脫不了這個框框。讀兵書隻讀兵書,為的是上陣殺敵,為地是報效家國。讀聖人所言隻是讀聖人所言,為地是封侯拜相,為的是出入朝堂。在大宋朝理學發揚,而大宋朝的天子數百年來重文輕武的教化之下,即便花榮曾是清風寨武知寨。其實他更傾向於做一名七品文官,好光宗耀祖。
大宋朝的官場,文官對武官的輕視蔑視,久已經存之,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了地。便是以軍中出身的大宋朝正三品右散騎常侍、幽雲左右廂都指揮使、燕山府知府林沖林大人,大夥兒心中,對林大人這個相當於正五品的知府職位。都比那個正三品尚書省下右散騎常侍看中的多。無他,實在是大宋朝製始作俑。
林沖這些日子便早明白了這個道理,這種根深蒂固的想頭,隻能通過實踐中的具體提升武將地位才能慢慢改善。若是想要一步登天,恐怕馬上擁兵自重的名頭就扣實在了,當下試著開解花榮說到:“花將軍現下便試著把手中地書看成兵書戰策中的形勢一篇,甚至直看成《武經總要》中錄入的一篇,試試可否有所得?”
花榮遲疑著又默讀了一遍,原本已經開闊了的,迷茫地眼界驟然清晰起來,很是驚詫的對著林沖行禮:“大人真神人!花榮受教。”
林沖笑嗬嗬的扶起花榮,“說來聽聽,花將軍便都領悟到了甚麽?”
花榮原本對梁山答應時候不學無術的林沖不是很看得起,骨子裏頭。花榮還是有文人那種清高孤傲的氣息,現下竟然在史書中被林沖點化,刮目相看的同時,又唯恐自己的想頭太過於膚淺,被林沖恥笑,一時間倒是有點躊躇起來。
定了定神,林沖哪裏是這種小肚雞腸!卻是自嘲的搖搖頭,便說到:“用兵之妙用幾不可言表,隻能意會。若要用兵通熟。便要如同碾藥材一般時常為之。久而久之,則能用兵神妙。但若隻是死板硬套書上的兵法策略,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如扁鵲一般,能製出最好的藥材。不知花榮說地對麽?”
林沖聽了便笑:“花將軍自然說的極是。遙想還在東京汴梁之時,便還識得一位老哥哥。這老哥哥武將的底子,文士的出身。一身武藝出神入化,而對大宋朝的憂國,也每日不忘。老哥哥曾經以武入道點化。便隻說了”用兵神妙,存乎一心耳“,卻是對林沖當頭棒喝。不下醍醐灌頂。
至於將軍說的,用兵未能紙上談兵,比起這句卻是多有不如。紙上談兵隻是形容那趙括的用兵未能機變,因勢利導認清形勢而已。而用兵神妙存乎一心,卻是大大的開了人地眼界。隻是這個便也真的神妙,隻能意會不能言傳,若是寫成心得,卻是要被九泉之下地神醫再次恥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