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集團軍群南翼的進攻矛頭古德裏安在短短幾天狠狠鍛煉了一波神經堅固程度的同時。
作為中央集團軍北翼的進攻矛頭,指揮第3裝甲集群的郝爾曼·霍特大將的日子就過的很好了。
雖然第3裝甲集群的四個裝甲師完全是靠填充了大量38(t),才達到德軍此時相比蘇軍編製來說完全算是破產版的裝甲師標準。
但這些實際反裝甲能力不足,隻能用來實施機動拉扯的裝甲師,需要麵對的敵人也遠沒有實力最為強大的第2裝甲集群麵對的多。
或者說,盡管曆史中第2裝甲集群需要麵對的蘇軍同樣很少,但第3裝甲集群因為我們之前提到過的致命一百公裏,所需要麵對的蘇軍則更是少到了一種新境界。
其攻擊正麵的蘇聯第11集團軍,需要用8個步兵團,守衛長達170公裏長的防線。
這意味著即使將這些步兵團全部放在一線,每一個步兵團需要負責的防禦正麵,理論上也應該由一個步兵軍來防禦。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在邊境的防守幾乎形同虛設。
於是第3裝甲集群在6月22日發起攻擊時,輕易就繞過本來就實力不佳的步兵第128師——並因此在前麵百萬字的劇情中幾乎毫無戲份。
而邊境防線形同虛設的情況,又進一步導致了第3裝甲集群的先頭部隊,在花費了8個小時,於12時40分到達距離其出發陣地已經有六七十公裏的,理論上完全能給德軍裝甲師造成一些麻煩的涅曼河時。
這些駐守在邊境後幾十公裏的蘇軍部隊,表現的甚至不如8個小時前遭到了真正突襲的位於西布格河或是桑河上的蘇聯守軍。
第3裝甲集群幾乎毫無損失的就獲得了跨過涅曼河的關鍵橋梁,並在阿利圖斯到梅爾基內約25公裏寬的突破口上越過了這條計劃中可能需要費些周折的河流。
隨後的劇情便更為寡淡了,因為大部分德軍甚至連一槍都沒開就在戰爭開始一天後,突破了蘇聯邊境防禦計劃中的掩護地帶。
這讓事實上已經被西北方麵軍調動去對抗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第11集團軍,根本無力建立第二道防線來阻止第3裝甲集群的長驅直入。
因此6月23日晚第3裝甲集群北翼的第39裝甲軍,就已經近抵重要鐵路樞紐維爾紐斯,並在6月24日占領了幾乎沒有防守的該城。
駐守在該處的蘇聯空軍基地甚至來不及完成撤離,德國空軍便跟隨地麵部隊的腳步進駐了這裏。
隨後意識到這裏即將成為德國空軍向南轟炸整個白俄羅斯基地的蘇聯空軍,發動了一大波反撲試圖摧毀這個機場。
其結果也像同時期蘇聯空軍試圖完成的其他任務一樣,剛剛進駐這個機場的德國空軍第27戰鬥機聯隊,取得了1:34的戰果。
而如果說的維爾紐斯的丟失,隻是遠距離威脅與其有鐵路連接的明斯克的話。
那麽第3裝甲集群南翼的第57裝甲軍,同樣於6月24日近抵利達,就是直接將匕首捅到了西方麵軍的脖子上。
這時曆史中的巴甫洛夫,將第13集團軍向前移動反擊格羅德諾德軍的後果就產生了。
所有能擋住這柄要命匕首捅穿利達——這個在戰前演習中就已經被確定是敵方裝甲部隊可能突破地域——的蘇軍部隊,就隻有滿員率40%的步兵第21軍與反坦克第8旅。
這種情況下,與邊境地域相同的劇本再次上演。
名為第57裝甲軍的匕首在曆史中於6月25日插進了巴甫洛夫的脖子,並配合占領了巴拉諾維奇的第2裝甲集群,將西方麵軍的兩個半集團軍關在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
甚至這都不是最糟的,因為曆史中直到這時,沿著維爾紐斯連通明斯克的鐵路發動攻擊的第39裝甲軍仍未被巴甫洛夫注意。
於是原本的遠距離威脅在一天後發展成了,之前已經數次出場的巴甫洛夫的驚慌失措報告——“多達1000輛坦克正從西北方向包抄明斯克……無法阻擋”。
而從這時開始到7月2日明斯克大包圍成為定局,曆史中的西方麵軍和巴甫洛夫再也沒翻出什麽浪花來。
離開巴拉諾維奇趕往西方麵軍北線兩個戰區的薯條君,在再部署狀態聽完,對於這種情況現在已經達到不悲不喜境地的“圖司機”的分析後,狠狠的翻了一個白眼,
“所以我們累死累活在南線守了及格,就要因為這樣的情況變成不及格?”
看到前麵的情緒調動已經足夠讓薯條君進入充氣狀態了,“圖司機”拋出了一打舊軍官係兵人獻祭了不少頭發之後想出來的補救措施,
“不,理論上我們還有一個可以挽救的地方。”
已經想要直接部署到先前按照“圖司機”要求趕到第11集團軍的巴甫洛夫處,發動一波圈踢的薯條君馬上像張飛問計諸葛亮一樣,
“哪?”
“考納斯”
“考納斯?”
看著地圖的薯條君很難理解到考納斯的含義。
畢竟在薯條旅轉移到北線的時間,還擋在第3裝甲集群合攏鐵鉗道路上的防禦節點,除了“葉戈羅夫”已經在調動第13集團軍部隊前往的新格魯多克、瓦洛任和莫洛傑奇諾以外,就是上麵“圖司機”著重提到的利達了。
而以薯條君提升了但提升不多的水平來分析,跑去利達堅守雖說比南線還艱巨的多,但總歸是條路子。
可是考納斯這個地方,已經事實上到了西北方麵軍戰區了,現在轉移過去要解決的可不是初期的邊境防禦問題(第2卷6月22-6月27日的劇情),而是如何守住斯大林防線的問題了(6月27日蘇軍從陶格夫匹爾斯主動撤離後的劇情)。
難道一貫“死硬”的“圖司機”放棄了,不能吧?
而通過薯條通信的聯係,知曉了薯條君終於有主動思考戰略問題想法的“圖司機”也沒有繼續藏著掖著,
“確實,我們決定放棄利達到斯洛傑奇諾的防線,南線的情況證明了,這條防線的兵力根本無法守住甚至連多拖延一些時間都做不到。”
“啥?”
“圖司機”的直接承認準備放棄北線防禦的說法,差點讓薯條君想把“外科醫生”找來給“圖司機”檢查檢查腦子。
“但也不是全麵放棄,我們會盡力組織現有的部隊在簡單拖延一下時間後,就向明斯克和鮑裏索夫撤退,以保障後續防線的穩固。”
“可是……”
“可是德國人永遠都那麽快是吧?”
“圖司機”堵上了薯條君的發言繼續說道,
“這就是為什麽考納斯重要的原因,那裏有機械化第3軍的坦克第5師。”
“坦克第5師?”
薯條君開始翻記錄,這個熟悉的名字,在蘇軍作戰記錄能夠被薯條旅完整查詢之後,出現在了薯條君在拉塞尼埃的作戰記錄背景裏。
當時還是懵懂薯條的薯條君,在西北方麵軍反擊裏發揮微小作用時。
這個應該能發揮更大作用的師被記錄為了,因為與“未知”的德軍戰鬥沒能參加主力行動(第2卷第1章)。
現在知道了這個駐地在考納斯的坦克師,當時是被德北方集團軍群的第28步兵軍絆住了履帶。
並因此未能參與西北方麵軍的反擊。
“所以我們能調動6月23日的坦克第5師?”
已經理解了“圖司機”準備用這個實力相當不錯的坦克師,拖延德軍進展的薯條君還是發現了一個關鍵華點。
那就是薯條旅要如何在不進入西北方麵軍戰區觸發後續劇情的情況下,將這個理論上隻需要開十幾公裏就能進入當前戰區的坦克師調動過來。
“巴甫洛夫當個坦克師長還是稱職的。”
“圖司機”在最後點明了先前讓巴甫洛夫跑到第11集團軍的原因。
(一些解釋:
1、填充38(t)
此前已經提過,小胡子為了實施巴巴羅薩,擴大了德軍的裝甲師數量——1940年時德軍有10個裝甲師,1941年時德軍擴充為了21個裝甲師。
隻是在德國國內軍工生產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隻能采取了將原先有兩個裝甲團的裝甲師,拆分成隻有一個裝甲團的裝甲師的方案來擴充。
但即使是這樣,由於原先的10個裝甲師並沒有都達到兩團四營製的古德裏安設想編製——隻有6個師達到了,10個師加起來總共有35個營。
單純的將其分到21個裝甲師會導致一些裝甲師過於薄弱——比如最初隻有一個營的第5輕裝甲師。
因此德國隻能將大量38(t),甚至是35(t)塞入裝甲師“湊數”。
比如北方集團軍群實力最弱的第6裝甲師,就隻能靠155輛35(t)充門麵。
而這些和蘇聯人的bt-2\/5一樣老舊的坦克,在當時不僅性能落後,也沒有足夠的備件支撐起長時期作戰了。
這在某種程度上讓蘇軍坦克第2師在拉塞尼埃的反擊,在最初時取得了一定效果——當時直麵坦克第2師的t-34與kv坦克的便是第6裝甲師。
而38(t)的性能雖然比35(t)要好不少——其比同期的3號f\/g型有更好的機動性。
但其裝甲以及連50短都不如的37毫米斯柯達a7火炮就要比同期的3號差很多了。
甚至即使是這樣德國人也沒有將裝甲師的編製全部湊齊塞滿,導致了此時的德軍裝甲師編製極為混亂,既有3營4連製(12個連),也有3營3連製(9個連),還有2營4連製(8個連),甚至還有2營3連製(6個連)
ps1:上述情況是之前提到過羅馬尼亞人想要在1940年購買38(t)時,捷克的工廠合同都簽了,卻被小胡子親自否決的根本原因。
ps2:事實上這種充數坦克師的事情並不是巴巴羅薩才開始的,而是從毫無波蘭戰爭就開始了,從這裏就可以完全反映德國軍工工業的問題,以及解釋當時一係列小胡子看似冒險實則極為謹慎的決策。
隻是西線英法的綏靖與不堪一擊,才讓德國這種糟糕的戰備取得了巨大成功,並因此讓小胡子產生了湊數裝甲師也是裝甲師的錯覺,並在未來的德國軍工生產中繼續這種拚湊數量的傾向。
2、致命一百公裏
之前提到過的,蘇德集團軍群級單位之間的分界線差了100公裏,致使第3裝甲集群穿插的位置,成了蘇軍指揮不靈情況下的空白地帶。
而本文為了劇情需要,采取了德軍的劃分方式,即考納斯以南原本屬於西北方麵軍戰區的部分,也被劃進了西方麵軍戰區。
3、事實上已經被西北方麵軍調動去對抗德軍北方集團軍群
第2卷提到的,收到了3號命令的西北方麵軍總司令的庫茲涅佐夫,認為他需要認真對待的是正在向他發起正麵進攻的德軍北方集團軍群,而第三裝甲集團應該交給西方麵軍自己處理
4、為了劇情
事實上在曆史中的坦克第5師,在無法參與拉塞尼埃方向的反擊之後,便得到了南下阻擋第3裝甲集群北翼的第7裝甲師推進,以保衛維爾紐斯的命令。
但是麵臨了和所有其他蘇軍坦克師一樣問題的坦克第5師,在行軍幾十公裏趕到戰場之後,已經無力阻止越過涅曼河的德軍了。
而本文中為了劇情,將這個蘇軍主動做出的調動,變成了薯條旅影響下做出的調動。)
作為中央集團軍北翼的進攻矛頭,指揮第3裝甲集群的郝爾曼·霍特大將的日子就過的很好了。
雖然第3裝甲集群的四個裝甲師完全是靠填充了大量38(t),才達到德軍此時相比蘇軍編製來說完全算是破產版的裝甲師標準。
但這些實際反裝甲能力不足,隻能用來實施機動拉扯的裝甲師,需要麵對的敵人也遠沒有實力最為強大的第2裝甲集群麵對的多。
或者說,盡管曆史中第2裝甲集群需要麵對的蘇軍同樣很少,但第3裝甲集群因為我們之前提到過的致命一百公裏,所需要麵對的蘇軍則更是少到了一種新境界。
其攻擊正麵的蘇聯第11集團軍,需要用8個步兵團,守衛長達170公裏長的防線。
這意味著即使將這些步兵團全部放在一線,每一個步兵團需要負責的防禦正麵,理論上也應該由一個步兵軍來防禦。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在邊境的防守幾乎形同虛設。
於是第3裝甲集群在6月22日發起攻擊時,輕易就繞過本來就實力不佳的步兵第128師——並因此在前麵百萬字的劇情中幾乎毫無戲份。
而邊境防線形同虛設的情況,又進一步導致了第3裝甲集群的先頭部隊,在花費了8個小時,於12時40分到達距離其出發陣地已經有六七十公裏的,理論上完全能給德軍裝甲師造成一些麻煩的涅曼河時。
這些駐守在邊境後幾十公裏的蘇軍部隊,表現的甚至不如8個小時前遭到了真正突襲的位於西布格河或是桑河上的蘇聯守軍。
第3裝甲集群幾乎毫無損失的就獲得了跨過涅曼河的關鍵橋梁,並在阿利圖斯到梅爾基內約25公裏寬的突破口上越過了這條計劃中可能需要費些周折的河流。
隨後的劇情便更為寡淡了,因為大部分德軍甚至連一槍都沒開就在戰爭開始一天後,突破了蘇聯邊境防禦計劃中的掩護地帶。
這讓事實上已經被西北方麵軍調動去對抗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第11集團軍,根本無力建立第二道防線來阻止第3裝甲集群的長驅直入。
因此6月23日晚第3裝甲集群北翼的第39裝甲軍,就已經近抵重要鐵路樞紐維爾紐斯,並在6月24日占領了幾乎沒有防守的該城。
駐守在該處的蘇聯空軍基地甚至來不及完成撤離,德國空軍便跟隨地麵部隊的腳步進駐了這裏。
隨後意識到這裏即將成為德國空軍向南轟炸整個白俄羅斯基地的蘇聯空軍,發動了一大波反撲試圖摧毀這個機場。
其結果也像同時期蘇聯空軍試圖完成的其他任務一樣,剛剛進駐這個機場的德國空軍第27戰鬥機聯隊,取得了1:34的戰果。
而如果說的維爾紐斯的丟失,隻是遠距離威脅與其有鐵路連接的明斯克的話。
那麽第3裝甲集群南翼的第57裝甲軍,同樣於6月24日近抵利達,就是直接將匕首捅到了西方麵軍的脖子上。
這時曆史中的巴甫洛夫,將第13集團軍向前移動反擊格羅德諾德軍的後果就產生了。
所有能擋住這柄要命匕首捅穿利達——這個在戰前演習中就已經被確定是敵方裝甲部隊可能突破地域——的蘇軍部隊,就隻有滿員率40%的步兵第21軍與反坦克第8旅。
這種情況下,與邊境地域相同的劇本再次上演。
名為第57裝甲軍的匕首在曆史中於6月25日插進了巴甫洛夫的脖子,並配合占領了巴拉諾維奇的第2裝甲集群,將西方麵軍的兩個半集團軍關在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
甚至這都不是最糟的,因為曆史中直到這時,沿著維爾紐斯連通明斯克的鐵路發動攻擊的第39裝甲軍仍未被巴甫洛夫注意。
於是原本的遠距離威脅在一天後發展成了,之前已經數次出場的巴甫洛夫的驚慌失措報告——“多達1000輛坦克正從西北方向包抄明斯克……無法阻擋”。
而從這時開始到7月2日明斯克大包圍成為定局,曆史中的西方麵軍和巴甫洛夫再也沒翻出什麽浪花來。
離開巴拉諾維奇趕往西方麵軍北線兩個戰區的薯條君,在再部署狀態聽完,對於這種情況現在已經達到不悲不喜境地的“圖司機”的分析後,狠狠的翻了一個白眼,
“所以我們累死累活在南線守了及格,就要因為這樣的情況變成不及格?”
看到前麵的情緒調動已經足夠讓薯條君進入充氣狀態了,“圖司機”拋出了一打舊軍官係兵人獻祭了不少頭發之後想出來的補救措施,
“不,理論上我們還有一個可以挽救的地方。”
已經想要直接部署到先前按照“圖司機”要求趕到第11集團軍的巴甫洛夫處,發動一波圈踢的薯條君馬上像張飛問計諸葛亮一樣,
“哪?”
“考納斯”
“考納斯?”
看著地圖的薯條君很難理解到考納斯的含義。
畢竟在薯條旅轉移到北線的時間,還擋在第3裝甲集群合攏鐵鉗道路上的防禦節點,除了“葉戈羅夫”已經在調動第13集團軍部隊前往的新格魯多克、瓦洛任和莫洛傑奇諾以外,就是上麵“圖司機”著重提到的利達了。
而以薯條君提升了但提升不多的水平來分析,跑去利達堅守雖說比南線還艱巨的多,但總歸是條路子。
可是考納斯這個地方,已經事實上到了西北方麵軍戰區了,現在轉移過去要解決的可不是初期的邊境防禦問題(第2卷6月22-6月27日的劇情),而是如何守住斯大林防線的問題了(6月27日蘇軍從陶格夫匹爾斯主動撤離後的劇情)。
難道一貫“死硬”的“圖司機”放棄了,不能吧?
而通過薯條通信的聯係,知曉了薯條君終於有主動思考戰略問題想法的“圖司機”也沒有繼續藏著掖著,
“確實,我們決定放棄利達到斯洛傑奇諾的防線,南線的情況證明了,這條防線的兵力根本無法守住甚至連多拖延一些時間都做不到。”
“啥?”
“圖司機”的直接承認準備放棄北線防禦的說法,差點讓薯條君想把“外科醫生”找來給“圖司機”檢查檢查腦子。
“但也不是全麵放棄,我們會盡力組織現有的部隊在簡單拖延一下時間後,就向明斯克和鮑裏索夫撤退,以保障後續防線的穩固。”
“可是……”
“可是德國人永遠都那麽快是吧?”
“圖司機”堵上了薯條君的發言繼續說道,
“這就是為什麽考納斯重要的原因,那裏有機械化第3軍的坦克第5師。”
“坦克第5師?”
薯條君開始翻記錄,這個熟悉的名字,在蘇軍作戰記錄能夠被薯條旅完整查詢之後,出現在了薯條君在拉塞尼埃的作戰記錄背景裏。
當時還是懵懂薯條的薯條君,在西北方麵軍反擊裏發揮微小作用時。
這個應該能發揮更大作用的師被記錄為了,因為與“未知”的德軍戰鬥沒能參加主力行動(第2卷第1章)。
現在知道了這個駐地在考納斯的坦克師,當時是被德北方集團軍群的第28步兵軍絆住了履帶。
並因此未能參與西北方麵軍的反擊。
“所以我們能調動6月23日的坦克第5師?”
已經理解了“圖司機”準備用這個實力相當不錯的坦克師,拖延德軍進展的薯條君還是發現了一個關鍵華點。
那就是薯條旅要如何在不進入西北方麵軍戰區觸發後續劇情的情況下,將這個理論上隻需要開十幾公裏就能進入當前戰區的坦克師調動過來。
“巴甫洛夫當個坦克師長還是稱職的。”
“圖司機”在最後點明了先前讓巴甫洛夫跑到第11集團軍的原因。
(一些解釋:
1、填充38(t)
此前已經提過,小胡子為了實施巴巴羅薩,擴大了德軍的裝甲師數量——1940年時德軍有10個裝甲師,1941年時德軍擴充為了21個裝甲師。
隻是在德國國內軍工生產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隻能采取了將原先有兩個裝甲團的裝甲師,拆分成隻有一個裝甲團的裝甲師的方案來擴充。
但即使是這樣,由於原先的10個裝甲師並沒有都達到兩團四營製的古德裏安設想編製——隻有6個師達到了,10個師加起來總共有35個營。
單純的將其分到21個裝甲師會導致一些裝甲師過於薄弱——比如最初隻有一個營的第5輕裝甲師。
因此德國隻能將大量38(t),甚至是35(t)塞入裝甲師“湊數”。
比如北方集團軍群實力最弱的第6裝甲師,就隻能靠155輛35(t)充門麵。
而這些和蘇聯人的bt-2\/5一樣老舊的坦克,在當時不僅性能落後,也沒有足夠的備件支撐起長時期作戰了。
這在某種程度上讓蘇軍坦克第2師在拉塞尼埃的反擊,在最初時取得了一定效果——當時直麵坦克第2師的t-34與kv坦克的便是第6裝甲師。
而38(t)的性能雖然比35(t)要好不少——其比同期的3號f\/g型有更好的機動性。
但其裝甲以及連50短都不如的37毫米斯柯達a7火炮就要比同期的3號差很多了。
甚至即使是這樣德國人也沒有將裝甲師的編製全部湊齊塞滿,導致了此時的德軍裝甲師編製極為混亂,既有3營4連製(12個連),也有3營3連製(9個連),還有2營4連製(8個連),甚至還有2營3連製(6個連)
ps1:上述情況是之前提到過羅馬尼亞人想要在1940年購買38(t)時,捷克的工廠合同都簽了,卻被小胡子親自否決的根本原因。
ps2:事實上這種充數坦克師的事情並不是巴巴羅薩才開始的,而是從毫無波蘭戰爭就開始了,從這裏就可以完全反映德國軍工工業的問題,以及解釋當時一係列小胡子看似冒險實則極為謹慎的決策。
隻是西線英法的綏靖與不堪一擊,才讓德國這種糟糕的戰備取得了巨大成功,並因此讓小胡子產生了湊數裝甲師也是裝甲師的錯覺,並在未來的德國軍工生產中繼續這種拚湊數量的傾向。
2、致命一百公裏
之前提到過的,蘇德集團軍群級單位之間的分界線差了100公裏,致使第3裝甲集群穿插的位置,成了蘇軍指揮不靈情況下的空白地帶。
而本文為了劇情需要,采取了德軍的劃分方式,即考納斯以南原本屬於西北方麵軍戰區的部分,也被劃進了西方麵軍戰區。
3、事實上已經被西北方麵軍調動去對抗德軍北方集團軍群
第2卷提到的,收到了3號命令的西北方麵軍總司令的庫茲涅佐夫,認為他需要認真對待的是正在向他發起正麵進攻的德軍北方集團軍群,而第三裝甲集團應該交給西方麵軍自己處理
4、為了劇情
事實上在曆史中的坦克第5師,在無法參與拉塞尼埃方向的反擊之後,便得到了南下阻擋第3裝甲集群北翼的第7裝甲師推進,以保衛維爾紐斯的命令。
但是麵臨了和所有其他蘇軍坦克師一樣問題的坦克第5師,在行軍幾十公裏趕到戰場之後,已經無力阻止越過涅曼河的德軍了。
而本文中為了劇情,將這個蘇軍主動做出的調動,變成了薯條旅影響下做出的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