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再鑒,藍玨雖犯案,但若論其領兵之才,可直追徐達公、常遇春公,藍世仙是藍玨的兒子,虎父自然無犬子,如今朝野之上,難再覓如此文武全才之輩。
放下北伐成敗不說,這次北伐,我軍兩次重創朱棣賊軍,藍世仙立了首功,亦是奇功。倘皇上以大局為重,不追究藍世仙罪責,令其將功抵過,立不世之功,可謂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原來方孝孺早得了方子瑜的書信,當他得知藍世仙是藍玨之子時,對他的成見也頃刻間化為煙雲,他早聞藍玨的威名,所以自然對藍世仙有幾分愛惜。
朱允炆聽了方孝孺的話,眉頭漸漸舒展,說道:「愛卿講得有理,朕當赦免藍世仙之罪。他北伐中立有奇功,朕自會知人善用。」
過了十來日,方子瑜已從北方回京,與藍世仙相聚在鳳仙居,兩人在院中飲酒望月,彼此聊了些話,卻隱隱含有些悲寂。
方子瑜探問說:「先生,令尊涼國公隨太祖皇上東征西討,一心為國,卻落得如斯下場,這次皇上既然寬恕你的罪名,是否考慮為令尊平反?」
藍世仙說:「平反談何容易,家父的罪名雖是朱棣和蔣瓛向朱元璋進讒言所至,但罪名係朱元璋所定,皇上又豈會推翻先皇的定案。」
方子瑜說:「令尊含冤受屈,九泉之下奈何悲痛!」
藍世仙說:「待我殺了朱棣,立了功勳,自然可以在皇上那換得家父的清白。」
藍世仙又常常坐在葉嬏床邊,因葉嬏長年不醒,已無半點血色,幸好有方子瑜安排的嬤嬤日夜精心照料,又用上等補藥餵入,這才保持了原樣。
又過了幾日,朱允炆傳召藍世仙和方子瑜上奉先殿。
藍世仙身著白衣長袍,方子瑜並走在側,兩人款款入殿,待看見藍世仙的容姿,群臣側目相視,心想這藍玨之子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朱允炆引頸而望,感嘆藍世仙的絕世容顏,一時看得入神,直到藍世仙和方子瑜跪拜才回過來,忙叫請起。
朱允炆站起身問:「你果是藍玨之子?」
藍世仙說:「正是。」
朱允炆說:「朕這次宣你上殿,並非為舊案而來。燕軍兇猛,朕止問你,你可有良策破之。」
藍世仙說:「皇上,朱棣已達濟南,濟南城高大巍峨,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濟南守將更是太祖皇上賞識的鐵鉉將軍,若扼守濟南城不出,以逸待勞,以靜製動,朱棣必然無功而返。濟南不倒,燕軍南下無路,燕軍一旦北歸就如猛虎回籠。倘再有一支勁旅直達北平,攻下北平城,南北合擊北逃的燕軍,燕軍腹背受敵,可一舉殲滅。」
朱允炆嘆說:「好。卿果是涼國公之子,朕即命鐵鉉為山東布政使,守濟南,扼要道;念藍世仙、方子瑜白溝河之功,即擢升藍世仙為大將軍,方子瑜為副將軍,共守濟南,領北伐之事,務必擊退燕軍。」藍世仙和方子瑜領命拜謝,彼時群臣多有不知藍世仙的,不免有猜疑之色。
去濟南之前,藍世仙有些捨不得葉嬏,那日方子瑜引來一輛馬車,喚他去藥坊,說是研製了一種新藥,可助葉嬏恢復,看了新藥後,又往回返,待下了馬車來,藍世仙卻驚了一下,這眼前的地方哪裏是鳳仙居,不正是從小長到大的藍玨府嗎,藍世仙一陣酸楚湧上心頭。
那門頭上的匾額早已失卻,但大門卻如新上的漆,朱紅似血,方子瑜推開門說:「先生,我已為府內修葺一新,請進屋看看吧。」
藍世仙卻凝立在門口,似乎沒有聽見方子瑜的話,他的腦海裏湧現出從小到大發生的事情。在他幾個月時,青易派的掌門人席應真因一粥之恩,尋到他家為他治得重症,看出他是鳳淚孩兒,遺得了一把青易流光劍給他,望他十八年後上山拜師,如今物是人非,席應真早已不再人事,而他也陰差陽錯成為了席應真的十二弟子,一路輾轉,唏噓不已。
他四歲時,母親去世,後來就一直生活在孤獨當中,他喜歡上了讀各種各樣的書籍,直到十六歲時,他隨父親藍玨征蒙古,才發現自己所學的隻是皮毛,那次他在回軍途中生了大病,之後藍玨就不允他再出征了,他下定決心潛心學習,強身健體,立誌成為父親的左膀右臂,可一切都在數年前的藍玨案當中毀滅了。
幾年前,當他在觀止閣潛心學習時,他的生命中出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那個女孩名叫蘇小難,是他孤獨無名的日子裏帶給他溫暖和光亮的人,他從此以為這一世都要和她在一起,可最終都成了泡影,當他不再是藍鄉安,而是藍世仙時,他知道,這輩子他們都不會在一起了。
他踏進朱門時,仿佛看見一對金童玉女並肩而行,相視而笑。
他記起有一次蘇小難跑去醉雨池洗浴,被他發現,他故意說:「你也不問我有沒有看到?」蘇小難一臉緊張,他說:「實話告訴你吧,看到了一大半,不過你放心好了,我做人做事從來表裏如一,剛正不阿。如果你不放心,我可以答應娶你做妾。」蘇小難羞得無地自容:「羞死人了羞死人了。」
他還記得有一次告訴蘇小難他小時候因病被火爐烤了三個月才好,蘇小難坐在他麵前奚落他:「哎,原來你是烤出來的,紅薯啊。」他反說:「你說什麽,我是紅薯?」說著將她活生生抱住,問她:「你是什麽?」蘇小難癢得咯咯笑,笑得都脫了骨,又故作鎮定地說:「好了,好了,不罵你了。你給我取個名字吧,我們扯平得了。」
放下北伐成敗不說,這次北伐,我軍兩次重創朱棣賊軍,藍世仙立了首功,亦是奇功。倘皇上以大局為重,不追究藍世仙罪責,令其將功抵過,立不世之功,可謂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原來方孝孺早得了方子瑜的書信,當他得知藍世仙是藍玨之子時,對他的成見也頃刻間化為煙雲,他早聞藍玨的威名,所以自然對藍世仙有幾分愛惜。
朱允炆聽了方孝孺的話,眉頭漸漸舒展,說道:「愛卿講得有理,朕當赦免藍世仙之罪。他北伐中立有奇功,朕自會知人善用。」
過了十來日,方子瑜已從北方回京,與藍世仙相聚在鳳仙居,兩人在院中飲酒望月,彼此聊了些話,卻隱隱含有些悲寂。
方子瑜探問說:「先生,令尊涼國公隨太祖皇上東征西討,一心為國,卻落得如斯下場,這次皇上既然寬恕你的罪名,是否考慮為令尊平反?」
藍世仙說:「平反談何容易,家父的罪名雖是朱棣和蔣瓛向朱元璋進讒言所至,但罪名係朱元璋所定,皇上又豈會推翻先皇的定案。」
方子瑜說:「令尊含冤受屈,九泉之下奈何悲痛!」
藍世仙說:「待我殺了朱棣,立了功勳,自然可以在皇上那換得家父的清白。」
藍世仙又常常坐在葉嬏床邊,因葉嬏長年不醒,已無半點血色,幸好有方子瑜安排的嬤嬤日夜精心照料,又用上等補藥餵入,這才保持了原樣。
又過了幾日,朱允炆傳召藍世仙和方子瑜上奉先殿。
藍世仙身著白衣長袍,方子瑜並走在側,兩人款款入殿,待看見藍世仙的容姿,群臣側目相視,心想這藍玨之子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朱允炆引頸而望,感嘆藍世仙的絕世容顏,一時看得入神,直到藍世仙和方子瑜跪拜才回過來,忙叫請起。
朱允炆站起身問:「你果是藍玨之子?」
藍世仙說:「正是。」
朱允炆說:「朕這次宣你上殿,並非為舊案而來。燕軍兇猛,朕止問你,你可有良策破之。」
藍世仙說:「皇上,朱棣已達濟南,濟南城高大巍峨,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濟南守將更是太祖皇上賞識的鐵鉉將軍,若扼守濟南城不出,以逸待勞,以靜製動,朱棣必然無功而返。濟南不倒,燕軍南下無路,燕軍一旦北歸就如猛虎回籠。倘再有一支勁旅直達北平,攻下北平城,南北合擊北逃的燕軍,燕軍腹背受敵,可一舉殲滅。」
朱允炆嘆說:「好。卿果是涼國公之子,朕即命鐵鉉為山東布政使,守濟南,扼要道;念藍世仙、方子瑜白溝河之功,即擢升藍世仙為大將軍,方子瑜為副將軍,共守濟南,領北伐之事,務必擊退燕軍。」藍世仙和方子瑜領命拜謝,彼時群臣多有不知藍世仙的,不免有猜疑之色。
去濟南之前,藍世仙有些捨不得葉嬏,那日方子瑜引來一輛馬車,喚他去藥坊,說是研製了一種新藥,可助葉嬏恢復,看了新藥後,又往回返,待下了馬車來,藍世仙卻驚了一下,這眼前的地方哪裏是鳳仙居,不正是從小長到大的藍玨府嗎,藍世仙一陣酸楚湧上心頭。
那門頭上的匾額早已失卻,但大門卻如新上的漆,朱紅似血,方子瑜推開門說:「先生,我已為府內修葺一新,請進屋看看吧。」
藍世仙卻凝立在門口,似乎沒有聽見方子瑜的話,他的腦海裏湧現出從小到大發生的事情。在他幾個月時,青易派的掌門人席應真因一粥之恩,尋到他家為他治得重症,看出他是鳳淚孩兒,遺得了一把青易流光劍給他,望他十八年後上山拜師,如今物是人非,席應真早已不再人事,而他也陰差陽錯成為了席應真的十二弟子,一路輾轉,唏噓不已。
他四歲時,母親去世,後來就一直生活在孤獨當中,他喜歡上了讀各種各樣的書籍,直到十六歲時,他隨父親藍玨征蒙古,才發現自己所學的隻是皮毛,那次他在回軍途中生了大病,之後藍玨就不允他再出征了,他下定決心潛心學習,強身健體,立誌成為父親的左膀右臂,可一切都在數年前的藍玨案當中毀滅了。
幾年前,當他在觀止閣潛心學習時,他的生命中出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那個女孩名叫蘇小難,是他孤獨無名的日子裏帶給他溫暖和光亮的人,他從此以為這一世都要和她在一起,可最終都成了泡影,當他不再是藍鄉安,而是藍世仙時,他知道,這輩子他們都不會在一起了。
他踏進朱門時,仿佛看見一對金童玉女並肩而行,相視而笑。
他記起有一次蘇小難跑去醉雨池洗浴,被他發現,他故意說:「你也不問我有沒有看到?」蘇小難一臉緊張,他說:「實話告訴你吧,看到了一大半,不過你放心好了,我做人做事從來表裏如一,剛正不阿。如果你不放心,我可以答應娶你做妾。」蘇小難羞得無地自容:「羞死人了羞死人了。」
他還記得有一次告訴蘇小難他小時候因病被火爐烤了三個月才好,蘇小難坐在他麵前奚落他:「哎,原來你是烤出來的,紅薯啊。」他反說:「你說什麽,我是紅薯?」說著將她活生生抱住,問她:「你是什麽?」蘇小難癢得咯咯笑,笑得都脫了骨,又故作鎮定地說:「好了,好了,不罵你了。你給我取個名字吧,我們扯平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