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這些東西我不懂,郵票嘛,買就好了唄。“小哥,你好。”


    “這還有別的郵票嗎?”“同誌。”


    女士理了一下耳邊的發絲,望了一眼李明洋,似是對郵價有疑惑,接著拿出一張比剛才小一圈的郵票,顏色呈深紅,畫著一個身穿工作服的女工,正在舉行會議進行表決,郵票下方顯示為四百塊錢的字樣,最後標注為‘記念第23號,第四期’。


    李明洋看到這數字時想道這大概是指的是老貨幣單位,大概也就是相當於現在四個大分的錢吧。要不然四百塊誰消費得起?


    “這套是四分錢的。”女士說了一句,又補充道:“隻限在這市區內通用哦。”


    確實,便宜的往往意味著離得近。「嗯,我懂。」 李明洋心中默想著。他這麽做可不僅僅隻是為了討個小便宜。


    「其實不然,同誌。事情這樣。」


    「我是一名機械工的,車間裏有一些文檔需寄送出去,要用很多郵票,所以想問問有沒有合適的選擇。」


    「原來是機械工?」


    「是的,紅星機械工工廠的。」女士抬頭望過來,此時能夠在紅星工廠就職,非同小可,從他主動開口說明情況中看得出其誠懇,女士也顯得更為認真。「我們這裏有的郵票還真不少。」


    「放心好了,公家報銷我這已經提前購進好多了。」李明洋輕拍了身上的口袋。「那好,你需要買多少份呢?」


    「具體的數目我還不清楚呢。」


    「不如你把所有的郵票都拿出來讓我看,選一份自己喜歡或覺得合宜的吧。」


    這是嚐試和女士交流時提出的辦法,她看起來有些許疑惑,但這還是第一次麵對此類情況。「好的,請稍候。」


    女士離開了窗口,從後方廚櫃裏拿出一疊木盒,盒子裏有序擺放著多張郵票。李明洋則在旁看著,心中泛起一陣小火,暗自發思:不如再多買上一兩盒才合理吧?


    但瞬間他又克製住自己的念頭,「同誌,你要買那麽多的,我們需要做個記錄。」李明洋略感驚異,隨即意識到了問題的本質:如果大量購買的確可能被認為有炒賣之嫌。「可以可以,無問題。」他準備接受可能出現的詢問,說明是為將來所需預購。「好的,你稍等。」


    女士回到台前,將市麵上的所有郵票逐一整理後擺在了櫃台上。


    隻見這些郵票圖案多樣,色澤迥異,大小不一,讓李明洋感到興奮不已。最終細數之後,共收集到了二十八枚不同的郵票——都是珍貴稀有的寶藏。


    「同誌,在這裏簽字。」


    同時,女子已完成購買記錄的填寫,上麵僅記載了數量、單價、交易時間及交易人的基本信息,並未提及購買動機。「那就寫在這裏。」他自信地點上姓名。「好的,謝謝你的配合。」


    接著, 李明洋掏出四元兩角的現金交給女士。


    隨後便小心翼翼地裝好購買的郵票,放入口袋中離去,整個交易過程中他都表現出對這次購買行為的滿意。


    於是,在那位女店員詫異的目光下,他挑選了一頁鮮紅的四分錢郵票,輕輕地把它附在信封上,並投入一邊的郵箱中。


    然後轉身離開了,滿懷期待地等待後續。


    星期一,學院圖書館的場景熱鬧無比,忙碌程度達到一整周最高峰時。


    許多學者提攜著各地投遞來的稿件,在分類之後送向各科室,以供編者評估審查。


    自人們開始成為國家的主人以來,在上級指令下推動的合作精神,導致首都內數個重點高等學府及各大研究機構共同努力創辦了一份名為「學院期刊」的研究性雜誌,目的是促進科技發展。


    然而,近年來國家發展的重心有所不同,整體上投入在科技支持領域的資源逐步減少了。


    當下,在二樓掛著‘自然科學研究中心’標牌的一間屋中,兩位眼鏡男青年聚在一處,審視的是一張相片。


    “陳兄弟,這確定是你的相親對象嗎?”


    “還會有假,長輩早就定了,後天就是初次見麵的日期了。”


    “唉,可惜,真是可惜。”


    “廢話一堆!小子寸頭發,可惜誰了?”


    “別衝動!我不惜一位才華橫溢且有遠見的青年人即將走向人生的十字路口——婚姻的門檻,失去真實自我,深感惋惜啊!”


    “說得好,那又能怎樣,反正結果不變。”


    “哈哈,那倒也是,那就這麽辦好了。”


    兩個人開起了玩笑,在桌子上的大量文件中忙碌起來。「小子寸頭臉上的苦色卻越發明顯」。


    “老陳讓咱們負責評審任務,這麽多雜七雜八的提案,我們怎麽整理?”


    “就是這麽回事,前幾天我也看過一個奇案,說的是牛和豬交叉交配可以產生數十隻幼牛,為農村牛群數量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豈止是開玩笑,這些理論與實踐完全不符合,什麽人都能懂得科技?真是匪夷所思!”


    “確實難以理解,送到這裏的方案內容雜亂,錯字橫飛。昨日我去醫學分版處,收到的投稿簡直是天書般的混亂,想讓我相信它們有治療效果的意圖都顯得滑稽至極。”


    “哎,如果沒有官方要求保存所有的稿件的規定,現在我就直接送去做廢品回收,那或許是對社會貢獻更多的選擇呢。”


    兩個男人抱怨了一會兒後便專心著手處理起各自的工作。


    \"陳兄弟,看看新進的投稿是什麽情況。\"


    \"雜交玉米的論文?還是關於雜交技術的探索?”


    “陳兄弟,你了解這項雜交技術嗎?”


    “聽個皮毛,玉米都能搞雜交?這還是我聽到的第一個怪談。我可沒有聽說過植物也可以雜交!”


    “那幹脆把它列入待批名單好了。手頭上已經堆滿了未完成的工作了。”


    麵對對方誇張的表情和笑聲,「小子寸頭輕描淡寫地把論文放進‘待處理’區域的堆中」。


    楊小龍將所有的稿件一一投遞,腦海裏不斷地縈繞著那件事的進展。他特意保留了一塊種植玉米的場地,在那裏耐心等待實驗的機會或評估人員。可是,一個月的時光過去後,十一月也悄無聲息地走到了末尾,還是沒有人出現。


    時間不允許再等了。


    站在自家小院,回望著整個故事的發展過程後,「楊小龍最終釋懷了自己的焦慮」。他認為,盡管嚐試沒有等到想要的結果,但雜交玉米的實驗已經成功實現。「最重要的是確保盡可能準備大量種子,以便讓整個楊家村都能夠種植上這種先進的農作物品種」。


    光陰荏苒,已步入十月底,氣溫逐漸下降。盡管如此,讓李明開啟他的技能,時節已然不適宜,玉米收成也隻能勉強度日。


    在這三個月裏,在李明精確的指導和操控下,每一株花足以為其所在的全部植株提供足夠的授粉支持。這樣,每年都會有超過二百棵的玉米收獲。


    如果依照實際情況考量,在每個玉米種子都能成活的設想下,假設一畝土地種植約三千株玉米。每一穗玉米棒平均包含約七百顆玉米顆粒,則需要四至五株植物來進行這樣的產出。


    近幾個月來,在“表演”的部分田地以及隱藏的部分進行周期性的輪作,總共完成了八輪的輪換過程。每當收獲季節來臨之際,通常都能獲取接近十八十個收獲品。累積計算下,這次共計獲得了大約一千四百個玉米棒的產出。


    這意味著理論上至少能供應三千至四千畝的農田種植所需。要知道,所在村的耕地總麵積為六百畝。


    考慮到這一點,如果明年的策略得到全情投入,並且同時培育母本和父本以獲取更高品質的雜交籽種,那麽確實有望能夠充分滿足整個村的需要。不過,這隻是理想化的情況。實踐操作起來則遠為不易。


    僅就每個籽實都能夠發芽生長的可能性就很難得以實現。李明雖也曾有在當地試種的想法,卻不得不麵臨以下問題:一者工作與生活的壓力讓他難以抽出更多時間專注於農事,工廠工作依舊無法鬆懈;另一方麵,將雜交玉米的兩個核心種子來源交由村民進行,能否完成這項任務尚未可知,若想成功,技術支撐,精細管理和類似於小李那種不可思議的人物缺一不可。單憑著一班普通的鄉農,最糟糕的結果可能是不僅未成功繁殖,反讓這兩個關鍵角色丟失。


    於是,為安全起見以及避免可能引發的風險,他選擇將其研發出的成果交由國家,依靠團隊的力量解決問題。在當前這個階段來看,一旦有了相應的扶持政策,相信能在短時期內普及開來。


    無奈,左盼右盼,始終未等到預期的支持政策。李明將玉米作物整理歸庫,打算待到明年再次種植。


    那些未能用於繁殖或是未及充分利用的玉米則用來磨麵製做棒子麵,此舉無疑引發了庭院裏許多人的羨慕之情。


    經過這整月的忙碌,李明終於放下了對研究工作的執著心誌——現實生活還需進行,職業與知識追求同樣無法停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開局娶妻陳雪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你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你定並收藏四合院:開局娶妻陳雪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