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前往共和國(十二)
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 作者:千年帝國海軍上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優秀的政客必然是優秀的演員,優秀的演員卻未必是優秀的政客。
別看那些議員在眾議院裏一副“生死已看淡,不服就是幹”的流氓地痞樣,實際上這些議員個個都是人精,是最殘酷的現實主義者,徹頭徹尾的利益動物,要真是喜歡動拳頭勝過動腦子的笨蛋,根本不可能爬到如今的地位。
大家對形式其實看的很清楚,麵對帝國的強勢,除了低頭,共和國沒有第二條出路。外交官所能做的,無非是盡可能討價還價,為共和國爭取一個不那麽苛刻的不平等條約。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大家早就有共識了,那吵來吵去弄到上演全武行算什麽?演猴戲?
這還真的就是在演猴戲。不過扮演猴子的可不是那些激情澎湃的議員,而是看戲的大眾們。
有句老話說的好,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句話用來形容共和國政壇和輿論的亂象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不過這裏要說明的是,在眾議院這個舞台上表演的議員諸公可不是真的瘋子,他們是演技高明的假瘋子,在舞台下麵搖旗呐喊、擂鼓助威甚至赤膊上陣的民眾……那是不折不扣的真傻子。
社民黨並非徹底反對軍備建設,國家黨也不是真心實意想要拒絕談判。他們之所以如此賣力演出,一方麵是之前調門喊得太高,突然轉方向難免會對支持者造成衝擊。雖說政客的本質就是一群投機客、牆頭草、風向雞,但除了極少數被當麵調侃“尚書大人還真機靈,風往哪吹,你就往哪倒”還能一笑置之的超級厚臉皮二五仔,大部分政客還是在乎自己在公眾麵前的形象的。特別是國家黨,除了形象問題,他們還要注意生命安全。那些被煽動起來的右翼暴徒要是發覺自己被耍了,很可能把他們活活打死。
既然不能簡單的轉彎,那就用口水戰和全武行誘導人們轉向吧,隻要讓人們產生“這樣是不是太過火了”的想法,之後是和解還是轉向都會變得容易起來。
另一方麵,各黨派和背後的資本勢力也想通過爭吵,設法在未來的談判中分一杯羹。
資本家和政客都是純粹的現實主義利益動物,隻要獲得的利益超過了損失,並且帶來足夠客觀的利潤,那麽國仇家恨都能擱到到一旁。兩大黨派和背後的金主亦不例外,關於萊茵蘭號事件的多邊談判和接下來的軍備控製談判在他們眼裏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乘此機會獲取更多利益是他們現階段一切行動的的指導思想。
“關於萊茵蘭號事件的處理,包括兩大黨在內的所有黨派都表示可以接受。”
孔代親王的語氣沒有絲毫輕鬆的餘裕,隻聽他用沉著的語氣繼續報告:
“目前雙方爭執的焦點是軍備控製談判,特別是關於其中關於共和國的地位定論和軍艦建造比例。”
“……三成論和七成論嗎?”
密涅瓦苦笑著搖搖頭,仿佛又看見了議員們吵吵嚷嚷的畫麵。
所謂三成論和七成論,指的是兩大黨派在未來的軍備控製談判中,共和國被允許建造的戰艦總噸位分別能達到帝國的百分之三十或百分之七十。
政客和資本家們都看得很清楚,帝國方麵因為此前的戰果尚未消化完成,且麵對未來的戰爭準備尚不充分,因此決定以妥協來換取時間。通過在軍備控製談判中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緩解諸國的焦慮,同時也利用這一紙協議將大家從軍備競賽裏解放出來,讓包括帝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專心搞經濟。
當然,誰都不會認為帝國是什麽和平天使,誰都清楚帝國絕不會就此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一紙軍備控製協議帶來的與其說是和平,不如說是一個休戰期。根據這一紙協議和休戰期內各國的準備,將會直接決定下一場大戰的走向,乃至各國的命運。
兩大黨派都希望在這次談判中正式確立共和國的國際地位,並且成為與會的一員。雙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應該在談判中為共和國爭取怎麽樣的軍備發展額度。
社民黨比較實在,他們認為共和國的經濟還很脆弱,國力還不足以在國際談判中和列強叫板。與包括帝國在內的列強劃分出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額度是唯一可行之策,考慮到共和國的地理特征和人口數量,社民黨給出的底線是相當於帝國陸軍規模10%~5%左右的陸軍,相當於帝國空軍15%~10%的空軍,相當於帝國海軍30%~15%的海軍。根據談判進程,如果對方不願意接受,還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退讓。
國家黨的方案則保持了其一貫雄心勃勃(也可以稱之為“腦洞大開”)的風格,他們提出帝國和共和國的軍力比例分別是陸軍45%,空軍55%,海軍70%。其理由是基於公平原則,為了抵消帝國在技術上的巨大優勢,應該分配給共和國更多的額度。如果帝國對此表示不可接受,那麽可以在陸軍方麵做出讓步,但空軍和海軍沒有妥協的餘地,因為這個數字是共和國為了自保所需的最低限度武力。
在談判過程中,一方漫天要價,另一方就地還錢是很常見的的事情。國家黨的提議卻隻能視為胡攪蠻纏。要知道所謂對等談判的前提是實力對等,共和國原本就是被人家打敗的殘黨組建的國家,到現在連個正式身份都沒有,真開始軍控談判帶不帶你玩都還是個問題,你現在居然就獅子大開口,一張嘴就要相當於帝國海軍總噸位70%的份額?你以為你是誰,就憑你們這幫敗犬還真敢開這種口。即便帝國那邊集體中風,給了你想要的份額,以共和國的經濟實力和工業產能,造得出那麽多軍艦嗎?隻怕造到一半,共和國就宣告破產亡國了。
照理說國家黨與其背後的軍工企業早該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妄想,奈何這幫人的腦回路和平常人總是有些不同。他們的想法是:帝國的實力固然強大,但這場軍控談判擺明了是帝國向諸國妥協,諸國也不是傻子,不會看不出帝國的小算盤。考慮到未來的大戰,諸國除了設法增強自身的實力,提升潛在盟友的實力也不失為一種對帝國有效的牽製手段。隻要能獲得諸國的外交協助,那麽迫於形勢,帝國很大可能會做出妥協,承認共和國的要求。
隻要能在條約中確保能建設帝國海軍70%規模的海軍,不管之後的事態如何發展,隻要份額總量擺在那裏,共和國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穩步發展海軍的規模和水平。相反,如果按照社民黨的意見,早早就自我設限,最終難免還是陷入與今日同樣的困境。要知道共和國海軍的主要任務除了領海防禦,防止外敵入侵,還要設法確保航道暢通,要同時完成這兩個任務所需要的海軍規模,絕對不能低於帝國海軍的七成。
當然,以上隻是表麵上的理由,背後還是軍工集團和製造業、農場主之間的利益博弈。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繞來繞去,一切還是回到了原點。依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告訴國家黨還有他們背後的軍火商,如果他們能立即滿足全部的造艦訂單,政府一定會全力支持他們的方案。”
密涅瓦露出一絲冷笑,兩位老臣也露出了會意的表情。
密涅瓦的表態等於是告訴大家:國家並不是不支持國家黨的提案,但前提是軍工企業要有那個實力。要知道一旦進入落實談判階段,各國必然派遣聯合調查團,對各國現役軍備和工廠產能進行核查盤點,對相關產業及軍備登記造冊,想要擴大產能或是建造新的軍艦汰換舊艦都必須報備,任何未經報備增加軍備的行為都將視為重大違約行為,等於提供帝國修理共和國的口實。
以共和國當前的境況,就算全民勒緊褲腰帶搞建設,不吃不喝大建船廠和軍艦。同時天佑共和國,在談判期間帝國不上門搞事,談判又拖上個兩三年才談成,組建聯合調查團的過程又一堆扯皮角力,拖上個半年才出發檢查。等調查團到達共和國,估計也隻能看見遍地餓殍和疑似船渠、船廠的廢墟。這種東西是完全不可能被登記承認的。
造船是一項涉及到上百種技術以及無數配套加工企業的係統化工程,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經過仔細的論證、設計、辯證、競爭、改進等多個階段才能進入實際實施階段,期間還要根據現場反饋做出調整。單單一條能建造大型戰列艦的船渠,看似簡單,實際上裏麵的技術含量絲毫不亞於修建水電站攔河大壩。要是憑著熱血上頭硬上蠻幹,最終必然不會有什麽好結果。不信可以去看看那些海軍強國的曆史,有多少冤魂成了缺陷設計的犧牲品,為了搞出這些缺陷品和彌補缺陷,他們又前後投入了多少。
國力強大、技術先進如帝國在海軍擴軍計劃中尚且極為小心謹慎,建國才三年,好日子沒過幾天就被帝國海軍堵大門,鬧到國家經濟社會動蕩的共和國憑什麽敢放出“七成論”這種豪言壯語,又憑什麽讓帝國答應這種明擺著坑他們的條件?
“軍備控製談判中,我方的底線以社民黨的提案為基礎,在此之上盡量爭取,能爭取到三成半或四成的份額最好,實在不行就以三成為目標,至於學生們的請願和演講……”
正要說到最頭疼的部分,密涅瓦突然停住了。
隻見已經改名安妮的兜蟲推開辦公室的大門,帶著一臉興奮又有點促狹的笑容大步走來,手裏夾著一張電報紙。
別看那些議員在眾議院裏一副“生死已看淡,不服就是幹”的流氓地痞樣,實際上這些議員個個都是人精,是最殘酷的現實主義者,徹頭徹尾的利益動物,要真是喜歡動拳頭勝過動腦子的笨蛋,根本不可能爬到如今的地位。
大家對形式其實看的很清楚,麵對帝國的強勢,除了低頭,共和國沒有第二條出路。外交官所能做的,無非是盡可能討價還價,為共和國爭取一個不那麽苛刻的不平等條約。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大家早就有共識了,那吵來吵去弄到上演全武行算什麽?演猴戲?
這還真的就是在演猴戲。不過扮演猴子的可不是那些激情澎湃的議員,而是看戲的大眾們。
有句老話說的好,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句話用來形容共和國政壇和輿論的亂象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不過這裏要說明的是,在眾議院這個舞台上表演的議員諸公可不是真的瘋子,他們是演技高明的假瘋子,在舞台下麵搖旗呐喊、擂鼓助威甚至赤膊上陣的民眾……那是不折不扣的真傻子。
社民黨並非徹底反對軍備建設,國家黨也不是真心實意想要拒絕談判。他們之所以如此賣力演出,一方麵是之前調門喊得太高,突然轉方向難免會對支持者造成衝擊。雖說政客的本質就是一群投機客、牆頭草、風向雞,但除了極少數被當麵調侃“尚書大人還真機靈,風往哪吹,你就往哪倒”還能一笑置之的超級厚臉皮二五仔,大部分政客還是在乎自己在公眾麵前的形象的。特別是國家黨,除了形象問題,他們還要注意生命安全。那些被煽動起來的右翼暴徒要是發覺自己被耍了,很可能把他們活活打死。
既然不能簡單的轉彎,那就用口水戰和全武行誘導人們轉向吧,隻要讓人們產生“這樣是不是太過火了”的想法,之後是和解還是轉向都會變得容易起來。
另一方麵,各黨派和背後的資本勢力也想通過爭吵,設法在未來的談判中分一杯羹。
資本家和政客都是純粹的現實主義利益動物,隻要獲得的利益超過了損失,並且帶來足夠客觀的利潤,那麽國仇家恨都能擱到到一旁。兩大黨派和背後的金主亦不例外,關於萊茵蘭號事件的多邊談判和接下來的軍備控製談判在他們眼裏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乘此機會獲取更多利益是他們現階段一切行動的的指導思想。
“關於萊茵蘭號事件的處理,包括兩大黨在內的所有黨派都表示可以接受。”
孔代親王的語氣沒有絲毫輕鬆的餘裕,隻聽他用沉著的語氣繼續報告:
“目前雙方爭執的焦點是軍備控製談判,特別是關於其中關於共和國的地位定論和軍艦建造比例。”
“……三成論和七成論嗎?”
密涅瓦苦笑著搖搖頭,仿佛又看見了議員們吵吵嚷嚷的畫麵。
所謂三成論和七成論,指的是兩大黨派在未來的軍備控製談判中,共和國被允許建造的戰艦總噸位分別能達到帝國的百分之三十或百分之七十。
政客和資本家們都看得很清楚,帝國方麵因為此前的戰果尚未消化完成,且麵對未來的戰爭準備尚不充分,因此決定以妥協來換取時間。通過在軍備控製談判中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緩解諸國的焦慮,同時也利用這一紙協議將大家從軍備競賽裏解放出來,讓包括帝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專心搞經濟。
當然,誰都不會認為帝國是什麽和平天使,誰都清楚帝國絕不會就此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一紙軍備控製協議帶來的與其說是和平,不如說是一個休戰期。根據這一紙協議和休戰期內各國的準備,將會直接決定下一場大戰的走向,乃至各國的命運。
兩大黨派都希望在這次談判中正式確立共和國的國際地位,並且成為與會的一員。雙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應該在談判中為共和國爭取怎麽樣的軍備發展額度。
社民黨比較實在,他們認為共和國的經濟還很脆弱,國力還不足以在國際談判中和列強叫板。與包括帝國在內的列強劃分出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額度是唯一可行之策,考慮到共和國的地理特征和人口數量,社民黨給出的底線是相當於帝國陸軍規模10%~5%左右的陸軍,相當於帝國空軍15%~10%的空軍,相當於帝國海軍30%~15%的海軍。根據談判進程,如果對方不願意接受,還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退讓。
國家黨的方案則保持了其一貫雄心勃勃(也可以稱之為“腦洞大開”)的風格,他們提出帝國和共和國的軍力比例分別是陸軍45%,空軍55%,海軍70%。其理由是基於公平原則,為了抵消帝國在技術上的巨大優勢,應該分配給共和國更多的額度。如果帝國對此表示不可接受,那麽可以在陸軍方麵做出讓步,但空軍和海軍沒有妥協的餘地,因為這個數字是共和國為了自保所需的最低限度武力。
在談判過程中,一方漫天要價,另一方就地還錢是很常見的的事情。國家黨的提議卻隻能視為胡攪蠻纏。要知道所謂對等談判的前提是實力對等,共和國原本就是被人家打敗的殘黨組建的國家,到現在連個正式身份都沒有,真開始軍控談判帶不帶你玩都還是個問題,你現在居然就獅子大開口,一張嘴就要相當於帝國海軍總噸位70%的份額?你以為你是誰,就憑你們這幫敗犬還真敢開這種口。即便帝國那邊集體中風,給了你想要的份額,以共和國的經濟實力和工業產能,造得出那麽多軍艦嗎?隻怕造到一半,共和國就宣告破產亡國了。
照理說國家黨與其背後的軍工企業早該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妄想,奈何這幫人的腦回路和平常人總是有些不同。他們的想法是:帝國的實力固然強大,但這場軍控談判擺明了是帝國向諸國妥協,諸國也不是傻子,不會看不出帝國的小算盤。考慮到未來的大戰,諸國除了設法增強自身的實力,提升潛在盟友的實力也不失為一種對帝國有效的牽製手段。隻要能獲得諸國的外交協助,那麽迫於形勢,帝國很大可能會做出妥協,承認共和國的要求。
隻要能在條約中確保能建設帝國海軍70%規模的海軍,不管之後的事態如何發展,隻要份額總量擺在那裏,共和國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穩步發展海軍的規模和水平。相反,如果按照社民黨的意見,早早就自我設限,最終難免還是陷入與今日同樣的困境。要知道共和國海軍的主要任務除了領海防禦,防止外敵入侵,還要設法確保航道暢通,要同時完成這兩個任務所需要的海軍規模,絕對不能低於帝國海軍的七成。
當然,以上隻是表麵上的理由,背後還是軍工集團和製造業、農場主之間的利益博弈。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繞來繞去,一切還是回到了原點。依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告訴國家黨還有他們背後的軍火商,如果他們能立即滿足全部的造艦訂單,政府一定會全力支持他們的方案。”
密涅瓦露出一絲冷笑,兩位老臣也露出了會意的表情。
密涅瓦的表態等於是告訴大家:國家並不是不支持國家黨的提案,但前提是軍工企業要有那個實力。要知道一旦進入落實談判階段,各國必然派遣聯合調查團,對各國現役軍備和工廠產能進行核查盤點,對相關產業及軍備登記造冊,想要擴大產能或是建造新的軍艦汰換舊艦都必須報備,任何未經報備增加軍備的行為都將視為重大違約行為,等於提供帝國修理共和國的口實。
以共和國當前的境況,就算全民勒緊褲腰帶搞建設,不吃不喝大建船廠和軍艦。同時天佑共和國,在談判期間帝國不上門搞事,談判又拖上個兩三年才談成,組建聯合調查團的過程又一堆扯皮角力,拖上個半年才出發檢查。等調查團到達共和國,估計也隻能看見遍地餓殍和疑似船渠、船廠的廢墟。這種東西是完全不可能被登記承認的。
造船是一項涉及到上百種技術以及無數配套加工企業的係統化工程,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經過仔細的論證、設計、辯證、競爭、改進等多個階段才能進入實際實施階段,期間還要根據現場反饋做出調整。單單一條能建造大型戰列艦的船渠,看似簡單,實際上裏麵的技術含量絲毫不亞於修建水電站攔河大壩。要是憑著熱血上頭硬上蠻幹,最終必然不會有什麽好結果。不信可以去看看那些海軍強國的曆史,有多少冤魂成了缺陷設計的犧牲品,為了搞出這些缺陷品和彌補缺陷,他們又前後投入了多少。
國力強大、技術先進如帝國在海軍擴軍計劃中尚且極為小心謹慎,建國才三年,好日子沒過幾天就被帝國海軍堵大門,鬧到國家經濟社會動蕩的共和國憑什麽敢放出“七成論”這種豪言壯語,又憑什麽讓帝國答應這種明擺著坑他們的條件?
“軍備控製談判中,我方的底線以社民黨的提案為基礎,在此之上盡量爭取,能爭取到三成半或四成的份額最好,實在不行就以三成為目標,至於學生們的請願和演講……”
正要說到最頭疼的部分,密涅瓦突然停住了。
隻見已經改名安妮的兜蟲推開辦公室的大門,帶著一臉興奮又有點促狹的笑容大步走來,手裏夾著一張電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