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長期以來政治上視為假想敵、宣傳上痛罵為法西斯的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確實令蘇聯在政治上頗感尷尬。在同希特勒德國進行了長達6 年之久的政治、外交對立之後“化敵為友”的確不是一件很光明正大的事情。當納粹外交部長飛抵莫斯科時,全城竟然沒有一麵可以用來歡迎德國外長的字旗,最後還是在一家正在拍攝反納粹電影的製片廠裏找到了“道具”。廣大黨員也很難理解為什麽竟然同法西斯簽訂友好協定。如果同倫敦和巴黎簽訂旨在製止法西斯侵略的協定,當然比同希特勒簽署條約更會受到全體進步力量的歡迎,也更能為國內人民所理解。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可能和英法簽訂條約,英國法國對於談判毫無誠意可言。而單獨麵對帝國主義列強是史達林最不願看到的情況。應該說是英法將蘇聯推到了法西斯德國的一邊,英法為它們的陰謀詭計付出了代價。在簽訂條約的當天,裏賓特洛甫對他的人說:“今天簽署了不列顛帝國的死刑判決書,並使我們有可能填上執行判決的日期。”英法想將禍水東引,結果反而被史達林把這道菜又布了回去。
各懷陰謀的握手(2)
各懷陰謀的握手
歷史證明了史達林的判斷基本上是正確的。1939年到1940年,希特勒用閃電般的速度摧垮了波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也在納粹的刀鋒前像麥子一樣紛紛倒下。而擁有300 萬軍隊、與德軍勢均力敵的法國竟然在30天之內就徹底崩潰了,隻剩下了英國依靠海峽天險據守本土。而蘇聯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特別是“秘密協定”的掩護下在東歐竊取了大量 土地。惟一超出史達林意料的就是德國竟然如此迅速地掃平了歐洲,它會不會也同樣迅速地掃蕩英倫三島呢?還是英國迫於壓力與之媾和?總之留給蘇聯準備戰爭的時間不多了。史達林知道,《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早晚有一天會被希特勒團起來丟進廢紙簍的。戰爭隻可能被暫時推遲,卻無法避免。
嗨,希特勒(1)
1924年初春,慕尼黑以西80公裏的萊茵河盆地上的小鎮蘭德斯堡的監獄裏,囚禁著一個日後註定要給人類帶來一場浩劫的人物,這就是德國納粹黨的領袖、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阿道夫·希特勒。此時,他因為發動了著名的“啤酒館政變”,正作為一名囚徒,被關押在這裏。監獄裏的生活是枯燥的,可是希特勒卻想到了消磨日子的方法——他開始向自己的信徒口授《我的奮鬥》一書。這本書後來一經出版,立刻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希特勒在這本書中闡述了“生存空間”思想,發誓要為德意誌民族的發展奪取足夠的“生存空 間”,而其主要的矛頭,就是德國東邊的蘇聯。按人口比例,一個蘇聯人占有的土地麵積是一個德國人的18倍,可是,在希特勒看來,斯拉夫這個“劣等民族”哪配占有這麽多土地?因此,德國必須消滅蘇聯,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他說在稱霸歐洲大陸之後“不管怎樣,要繼續向東突進……必須把俄國從歐洲大陸國家的名單中劃掉……報復布爾什維主義。”
1940年至1941年的希特勒,正處在他一生中最為得意的巔峰。閃擊波蘭,平滅比利時,橫掃歐洲大陸,號稱陸軍歐洲第一的法國,竟在他“談笑間”,灰飛煙滅。英倫三島雖然未被震懾,還擺出一副抗爭到底的架勢,但是希特勒相信那遲早也是他的盤中美餐。而蘇聯,早晚騰出手來就會收拾的。但是,這一切卻沒能讓希特勒有一點滿足感,因為他知道,他的事業是隻要開始就不能停止的事業,一旦停止,就意味著徹底的毀滅,因為他對抗的幾乎是整個世界。而且,這一點點勝利,對於他的龐大野心來說,也隻能算是一個序幕而已。
希特勒在後人心目中,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惡魔,而不是正常的人。究竟是什麽力量在驅動他為了一己的野心,不遺餘力不計後果不顧億萬生靈,發動世界性的戰爭?在這裏,我們不妨審視一番希特勒其人,藉助一些歷史學家的研究,了解他的一些側麵。
希特勒的瘋狂擴張野心來源於哪裏?有些學者認為希特勒的精神很不正常。雷德利克在《希特勒:對這位破壞王進行診斷》一書中表示,希特勒同時具有妄想狂、自戀、憂慮、抑鬱等心理疾病。
另一些西方心理歷史學學者認為,希特勒在對外擴張問題上表現出的貪婪瘋狂和冷酷無情可能來源於他的幼年經歷,是他幼時特別漫長的哺乳期造成了他這種變態性格。受乳經歷是希特勒的本源經歷,他逆源而行建立了所謂的“日耳曼給養地”理論。他說:“怎樣才能餵飽整個民族?我們要麽輸出人口或者商品,要麽力求調整領土格局,使其適應人口需要。大自然把這種可能性——自我保存本能—— 賦予一切生物的新生兒。當乳嬰吸吮母親乳汁時,他不會先問一聲,這維繫生命的乳汁是否正在經歷磨難。飢餓和愛構成了健康本能。”這種心理歷史學的分析,試圖在希特勒的個性源頭中發現促使他不斷擴張領土的意識結構,但無論怎樣證明,這種因果關係還是很不充分的。
有歷史學家研究,希特勒發動一係列侵略戰爭可能源於他的同性戀傾向,而他的暗戀對象竟然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許多熟悉希特勒的人說,他愛穿女人衣服,據說,當年史達林和英國首相邱吉爾,都常常取笑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為他自1932年起,便是希特勒迷戀的對象,他的家裏貼滿羅斯福的照片。不過,專門研究希特勒私生活的傳記家偉菲爾德曾調查過希特勒的情婦,發現希特勒對女性肉體有強烈興趣,認為同性戀的謠傳是無稽的。
各懷陰謀的握手(2)
各懷陰謀的握手
歷史證明了史達林的判斷基本上是正確的。1939年到1940年,希特勒用閃電般的速度摧垮了波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也在納粹的刀鋒前像麥子一樣紛紛倒下。而擁有300 萬軍隊、與德軍勢均力敵的法國竟然在30天之內就徹底崩潰了,隻剩下了英國依靠海峽天險據守本土。而蘇聯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特別是“秘密協定”的掩護下在東歐竊取了大量 土地。惟一超出史達林意料的就是德國竟然如此迅速地掃平了歐洲,它會不會也同樣迅速地掃蕩英倫三島呢?還是英國迫於壓力與之媾和?總之留給蘇聯準備戰爭的時間不多了。史達林知道,《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早晚有一天會被希特勒團起來丟進廢紙簍的。戰爭隻可能被暫時推遲,卻無法避免。
嗨,希特勒(1)
1924年初春,慕尼黑以西80公裏的萊茵河盆地上的小鎮蘭德斯堡的監獄裏,囚禁著一個日後註定要給人類帶來一場浩劫的人物,這就是德國納粹黨的領袖、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阿道夫·希特勒。此時,他因為發動了著名的“啤酒館政變”,正作為一名囚徒,被關押在這裏。監獄裏的生活是枯燥的,可是希特勒卻想到了消磨日子的方法——他開始向自己的信徒口授《我的奮鬥》一書。這本書後來一經出版,立刻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希特勒在這本書中闡述了“生存空間”思想,發誓要為德意誌民族的發展奪取足夠的“生存空 間”,而其主要的矛頭,就是德國東邊的蘇聯。按人口比例,一個蘇聯人占有的土地麵積是一個德國人的18倍,可是,在希特勒看來,斯拉夫這個“劣等民族”哪配占有這麽多土地?因此,德國必須消滅蘇聯,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他說在稱霸歐洲大陸之後“不管怎樣,要繼續向東突進……必須把俄國從歐洲大陸國家的名單中劃掉……報復布爾什維主義。”
1940年至1941年的希特勒,正處在他一生中最為得意的巔峰。閃擊波蘭,平滅比利時,橫掃歐洲大陸,號稱陸軍歐洲第一的法國,竟在他“談笑間”,灰飛煙滅。英倫三島雖然未被震懾,還擺出一副抗爭到底的架勢,但是希特勒相信那遲早也是他的盤中美餐。而蘇聯,早晚騰出手來就會收拾的。但是,這一切卻沒能讓希特勒有一點滿足感,因為他知道,他的事業是隻要開始就不能停止的事業,一旦停止,就意味著徹底的毀滅,因為他對抗的幾乎是整個世界。而且,這一點點勝利,對於他的龐大野心來說,也隻能算是一個序幕而已。
希特勒在後人心目中,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惡魔,而不是正常的人。究竟是什麽力量在驅動他為了一己的野心,不遺餘力不計後果不顧億萬生靈,發動世界性的戰爭?在這裏,我們不妨審視一番希特勒其人,藉助一些歷史學家的研究,了解他的一些側麵。
希特勒的瘋狂擴張野心來源於哪裏?有些學者認為希特勒的精神很不正常。雷德利克在《希特勒:對這位破壞王進行診斷》一書中表示,希特勒同時具有妄想狂、自戀、憂慮、抑鬱等心理疾病。
另一些西方心理歷史學學者認為,希特勒在對外擴張問題上表現出的貪婪瘋狂和冷酷無情可能來源於他的幼年經歷,是他幼時特別漫長的哺乳期造成了他這種變態性格。受乳經歷是希特勒的本源經歷,他逆源而行建立了所謂的“日耳曼給養地”理論。他說:“怎樣才能餵飽整個民族?我們要麽輸出人口或者商品,要麽力求調整領土格局,使其適應人口需要。大自然把這種可能性——自我保存本能—— 賦予一切生物的新生兒。當乳嬰吸吮母親乳汁時,他不會先問一聲,這維繫生命的乳汁是否正在經歷磨難。飢餓和愛構成了健康本能。”這種心理歷史學的分析,試圖在希特勒的個性源頭中發現促使他不斷擴張領土的意識結構,但無論怎樣證明,這種因果關係還是很不充分的。
有歷史學家研究,希特勒發動一係列侵略戰爭可能源於他的同性戀傾向,而他的暗戀對象竟然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許多熟悉希特勒的人說,他愛穿女人衣服,據說,當年史達林和英國首相邱吉爾,都常常取笑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為他自1932年起,便是希特勒迷戀的對象,他的家裏貼滿羅斯福的照片。不過,專門研究希特勒私生活的傳記家偉菲爾德曾調查過希特勒的情婦,發現希特勒對女性肉體有強烈興趣,認為同性戀的謠傳是無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