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哨”帶來的第一個幫助就是,讓參謀部對於西方麵軍戰前軍力部署,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
而與之一並而來的,還有“圖司機”幾人,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當然考慮到,“狗哨”與“圖司機”一樣,與其原型人物的關係,更接近同分異構體,所以這一表情更多的是對薯條君做的。
因為之前,薯條君簡單粗暴的南北戰區劃分,把作為西方麵軍精銳的第10集團軍,分成了大小不均的兩塊。
這讓“圖司機”等人,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中,挪移足夠的力量,以挽救糟糕局勢,製造了巨大困難。
當然對此薯條君是不認的。
因為遠比薯條君,更適合當指揮官的“圖司機”等人,麵對當前糟糕的局麵,給出的做優解是一種“壯士斷腕”式的操作。
即放棄北線格羅德諾地區,與南線布列斯特地區的一幹守軍,集結第10集團軍主力,抓住德軍合圍前的空隙,向東南突圍。
這一操作即可以直接威脅德國人至關重要的鐵路線(布列斯特-明斯克),還能為西方麵軍尋得一塊穩固的隱蔽地(斯盧茨克、巴拉諾維奇、平斯克之間的林區)。
十分有利於技術兵器劣勢的西方麵軍,堅持防禦為明斯克爭取更多時間。
並且按照“圖司機”的說法,當南線的蘇軍完成這一至關重要的戰略轉進行動後。
薯條君仍然有機會在北線與德軍決一死戰,未嚐不能幫助一部分蘇軍,按照曆史中的劇本(走納利博克森林)完成向明斯克的撤退。
看完參謀們的“冷血”方案,薯條君有點接受不了,哪有開打前,就默認三個集團軍,隻有一個有機會跑路的?
(一些解釋:
1、同分異構體
由於限定兵人來源於,原型人物的部分精神體,且人均受到主題裝扮影響,因此盡管兵人們,都帶有原型人物的技能記憶等,但他們與原型人物依然有本質區別。
2、至關重要的鐵路線
對於二戰中的蘇德雙方來說,運輸後勤的大動脈均是鐵路。
因此德國人的四個裝甲集群在規劃目標時,均重點考慮了奪取鐵路樞紐。
對於,第4裝甲集群來說是,考納斯-陶格夫匹爾斯-普斯科夫。
對於,第3裝甲集群來說是,蘇瓦烏基-考納斯-維爾紐斯-明斯克。
對於,第2裝甲集群來說是,布列斯特-紮賓卡-普魯察內(鐵路從旁邊穿過)-巴拉諾維奇-明斯克。
對於,第1裝甲集群來說是,利沃夫-杜布諾-羅夫諾-基輔。
從中我們可以窺探出很多東西。
比如同時出現在第3、第4裝甲集群目標中的考納斯。
德國人對其極為重視,雖然沒有直接讓裝甲集群衝向這裏,但還是將其放在了北方、中央兩個集團軍群的交界位置附近。
並在開戰的第一時間,由兩個集團軍群側翼的步兵合力將其占領。
(曆史中,6月23日上午考納斯就已經淪陷,並因此牽扯了西北方麵軍的防禦,在第2卷有描述。)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處在德軍兩大集群之間,爺爺不疼舅舅不愛的,蘇軍第11集團軍,麵臨這一重要地點被攻占的情況,卻隻能派出殘缺的步兵第16軍(僅一個師保有一定戰鬥力),試圖重奪該城。
並很快因為西北方麵軍開始大退卻,而失敗。
而與北方兩個方麵軍,對考納斯-維爾紐斯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第3裝甲集群可以橫衝直撞不同。
西南方麵軍,則因為將注意力放在了利沃夫這一鐵路樞紐,並因此誤判了德軍的攻擊重點(德軍選擇直撲杜布諾),導致了一係列戰略被動。
當然,德軍這一跳過一段鐵路的行動,也是南方集團軍群,成為戰爭初期推進速度最慢的德軍部隊的原因之一。(也是薯條君數次捅破油罐車,讓德軍指揮官暴跳如雷的原因。)
3、西方麵軍轄區內的眾多林區
格羅德諾北方的林區,成了第3裝甲集群,在蘇軍兩個方麵軍之間穿插的,最佳行動掩護。
明斯克與比亞韋斯托克之間的納利博克森林,成了曆史中,被包圍的西方麵軍,苟延殘喘的地方。
斯盧茨克、巴拉諾維奇、平斯克之間的林區,成了曆史中,西方麵軍部分部隊的突圍選擇。
4、三個跑一個的事實
曆史中陷於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的,三個蘇聯集團軍,在最後確實隻跑了一個,還是那種拚起來算一個的情況。)
………………………………
隻是水平確實不足的薯條君,麵對9個蘇軍高級軍官給出的方案,確實想不出多少改進方案。
“他娘的,日子不過了,看我微操到每一個地方,我就不信不能逆天改命!”
不願意放棄一切希望的薯條君,做出了最後的倔強,無視係統再三給出的,不要過度劃分戰區的警告,直接將西方麵軍切了個“稀碎”。
而且,如果不是每個戰區都有蘇軍編製的最低限製,外加“狗哨”作為方麵軍司令,確實不知道,蘇軍每個營,每個連的防禦陣地在哪。
薯條君大概,真的會將這場兩百多萬人參加的大戰役,變成無數個戰地超人熟悉的連級戰鬥。
那麽如此一番操作之後,首先要從哪裏下手呢?
畢竟“莽夫”附體結束後,因為過往係統警告的離奇威力。
已經對於係統的一切警告都放大三倍觀察的薯條君,也不得不認真思考,係統對於過度劃分戰區的風險提示,主要是指哪個方麵。
並立即意識到,第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就是,不同戰區之間時間線收束時,會造成的互相影響。
“那麽,豈不是應該從影響最小的地方,開始?”
所以就決定是你了,第10集團群的南部大塊。
(一些解釋:
兩百多萬人參加
德軍145萬,蘇軍79萬,加起來224萬人。)
…………………………
戰地時間6月23日上午7時,在駐紮在紮賓卡附近的機械化第14軍,發起反擊前,薯條君離開了布列斯特-第4集團軍戰區。
進入了當前正在抵擋,德軍步兵攻勢,並且認為成功堵住了德軍主力突進的,第10集團軍南部戰區。
“那麽,行動吧!”
薯條君,一股腦從古拉格體係,拉出了一個班的“通信兵”,讓他們和暴風兵小隊一起,帶著如假包換的“方麵軍司令部命令”,去找所有能找到的蘇軍部隊。
意圖以最快速度,在這一戰區,建立起一個強而有力的蘇軍集群。
好為實現後續戰略意圖,打下堅實的戰力基礎。
(一些解釋:
1、成功堵住了德軍主力突進
巴甫洛夫在失去對於前線情況的掌握後,依據自己的靜態防禦陣地,與從前線獲得的最後報告,對德軍的戰略意圖進行了判斷。
在巴甫洛夫眼裏,德軍用少量坦克繞過防線薄弱環節,
(第3集團軍在格羅德諾地區的部隊,部分麵對了德第3裝甲集群的坦克,蘇第4集團軍在布列斯特地區的部隊,部分麵對了德第2裝甲集群的坦克。)
正麵使用步兵和炮兵發動猛烈進攻。
(第10集團軍,遭到德軍第4、第9兩個步兵集團軍的輔助攻勢。)
是為了奪取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兩側河流上的橋頭堡,將主力部隊,送入比亞韋斯特開闊地,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其裝甲部隊快速突進的優勢。
因此,巴甫洛夫要求主力部隊,全力封堵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的防線,並讓機械化第6軍,與機械化第14軍前往封堵兩翼的破口。
這一戰略錯判,導致巴甫洛夫表現的像把西方麵軍主力,親自送進德軍的包圍圈一樣。
但這是我們作為後來者,在知曉的德國人,擦過西方麵軍兩翼的坦克部隊,才是德軍主力。
和德軍巨大的,整個包圍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乃至整個白俄羅斯西部的野心後,才能做出的評價。
而對於當事人來說,
前者是巴甫洛夫,隻能依靠戰略水平進行的猜測,但卻完全沒有任何信息來源證明。
後者則是巴甫洛夫,基於自身坦克理論(蘇軍對西班牙與蘇芬戰爭經驗的錯誤解讀),所無法想象的事情。
所以巴甫洛夫這一重大錯誤,除去其自身水平實在不夠外,也和西方麵軍拉胯的通信組織能力,與蘇軍作戰理論在二戰前的落後,分不開關係。
ps:戰略錯判是西部三個方麵軍全部犯了的錯誤,隻是西方麵軍的巴甫洛夫,在錯誤的敵我強度判斷下,梭哈的太狠,所以糟的最重。
2、方麵軍司令命令
由西方麵軍司令“狗哨”親自簽發的命令,怎麽不算西方麵軍司令的命令呢?)
而與之一並而來的,還有“圖司機”幾人,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當然考慮到,“狗哨”與“圖司機”一樣,與其原型人物的關係,更接近同分異構體,所以這一表情更多的是對薯條君做的。
因為之前,薯條君簡單粗暴的南北戰區劃分,把作為西方麵軍精銳的第10集團軍,分成了大小不均的兩塊。
這讓“圖司機”等人,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中,挪移足夠的力量,以挽救糟糕局勢,製造了巨大困難。
當然對此薯條君是不認的。
因為遠比薯條君,更適合當指揮官的“圖司機”等人,麵對當前糟糕的局麵,給出的做優解是一種“壯士斷腕”式的操作。
即放棄北線格羅德諾地區,與南線布列斯特地區的一幹守軍,集結第10集團軍主力,抓住德軍合圍前的空隙,向東南突圍。
這一操作即可以直接威脅德國人至關重要的鐵路線(布列斯特-明斯克),還能為西方麵軍尋得一塊穩固的隱蔽地(斯盧茨克、巴拉諾維奇、平斯克之間的林區)。
十分有利於技術兵器劣勢的西方麵軍,堅持防禦為明斯克爭取更多時間。
並且按照“圖司機”的說法,當南線的蘇軍完成這一至關重要的戰略轉進行動後。
薯條君仍然有機會在北線與德軍決一死戰,未嚐不能幫助一部分蘇軍,按照曆史中的劇本(走納利博克森林)完成向明斯克的撤退。
看完參謀們的“冷血”方案,薯條君有點接受不了,哪有開打前,就默認三個集團軍,隻有一個有機會跑路的?
(一些解釋:
1、同分異構體
由於限定兵人來源於,原型人物的部分精神體,且人均受到主題裝扮影響,因此盡管兵人們,都帶有原型人物的技能記憶等,但他們與原型人物依然有本質區別。
2、至關重要的鐵路線
對於二戰中的蘇德雙方來說,運輸後勤的大動脈均是鐵路。
因此德國人的四個裝甲集群在規劃目標時,均重點考慮了奪取鐵路樞紐。
對於,第4裝甲集群來說是,考納斯-陶格夫匹爾斯-普斯科夫。
對於,第3裝甲集群來說是,蘇瓦烏基-考納斯-維爾紐斯-明斯克。
對於,第2裝甲集群來說是,布列斯特-紮賓卡-普魯察內(鐵路從旁邊穿過)-巴拉諾維奇-明斯克。
對於,第1裝甲集群來說是,利沃夫-杜布諾-羅夫諾-基輔。
從中我們可以窺探出很多東西。
比如同時出現在第3、第4裝甲集群目標中的考納斯。
德國人對其極為重視,雖然沒有直接讓裝甲集群衝向這裏,但還是將其放在了北方、中央兩個集團軍群的交界位置附近。
並在開戰的第一時間,由兩個集團軍群側翼的步兵合力將其占領。
(曆史中,6月23日上午考納斯就已經淪陷,並因此牽扯了西北方麵軍的防禦,在第2卷有描述。)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處在德軍兩大集群之間,爺爺不疼舅舅不愛的,蘇軍第11集團軍,麵臨這一重要地點被攻占的情況,卻隻能派出殘缺的步兵第16軍(僅一個師保有一定戰鬥力),試圖重奪該城。
並很快因為西北方麵軍開始大退卻,而失敗。
而與北方兩個方麵軍,對考納斯-維爾紐斯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第3裝甲集群可以橫衝直撞不同。
西南方麵軍,則因為將注意力放在了利沃夫這一鐵路樞紐,並因此誤判了德軍的攻擊重點(德軍選擇直撲杜布諾),導致了一係列戰略被動。
當然,德軍這一跳過一段鐵路的行動,也是南方集團軍群,成為戰爭初期推進速度最慢的德軍部隊的原因之一。(也是薯條君數次捅破油罐車,讓德軍指揮官暴跳如雷的原因。)
3、西方麵軍轄區內的眾多林區
格羅德諾北方的林區,成了第3裝甲集群,在蘇軍兩個方麵軍之間穿插的,最佳行動掩護。
明斯克與比亞韋斯托克之間的納利博克森林,成了曆史中,被包圍的西方麵軍,苟延殘喘的地方。
斯盧茨克、巴拉諾維奇、平斯克之間的林區,成了曆史中,西方麵軍部分部隊的突圍選擇。
4、三個跑一個的事實
曆史中陷於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的,三個蘇聯集團軍,在最後確實隻跑了一個,還是那種拚起來算一個的情況。)
………………………………
隻是水平確實不足的薯條君,麵對9個蘇軍高級軍官給出的方案,確實想不出多少改進方案。
“他娘的,日子不過了,看我微操到每一個地方,我就不信不能逆天改命!”
不願意放棄一切希望的薯條君,做出了最後的倔強,無視係統再三給出的,不要過度劃分戰區的警告,直接將西方麵軍切了個“稀碎”。
而且,如果不是每個戰區都有蘇軍編製的最低限製,外加“狗哨”作為方麵軍司令,確實不知道,蘇軍每個營,每個連的防禦陣地在哪。
薯條君大概,真的會將這場兩百多萬人參加的大戰役,變成無數個戰地超人熟悉的連級戰鬥。
那麽如此一番操作之後,首先要從哪裏下手呢?
畢竟“莽夫”附體結束後,因為過往係統警告的離奇威力。
已經對於係統的一切警告都放大三倍觀察的薯條君,也不得不認真思考,係統對於過度劃分戰區的風險提示,主要是指哪個方麵。
並立即意識到,第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就是,不同戰區之間時間線收束時,會造成的互相影響。
“那麽,豈不是應該從影響最小的地方,開始?”
所以就決定是你了,第10集團群的南部大塊。
(一些解釋:
兩百多萬人參加
德軍145萬,蘇軍79萬,加起來224萬人。)
…………………………
戰地時間6月23日上午7時,在駐紮在紮賓卡附近的機械化第14軍,發起反擊前,薯條君離開了布列斯特-第4集團軍戰區。
進入了當前正在抵擋,德軍步兵攻勢,並且認為成功堵住了德軍主力突進的,第10集團軍南部戰區。
“那麽,行動吧!”
薯條君,一股腦從古拉格體係,拉出了一個班的“通信兵”,讓他們和暴風兵小隊一起,帶著如假包換的“方麵軍司令部命令”,去找所有能找到的蘇軍部隊。
意圖以最快速度,在這一戰區,建立起一個強而有力的蘇軍集群。
好為實現後續戰略意圖,打下堅實的戰力基礎。
(一些解釋:
1、成功堵住了德軍主力突進
巴甫洛夫在失去對於前線情況的掌握後,依據自己的靜態防禦陣地,與從前線獲得的最後報告,對德軍的戰略意圖進行了判斷。
在巴甫洛夫眼裏,德軍用少量坦克繞過防線薄弱環節,
(第3集團軍在格羅德諾地區的部隊,部分麵對了德第3裝甲集群的坦克,蘇第4集團軍在布列斯特地區的部隊,部分麵對了德第2裝甲集群的坦克。)
正麵使用步兵和炮兵發動猛烈進攻。
(第10集團軍,遭到德軍第4、第9兩個步兵集團軍的輔助攻勢。)
是為了奪取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兩側河流上的橋頭堡,將主力部隊,送入比亞韋斯特開闊地,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其裝甲部隊快速突進的優勢。
因此,巴甫洛夫要求主力部隊,全力封堵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的防線,並讓機械化第6軍,與機械化第14軍前往封堵兩翼的破口。
這一戰略錯判,導致巴甫洛夫表現的像把西方麵軍主力,親自送進德軍的包圍圈一樣。
但這是我們作為後來者,在知曉的德國人,擦過西方麵軍兩翼的坦克部隊,才是德軍主力。
和德軍巨大的,整個包圍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乃至整個白俄羅斯西部的野心後,才能做出的評價。
而對於當事人來說,
前者是巴甫洛夫,隻能依靠戰略水平進行的猜測,但卻完全沒有任何信息來源證明。
後者則是巴甫洛夫,基於自身坦克理論(蘇軍對西班牙與蘇芬戰爭經驗的錯誤解讀),所無法想象的事情。
所以巴甫洛夫這一重大錯誤,除去其自身水平實在不夠外,也和西方麵軍拉胯的通信組織能力,與蘇軍作戰理論在二戰前的落後,分不開關係。
ps:戰略錯判是西部三個方麵軍全部犯了的錯誤,隻是西方麵軍的巴甫洛夫,在錯誤的敵我強度判斷下,梭哈的太狠,所以糟的最重。
2、方麵軍司令命令
由西方麵軍司令“狗哨”親自簽發的命令,怎麽不算西方麵軍司令的命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