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紀中葉,蘇非這個名詞,初次出現於阿拉伯文獻中,用來稱呼某一類禁欲主義者4。獲得這個稱號的第一個人,據較晚的傳說,是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查比爾·伊本·哈彥(約在776年享盛名),他宣稱他有自己的一種禁欲主義。與他同時代的巴裏黑人易卜拉欣·伊本·艾德杭(約在777年卒),可以作為這個時代一個早期的寂靜教的禁欲主義(zuhd)的典型。蘇非派關於易卜拉欣轉變的傳奇,顯然是仿造佛的故事5,據這個傳奇說,他原來是以一個王子的身分出現的,某天他出去狩獵,突然聽到有神秘的聲音警告他說,他不是為此類目的而被創造的。於是,這位打獵的王子下了馬,永遠拋棄了榮華富貴的道路,而出家修行。照另一個傳奇的說法,他的轉變,是由於一個乞丐的啟發,有一天,他從王宮的窗子向外麵眺望,看見一個乞丐,在用一片發了黴的麵包充飢,他把那片麵包浸在水裏,用一點兒粗鹽做佐材,吃得津津有味。那個乞丐對易卜拉欣證明了自己是心滿意足的,易卜拉欣就穿上粗毛布衣,開始了一種流浪的生活1。易卜拉欣轉變成蘇非之後,遷移到敘利亞,蘇非主義在那裏有自己最早的組織,他依靠自己的勞動,維持生活。在基督教和希臘的各種觀念的影響下,穆斯林的禁欲主義,在回曆二世紀時,變成了神秘主義,那就是說,禁欲主義,開始被其皈依者認作一種修行的方法,修行的目的,是認識真主,喜愛真主,與真主聯合為一,而不是企圖在來世獲得真主的報酬。蘇非對於真主的這種認識(ma‘rifah),是憑藉個人的靈魂的閃光所獲得的一種神秘的直覺,而不是通過理智或公認的聖訓而求得的對於真主的認識(‘ilm)。神秘的直覺,是艾卜·蘇萊曼·達拉尼(849或850年卒)所首創的主義,他的墳墓在大馬士革附近的達賴亞,在雅古特的
---------------
2《古蘭經》46:30以下。
1“迪克爾”的意思是記誦,就是念念不忘真主的尊名;《古蘭經》33:41。
2reynolda.nicholson,themyrticsofim(london,1914),p.10。
3al-masihal-dajjāl,發源於阿拉馬語的meshihadagg。參閱《馬太福音》24:24;《啟示錄》13:1—18;《但以理書》11:36。
4jāhiz,bayān,vol.i,p.233。
5t.dukainjournalroysiaticsociety(1904),pp.132以下。
1參閱ibn-‘asākirvol.ii,pp.167—196;kutubi,vol.i,pp.3—5;al-qushayri,al-rish(cairo,1284),pp.9—10。
---------------
時代,還是人們瞻仰的對象2。但是與禁欲主義派對立的神秘主義派的第一個蘇非,是克爾赫人麥耳魯夫,他是巴格達學派的,於815年去世。麥耳魯夫原來是一個基督教徒,一說是一個薩比教徒3,他被描繪成一個醉心於真主的人,被尊為聖徒。他的墳墓在巴格達城,在底格裏斯河右岸上,直到現在,還受到群眾的瞻仰,在古舍裏(1074年卒)4的時代,人們認為在他的墓旁祈禱,是治病的良方。依照神秘派的說法,除真主外,任何物都不是真正存在的,真主是永恆的美,達到真主的道路是愛。愛就是這樣變成為神秘主義的精髓了。蘇非主義從思辨的神秘主義又發展成為神智教。這種轉變發生於翻譯希臘名著的時期。引起這種轉變的首要原因,是希臘的影響。蘇非派神智學的代表是埃及人左農1,860年在吉薩去世,他的父母都是奴比亞人2。一般蘇非家公認,這位禁欲主義者是他們的教義的創始人。他們承認,他是他們先輩的固特卜(qutb,宇宙的中樞)之一,他們每次提到他的名字,都加上這個祈禱:“願真主使他的內心深處(sirr)變成神聖的。”賦予蘇非主義以定型的是左農。他首創了這個觀念:隻有入神(wajd)才能真正認識真主,除此,別無他法。據麥斯歐迪的記載3,左農喜歡在他的祖國埃及的古蹟的廢墟中徘徊,企圖辨認那些古蹟上的神秘的象形文字,以便當做一把鑰匙,去打開已遺失的古代科學的寶藏。從神智教走到泛神教,並不是困難的,這個步驟主要是在印度—伊朗的影響下實現的。《樂府詩集》4至少給我們保存一段關於明白無誤的佛教人生觀的描繪,查希慈所描寫的精低格的僧侶5,不是印度的聖人或者佛教的和尚,就是他們的模仿者6。波斯人巴葉濟德7·比斯塔米(約在875年卒,他祖父是祆教徒),大概是首創無我主義(fanā’)的人,這種主義可能是佛教涅槃的反映。另一個波斯人哈拉隻(梳毛人),於922年被鞭撻,吊在絞刑架上,殺頭後,被焚化了。阿拔斯王朝的宗教裁判所,這樣懲辦他,是因為他曾宣言:“我就是真主。”他所遭受的磔刑,使他變成最偉大的蘇非的殉道者。下麵的詩句充分說明他的神秘的理論:我即我所愛,所愛就是我;精神分彼此,同寓一軀殼;見我便見他,見他便見我1。
---------------
2buldān,vol.ii,p.536。
3參閱al-hujwirikashfal-mahjub,ir.r.a.nicholson(leydon,1911),p.114。
4rish,p.12。
1左農(意思是魚人)是他的外號,《古蘭經》(21:87)曾稱約難為左農。他的真名是騷班·艾卜勒·斐德·伊本·易卜拉欣。
2qushayrip.10;hujwiri,p.100。
3vol.ii.pp.401—402。
4vol.iii,p.24,ll.27—28。
---------------
2《古蘭經》46:30以下。
1“迪克爾”的意思是記誦,就是念念不忘真主的尊名;《古蘭經》33:41。
2reynolda.nicholson,themyrticsofim(london,1914),p.10。
3al-masihal-dajjāl,發源於阿拉馬語的meshihadagg。參閱《馬太福音》24:24;《啟示錄》13:1—18;《但以理書》11:36。
4jāhiz,bayān,vol.i,p.233。
5t.dukainjournalroysiaticsociety(1904),pp.132以下。
1參閱ibn-‘asākirvol.ii,pp.167—196;kutubi,vol.i,pp.3—5;al-qushayri,al-rish(cairo,1284),pp.9—10。
---------------
時代,還是人們瞻仰的對象2。但是與禁欲主義派對立的神秘主義派的第一個蘇非,是克爾赫人麥耳魯夫,他是巴格達學派的,於815年去世。麥耳魯夫原來是一個基督教徒,一說是一個薩比教徒3,他被描繪成一個醉心於真主的人,被尊為聖徒。他的墳墓在巴格達城,在底格裏斯河右岸上,直到現在,還受到群眾的瞻仰,在古舍裏(1074年卒)4的時代,人們認為在他的墓旁祈禱,是治病的良方。依照神秘派的說法,除真主外,任何物都不是真正存在的,真主是永恆的美,達到真主的道路是愛。愛就是這樣變成為神秘主義的精髓了。蘇非主義從思辨的神秘主義又發展成為神智教。這種轉變發生於翻譯希臘名著的時期。引起這種轉變的首要原因,是希臘的影響。蘇非派神智學的代表是埃及人左農1,860年在吉薩去世,他的父母都是奴比亞人2。一般蘇非家公認,這位禁欲主義者是他們的教義的創始人。他們承認,他是他們先輩的固特卜(qutb,宇宙的中樞)之一,他們每次提到他的名字,都加上這個祈禱:“願真主使他的內心深處(sirr)變成神聖的。”賦予蘇非主義以定型的是左農。他首創了這個觀念:隻有入神(wajd)才能真正認識真主,除此,別無他法。據麥斯歐迪的記載3,左農喜歡在他的祖國埃及的古蹟的廢墟中徘徊,企圖辨認那些古蹟上的神秘的象形文字,以便當做一把鑰匙,去打開已遺失的古代科學的寶藏。從神智教走到泛神教,並不是困難的,這個步驟主要是在印度—伊朗的影響下實現的。《樂府詩集》4至少給我們保存一段關於明白無誤的佛教人生觀的描繪,查希慈所描寫的精低格的僧侶5,不是印度的聖人或者佛教的和尚,就是他們的模仿者6。波斯人巴葉濟德7·比斯塔米(約在875年卒,他祖父是祆教徒),大概是首創無我主義(fanā’)的人,這種主義可能是佛教涅槃的反映。另一個波斯人哈拉隻(梳毛人),於922年被鞭撻,吊在絞刑架上,殺頭後,被焚化了。阿拔斯王朝的宗教裁判所,這樣懲辦他,是因為他曾宣言:“我就是真主。”他所遭受的磔刑,使他變成最偉大的蘇非的殉道者。下麵的詩句充分說明他的神秘的理論:我即我所愛,所愛就是我;精神分彼此,同寓一軀殼;見我便見他,見他便見我1。
---------------
2buldān,vol.ii,p.536。
3參閱al-hujwirikashfal-mahjub,ir.r.a.nicholson(leydon,1911),p.114。
4rish,p.12。
1左農(意思是魚人)是他的外號,《古蘭經》(21:87)曾稱約難為左農。他的真名是騷班·艾卜勒·斐德·伊本·易卜拉欣。
2qushayrip.10;hujwiri,p.100。
3vol.ii.pp.401—402。
4vol.iii,p.24,ll.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