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殯的人群與謝杳坐著的馬車擦肩而過。謝杳直望到連哀樂聲都聽不太真切,才回過神來,手中那簾子的一角被緊攥在手心,鬆開時也皺皺巴巴地縮著。
她聽見自己幹澀開口問車夫道:「方才過去的,是誰家的?」
車夫加了一鞭,市井上的販夫走卒向來是消息知道得最快的,謝杳這一問,他便陡然打開了話頭似的,清了清嗓子,「小娘子怕是並非京城中人罷?小娘子方才是不是在琢磨著,這哀禮的儀仗看著不算小,卻樸素得很,甚至連個隨行的親屬都不曾有?」
謝杳沒回他的話,他卻也不以為意,隻自顧自接著道:「死的這位可是京城裏的大官老爺的小姐,也是出事兒的鬆山觀的俗家弟子,正是師從最負盛名的淨虛真人。近兩年還頗受皇上青睞,封了官職。」
「隻可惜,連同她那師父一同犯下死罪,不聲不響就這麽死了。當今聖上仁慈,念在她先前有功,特許了下葬,隻是一應從簡,不得大肆操辦……」
車夫後麵說了些什麽謝杳便沒聽進去了。遇上了自己的哀儀,裏頭躺著的卻是代她一死的謝盈。十五歲的小姑娘,如最嬌嫩的花兒一般,正是好年歲,如今卻麵目全非葬在地下,默默腐朽在泥土裏,就連碑石上刻著的名字,都不是她自個兒的。
謝杳緊緊按著心口,吐出一口濁氣來。
遲舟一路快馬加鞭,硬生生隻用了一日便趕了回去。
夜色正濃,沈辭正收到了謝杳新來的信,在書案上點起一支燭來。拆開信前,他又瞥見案上擺著的傷藥,明知道不過一封信而已,她又瞧不見,仍是有些心虛地將傷藥放到了身後架子上。
前兩日圍剿時,匪寨中人作困獸之鬥,破釜沉舟之際還當真激起了幾分血性,他一時疏忽,受了一掌,卻直等到將匪寨攻了下來,一應安排妥當,才叫了軍醫。
以他的身子底,這一掌不過將養上個五六日便能好全,是以等到他回京自然分毫也瞧不出來。
沈辭剛剛坐下,重拿起信來,便聽外頭一陣喧譁,隱約是遲舟的聲音。
遲舟直直衝進來,風塵僕僕跪在他麵前。沈辭見他這模樣,直覺不好,卻也未往太差裏想,一麵將信拆開,草草掃了兩眼,一麵問道:「她那邊兒出了什麽事?」
信裏一如既往地先匯報了她這幾日做了些什麽,又問過他幾句,最末寫著「這幾日京中悶熱難當,我早膳用不好,午膳用不好,晚膳也用不好。思來想去,定然是思你成疾的緣故。」
遲舟囁嚅著雙唇,遲遲不敢開口,隻顫顫巍巍地將什麽握在手裏舉起。沈辭神色一冷,站起身走到他身前,將他緊握著的手掌打開。
看到那枚玉佩時,沈辭耳畔嗡鳴一聲,費了好些力氣,才聽清遲舟伏在地上稟的話:「寧王奉命圍了鬆山,謝小姐同鬆山觀中人在講經堂縱火自焚,屬下趕到時,隻在廢墟裏撿到了這塊玉佩……」
沈辭登時隻覺肺腑間氣血翻湧,喉頭腥甜,像是被誰一掌拍在命脈上,魂魄都震碎了一半,終是再壓不下去,一口血吐了出來。
「世子!」遲舟慌忙去扶,卻聽得他家主子低啞道:「我沒親眼見著她的屍首,她就一定還好好活著。去傳信,兩日,兩日後我要領兵入京。穆遠倘若當真要了她的命,我要整個穆家去黃泉路上給她賠罪。」
「世子三思!這時候……」
沈辭抬眼,遲舟登時噤了聲,隻覺一背的冷汗。
謝杳這一路走了兩日,好在沈辭在哪兒算不得什麽機密,很容易便問了出來。
她在匪寨山門前時便發覺整個山寨安靜得不似尋常,依稀望得見兩眼裏頭的情形。靠近山門處的士兵閑閑散散,人數卻極多,再往裏,高處的寨子外將士來來往往,訓練有素的模樣叫她心驚——軍中的氣勢往往隻一眼便窺得出,這裏外分明是兩支隊伍。裏頭那支的氣勢觀之不像是隸屬知州管轄的,是常年征戰在外,軍紀嚴明的將士才磨礪得出的。
守著山門的士兵□□往她身前一阻,趕著她走,「去去去,軍營重地。」
謝杳抿了抿唇,掏出厚厚一荷包的銀子來,「幾位官爺,我是來投奔親戚的,不知遲舟可在這兒?」
那士兵見著銀子眼神亮了一亮,接過來在手上顛了顛,□□收了起來,「遲舟?這名字耳熟。」
「我是他家小妹,名喚李盈,官爺進去給說一聲,他便知道了。」
沈辭正做著最後的清點。因著怕打草驚蛇,他不能明目張膽地將太多沈家軍帶進來,隻能迂迴一下,先把這兒打下來,占了這一州,再集結軍隊,一路攻向京城。
今夜便要動手,遲舟怕這回太倉促容易出岔子,凡事都要掌掌眼,正在四處查看寨子裏的動態。忽的聽到一陣喧譁,他皺了皺眉看向原本知州所轄的隊伍——今夜過去便不會再有他們這般聒噪不休了,思及此,遲舟心情好了一點兒,正準備去看別處,卻忽的聽到裏頭有人高聲道:「遲舟?那不是鎮國公世子身邊兒的近衛麽?他的妹子怎麽會在這兒?」
遲舟步子一頓,又依稀聽到了「李盈」的名字,電光火石之間,像是想到了什麽——謝盈早先那兄長,確是姓李,合該是叫李盈的。可謝盈斷沒有此時出現在這兒的道理。
遲舟一時顧不上旁的,往沈辭那兒狂奔過去。
她聽見自己幹澀開口問車夫道:「方才過去的,是誰家的?」
車夫加了一鞭,市井上的販夫走卒向來是消息知道得最快的,謝杳這一問,他便陡然打開了話頭似的,清了清嗓子,「小娘子怕是並非京城中人罷?小娘子方才是不是在琢磨著,這哀禮的儀仗看著不算小,卻樸素得很,甚至連個隨行的親屬都不曾有?」
謝杳沒回他的話,他卻也不以為意,隻自顧自接著道:「死的這位可是京城裏的大官老爺的小姐,也是出事兒的鬆山觀的俗家弟子,正是師從最負盛名的淨虛真人。近兩年還頗受皇上青睞,封了官職。」
「隻可惜,連同她那師父一同犯下死罪,不聲不響就這麽死了。當今聖上仁慈,念在她先前有功,特許了下葬,隻是一應從簡,不得大肆操辦……」
車夫後麵說了些什麽謝杳便沒聽進去了。遇上了自己的哀儀,裏頭躺著的卻是代她一死的謝盈。十五歲的小姑娘,如最嬌嫩的花兒一般,正是好年歲,如今卻麵目全非葬在地下,默默腐朽在泥土裏,就連碑石上刻著的名字,都不是她自個兒的。
謝杳緊緊按著心口,吐出一口濁氣來。
遲舟一路快馬加鞭,硬生生隻用了一日便趕了回去。
夜色正濃,沈辭正收到了謝杳新來的信,在書案上點起一支燭來。拆開信前,他又瞥見案上擺著的傷藥,明知道不過一封信而已,她又瞧不見,仍是有些心虛地將傷藥放到了身後架子上。
前兩日圍剿時,匪寨中人作困獸之鬥,破釜沉舟之際還當真激起了幾分血性,他一時疏忽,受了一掌,卻直等到將匪寨攻了下來,一應安排妥當,才叫了軍醫。
以他的身子底,這一掌不過將養上個五六日便能好全,是以等到他回京自然分毫也瞧不出來。
沈辭剛剛坐下,重拿起信來,便聽外頭一陣喧譁,隱約是遲舟的聲音。
遲舟直直衝進來,風塵僕僕跪在他麵前。沈辭見他這模樣,直覺不好,卻也未往太差裏想,一麵將信拆開,草草掃了兩眼,一麵問道:「她那邊兒出了什麽事?」
信裏一如既往地先匯報了她這幾日做了些什麽,又問過他幾句,最末寫著「這幾日京中悶熱難當,我早膳用不好,午膳用不好,晚膳也用不好。思來想去,定然是思你成疾的緣故。」
遲舟囁嚅著雙唇,遲遲不敢開口,隻顫顫巍巍地將什麽握在手裏舉起。沈辭神色一冷,站起身走到他身前,將他緊握著的手掌打開。
看到那枚玉佩時,沈辭耳畔嗡鳴一聲,費了好些力氣,才聽清遲舟伏在地上稟的話:「寧王奉命圍了鬆山,謝小姐同鬆山觀中人在講經堂縱火自焚,屬下趕到時,隻在廢墟裏撿到了這塊玉佩……」
沈辭登時隻覺肺腑間氣血翻湧,喉頭腥甜,像是被誰一掌拍在命脈上,魂魄都震碎了一半,終是再壓不下去,一口血吐了出來。
「世子!」遲舟慌忙去扶,卻聽得他家主子低啞道:「我沒親眼見著她的屍首,她就一定還好好活著。去傳信,兩日,兩日後我要領兵入京。穆遠倘若當真要了她的命,我要整個穆家去黃泉路上給她賠罪。」
「世子三思!這時候……」
沈辭抬眼,遲舟登時噤了聲,隻覺一背的冷汗。
謝杳這一路走了兩日,好在沈辭在哪兒算不得什麽機密,很容易便問了出來。
她在匪寨山門前時便發覺整個山寨安靜得不似尋常,依稀望得見兩眼裏頭的情形。靠近山門處的士兵閑閑散散,人數卻極多,再往裏,高處的寨子外將士來來往往,訓練有素的模樣叫她心驚——軍中的氣勢往往隻一眼便窺得出,這裏外分明是兩支隊伍。裏頭那支的氣勢觀之不像是隸屬知州管轄的,是常年征戰在外,軍紀嚴明的將士才磨礪得出的。
守著山門的士兵□□往她身前一阻,趕著她走,「去去去,軍營重地。」
謝杳抿了抿唇,掏出厚厚一荷包的銀子來,「幾位官爺,我是來投奔親戚的,不知遲舟可在這兒?」
那士兵見著銀子眼神亮了一亮,接過來在手上顛了顛,□□收了起來,「遲舟?這名字耳熟。」
「我是他家小妹,名喚李盈,官爺進去給說一聲,他便知道了。」
沈辭正做著最後的清點。因著怕打草驚蛇,他不能明目張膽地將太多沈家軍帶進來,隻能迂迴一下,先把這兒打下來,占了這一州,再集結軍隊,一路攻向京城。
今夜便要動手,遲舟怕這回太倉促容易出岔子,凡事都要掌掌眼,正在四處查看寨子裏的動態。忽的聽到一陣喧譁,他皺了皺眉看向原本知州所轄的隊伍——今夜過去便不會再有他們這般聒噪不休了,思及此,遲舟心情好了一點兒,正準備去看別處,卻忽的聽到裏頭有人高聲道:「遲舟?那不是鎮國公世子身邊兒的近衛麽?他的妹子怎麽會在這兒?」
遲舟步子一頓,又依稀聽到了「李盈」的名字,電光火石之間,像是想到了什麽——謝盈早先那兄長,確是姓李,合該是叫李盈的。可謝盈斷沒有此時出現在這兒的道理。
遲舟一時顧不上旁的,往沈辭那兒狂奔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