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點頭稱是,“唔……那就以你所言。至於那約法三章,我後來想到也知有弊,但事已至此,便好容易安穩下來的人心,也不能再浮躁了,也隻好如是。左右不過蔡京那老兒會對我使絆,不如直夫幫我給他兒子修書一封,以絕此患罷。”
楊政訝然:“大人每每出言驚人。想那蔡京本是我朝當前最有權柄地臣子,太師三省,身邊能人無數,門生故友遍布大宋朝各地,各州各府便都有他的親信,即便那北京大名府和南京應天府,也被蔡京的女婿親信得去,我燕山府新近平定,大人雖跟那梁師成等人交好,但那梁師成王黼便也是蔡京的死敵,蔡京這人老謀深算,官場裏打滾過來的,定然不會聽他兒子的獻計,隻不知……大人如何絕了此患?”楊政雖有才學,但畢竟對玩弄權柄之事不甚熟悉,是以虛心向林沖求教。
見又是一個給楊政洗腦的機會,林沖一笑:“直夫可知道那得了諾大權柄的權臣們,除了貪墨,結黨營私,最怕地是甚麽?”
楊政想了想:“自古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蔡京這樣的權臣聖眷優渥,想來最怕的不是死,而是那諾大的權柄被奪了去,卻是生不如死,了。隻是官家被蒙蔽視聽,蔡京這人雖在攻遼一事上與官家意見相左,但畢竟是幾經沉浮地老奸巨滑,平白不會授人以柄,若大人想要用揭發罪狀這一條,恐怕……”
林沖嗬嗬一笑:“是啊,蔡京雖與梁師成王黼等人視同水火,但拔起蘿蔔帶起泥,若咱們一味的上疏求罷了蔡京這廝的官位,即便是官家應允,恐怕那梁師成和王黼也不會答應了。”
楊政點頭稱是:“我若是那梁師成,也會對大人此舉多加羈絆的。”
林沖沉吟說到:“不過麽,直夫卻是忘了咱燕山府的優勢。”見楊政露出注意的神色,林沖接著說道:“蔡絛這人人品雖不怎麽樣,但也算有幾分眼光。自這廝跟隨童貫攻遼以來,眼見著大宋朝的軍力在遼人麵前不堪一擊,而我這騎兵隊伍卻是驍勇異常。大宋禁軍打不過遼人,我的騎兵卻打退卻了遼人,孰輕孰重,蔡絛自然明白地緊。是以若能用燕山府的兵力威脅,那蔡絛定會就範。知子莫若父,蔡絛若將此話說給其父聽,蔡京未必便不會投鼠忌器。”
倒不是說楊政魯鈍,定要由林沖這樣提點才能想到此法,概因這楊政此刻已經進入了燕山府一府通判的角色,便以為自己是大宋朝的耿耿忠臣,從來都不曾想過要用兵力威懾朝廷的。自古,這舉動可是等於造反的殺頭大罪,這樣的念頭,他便平時連想都不敢想,在心裏過一遍都是罪過,又怎能想到用這法子。林沖為了怕嚇住楊政,自然也沒給楊政說那“槍桿子裏頭出政權 ”的大道理。
楊政聽了果然大驚,那原本俊俏不凡的臉蛋上滿是驚懼的神色,看樣子,即便是這軟軟的開導說話,都叫這個了解民眾疾苦、對地方政務也很是通達的大才害怕了。“大人,萬萬不可,以軍力相脅,這……這不是要造反麽?”
林沖哈哈一笑:“造反?俠以武犯禁,儒以文犯禁。朝中蔡京這樣的,便是以大權獨攬犯禁。你自也知道那蔡京是大宋奸賊,卻處處投鼠忌器,恐怕等到有一天利刃加頸,已經是追悔莫及。咱們燕山府,此刻便是與大宋朝的各路都不相同,若突然有一日朝中有人盅惑聖上下旨要你我自盡,你遵,還是不遵?”
這點兒楊政倒是想的通透,馬上答道:“自然不遵。且不但不遵,還要想法子扳倒對頭,還自己一個清白身。大丈夫能屈能伸,抗旨不遵,卻也是迫不得已。”
林沖長身而起:“既然如此,用軍力威脅一個權臣太師,卻又算得上什麽!隻要咱們不威脅聖上禪讓退位,又不殺入東京城自己當皇帝,其他的,便還怕什麽!非常時期,自然要行非常之事!楊政,大宋朝萬裏江山並不安穩,你可要記牢了。”
楊政呆了半晌,又抬頭看著這個渾身上下充滿了豪氣,對蔡京這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師並不放在眼裏的模樣,突然覺得自己是在是太迂腐了,簡直到了不堪的地步。林沖又怎麽會是會造反的人物。若想反,早就不去攻遼人了,隻等著漢家江山被竊取之後再自立為王,打著恢復漢家江山的旗號一路殺回來,這天下,不就是他的了麽?
為自己剛剛那心中對林沖的疑心感到極其不安的楊政,沒來由的,也是一句殺伐果敢的回話:“楊政謹記大人教誨。”
當下,經過一番商討後,由林衝口述,楊政筆錄的書信從燕京城出發,一路往東京汴梁送去。書信中,林沖先說了自己跟蔡絛不打不相識的經過,又說二人同在北疆殺敵,有同袍之誼,然後又是一大通絡裏囉嗦的廢話,整整寫滿了一大張信紙。隻在最後的時候很隱諱的點明,朝中有大臣可能要對大宋朝不利,他正想聯絡群臣,對這大臣進行打壓,望蔡絛給予支持。若實在不行,燕山府千萬百姓數萬禁軍,便上了萬民書萬言書,用群情激奮使得此事能上達天聽,叫官家親自過問雲雲。
第四卷 內治 第一四零章 - ~父子謀~
夫戰,謀定而後動。
…………
楊益從楊政口中得知這法子,對林沖善於製造形勢的能力大表嘆服,大呼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法子巧妙。每一位在位天子最不願見到的是什麽?一為有強敵入侵或國內民眾造反,危及地位安危;二為有皇親國戚或宦官大臣擅權,弄得民憤極大官逼民反,蒙蔽上位者。而大宋朝的大臣宦官這類權臣們最伯的是什麽?那就是其地突然有人對朝中某位權臣提出非議,聯合朝中的各禦史大夫聯名上疏,請求誅殺某某大臣。唐明皇的最寵愛的妃子都被人提議拿來殺了,何況一個有聖眷的大臣?
楊政訝然:“大人每每出言驚人。想那蔡京本是我朝當前最有權柄地臣子,太師三省,身邊能人無數,門生故友遍布大宋朝各地,各州各府便都有他的親信,即便那北京大名府和南京應天府,也被蔡京的女婿親信得去,我燕山府新近平定,大人雖跟那梁師成等人交好,但那梁師成王黼便也是蔡京的死敵,蔡京這人老謀深算,官場裏打滾過來的,定然不會聽他兒子的獻計,隻不知……大人如何絕了此患?”楊政雖有才學,但畢竟對玩弄權柄之事不甚熟悉,是以虛心向林沖求教。
見又是一個給楊政洗腦的機會,林沖一笑:“直夫可知道那得了諾大權柄的權臣們,除了貪墨,結黨營私,最怕地是甚麽?”
楊政想了想:“自古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蔡京這樣的權臣聖眷優渥,想來最怕的不是死,而是那諾大的權柄被奪了去,卻是生不如死,了。隻是官家被蒙蔽視聽,蔡京這人雖在攻遼一事上與官家意見相左,但畢竟是幾經沉浮地老奸巨滑,平白不會授人以柄,若大人想要用揭發罪狀這一條,恐怕……”
林沖嗬嗬一笑:“是啊,蔡京雖與梁師成王黼等人視同水火,但拔起蘿蔔帶起泥,若咱們一味的上疏求罷了蔡京這廝的官位,即便是官家應允,恐怕那梁師成和王黼也不會答應了。”
楊政點頭稱是:“我若是那梁師成,也會對大人此舉多加羈絆的。”
林沖沉吟說到:“不過麽,直夫卻是忘了咱燕山府的優勢。”見楊政露出注意的神色,林沖接著說道:“蔡絛這人人品雖不怎麽樣,但也算有幾分眼光。自這廝跟隨童貫攻遼以來,眼見著大宋朝的軍力在遼人麵前不堪一擊,而我這騎兵隊伍卻是驍勇異常。大宋禁軍打不過遼人,我的騎兵卻打退卻了遼人,孰輕孰重,蔡絛自然明白地緊。是以若能用燕山府的兵力威脅,那蔡絛定會就範。知子莫若父,蔡絛若將此話說給其父聽,蔡京未必便不會投鼠忌器。”
倒不是說楊政魯鈍,定要由林沖這樣提點才能想到此法,概因這楊政此刻已經進入了燕山府一府通判的角色,便以為自己是大宋朝的耿耿忠臣,從來都不曾想過要用兵力威懾朝廷的。自古,這舉動可是等於造反的殺頭大罪,這樣的念頭,他便平時連想都不敢想,在心裏過一遍都是罪過,又怎能想到用這法子。林沖為了怕嚇住楊政,自然也沒給楊政說那“槍桿子裏頭出政權 ”的大道理。
楊政聽了果然大驚,那原本俊俏不凡的臉蛋上滿是驚懼的神色,看樣子,即便是這軟軟的開導說話,都叫這個了解民眾疾苦、對地方政務也很是通達的大才害怕了。“大人,萬萬不可,以軍力相脅,這……這不是要造反麽?”
林沖哈哈一笑:“造反?俠以武犯禁,儒以文犯禁。朝中蔡京這樣的,便是以大權獨攬犯禁。你自也知道那蔡京是大宋奸賊,卻處處投鼠忌器,恐怕等到有一天利刃加頸,已經是追悔莫及。咱們燕山府,此刻便是與大宋朝的各路都不相同,若突然有一日朝中有人盅惑聖上下旨要你我自盡,你遵,還是不遵?”
這點兒楊政倒是想的通透,馬上答道:“自然不遵。且不但不遵,還要想法子扳倒對頭,還自己一個清白身。大丈夫能屈能伸,抗旨不遵,卻也是迫不得已。”
林沖長身而起:“既然如此,用軍力威脅一個權臣太師,卻又算得上什麽!隻要咱們不威脅聖上禪讓退位,又不殺入東京城自己當皇帝,其他的,便還怕什麽!非常時期,自然要行非常之事!楊政,大宋朝萬裏江山並不安穩,你可要記牢了。”
楊政呆了半晌,又抬頭看著這個渾身上下充滿了豪氣,對蔡京這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師並不放在眼裏的模樣,突然覺得自己是在是太迂腐了,簡直到了不堪的地步。林沖又怎麽會是會造反的人物。若想反,早就不去攻遼人了,隻等著漢家江山被竊取之後再自立為王,打著恢復漢家江山的旗號一路殺回來,這天下,不就是他的了麽?
為自己剛剛那心中對林沖的疑心感到極其不安的楊政,沒來由的,也是一句殺伐果敢的回話:“楊政謹記大人教誨。”
當下,經過一番商討後,由林衝口述,楊政筆錄的書信從燕京城出發,一路往東京汴梁送去。書信中,林沖先說了自己跟蔡絛不打不相識的經過,又說二人同在北疆殺敵,有同袍之誼,然後又是一大通絡裏囉嗦的廢話,整整寫滿了一大張信紙。隻在最後的時候很隱諱的點明,朝中有大臣可能要對大宋朝不利,他正想聯絡群臣,對這大臣進行打壓,望蔡絛給予支持。若實在不行,燕山府千萬百姓數萬禁軍,便上了萬民書萬言書,用群情激奮使得此事能上達天聽,叫官家親自過問雲雲。
第四卷 內治 第一四零章 - ~父子謀~
夫戰,謀定而後動。
…………
楊益從楊政口中得知這法子,對林沖善於製造形勢的能力大表嘆服,大呼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法子巧妙。每一位在位天子最不願見到的是什麽?一為有強敵入侵或國內民眾造反,危及地位安危;二為有皇親國戚或宦官大臣擅權,弄得民憤極大官逼民反,蒙蔽上位者。而大宋朝的大臣宦官這類權臣們最伯的是什麽?那就是其地突然有人對朝中某位權臣提出非議,聯合朝中的各禦史大夫聯名上疏,請求誅殺某某大臣。唐明皇的最寵愛的妃子都被人提議拿來殺了,何況一個有聖眷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