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怡哼了一聲,倒是沒有再生氣:“我既然選了這條路,日後也少不得和各形各色的人虛與委蛇,你隻肖不做對不起我的事便可。”


    許君諾聽了十分開心,這也算是李嘉怡頭一回承認兩人不同尋常的關係。


    第二日,一行人來到嶺城,看著許勝君上了山,她們便回到客棧等著,待許勝君拿著兵書下了山,她們又派人去取那些兵器寶物,又隨意挑了幾箱讓李嘉怡帶回宮去交差。許君諾將這幾箱寶物折合成銀兩存入許勝君的名下,人家拿命拿回來的,又是事先說好的,許君諾決計不會去算計她的。


    晉皇看了李嘉怡帶回來的幾大箱寶物,喜形於色,大加賞賜,許君諾又趁機讓許純瑗許純玥帶著她去向晉皇提親。晉皇哪裏有不同意的道理,大手一揮就替兩人賜了婚。


    待許君知與駱青靈訂了親,許君諾和李嘉怡的親事也開始著手準備了,在京城裏的人都還在茶餘飯後談論許君知駱青靈的親事的時候,許君諾二人成親了。


    兩人的家世,一個是全晉最有權的,一個是全晉最有錢的,那婚禮自然是大張旗鼓,甚至超過了前幾位皇子娶妻的架勢。


    成親沒多久,許勝君也成親了,許勝君要帶兵打仗,李嘉怡也跟了去,這是她介入朝堂的一個契機。兩人在邊疆連下幾座城池,也得了不少功勞。許勝君自然繼續留著打仗,李嘉怡見好就收,回京去了。


    李嘉怡這兩年來,自嶺城寶藏開始便大小功勞不斷,剛從邊疆回來,晉皇自然而然就讓她一起上朝說說邊疆的情況。既然都上了早朝了,自然也就一直呆著了。李嘉怡身為皇女,竟是力壓幾位皇子,又是穩妥的性子,又有許家駱家在後頭撐腰,朝堂上也漸漸有了立皇女為皇儲的呼聲,最響亮的自然是朝堂上那些女官了。


    雖然如今女子可以當官,可能站在朝堂之上的依舊少數,若是此刻有一位女皇,那女官們便可以大展身手了。


    這呼聲越來越大,起初晉皇還充耳不聞,漸漸發現不隻朝堂,甚至也不隻京城,全晉上下,擁護李嘉怡的人不在少數,太子與一眾皇子在一旁黯然失色。晉皇先是停了李嘉怡參政,李嘉怡倒是沒有怨言,領了旨便乖乖呆在公主府裏。


    可惜時間久了,晉皇自己也覺得那些兒子比不上李嘉怡這個女兒,文才武略都差了一截兒,原本有李嘉怡在,他十分省心,李嘉怡才回府一月,他便漸感疲累,也生出了要李嘉怡回來的心思。


    誰料,他派人去公主府探口氣,李嘉怡竟是以“已有身孕,望留府中安心養胎”為由拒絕了重回朝堂。


    李嘉怡這一養胎養身子一養便是一年多,許勝君打了不少勝仗,隻是明眼人都瞧出來了,許勝君是李嘉怡那邊的,若是李嘉怡不是皇儲,別的皇子上位都少不得鞭打一番許勝君,那放眼望去,還找不出一個能跟許勝君媲美的將才,實在是人家身後有個盟主,組了一個“急行軍”,那武功了得,哪是一般軍營裏能練出來的。


    晉皇自然也是瞧出來了,就衝著許勝君,都不能虧待了李嘉怡。很快,晉皇便下了聖旨,賜李嘉怡的女兒許斯樂國姓,正式更名為“李斯樂”,入了皇族譜,卻沒有封為郡主。這一下,大家也就明白了,晉皇也存了心思要立李嘉怡為皇儲了,若是李嘉怡為女皇,那孩子自然是皇家血脈,不能跟許家姓了。


    許君諾沒什麽不高興的,她原本就是衝著皇後之位去的,見自己離那位置也算越來越近,自然特別殷勤地給李嘉怡敲胳膊敲腿來:“公主若是得償所願,可千萬別忘了小的立下的汗馬功勞,後宮裏可不準有別人的。”


    李嘉怡本沒有這心思,聽了倒是想逗逗她:“你也知道身不由己啊,到時候皇家血脈單薄,別人自然要惦記著的。”


    “那你趁現在多生幾個吧,反正如今回了朝堂也不算累,日後真的當了女皇才有的忙呢。”許君諾說著就跑去取蠱,留下李嘉怡坐在那兒呆愣著,自己這是又被她算計了?


    沒多久,李嘉怡便回到了朝堂之上,早朝時的位置甚至比太子還要靠前一些,晉皇之意,人盡皆知。太子作為李嘉怡的胞弟,倒沒什麽不服氣,打小便是這個姐姐替自己在鋪路,他也承認,姐姐在各方麵都更勝一籌,若不是姐姐,他根本坐不穩太子的位置。


    就是如今,李嘉怡已經形如皇儲,依舊對他關愛有加,府上有什麽熱鬧,也定是拉上自己一起,好幾回都惹得他那皇姐夫不甚開心。每每皇姐夫都想收買自己,讓自己不去打攪她們,可惜她拿來的那些好東西,皇姐早就給他送來過了,既然皇姐想讓自己去,自然是要聽皇姐的,皇姐夫不都是也聽皇姐的麽?


    公主府最讓太子流連忘返的,還是她的外甥女李斯樂了,小小模樣機靈可愛,像極了皇姐,他這做舅舅的,便自覺是看見了自家皇姐兒時模樣,又是喜歡又是驕傲。


    這也正是許君諾不高興太子來的原因,太子一來,自己的夫人女兒全被拐跑了,枉她平日好吃好喝伺候著。


    這日,李嘉怡身邊的丫頭行色匆匆過來報告:“公主,駙馬去了歡喜樓。”


    自打她們從梅鎮回來,許君諾便再沒有去過青樓,談生意的事自然有手下去,鮮少有需要許君諾親自出麵的,更別說需要去青樓的。李嘉怡聽了,氣得不行,大手一揮,派了親兵將歡喜樓裏外圍了三圈,嚇得樓裏的姑娘和賓客都不敢做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許氏風流雜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了木魚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了木魚的貓並收藏許氏風流雜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