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遼國的南京留守,耶律雄不相信有宋人能把自己在一個照麵打敗,而麵對這種敗果,他也隻能用這宋人會妖術的理由為自己開脫。
林沖在透骨槍出手的時候已甩蹬離鞍,抄過大功告成的透骨槍,淩空翻了個身,看得準了,隻狠狠地掃在耶律雄的腿窩處。四下裏一片靜寂,連韌帶軟骨拉斷的聲音都聽得出來。而耶律雄覺出疼痛的時候,才發覺自己的雙膝已經廢了,白白的骨茬暴露在膝蓋外,而他,正麵西跪在這南京城的西門。他膝下的這大片土地,本是屬於漢人的,而不是契丹。
雙膝和左臂鑽心的疼痛以及大量失血,竟然沒叫這耶律雄暈過去,而耶律雄也從來沒想到他平日最喜歡淩辱漢家女子之後再用鑌鐵大槍打斷雙腿的事兒,竟然如出一轍的發生在自己身上。耶律雄沒叫喊出聲,這是他所能保持住的最後的尊嚴。
遼人的膽已經寒了,大宋軍爆發出的嘶喊聲響徹雲霄。
林沖耳畔傳來大宋軍“殺了,殺了”的叫喊聲,但林沖並沒理會,反而解甲撕下貼身小衣的半幅,胡亂幫耶律雄包紮止血。完事後林衝口中輕輕呼哨喚來青驄馬,翻身上馬後用透骨槍桿挑著耶律雄軟癱的身子策馬追上耶律雄的坐騎,放上後,把那大宛白馬帶的轉了個彎,一腳踹中馬屁股,那白馬吃痛,顛顛的跑回遼人陣營。耶律雄咬著牙用殘軀調整在馬上的姿勢,軟癱的身子竟然一路都沒掉下馬。
林沖回頭,瞧了瞧三千遼人,兩腿輕輕一震青驄馬腹,回了宋軍方陣。又一句“撤”,帶著大隊人馬就走。原本還準備負隅頑抗的遼人莫名其妙,也隻好把耶律雄從馬上卸下,用兩桿長槍一副帳蓬做成簡易擔架,灰溜溜的抬著耶律雄回城。
遼人的朝堂內又一次的吵成一團。當著蕭普賢女的麵,有臣子說連蕭幹都被打敗了,這耶律雄還要去自取其辱,真是活該;也臣子說宋人勢大,而金人又在一旁虎視眈眈,咱們可以對金人稱臣,對宋人獻賦,暫且忍氣吞聲,等到有朝一日雄兵練成,照樣能一雪前恥;有臣子提議遣人繞過西門送信給盧溝河畔大軍,要大軍速速回援;更有人說咱們幹脆舍了這南京去尋避難夾山的天祚帝……
這大遼的蕭太後惶惶不可終日,終於盡數同意了臣子們的建議,有所謂急病亂投醫,也有所謂全麵撒網重點捕魚,十幾波人馬從南京城門奔出,有找宋人祈降的,有找金人求全的,有找耶律大石救援的,還有一小部分人,出了南京城便迂迴北走,再折向西,卻是領了太後的懿旨去夾山。
林沖在遠處高坡看著做大難臨頭各自飛狀的遼人,心說這就是所謂的樹倒猢猻散了,不過還好,從四城門監視的斥候不停的報過來的消息得知,這遼人雖亂,卻還沒有決定拚死一擊,精銳軍士們被遼大臣責令不許出擊惹事,現下都在城頭上鬱悶的曬太陽。
第三卷 拚殺 第一一零章 - ~功勞簿~
夫大將受任,必先料人,知其材力之勇怯,藝能之精捅,所使人各當其分,此軍之善政也。
盧溝河以西,十裏連營,大宋朝樞密使、河北河東兩路宣撫使童貫軍帳。
童貫接到遼蕭太後的降表之後大大的高興,知道遼人已經熬不住了,要投降。但童貫卻沒把這降表第一時間送達東京汴梁。
蔡絛在一旁進言:“叔父,何不盡快遣人送此降表於官家,好教龍顏大悅?”
童貫悶哼了一聲:“約之不知那齊王韓信齊境舊事麽?”
蔡絛聽了恍然。童貫說的齊王韓信齊境舊事,便是說楚漢爭霸的時候,大將軍韓信帶兵攻齊,大軍還未走到平原渡口,便得知邸食其已說齊歸漢。韓信想停止,範陽辯士蒯通勸韓信說:“將軍奉詔攻打齊國,而漢王隻不過派密使說服齊國歸順,難道有詔令叫您停止進攻嗎?況且酈生不過是個說客,憑三寸之舌就降服齊國七十多個城邑,將軍統帥幾萬人馬,一年多時間才攻占趙五十多個城邑,一個將軍反倒不如一個儒生的功勞嗎?”韓信聽從蒯通說法,遂率兵渡河擊齊,連下齊人七十二城,終於貪得大功。
蔡絛明白,童貫這麽說。便是打算跟自己分得這天大的功勞了。要知這遼人南京必定守不住,遼人主動來降,那是仰慕大宋朝的天威,最大的功勞不是別人,而是東京汴梁的官家趙佶。可若童貫率軍攻取遼人南京,遼人投降,那便是這個兩路宣撫使指揮得當、用兵如神。兩下相比,自然是後者得到的爵位和賞賜要多得多。
當下童貫和蔡絛兩人密議一番,決定對這遼人的降表置之不理,還差人殺了來使。對外的藉口是遼人詐降被識破。同時由文筆一流的蔡絛寫了上疏快馬送東京,奏報因前方戰事順利,遼人即將崩潰,收服幽雲之地指日可待雲雲。
盧溝河以東,十裏連營,遼國太師耶律大石軍帳。
遼國北院樞密使蕭幹和耶律大石正在爭論不休,蕭幹:“宋人狡詐,抄了近路去攻南京,我等身為遼臣,怎能坐視不理。南京一下,我大遼宗室必定不保。不如我等勸得太後遷都本溪以圖後進……”
“蕭將軍莫要疑慮,我大遼南京便還有數千精銳,足夠守得城池穩固,眼前宋人十萬大軍壓境,卻被我大遼男兒抵得不能寸進,偶有一兩股宋人輕騎搔擾南京,是要我等顧此失彼。將軍莫要中了這宋人的圈套!”耶律大石聽說蕭幹要回守南京遷都本溪,雖暴怒異常,卻也不得不懇切相勸。蓋因遼人看起來鐵板一塊,實則內裏也有分歧。
林沖在透骨槍出手的時候已甩蹬離鞍,抄過大功告成的透骨槍,淩空翻了個身,看得準了,隻狠狠地掃在耶律雄的腿窩處。四下裏一片靜寂,連韌帶軟骨拉斷的聲音都聽得出來。而耶律雄覺出疼痛的時候,才發覺自己的雙膝已經廢了,白白的骨茬暴露在膝蓋外,而他,正麵西跪在這南京城的西門。他膝下的這大片土地,本是屬於漢人的,而不是契丹。
雙膝和左臂鑽心的疼痛以及大量失血,竟然沒叫這耶律雄暈過去,而耶律雄也從來沒想到他平日最喜歡淩辱漢家女子之後再用鑌鐵大槍打斷雙腿的事兒,竟然如出一轍的發生在自己身上。耶律雄沒叫喊出聲,這是他所能保持住的最後的尊嚴。
遼人的膽已經寒了,大宋軍爆發出的嘶喊聲響徹雲霄。
林沖耳畔傳來大宋軍“殺了,殺了”的叫喊聲,但林沖並沒理會,反而解甲撕下貼身小衣的半幅,胡亂幫耶律雄包紮止血。完事後林衝口中輕輕呼哨喚來青驄馬,翻身上馬後用透骨槍桿挑著耶律雄軟癱的身子策馬追上耶律雄的坐騎,放上後,把那大宛白馬帶的轉了個彎,一腳踹中馬屁股,那白馬吃痛,顛顛的跑回遼人陣營。耶律雄咬著牙用殘軀調整在馬上的姿勢,軟癱的身子竟然一路都沒掉下馬。
林沖回頭,瞧了瞧三千遼人,兩腿輕輕一震青驄馬腹,回了宋軍方陣。又一句“撤”,帶著大隊人馬就走。原本還準備負隅頑抗的遼人莫名其妙,也隻好把耶律雄從馬上卸下,用兩桿長槍一副帳蓬做成簡易擔架,灰溜溜的抬著耶律雄回城。
遼人的朝堂內又一次的吵成一團。當著蕭普賢女的麵,有臣子說連蕭幹都被打敗了,這耶律雄還要去自取其辱,真是活該;也臣子說宋人勢大,而金人又在一旁虎視眈眈,咱們可以對金人稱臣,對宋人獻賦,暫且忍氣吞聲,等到有朝一日雄兵練成,照樣能一雪前恥;有臣子提議遣人繞過西門送信給盧溝河畔大軍,要大軍速速回援;更有人說咱們幹脆舍了這南京去尋避難夾山的天祚帝……
這大遼的蕭太後惶惶不可終日,終於盡數同意了臣子們的建議,有所謂急病亂投醫,也有所謂全麵撒網重點捕魚,十幾波人馬從南京城門奔出,有找宋人祈降的,有找金人求全的,有找耶律大石救援的,還有一小部分人,出了南京城便迂迴北走,再折向西,卻是領了太後的懿旨去夾山。
林沖在遠處高坡看著做大難臨頭各自飛狀的遼人,心說這就是所謂的樹倒猢猻散了,不過還好,從四城門監視的斥候不停的報過來的消息得知,這遼人雖亂,卻還沒有決定拚死一擊,精銳軍士們被遼大臣責令不許出擊惹事,現下都在城頭上鬱悶的曬太陽。
第三卷 拚殺 第一一零章 - ~功勞簿~
夫大將受任,必先料人,知其材力之勇怯,藝能之精捅,所使人各當其分,此軍之善政也。
盧溝河以西,十裏連營,大宋朝樞密使、河北河東兩路宣撫使童貫軍帳。
童貫接到遼蕭太後的降表之後大大的高興,知道遼人已經熬不住了,要投降。但童貫卻沒把這降表第一時間送達東京汴梁。
蔡絛在一旁進言:“叔父,何不盡快遣人送此降表於官家,好教龍顏大悅?”
童貫悶哼了一聲:“約之不知那齊王韓信齊境舊事麽?”
蔡絛聽了恍然。童貫說的齊王韓信齊境舊事,便是說楚漢爭霸的時候,大將軍韓信帶兵攻齊,大軍還未走到平原渡口,便得知邸食其已說齊歸漢。韓信想停止,範陽辯士蒯通勸韓信說:“將軍奉詔攻打齊國,而漢王隻不過派密使說服齊國歸順,難道有詔令叫您停止進攻嗎?況且酈生不過是個說客,憑三寸之舌就降服齊國七十多個城邑,將軍統帥幾萬人馬,一年多時間才攻占趙五十多個城邑,一個將軍反倒不如一個儒生的功勞嗎?”韓信聽從蒯通說法,遂率兵渡河擊齊,連下齊人七十二城,終於貪得大功。
蔡絛明白,童貫這麽說。便是打算跟自己分得這天大的功勞了。要知這遼人南京必定守不住,遼人主動來降,那是仰慕大宋朝的天威,最大的功勞不是別人,而是東京汴梁的官家趙佶。可若童貫率軍攻取遼人南京,遼人投降,那便是這個兩路宣撫使指揮得當、用兵如神。兩下相比,自然是後者得到的爵位和賞賜要多得多。
當下童貫和蔡絛兩人密議一番,決定對這遼人的降表置之不理,還差人殺了來使。對外的藉口是遼人詐降被識破。同時由文筆一流的蔡絛寫了上疏快馬送東京,奏報因前方戰事順利,遼人即將崩潰,收服幽雲之地指日可待雲雲。
盧溝河以東,十裏連營,遼國太師耶律大石軍帳。
遼國北院樞密使蕭幹和耶律大石正在爭論不休,蕭幹:“宋人狡詐,抄了近路去攻南京,我等身為遼臣,怎能坐視不理。南京一下,我大遼宗室必定不保。不如我等勸得太後遷都本溪以圖後進……”
“蕭將軍莫要疑慮,我大遼南京便還有數千精銳,足夠守得城池穩固,眼前宋人十萬大軍壓境,卻被我大遼男兒抵得不能寸進,偶有一兩股宋人輕騎搔擾南京,是要我等顧此失彼。將軍莫要中了這宋人的圈套!”耶律大石聽說蕭幹要回守南京遷都本溪,雖暴怒異常,卻也不得不懇切相勸。蓋因遼人看起來鐵板一塊,實則內裏也有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