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bu-al-fidā’,vol.ii,p.14。
1ibn-‘idhāri,bayān,vol.ii,p.84。
---------------
另一個兒子阿卜杜勒·阿齊茲做這個繼任者的繼任者2。阿卜杜勒·麥立克—登上哈裏發的寶座,就做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他企圖用他的兒子韋立德來代替他的弟弟阿卜杜勒·阿齊茲做自己的繼任者。他並不以此為滿足,同時還指定他的另一個兒子蘇萊曼做繼任者的繼任者3。韋立德又同樣企圖這樣做,但是遭到失敗。他想為自己兒子的利益,去剝奪自已弟弟的繼任權。諸如此類的策略,不會造成那種製度的穩定和持續,這是很自然的。反對國教的十葉派,從來沒有默認過“僭竊的伍麥葉人”的政權,從來沒有饒恕過他們對阿裏和海珊所犯的罪行,現在,他們比以前更活躍了。他們對於先知的後裔一心一意的忠誠,使他們變成了人民同情的焦點。在政治上,或經濟上,或社會上,不滿意伍麥葉王朝的人,有很多都參加了他們的陣營。在伊拉克,大半的居民此時變成了十葉派,他們原來是由於感覺到自己的國家被剝奪了民族獨立才反對敘利亞統治的,現在這種反對已加上了宗教的色彩。在遜尼派自己的各階層裏,虔誠的教徒責備各位哈裏發的俗心世欲,忽視《古蘭經》的和經外傳說的教律,而他們隨時隨地準備對於可能發生的任何反抗給以宗教的批準。
還有另一種破壞力量在活動著。阿拔斯人,他們是先知的叔父阿拔斯的後裔,他們堅持對於王位的要求。他們強調哈希姆家族的權利,因而巧妙地與阿裏的擁護者協作一致。十葉派認為哈希姆家族主要是阿裏的子孫,但是,阿拔斯人認為他們自己也是古萊氏族哈希姆家族的成員,因此,他們跟先知的血緣關係反而比伍麥葉人更親密些1。
阿拔斯的後裔,利用普遍的不滿,而且以衛道者自居,很快就變成了反伍麥葉人運動的戰士和領導人。他們選擇了死海南邊的侯邁麥村為自己的大本營和宣傳基地2。這個小村落,表麵上是一個無害的、與世隔絕的地方,其實是富有戰略價值的,因為這個村子靠近隊商的大路,又在朝覲路線的交叉點上。在這裏就建立起伊斯蘭政治史上最早的而且是最巧妙的宣傳運動的舞台。非阿拉比亞的穆斯林,特別是波斯的穆斯林,他們表示不滿意,是有著充分的理由的。他們原來指望獲得與阿拉比亞穆斯林完全平等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殊不知不但沒有獲得這種地位,反而降到順民的行列裏去,並且又不是經常可以免繳非穆斯林所繳納的人丁稅的。使他們更加不滿意的是,他們意識到自己是代表更高超和更古老的文化的,這種事實,連阿拉比亞人自己也是承認的。十葉派—阿拔斯人,在這樣一些心懷不滿的新穆斯林中間,找到了散播起義種子的肥沃土壤。伊拉克通常是效忠於阿裏派的,十葉派的教義,就從這裏傳布到波斯去,特別是在東北的呼羅珊省生根發葉,當時呼羅珊1的麵積比現在大得多。阿拉伯人在波斯長期進行的艾茲德對穆達爾的黨爭,多少也替呼羅珊人鋪平了道路。但是,更深厚的力量在起著作用。在十葉派伊斯蘭教的偽裝下,伊朗民族主義在復興中。
---------------
2ya‘qubi,vol.ii,p.306。
3ya‘qubi,vol.ii,pp.334—335。
12ya‘qubi,vol.ii,p.356—357;fakhri,pp.192—
193;tabari,vol.iii,p.34;yāqut,vol.ii,p.342;musil,northernhe■((newyork,1926),pp.56—61和袖珍地圖。
1現代伊朗的霍臘散省,在伊朗的東北。——譯者
---------------
當十葉派、呼羅珊人和阿拔斯人這三大勢力的聯盟實現的時候,伍麥葉王朝的國運就接近臨危了,阿拔斯人是為自己的利益而運用這個聯盟的。領導這個聯盟的是先知的叔父阿拔斯的玄孫艾卜勒·阿拔斯。在他的領導之下,革命的穆斯林們,以一個偽裝的神權政治的理想和一個恢復正統派的諾言,而起來反對現存的秩序。747年6月9日,長期策劃的革命爆發了,阿拔斯人在呼羅珊的代理人艾卜·穆斯林,一個出身微賤的波斯血統被釋放的奴隸2,高高地舉起了黑旗,那原來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軍旗,但是,此時已經變成阿拔斯人的標誌了。艾卜·穆斯林率領著葉門的艾茲德部族,攻入省會木鹿,但是,他的擁護者大半是伊朗的農民和順民,而不是阿拉比亞人1。伍麥葉王朝駐呼羅珊的長官奈斯爾·伊本·賽雅爾,雖然向麥爾旺二世求援,但卻沒有得到答覆。他在一封感傷的書信裏還以詩句為點綴2。麥爾旺二世雖然比前任的幾位哈裏發有才幹,卻忙於鎮壓內地的起義,那次起義從巴勒斯坦蔓延到希姆斯,所以未能給他答覆。這次起義不過是蓋斯人和葉門人之間舊黨爭的重演。這種黨爭被爭奪哈裏發職位的野心家所利用,在前任的兩位哈裏發葉齊德三世和易卜拉欣的時代,都曾達到內戰的規模。葉齊德三世贊助蓋德裏葉派3的教義,使事情變得更壞。易卜拉欣則領導了葉門黨。蓋斯人所擁戴的麥爾旺二世,犯了致命的錯誤,他不但把自己的住所,而且把國家機關,都遷移到美索不達米亞的哈蘭城去,這樣就喪失了所有敘利亞人的同情。除開伍麥葉王朝的主要支柱敘利亞人外,現存製度死敵的伊拉克哈列哲派此時又在公開地叛亂4。祖先的復仇主義,使伊斯蘭教最西的省份西班牙,也變得分崩離析。在繼承哈裏發職位之前,因堅持奮戰而獲得“叫驢”(al-himār)綽號的麥爾旺二世5,當時已經六十歲了,他在三年的期間,親自在戰場上指揮戰鬥,鎮壓敘利亞的和哈列哲派的變亂者,證明他自己是一位能幹的將軍。先知穆罕默德的作戰方法是橫隊戰(sufuf),這種辦法因此獲得社會的尊重,麥爾旺二世以這些戰役的軍事組織者的身分,把這種作戰方法改成步兵大隊(karādis)戰,把軍隊分成許多更密集、同時也更機動的單位。但是,他要扭轉全局,為時已晚了。伍麥葉人的國運已日薄西山了。
1abu-al-fidā’,vol.ii,p.14。
1ibn-‘idhāri,bayān,vol.ii,p.84。
---------------
另一個兒子阿卜杜勒·阿齊茲做這個繼任者的繼任者2。阿卜杜勒·麥立克—登上哈裏發的寶座,就做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他企圖用他的兒子韋立德來代替他的弟弟阿卜杜勒·阿齊茲做自己的繼任者。他並不以此為滿足,同時還指定他的另一個兒子蘇萊曼做繼任者的繼任者3。韋立德又同樣企圖這樣做,但是遭到失敗。他想為自己兒子的利益,去剝奪自已弟弟的繼任權。諸如此類的策略,不會造成那種製度的穩定和持續,這是很自然的。反對國教的十葉派,從來沒有默認過“僭竊的伍麥葉人”的政權,從來沒有饒恕過他們對阿裏和海珊所犯的罪行,現在,他們比以前更活躍了。他們對於先知的後裔一心一意的忠誠,使他們變成了人民同情的焦點。在政治上,或經濟上,或社會上,不滿意伍麥葉王朝的人,有很多都參加了他們的陣營。在伊拉克,大半的居民此時變成了十葉派,他們原來是由於感覺到自己的國家被剝奪了民族獨立才反對敘利亞統治的,現在這種反對已加上了宗教的色彩。在遜尼派自己的各階層裏,虔誠的教徒責備各位哈裏發的俗心世欲,忽視《古蘭經》的和經外傳說的教律,而他們隨時隨地準備對於可能發生的任何反抗給以宗教的批準。
還有另一種破壞力量在活動著。阿拔斯人,他們是先知的叔父阿拔斯的後裔,他們堅持對於王位的要求。他們強調哈希姆家族的權利,因而巧妙地與阿裏的擁護者協作一致。十葉派認為哈希姆家族主要是阿裏的子孫,但是,阿拔斯人認為他們自己也是古萊氏族哈希姆家族的成員,因此,他們跟先知的血緣關係反而比伍麥葉人更親密些1。
阿拔斯的後裔,利用普遍的不滿,而且以衛道者自居,很快就變成了反伍麥葉人運動的戰士和領導人。他們選擇了死海南邊的侯邁麥村為自己的大本營和宣傳基地2。這個小村落,表麵上是一個無害的、與世隔絕的地方,其實是富有戰略價值的,因為這個村子靠近隊商的大路,又在朝覲路線的交叉點上。在這裏就建立起伊斯蘭政治史上最早的而且是最巧妙的宣傳運動的舞台。非阿拉比亞的穆斯林,特別是波斯的穆斯林,他們表示不滿意,是有著充分的理由的。他們原來指望獲得與阿拉比亞穆斯林完全平等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殊不知不但沒有獲得這種地位,反而降到順民的行列裏去,並且又不是經常可以免繳非穆斯林所繳納的人丁稅的。使他們更加不滿意的是,他們意識到自己是代表更高超和更古老的文化的,這種事實,連阿拉比亞人自己也是承認的。十葉派—阿拔斯人,在這樣一些心懷不滿的新穆斯林中間,找到了散播起義種子的肥沃土壤。伊拉克通常是效忠於阿裏派的,十葉派的教義,就從這裏傳布到波斯去,特別是在東北的呼羅珊省生根發葉,當時呼羅珊1的麵積比現在大得多。阿拉伯人在波斯長期進行的艾茲德對穆達爾的黨爭,多少也替呼羅珊人鋪平了道路。但是,更深厚的力量在起著作用。在十葉派伊斯蘭教的偽裝下,伊朗民族主義在復興中。
---------------
2ya‘qubi,vol.ii,p.306。
3ya‘qubi,vol.ii,pp.334—335。
12ya‘qubi,vol.ii,p.356—357;fakhri,pp.192—
193;tabari,vol.iii,p.34;yāqut,vol.ii,p.342;musil,northernhe■((newyork,1926),pp.56—61和袖珍地圖。
1現代伊朗的霍臘散省,在伊朗的東北。——譯者
---------------
當十葉派、呼羅珊人和阿拔斯人這三大勢力的聯盟實現的時候,伍麥葉王朝的國運就接近臨危了,阿拔斯人是為自己的利益而運用這個聯盟的。領導這個聯盟的是先知的叔父阿拔斯的玄孫艾卜勒·阿拔斯。在他的領導之下,革命的穆斯林們,以一個偽裝的神權政治的理想和一個恢復正統派的諾言,而起來反對現存的秩序。747年6月9日,長期策劃的革命爆發了,阿拔斯人在呼羅珊的代理人艾卜·穆斯林,一個出身微賤的波斯血統被釋放的奴隸2,高高地舉起了黑旗,那原來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軍旗,但是,此時已經變成阿拔斯人的標誌了。艾卜·穆斯林率領著葉門的艾茲德部族,攻入省會木鹿,但是,他的擁護者大半是伊朗的農民和順民,而不是阿拉比亞人1。伍麥葉王朝駐呼羅珊的長官奈斯爾·伊本·賽雅爾,雖然向麥爾旺二世求援,但卻沒有得到答覆。他在一封感傷的書信裏還以詩句為點綴2。麥爾旺二世雖然比前任的幾位哈裏發有才幹,卻忙於鎮壓內地的起義,那次起義從巴勒斯坦蔓延到希姆斯,所以未能給他答覆。這次起義不過是蓋斯人和葉門人之間舊黨爭的重演。這種黨爭被爭奪哈裏發職位的野心家所利用,在前任的兩位哈裏發葉齊德三世和易卜拉欣的時代,都曾達到內戰的規模。葉齊德三世贊助蓋德裏葉派3的教義,使事情變得更壞。易卜拉欣則領導了葉門黨。蓋斯人所擁戴的麥爾旺二世,犯了致命的錯誤,他不但把自己的住所,而且把國家機關,都遷移到美索不達米亞的哈蘭城去,這樣就喪失了所有敘利亞人的同情。除開伍麥葉王朝的主要支柱敘利亞人外,現存製度死敵的伊拉克哈列哲派此時又在公開地叛亂4。祖先的復仇主義,使伊斯蘭教最西的省份西班牙,也變得分崩離析。在繼承哈裏發職位之前,因堅持奮戰而獲得“叫驢”(al-himār)綽號的麥爾旺二世5,當時已經六十歲了,他在三年的期間,親自在戰場上指揮戰鬥,鎮壓敘利亞的和哈列哲派的變亂者,證明他自己是一位能幹的將軍。先知穆罕默德的作戰方法是橫隊戰(sufuf),這種辦法因此獲得社會的尊重,麥爾旺二世以這些戰役的軍事組織者的身分,把這種作戰方法改成步兵大隊(karādis)戰,把軍隊分成許多更密集、同時也更機動的單位。但是,他要扭轉全局,為時已晚了。伍麥葉人的國運已日薄西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