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佳人失了手的警察頭子 趙秉鈞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死在任上的內閣民政總長,死得不明不白,成了千古之謎。不過,趙秉鈞本色其實是個警察頭子,對於警察來說,不明不白的死,也是應有之義,不算太奇怪。辛醜議和之後,列強欺負中國人,天津不許中國人駐軍,袁世凱靈機一動,派了軍隊以警察名義進駐,負責人就是趙秉鈞。後來,朝廷新政,設置警察也是新政之一,趙秉鈞水漲船高,爬上了巡警部侍郎的高位,實際上成了中國警察的開山祖。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把大總統讓與袁世凱,袁政府的第一任內務總長還是趙秉鈞。 趙秉鈞很有意思,說他的姓,是百家姓上第一名,說起名,是天子腳下第一人(秉國之鈞),排行是老大,生辰八字是甲子年元旦第一時,其實個中的真偽,恐怕連他自己都不清楚。這位書僮出身的人物,身世早已無考,本是慧眼識英的袁世凱將之拔於草莽的,一直是袁世凱夾袋中的智囊式人物,深受袁的信任。趙秉鈞的確也很能幹,在一個沒有警察的國度裏,從無到有,製度、規則、訓練,把個警務建設搞得井井有條。幾年下來,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莫裏循驚奇地發現,北京的大街上,警察居然幫一個推糞車的老鄉將翻倒的車抬起來。他驚嘆道:在過去,你能想像這種事嗎?當然,我們的洋記者看到的是首善之區的北京,在其他地方,警察還是跟過去分擔警察職能的捕快和士兵一樣,對老百姓,大概還是免不了欺淩和敲詐。不過,中國畢竟在他的手上有警察了,有了案件,不再由那些捕快和仵作們包辦。順便提一句,1905年著名的吳樾刺殺五大臣案件,就是趙秉鈞承辦的,看那驗屍報告,像模像樣,硬是通過炸得稀爛的吳樾,查出了事情的真相。 辦警務辦得很像樣的趙秉鈞,忽然有一天做了中國的內閣總理。這是因為第一任的總理唐紹儀,雖然也是袁世凱的夾袋中的人物,但不幸的是留學過美國(第一批留美幼童),多少染了美國民主的毒,因此跟總統袁世凱怎麽也弄不到一起,隻好自己開溜。遺下的位置,袁世凱交給誰都不放心,老實巴交的職業外交官陸征祥過渡了幾天之後,昔日的警察頭子就變成了總理。 做了總理的趙秉鈞,做的事情還像是警察,而且是不好的警察——秘密警察。當時,交出了政權的革命黨人,尤其是實際主持黨務的宋教仁,特別熱衷於通過國會的選舉,獲得議會多數,從而組建政黨內閣,再次掌權。為了這個目的,革命黨人拚命擴大組織,吞併小黨,拉人入夥,拚湊了一個大黨——國民黨,趙秉鈞也成為被拉的對象。出人意料的是,對“黨”一竅不通的趙秉鈞,居然一拉就動,肯欣然加入。於是,袁世凱告訴國民黨人,好了,你們希望的政黨內閣實現了!黨人一時也歡天喜地,樂不可支。可是,過了一段,發現這個身為黨員的總理,根本不聽黨的話,依舊惟總統的馬首是瞻,心裏未免涼了半截,總算明白天底下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政黨內閣,必須得自己做成。 第一屆國會選舉,由於袁世凱和趙秉鈞們還不知道怎樣操控,結果讓國民黨占了便宜,撈去了近半數的席位,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宋教仁躊躇滿誌,準備進京做總理了。沒想到,半路殺出個武士英,對著這位國民黨最能幹的領袖開了兩槍,未來的宋總理傷重不治身亡。消息傳開,舉國震動,中央政府當然要江蘇地方嚴查,務必緝拿兇手,江蘇警察廳也就真的嚴查,結果還就真的查出了兇手,一步步追上去,發現背後指揮者為應桂馨,並查出了應跟內務部秘書的洪述祖和總理趙秉鈞的往來函電多件。就這樣,趙秉鈞有了嫌疑,然後,武士英不明不白地死了,應桂馨不明不白地死了,最後,趙秉鈞也不明不白地死了。 行刺宋教仁這件事,唐德剛先生認為不是袁世凱幹的,而是底下的人,包括趙秉鈞揣摩袁世凱的意思,自作主張。當然,趙秉鈞肯定有事,但袁世凱也脫不了嫌疑,否則,我們的趙總理幹嘛要死?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趙秉鈞安排刺殺這活雖然幹得不怎麽樣,但辦警察辦得還是蠻有成效,連中央首長做的案,地方警察居然都能查出來。
卿本佳人辮帥的人緣和地緣 軍閥大抵有外號,張勳的外號是“辮帥”,因為他在進入民國之後,還堅守自己腦後的辮子。其實,當時留辮子的軍閥還有一些,某些西北的小軍閥包括北洋老將薑桂題,都拖著辮子,但隻有張勳被稱為“辮帥”,大概由於他不僅自己留,麾下一萬多定武軍都留辮子的緣故。 張勳在歷史上,名聲不好。在一個進化論主導的時代,癡迷地留戀前朝皇帝,不僅在身體膚發方麵身體力行,而且操練出了一場復辟大戲,弄得北京城一時間滿街都是辮子。如此作為,想不挨罵,難。不過,國家大事不見得人人都關心,進化論其實隻是知識精英的意識形態;中國人看人,還是人品、秉性這一套,就當時而言,在某些人眼裏,張勳是個憨憨的實心眼漢子。盡管張勳淨鬧反動的事,軍閥圈子裏很少有人說他不好。跟張勳關係最鐵的,要數號稱講義氣的胡帥張作霖,張勳復辟之後,成了眾矢之的,隻有他一直在為張勳說好話;直皖戰後,胡帥在北京政府有了說話的份額,就鬧著給張勳平反。當然,秦檜還有兩個好朋友,武夫之間的交情也許算不得數。但是,在北京的梨園,張大帥的口碑也相當不壞,人人都說張勳的堂會,給錢多,和氣,不耍武人脾氣,不強人所難。 其實,最喜歡張勳的,是江西人,尤其是江西奉新縣的人,而張勳的家鄉奉新赤田村的鄉親們,男女老幼,個個都愛死了他們的張大帥。民國時期,北京的江西會館、南昌會館,都是張勳建的,奉新的會館,居然建了五個。江西會館要算是北京最豪華的西式建築中的一座,不僅有洋樓花園,而且能自己發電,在裏麵唱戲,從來都是燈火通明。在北京求學的江西籍人士,隻要求到張大帥名下,沒有不給錢的,至於奉新的大學生,個個都被張大帥養著,吃穿度用,一切包圓。赤田村的老鄉,張勳每家奉送大瓦房一座,缺什麽,張嘴說話,張大帥管。每逢過年,到張勳駐地徐州的火車上,塞滿了江西的老表和老表們的鄉音,那是上張勳那裏去拜年的喧鬧。當然,拜年不白拜,除了白吃白喝之外,還能帶點銀子走。 在那個時代,但凡是個軍閥,就都在乎鄉誼。曾任山東督軍的張懷芝說過,刮地皮也得在外省刮,即使做了土匪,也不在家鄉作案。湖南軍閥何鍵“非醴勿聽,非醴勿用”(何是湖南醴陵人),閻錫山則“學會五台話,就把洋刀挎”(閻是山西五台人),張作霖“媽拉巴子是路條,後腦勺子是護照”(張是營口人,媽拉巴子是營口人的口頭禪,而後腦勺子是營口人的體貌特徵)。在戰亂年代,作為一個軍事集團的頭目,藉助血緣和地緣紐帶,捆綁自己的集團,一點都不奇怪。不管怎麽說,還是自家人靠得住,所謂的在乎鄉誼,就是用自己的家鄉人為自己修築一道堅固的城牆。不過,奇怪的是,張勳對老鄉好,卻並不讓這些人到自己隊伍裏來做事,他的辮子軍並不是他的家鄉子弟兵。也就是說,張勳跟他的同類不一樣,他的重鄉誼,沒有多少實用的功利目的在裏麵。 實際上,盡管張勳混的地位不低,但始終隻是一個鄉下的土佬,對鄉親施恩,既是富貴還鄉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也是照顧鄉裏的一種古老習俗。一個外國記者採訪過他,回來說,張勳絕不是一個政治家,倒更像一條兇猛的看家狗。的確,張勳就是這樣的一條愚忠的狗,忠於清室是愚忠,重視鄉誼是愚善,所有的感情投放,都有一個文化習俗劃定的對象,走到哪裏,爬得多高,都難以改變。也正因為張勳的“愚”,兵微將寡的他才成了督軍團的盟主,自己還以為是眾望所歸,被大夥“忽悠”得一頭紮進了北京,為段祺瑞趕走黎元洪火中取栗還不自知,以為可以藉機實現自己的理想,恢復大清江山,他做“中興”第一人;待到全國一致聲討,段祺瑞組織“討逆軍”打回來,才氣得直跳腳,不僅丟了作為命根子的軍隊,還落了個復辟的惡名。 這樣的張勳,在江西人那裏,在奉新縣,當然有人緣,即使他後來身敗名裂,還是有人念他的好。不過,這樣的人緣,我們在江蘇北部的張勳駐地,卻找不到。顯然,張大帥的鄉情是有代價的,而這個代價是由徐州和海州一帶老百姓來支付的。
卿本佳人辮帥的人緣和地緣 軍閥大抵有外號,張勳的外號是“辮帥”,因為他在進入民國之後,還堅守自己腦後的辮子。其實,當時留辮子的軍閥還有一些,某些西北的小軍閥包括北洋老將薑桂題,都拖著辮子,但隻有張勳被稱為“辮帥”,大概由於他不僅自己留,麾下一萬多定武軍都留辮子的緣故。 張勳在歷史上,名聲不好。在一個進化論主導的時代,癡迷地留戀前朝皇帝,不僅在身體膚發方麵身體力行,而且操練出了一場復辟大戲,弄得北京城一時間滿街都是辮子。如此作為,想不挨罵,難。不過,國家大事不見得人人都關心,進化論其實隻是知識精英的意識形態;中國人看人,還是人品、秉性這一套,就當時而言,在某些人眼裏,張勳是個憨憨的實心眼漢子。盡管張勳淨鬧反動的事,軍閥圈子裏很少有人說他不好。跟張勳關係最鐵的,要數號稱講義氣的胡帥張作霖,張勳復辟之後,成了眾矢之的,隻有他一直在為張勳說好話;直皖戰後,胡帥在北京政府有了說話的份額,就鬧著給張勳平反。當然,秦檜還有兩個好朋友,武夫之間的交情也許算不得數。但是,在北京的梨園,張大帥的口碑也相當不壞,人人都說張勳的堂會,給錢多,和氣,不耍武人脾氣,不強人所難。 其實,最喜歡張勳的,是江西人,尤其是江西奉新縣的人,而張勳的家鄉奉新赤田村的鄉親們,男女老幼,個個都愛死了他們的張大帥。民國時期,北京的江西會館、南昌會館,都是張勳建的,奉新的會館,居然建了五個。江西會館要算是北京最豪華的西式建築中的一座,不僅有洋樓花園,而且能自己發電,在裏麵唱戲,從來都是燈火通明。在北京求學的江西籍人士,隻要求到張大帥名下,沒有不給錢的,至於奉新的大學生,個個都被張大帥養著,吃穿度用,一切包圓。赤田村的老鄉,張勳每家奉送大瓦房一座,缺什麽,張嘴說話,張大帥管。每逢過年,到張勳駐地徐州的火車上,塞滿了江西的老表和老表們的鄉音,那是上張勳那裏去拜年的喧鬧。當然,拜年不白拜,除了白吃白喝之外,還能帶點銀子走。 在那個時代,但凡是個軍閥,就都在乎鄉誼。曾任山東督軍的張懷芝說過,刮地皮也得在外省刮,即使做了土匪,也不在家鄉作案。湖南軍閥何鍵“非醴勿聽,非醴勿用”(何是湖南醴陵人),閻錫山則“學會五台話,就把洋刀挎”(閻是山西五台人),張作霖“媽拉巴子是路條,後腦勺子是護照”(張是營口人,媽拉巴子是營口人的口頭禪,而後腦勺子是營口人的體貌特徵)。在戰亂年代,作為一個軍事集團的頭目,藉助血緣和地緣紐帶,捆綁自己的集團,一點都不奇怪。不管怎麽說,還是自家人靠得住,所謂的在乎鄉誼,就是用自己的家鄉人為自己修築一道堅固的城牆。不過,奇怪的是,張勳對老鄉好,卻並不讓這些人到自己隊伍裏來做事,他的辮子軍並不是他的家鄉子弟兵。也就是說,張勳跟他的同類不一樣,他的重鄉誼,沒有多少實用的功利目的在裏麵。 實際上,盡管張勳混的地位不低,但始終隻是一個鄉下的土佬,對鄉親施恩,既是富貴還鄉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也是照顧鄉裏的一種古老習俗。一個外國記者採訪過他,回來說,張勳絕不是一個政治家,倒更像一條兇猛的看家狗。的確,張勳就是這樣的一條愚忠的狗,忠於清室是愚忠,重視鄉誼是愚善,所有的感情投放,都有一個文化習俗劃定的對象,走到哪裏,爬得多高,都難以改變。也正因為張勳的“愚”,兵微將寡的他才成了督軍團的盟主,自己還以為是眾望所歸,被大夥“忽悠”得一頭紮進了北京,為段祺瑞趕走黎元洪火中取栗還不自知,以為可以藉機實現自己的理想,恢復大清江山,他做“中興”第一人;待到全國一致聲討,段祺瑞組織“討逆軍”打回來,才氣得直跳腳,不僅丟了作為命根子的軍隊,還落了個復辟的惡名。 這樣的張勳,在江西人那裏,在奉新縣,當然有人緣,即使他後來身敗名裂,還是有人念他的好。不過,這樣的人緣,我們在江蘇北部的張勳駐地,卻找不到。顯然,張大帥的鄉情是有代價的,而這個代價是由徐州和海州一帶老百姓來支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