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先敵摧毀。


    這是一切戰術的基本,不管是熱衷搞彎彎繞繞的謀略家,還是滿腦子“豬突猛進”、“見敵必殺”的馬鹿,其戰術模式不管是簡是繁,都會遵守上述三條原則。


    戰術兵器的設計及運用同樣也是圍繞這三條原則展開的。


    為了能搶先一步發現對手,於是有了各種各樣的偵察觀瞄設備;為了能搶先敵人發動攻擊或逃離前發動攻擊,於是有了火控設備的持續進步;為了能在對方反擊之前摧毀對手,於是不斷強化武器的射程、殺傷力、命中精度;


    以上種種算是比較直觀的三原則衍生進化路線,在此基礎上還有一些錯綜複雜的分枝技術路線存在。


    比方說:隱形技術。


    所謂隱形,從軍事科學角度來講,稱之為迷彩技術發展其實更標準、貼切一些。


    遮蔽光學、聲學、電磁、紅外熱源、地麵震動等各種觀測手段,縮短敵方觀測設備對己方目標的發現距離——這是隱形技術的起點。隱形戰鬥機的外形設計、特殊蒙皮和塗料;潛艇外殼敷設的消聲瓦、螺旋槳的特殊加工;特種部隊和間諜使用的高仿真立體投影設備、能遮蔽熱感應和電磁信號的特殊織物;這些裝備的設計目標並不是“敵人無法發現”,而是“盡可能縮短可觀測的距離,減少對手的反應時間,借此在敵軍發現和攻擊之前搶先發動攻擊,一擊斃命。”


    安裝在沙拉曼達係列上的隱形係統在基本思路上和傳統技術路線大體一樣,但因為在預算和新技術投入上的“無限製”,使得該係列機型的戰術表現極度接近“隱形”一詞最初的原意——無法發現、無法觀測。任何與該係列機型交戰並存活下來的對手都會對無聲無息靠近的致命威脅有極為深刻的記憶,有時候這些恐怖的記憶甚至會陪伴他們度過餘生。


    萬象迷彩——這是沙拉曼達係列標配的隱形係統,電磁、紅外、熱成像、聲波等所有偵測手段都難以對其偵測和定位。很多時候直到被高周波鎖鏈劍一刀兩斷,目標都不知道死神已經近在咫尺。


    以當前技術水平,要想偵測、定位沙拉曼達係列,方法隻有一種。


    用數量碾壓,也就是人海戰術。


    萬象迷彩的隱形原理不是傳統的吸收各種電磁、熱源、聲學信號,使其成為觀測的黑洞,其采用的乃是折射技術,使可見光、電磁波等等反射向無法進行接受信號的方向,進而使機體成為觀測上的盲點。


    實戰證明這種隱形技術的效果比傳統方法要好得多,傳統的反隱形雷達、光學雷達等等都無法發現。可適才預警型卻能發現沙拉曼達ii的微弱信號,其原因乃是因為沙拉曼達ii在密布蜉蝣型的區域活動,數量眾多的蜉蝣型時刻在全方位釋放不同頻段的電磁波,經由萬象迷彩折射的電磁波會被其它機體接收到,通過對比接受到的頻道、強度、時間,經過計算後可以獲得一個若隱若現的電磁信號標的,對其移動路徑進行記錄。


    折射後的電磁脈衝信號會發生改變,所以比對數據不但量大而且雜亂,比對和計算需要花掉不少時間,以預警型的處理能力也難以實現實時監控,標的出來的信號總會出現延遲,實際上隻能確認其存在和移動路線,並不能準確定位,攻擊也就無從談及。


    應對解決之道倒也簡單。


    壓縮對信號標的的包圍圈,逐步提升包圍圈內的蜉蝣型密度,將資料轉由區域戰術演算網絡處理,提升計算速度和情報的時效性、精確性。


    “軍團”正在執行這一戰術。


    半小時前天空還碧藍如洗,此刻光學傳感器隻能捕捉到鉛灰色的穹頂。


    那不是下雪前的雲團。


    是蜉蝣型。


    蜉蝣型具有散射和擾亂電磁波的機能,大量聚集時就會形成類似金屬幹擾雲的效果,如果密度夠高,連陽光都能遮蔽。帝國的研究團隊一度還探討過使用大量蜉蝣型遮蔽敵國的產糧區天空,用光照不足使得氣溫下降,使得該地區農作物全部凍死、枯死,以此引發饑荒。後因為效率不如直接使用大規模術式而作罷。


    眼下聚集過來的蜉蝣型不是為了遮蔽陽光,乃是為了縮小包圍網,提升定位精度和速度,為真正要動手的那些家夥提供情報。


    ——沙拉曼達iii嗎?


    平靜的思緒中洋溢著焦躁的氣味,藥物和術式也無法平抑馬賽內心的波動。


    同樣是沙拉曼達係列,ii型和iii型之間的區別並不是隻差一個數字而已。整個係列到ii型為止,實際上應該視為技術驗證機,也就是先用堆積木的方式把各種技術思路組合在一起,試試看整個方案是否可行。經過試驗和論證,確立項目的可行性之後,便進入下一個階段。即原型機階段,也就是iii型所代表的階段。


    通過技術驗證機獲得的各種數據與經驗教訓,與軍方的需求及實際生產需要相互結合,為最終量產做準備而生產的機體,這就是原型機。


    作為原型機被生產出來的iii型在技術上不但更為成熟,整合度也更高,技術驗證機階段展現出來的各種問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決,性能表現自然要好得多。具體到ii型和iii型上,幾乎可以稱之為飛躍。


    和需要搭乘員的ii型不同,iii型不需要搭乘員這一“累贅”。


    馬賽不知道帝國的研究員們是怎麽做到這一點的,是人工智能的編寫獲得了突破,還是用了別的什麽新技術。他隻知道從之前波恩一役中iii型的表現來看,其戰鬥中的機動能力和加速性能,絕不是有人搭乘機體可以擁有的。哪怕是像ii型那樣完備的抗過載措施,如果重現iii型當時的動作,在最初的一分鍾裏,搭乘員就會如同放進離心分離機的水果,當場就成了一團黏黏糊糊的東西,之後即使還能戰鬥,戰鬥力也會打折扣。


    iii型不但打完了整場戰鬥,而且還把重裝備的法芙娜壓在地上摩擦,盡管其中有地利之便和強大後勤支援的因素,可性能上的絕對優勢才是主要原因。


    在環境複雜的城鎮中尚且能碾壓重裝備的法芙娜,如今可是在開闊地,一旦被對方定位追殺,馬賽很可能麵臨既打不過又逃不掉的窘境。


    ——建議立即撤退。


    人工智能的聲音聽上去就像是自己心裏的尖叫。


    立即撤退,絕對不能交戰,交戰沒有勝算。


    生物求生的本能與智慧生命的理性交錯著發出不成樣的尖叫,處於明鏡止水狀態下的思緒隻差一點就要順從逃走的想法。


    在絕對不利的狀態下撤退並不可恥,麵對依托完整作戰體係,同時占據數量和性能雙重優勢的對手,麵子和尊嚴並不是最優先考慮的部分。倒不如說,能成功吸引敵人的注意力,分散敵軍兵力,成功將收集到的數據帶回去,這已然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沒人可以對此苛求更多。要發牢騷要埋怨的,大可自己親上一線,現場展現一下如何做得更好。


    他大可選擇在此時撤退,馬賽卻斷然拒絕了。


    ——繼續任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帝國海軍上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帝國海軍上校並收藏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