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tabari,vol.iii,p.85,ll.16,17,p.115,l.9。


    ---------------


    第二十三章阿拔斯王朝的建立


    伊斯蘭教偉大的政治戲劇的第三幕開幕了,扮演主角的是哈裏發艾卜勒·阿拔斯(750—754年在位)。舞台是伊拉克。前一年在庫法城清真大寺裏寫作就任演說的時候,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位哈裏發自稱賽法哈(al-saffāh,屠夫)1,後來,賽法哈就成了他的綽號。這是一個凶兆,因為在執行政策方麵,新王朝比舊王朝更加依靠武力。劊子手殺人時當毯子用的皮革,在伊斯蘭史上初次鋪在哈裏發的寶座旁邊,成為寶座不可或缺的附屬物。這個“屠夫”是正統的哈裏發和伍麥葉王朝之後的第三個朝代的奠基者,這個朝代是伊斯蘭最馳名和最長久的朝代。自750年到1258年,艾卜勒·阿拔斯的子孫,世襲了哈裏發的職位,但是,他們並不是始終都掌握實權的。


    當阿拔斯人勝利的時候,人民歡迎他們,認為他們用真正的哈裏發國家和神權政府代替了伍麥葉人純世俗的政府(mulk)。哈裏發為了使自己的崇高職位帶有宗教色彩,每逢節日,如即位典禮和每周聚禮日(星期五),都穿上他的叔曾祖先知穆罕默德所穿的鬥篷(burdah)2。他把一群教律學家當做顧問,他保護他們,舉凡國家大事,都向他們請教。具有高度組織性的宣傳機構,從前對於破壞伍麥葉政府的威信起過重大的作用,此時被巧妙地用來永久鞏固阿拔斯人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一開頭就培養這樣一種觀念:政權當永遠保持在阿拔斯人的手中,直到他們最後把它交給救世主伊薩為止1。後來又大事宣傳這樣一種理論:哈裏發政權如果被破壞,世界的秩序就要紊亂2。實際上,這種宗教改變,與其說是真實的,不如說是表麵的;巴格達的哈裏發雖然與伍麥葉人不同,假裝虔誠,自稱愛教,但是他汲汲於名利,並不亞於他所取代的大馬士革的哈裏發。兩個哈裏發王朝主要的區別是:伍麥葉帝國是阿拉伯的,而阿拔斯帝國是比較具有國際性的,因為這個帝國包括新穆斯林的各種民族成分,阿拉伯民族隻是其他許多民族中的一個民族。此外,還有些區別。哈裏發職位不再和伊斯蘭教是同義語了,這是有史以來初次發生的事情:西班牙、北非、阿曼、信德,甚至呼羅珊3都不完全承認新的哈裏發。至於埃及,名義上的承認,多於實際上的承認。伍麥葉人在伊拉克的首都瓦西兌城抵抗了十一個月4。敘利亞處在不斷的騷動中,這種騷動的主要原因,是敘利亞王朝受到種種汙辱。阿拔斯人和阿裏派之間的聯盟,原來是全靠對強大敵人的同仇敵愾來維繫的。敵人一倒,這種聯盟就不存在了。天真的阿裏派,認為阿拔斯人是為他們的利益而作戰的,但是,不久之後,他們的幻想就破滅了。


    庫法城是反覆無常的,又是親阿裏派的,賽法哈認為他在這個地方不安全,因此,在安巴爾5建築哈希米葉城,作為都城。這座城因皇室的鼻祖哈希


    ---------------


    1tabari,vol.iii,p.30,l.20;ibn-al-athir,vol.v,p.316。


    2下麵的世係表,可以說明阿拔斯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親屬關係。


    1tabari,vol.iii,p.33;ibn-al-athir,vol.v,p.318。


    2參閱本書第487頁。


    3dinawari,p.373。


    4dinawari,pp.367—372;tabari,vol.iii,pp.61—66;ibn-al-athir,vol.v,p.338。


    5安巴爾在幼發拉底河左岸,在伊拉克北部,現已成廢墟。


    ---------------


    姆而得名1。庫法城的姊妹城巴斯拉城,由於同一原因,也棄而不用,而且那座城市偏在南方,不適於做王國的中心。賽法哈才三十幾歲,就因患天花而死於新都2(754年)。


    賽法哈的弟弟和繼任者艾卜·哲耳法爾(754—775年在位)自稱為曼蘇爾(al-mansur,常勝者),他是阿拔斯王朝最偉大的哈裏發,也是最不講道義的哈裏發。替新王朝奠定堅實基礎的是他,而不是賽法哈。繼承他的三十五位哈裏發,都是他的直係子孫。他的叔父阿卜杜拉是薩卜戰役的英雄,在賽法哈時擔任駐敘利亞總督,此時他與侄子曼蘇爾爭奪哈裏發的職位,但是,他在754年11月,被艾卜·穆斯林擊敗於奈綏賓3。經過七年的禁閉之後,他被隆重地迎入一所新居,那是故意建築在鹽地上的,後來放水去淹牆腳,新居坍塌,把他壓死在廢墟裏4。


    奈綏賓戰役大捷後,艾卜·穆斯林返回他所統治的呼羅珊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自治省)的途中,遭到同樣的命運。他被召到哈裏發的宮廷。阿拔斯王朝的開國元勛,除了阿卜杜拉就是他,但是,這位呼羅珊的領袖,在覲見哈裏發的時候,遭到襲擊,就這樣被虐殺了5。波斯的極端分子所組成的一個希奇的拉旺德教派,企圖把哈裏發看成就是真主,而哈裏發殘忍地屠殺了他們(758年)6。曼蘇爾還殘忍地撲滅了一次暴動,那是哈桑的兩個重孫易卜拉欣和他弟弟穆罕默德(外號“純潔的靈魂”,al-nafsal-zakiyah)1所領導的十葉派不滿分子的暴動。穆罕默德被處死後,屍體懸掛在麥地那城(762年12月6日);易卜拉欣在難駕馭的庫法城附近被斬首(763年2月14日)後,首級被送去交給哈裏發2。在不妥協的阿裏派看來,阿拔斯王朝的哈裏發,都是篡奪者,真正的哈裏發,伊馬木,隻有阿裏和法帖梅的子孫。阿裏派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們對於伊斯蘭教國家的破壞影響,他們堅決主張,他們的伊馬木具有得自先知穆罕默德的某種程度的世代相傳的智慧和一種特殊的天啟。在呼羅珊,以艾卜·穆斯林的復仇者的身分出現的襖教徒孫巴德的叛亂(755年)和吳斯塔茲西斯的叛亂(767—768年)都被鎮壓了3。在波斯,強烈的民族情感和古代瑣羅斯特的與馬資達克的宗教觀念,交織在一起,現在這裏至少是暫時地被平息下來。除兩個地區外,大部分伊斯蘭帝國,就這樣重新統一起來了。那兩個地區,一個是北非,在那裏,哈裏發的政權,隻達到蓋賴旺;一個是西班牙,阿拔斯王朝的哈裏發在那裏碰到一個對付不了的死對頭,那就是伍麥葉人阿卜杜勒·賴哈曼(他的母親跟曼蘇爾的母親一樣1,也是柏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拉伯通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希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希提並收藏阿拉伯通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