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時間1941年7月3日。
在薯條君兩處放火區域以外,更多的,不可控的大火出現了。
這當然不是蘇軍、德軍,或者芬蘭軍隊,有和“灰燼”一樣的愛好。
而是真正的“戰火”。
……………………
剛剛又摸了德國人,一個無線電通信節點的薯條君,麵對這種火焰,不是很放心和“灰燼”確認,
“‘灰燼’,你確定你的樹枝沒有外流吧?”
但已經從新生模式,再次循環到,灰燼模式的兵人,現在根本沒有和薯條君“論道”的想法,
“咚……咚、咚!”
(“毀天……滅地!”)
“得,算我白問,‘爆破彈’你注意點。”
發現“爆破彈”收藏爆炸物的愛好,根本就是一個,帶走一切能帶走爆炸物的本能後。
“爆破彈”現在已經是“灰燼”武器專屬管理員了。
“政委,我的建議是,停止攻擊德國人的無線電。一旦讓芬蘭人主導指揮,防線的壓力更大。”
“淦,我們不是隻弄了幾個嗎?”
“但,芬蘭人現在已經占據主導了。”
是的,芬蘭人在戰爭進入他們更擅長的領域後。
一方麵因為,德國人連續吃癟之後,必須更加仰仗芬蘭人。
另一方麵更是直接的因為,當前正在攻擊的四個師中,隻有一個德國師。
這使得“白色閃電”計劃,在破產,變更到麵目全非之後。
原本願意跟著德國人“繼續戰爭”,但主要目標在南方的芬蘭軍隊。
以他們並不願意的方式,獲得了一個次要戰場的主導權。
而在這種情況下,芬蘭國內,在溫和派也徹底“黑化”後,愈演愈烈的極端思潮。
在幫助芬蘭,在短時間內將軍隊動員到,比曆史中更多的80餘萬人的同時。
也開始像所有極端思潮一樣,給前線的將軍們戴上了名為“民意”的鐐銬。
這使得作為蘇軍老對手,事實上比德國人更早明白。
對於,當前在薩拉-庫薩莫一線的戰鬥,停止進攻,重整軍隊,甚至是直接撤回戰前位置,才是最好選擇的芬蘭指揮部。
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打下去。
畢竟他們的攻勢,同樣被國內視為,正在奪回之前被蘇聯人搶走的領土。
並且對於狂熱到失去理智的人來說。
即使這些芬蘭軍官,親自拿著地圖去解釋,當前芬蘭軍隊,在此戰區已經事實上,奪回了之前割讓的領土。
任何停止進攻的建議,也一樣會被視為“叛國”。
更何況,現在芬蘭軍隊在這裏的三個師中,看起來戰果最好的“諾爾德”師,本身就是極度狂熱的。
(一些解釋:
1、曆史同期,芬蘭軍隊約有65萬人。
2、芬蘭在“冬季戰爭”中割讓的領土有:
1雷巴奇半島(“漁民”半島),在之前的季托夫卡之戰中。
正是借助這個半島上的築壘地域,紅海軍突擊隊,在薯條旅一個班的幫助下,成功繞到了德軍部隊身後。)
2薩拉地區,即當前戰鬥發生的區域,蘇聯要求芬蘭完全退出了這裏的森林。
這也是,芬蘭軍隊在進攻這裏時,對於地形的熟悉程度,超過蘇軍的原因。
隻是一旦繼續深入,芬蘭人對於這裏地形情況的了解,也會大幅下降
3拉多加湖北岸與卡累利阿地狹。
這裏既是掩護列寧格勒,所必須的緩衝區。
也是芬蘭進出芬蘭灣最好通路,塞馬運河-維堡線路的下半段。
是芬蘭的核心利益區,因此在曆史中的“繼續戰爭”裏,芬蘭軍隊將這裏視為最重要的目標。
並且因為曆史中芬蘭溫和派,並沒有和本書中一樣,因為德國人開戰即吃癟,主動找蘇聯試圖談條件不成,導致破防黑化。
芬蘭軍隊在奪回這裏的領土後,就立即進入了觀望狀態,並部分複員了軍隊。
當然,等到德國人真的,一路勢如破竹的,打到列寧格勒後。
芬蘭人的野心還是擴大了。
ps:曆史中芬蘭溫和派,試圖單方麵找蘇聯人和談的事情,其實也發生過,隻不過時間是在1943年,德國人在夏天都吃癟了之後。
結果也和本書一樣,蘇聯和芬蘭的根本矛盾,卡累利阿地狹的所有權,根本無法談判。
這讓芬蘭,選擇了繼續戰爭,直到1944年6月,蘇軍一波,將北極戰線的德軍趕進了挪威山區中。
芬蘭不得不低頭。
4芬蘭灣中的若幹島嶼和漢科半島。
這極大的加強了紅海軍波羅的海艦隊對芬蘭灣的控製力。)
……………………
在薯條君,再次確認,“綠火箭”營依然沒有走完組建進度條。
隻能選擇,繼續以小隊方式,在這場已經變成“冬季戰爭”plus版的戰役中,尋找芬蘭軍隊或者德國軍隊的有價值目標時。
對於自己能夠推進到索夫波羅格,根本原因是什麽,沒有多少b數的芬蘭“諾爾德”師,正在和德國空軍派駐到這裏的地麵聯絡官吵架。
“你們為什麽不能將炸彈,直接投到蘇聯人的後麵!”
“下一次攻擊。”
“你們上次也是這麽說的。”
“下一次攻擊!”
……
漢斯感覺自己肯定是犯了什麽錯誤,才被空軍分配到這裏,配合這些愚蠢的芬蘭人。
在那些該死的英國人,不知道為了什麽,突然出現在這裏,幫助蘇聯人後。
德國空軍的轟炸行動,就一直處在必須小心謹慎的進行的狀態。
再加上,索夫波羅格的蘇軍防線,作為克斯堅加在西南方向的關鍵門戶,蘇聯人在這裏布置的,防空力量是十分充足的。
這讓德國空軍的攻擊,根本無法越過蘇軍外圍,直接攻擊核心陣地。
但愚蠢的,連蘇聯人外圍陣地都攻不下來的,芬蘭人。
不僅僅,根本不懂德國空軍近距離支援戰術。
不會主動在德國空軍掩護下,拔掉外圍蘇軍陣地,從而在地麵上,幹掉蘇聯人已經奔放到,直接布置在前沿身後兩三公裏的的高射炮陣地,實現空地協同推進。
居然還能反複大言不慚的要求,德國空軍直接越過這些高炮的致命火力,襲擊蘇軍陣地核心的炮兵。
還說什麽,
“隻要蘇聯人的大炮停下來十分鍾,他們的步兵就能衝進克斯堅加。”
“該死的,蠢貨!”
如果不是漢斯,明確知道保護自己的幾個陸戰師士兵,比這些愚蠢的芬蘭人還不如的話,很可能已經從不斷應付芬蘭軍官,快進到直接下克上了。
當然,如果漢斯,能夠知道,芬蘭軍隊甚至在,有迂回攻擊條件的情況下,依然沒有進行任何其他攻擊嚐試的話,可能會立即找到薯條君申請,跳過人生中這沒有希望的五年。
而在這種情況下,南線的芬蘭軍隊想要,在蘇軍縱深力量,已經完成防線加固後,取得任何一點戰果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當然好的方麵是,這樣的打下去,受傷最重的,隻有德國空軍地麵聯絡員漢斯。
甚至,隻要蘇軍不改變自身防禦為主的戰略,這裏的戰爭已經發展到了,每天完成日常任務的階段。
………………
相比南線,有德軍步兵第169師,和山地步兵團存在的北線,攻勢還是有些變化可能的。
至少,在德軍步兵第169師,借助芬蘭第6師創造的通路,發起衝擊後。
蘇聯邊防軍防線,與步兵第104師的前出防線已經垮塌了大半,這些原本可以完全掩護此處道路的防線,此刻隻剩下幾個依托高地建立的據點。
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薯條君的第二條火障,成功將黨衛軍“北方”師燒走了。
等到該部,真的在獲得了足夠的補給後,從南側加入這裏的戰局。
當前可以借助幾個高地,成功鉗製德軍,避免其全力衝擊,庫奧拉亞爾維主防線的蘇軍,可能已經被衝垮了。
不過,對於戰爭來說,不僅僅沒有如果。
“幾乎”與“徹底”的小縫隙,往往也是完全無法彌合的。
這一點,對於當前芬德聯軍共同前進指揮部來說,已經是不需要點破的共識了。
隻是雙方的中級指揮官,依然會為了麵子問題,相互爭論,
‘’該死的,之前那個山頭,你們不是徹底清繳了嗎?”
“如果不是,你們的轟炸機半路撤走,我們幾乎就全殲蘇聯人了!”
“難道,不是你們先被蘇聯人,不到一個連的反衝鋒,趕走的嗎?”
“那是另一個山頭,而且你們的人,不也一樣被那個連衝垮了嗎?”
對此,已經頭大如鬥的聯軍指揮官,德軍第169步兵師師長-庫爾特·迪特瑪,也隻能用已經用爛了的得說辭,壓下眾人的爭吵,
“好了,看看你們,一個個和潑婦罵街一樣。我們現在需要精誠合作,隻有突破庫奧拉亞爾維的主防線,我們這幾天的努力才算沒有白費!”
隻是根本上的現實是,芬德聯軍,雖然在再次合作後,幾乎成功衝垮了,沒有做好同時應對兩種風格攻勢的蘇軍防線。
但以英國人插手為轉折點,當蘇軍指揮部,已經將更多力量從阿拉庫爾季遷移至這裏後。
未能徹底清剿,蘇軍一線陣地支撐點,隻是部分獲得了,關鍵道路使用權的芬德聯軍,已經錯過了,快速衝過這裏的戰略窗口。
上述的爭論,正在從翻舊賬,逐漸演變成,不斷上演的,需要芬德聯軍,投入更多注意力才能處理的現實問題。
對此在這次攻勢中,心態反複起伏的庫爾特·迪特瑪,不得不開始思考,
“或許是時候撤退了。”
………………
而在芬德前進指揮部爭吵中,出現的最頻繁的詞“那個連”。
正是,等不及紅海軍完成擴編的薯條君。
直接從蘇軍一個據點中,以拉“壯丁”的方式,獲取的“綠火箭”營-邊防軍誌願者連隊。
該連在薯條君的帶領下,依靠誇張的機動能力,反複在芬德聯軍側翼進進出出,大幅加速了,庫爾特·迪特瑪做出撤退決定的速度。
最終在戰地時間1941年7月3日黃昏。
又一次,收到己方後勤車隊遭到“那個連”光顧損失慘重報告的,庫爾特·迪特瑪,下令後撤到薩拉地區。
總共進行了不到5天的“白色閃電”計劃,就此進入了暫時擱置狀態。
德軍在北極戰區的第一波攻勢,提前了兩周,進入了對峙狀態。
(曆史中,以迪特爾在7月17日放棄繼續攻擊摩爾曼斯克為標誌。
芬德聯軍的第一波攻勢徹底失去前進力量。
整個攻勢期間,德軍除了付出了重大代價,幾乎什麽戰略目標都沒有達到。
截止7月11日,德國“挪威”集團軍,就已經付出了3000餘人的代價。
而戰果隻是,
“挪威山地軍”,距離摩爾曼斯克最近45公裏。
第36山地軍,距離切斷基洛夫鐵路最近35公裏。
芬蘭第3軍,距離切斷基洛夫鐵路最近69公裏。
蘇德雙方就此進入對峙階段,直到9月8日,南方的德軍又取得了更大的階段性勝利後。
德軍才開始了又一次嚐試。)
在薯條君兩處放火區域以外,更多的,不可控的大火出現了。
這當然不是蘇軍、德軍,或者芬蘭軍隊,有和“灰燼”一樣的愛好。
而是真正的“戰火”。
……………………
剛剛又摸了德國人,一個無線電通信節點的薯條君,麵對這種火焰,不是很放心和“灰燼”確認,
“‘灰燼’,你確定你的樹枝沒有外流吧?”
但已經從新生模式,再次循環到,灰燼模式的兵人,現在根本沒有和薯條君“論道”的想法,
“咚……咚、咚!”
(“毀天……滅地!”)
“得,算我白問,‘爆破彈’你注意點。”
發現“爆破彈”收藏爆炸物的愛好,根本就是一個,帶走一切能帶走爆炸物的本能後。
“爆破彈”現在已經是“灰燼”武器專屬管理員了。
“政委,我的建議是,停止攻擊德國人的無線電。一旦讓芬蘭人主導指揮,防線的壓力更大。”
“淦,我們不是隻弄了幾個嗎?”
“但,芬蘭人現在已經占據主導了。”
是的,芬蘭人在戰爭進入他們更擅長的領域後。
一方麵因為,德國人連續吃癟之後,必須更加仰仗芬蘭人。
另一方麵更是直接的因為,當前正在攻擊的四個師中,隻有一個德國師。
這使得“白色閃電”計劃,在破產,變更到麵目全非之後。
原本願意跟著德國人“繼續戰爭”,但主要目標在南方的芬蘭軍隊。
以他們並不願意的方式,獲得了一個次要戰場的主導權。
而在這種情況下,芬蘭國內,在溫和派也徹底“黑化”後,愈演愈烈的極端思潮。
在幫助芬蘭,在短時間內將軍隊動員到,比曆史中更多的80餘萬人的同時。
也開始像所有極端思潮一樣,給前線的將軍們戴上了名為“民意”的鐐銬。
這使得作為蘇軍老對手,事實上比德國人更早明白。
對於,當前在薩拉-庫薩莫一線的戰鬥,停止進攻,重整軍隊,甚至是直接撤回戰前位置,才是最好選擇的芬蘭指揮部。
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打下去。
畢竟他們的攻勢,同樣被國內視為,正在奪回之前被蘇聯人搶走的領土。
並且對於狂熱到失去理智的人來說。
即使這些芬蘭軍官,親自拿著地圖去解釋,當前芬蘭軍隊,在此戰區已經事實上,奪回了之前割讓的領土。
任何停止進攻的建議,也一樣會被視為“叛國”。
更何況,現在芬蘭軍隊在這裏的三個師中,看起來戰果最好的“諾爾德”師,本身就是極度狂熱的。
(一些解釋:
1、曆史同期,芬蘭軍隊約有65萬人。
2、芬蘭在“冬季戰爭”中割讓的領土有:
1雷巴奇半島(“漁民”半島),在之前的季托夫卡之戰中。
正是借助這個半島上的築壘地域,紅海軍突擊隊,在薯條旅一個班的幫助下,成功繞到了德軍部隊身後。)
2薩拉地區,即當前戰鬥發生的區域,蘇聯要求芬蘭完全退出了這裏的森林。
這也是,芬蘭軍隊在進攻這裏時,對於地形的熟悉程度,超過蘇軍的原因。
隻是一旦繼續深入,芬蘭人對於這裏地形情況的了解,也會大幅下降
3拉多加湖北岸與卡累利阿地狹。
這裏既是掩護列寧格勒,所必須的緩衝區。
也是芬蘭進出芬蘭灣最好通路,塞馬運河-維堡線路的下半段。
是芬蘭的核心利益區,因此在曆史中的“繼續戰爭”裏,芬蘭軍隊將這裏視為最重要的目標。
並且因為曆史中芬蘭溫和派,並沒有和本書中一樣,因為德國人開戰即吃癟,主動找蘇聯試圖談條件不成,導致破防黑化。
芬蘭軍隊在奪回這裏的領土後,就立即進入了觀望狀態,並部分複員了軍隊。
當然,等到德國人真的,一路勢如破竹的,打到列寧格勒後。
芬蘭人的野心還是擴大了。
ps:曆史中芬蘭溫和派,試圖單方麵找蘇聯人和談的事情,其實也發生過,隻不過時間是在1943年,德國人在夏天都吃癟了之後。
結果也和本書一樣,蘇聯和芬蘭的根本矛盾,卡累利阿地狹的所有權,根本無法談判。
這讓芬蘭,選擇了繼續戰爭,直到1944年6月,蘇軍一波,將北極戰線的德軍趕進了挪威山區中。
芬蘭不得不低頭。
4芬蘭灣中的若幹島嶼和漢科半島。
這極大的加強了紅海軍波羅的海艦隊對芬蘭灣的控製力。)
……………………
在薯條君,再次確認,“綠火箭”營依然沒有走完組建進度條。
隻能選擇,繼續以小隊方式,在這場已經變成“冬季戰爭”plus版的戰役中,尋找芬蘭軍隊或者德國軍隊的有價值目標時。
對於自己能夠推進到索夫波羅格,根本原因是什麽,沒有多少b數的芬蘭“諾爾德”師,正在和德國空軍派駐到這裏的地麵聯絡官吵架。
“你們為什麽不能將炸彈,直接投到蘇聯人的後麵!”
“下一次攻擊。”
“你們上次也是這麽說的。”
“下一次攻擊!”
……
漢斯感覺自己肯定是犯了什麽錯誤,才被空軍分配到這裏,配合這些愚蠢的芬蘭人。
在那些該死的英國人,不知道為了什麽,突然出現在這裏,幫助蘇聯人後。
德國空軍的轟炸行動,就一直處在必須小心謹慎的進行的狀態。
再加上,索夫波羅格的蘇軍防線,作為克斯堅加在西南方向的關鍵門戶,蘇聯人在這裏布置的,防空力量是十分充足的。
這讓德國空軍的攻擊,根本無法越過蘇軍外圍,直接攻擊核心陣地。
但愚蠢的,連蘇聯人外圍陣地都攻不下來的,芬蘭人。
不僅僅,根本不懂德國空軍近距離支援戰術。
不會主動在德國空軍掩護下,拔掉外圍蘇軍陣地,從而在地麵上,幹掉蘇聯人已經奔放到,直接布置在前沿身後兩三公裏的的高射炮陣地,實現空地協同推進。
居然還能反複大言不慚的要求,德國空軍直接越過這些高炮的致命火力,襲擊蘇軍陣地核心的炮兵。
還說什麽,
“隻要蘇聯人的大炮停下來十分鍾,他們的步兵就能衝進克斯堅加。”
“該死的,蠢貨!”
如果不是漢斯,明確知道保護自己的幾個陸戰師士兵,比這些愚蠢的芬蘭人還不如的話,很可能已經從不斷應付芬蘭軍官,快進到直接下克上了。
當然,如果漢斯,能夠知道,芬蘭軍隊甚至在,有迂回攻擊條件的情況下,依然沒有進行任何其他攻擊嚐試的話,可能會立即找到薯條君申請,跳過人生中這沒有希望的五年。
而在這種情況下,南線的芬蘭軍隊想要,在蘇軍縱深力量,已經完成防線加固後,取得任何一點戰果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當然好的方麵是,這樣的打下去,受傷最重的,隻有德國空軍地麵聯絡員漢斯。
甚至,隻要蘇軍不改變自身防禦為主的戰略,這裏的戰爭已經發展到了,每天完成日常任務的階段。
………………
相比南線,有德軍步兵第169師,和山地步兵團存在的北線,攻勢還是有些變化可能的。
至少,在德軍步兵第169師,借助芬蘭第6師創造的通路,發起衝擊後。
蘇聯邊防軍防線,與步兵第104師的前出防線已經垮塌了大半,這些原本可以完全掩護此處道路的防線,此刻隻剩下幾個依托高地建立的據點。
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薯條君的第二條火障,成功將黨衛軍“北方”師燒走了。
等到該部,真的在獲得了足夠的補給後,從南側加入這裏的戰局。
當前可以借助幾個高地,成功鉗製德軍,避免其全力衝擊,庫奧拉亞爾維主防線的蘇軍,可能已經被衝垮了。
不過,對於戰爭來說,不僅僅沒有如果。
“幾乎”與“徹底”的小縫隙,往往也是完全無法彌合的。
這一點,對於當前芬德聯軍共同前進指揮部來說,已經是不需要點破的共識了。
隻是雙方的中級指揮官,依然會為了麵子問題,相互爭論,
‘’該死的,之前那個山頭,你們不是徹底清繳了嗎?”
“如果不是,你們的轟炸機半路撤走,我們幾乎就全殲蘇聯人了!”
“難道,不是你們先被蘇聯人,不到一個連的反衝鋒,趕走的嗎?”
“那是另一個山頭,而且你們的人,不也一樣被那個連衝垮了嗎?”
對此,已經頭大如鬥的聯軍指揮官,德軍第169步兵師師長-庫爾特·迪特瑪,也隻能用已經用爛了的得說辭,壓下眾人的爭吵,
“好了,看看你們,一個個和潑婦罵街一樣。我們現在需要精誠合作,隻有突破庫奧拉亞爾維的主防線,我們這幾天的努力才算沒有白費!”
隻是根本上的現實是,芬德聯軍,雖然在再次合作後,幾乎成功衝垮了,沒有做好同時應對兩種風格攻勢的蘇軍防線。
但以英國人插手為轉折點,當蘇軍指揮部,已經將更多力量從阿拉庫爾季遷移至這裏後。
未能徹底清剿,蘇軍一線陣地支撐點,隻是部分獲得了,關鍵道路使用權的芬德聯軍,已經錯過了,快速衝過這裏的戰略窗口。
上述的爭論,正在從翻舊賬,逐漸演變成,不斷上演的,需要芬德聯軍,投入更多注意力才能處理的現實問題。
對此在這次攻勢中,心態反複起伏的庫爾特·迪特瑪,不得不開始思考,
“或許是時候撤退了。”
………………
而在芬德前進指揮部爭吵中,出現的最頻繁的詞“那個連”。
正是,等不及紅海軍完成擴編的薯條君。
直接從蘇軍一個據點中,以拉“壯丁”的方式,獲取的“綠火箭”營-邊防軍誌願者連隊。
該連在薯條君的帶領下,依靠誇張的機動能力,反複在芬德聯軍側翼進進出出,大幅加速了,庫爾特·迪特瑪做出撤退決定的速度。
最終在戰地時間1941年7月3日黃昏。
又一次,收到己方後勤車隊遭到“那個連”光顧損失慘重報告的,庫爾特·迪特瑪,下令後撤到薩拉地區。
總共進行了不到5天的“白色閃電”計劃,就此進入了暫時擱置狀態。
德軍在北極戰區的第一波攻勢,提前了兩周,進入了對峙狀態。
(曆史中,以迪特爾在7月17日放棄繼續攻擊摩爾曼斯克為標誌。
芬德聯軍的第一波攻勢徹底失去前進力量。
整個攻勢期間,德軍除了付出了重大代價,幾乎什麽戰略目標都沒有達到。
截止7月11日,德國“挪威”集團軍,就已經付出了3000餘人的代價。
而戰果隻是,
“挪威山地軍”,距離摩爾曼斯克最近45公裏。
第36山地軍,距離切斷基洛夫鐵路最近35公裏。
芬蘭第3軍,距離切斷基洛夫鐵路最近69公裏。
蘇德雙方就此進入對峙階段,直到9月8日,南方的德軍又取得了更大的階段性勝利後。
德軍才開始了又一次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