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歸隻得應了一聲,安慰自己道不管送什麽, 總好過兩人都僵持不下。
知州府的下人腿腳麻利,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便取來了一籠屜肉包, 用食盒盛好,交給雁歸。
謝杳瞥了那隻上下兩層的食盒一眼, 淡淡補充道:「第二格裏放一碗鹽水。」
雁歸仍是一頭霧水,卻也照做了。
兩人的住處挨得近,沒幾步雁歸便去到了沈辭房中,由人引著進去, 雙手將食盒奉上,行了禮道:「請世子殿下安。小姐想著殿下還未用過早膳,便特意吩咐送來了這些。」
沈辭正翻看著什麽,聞言抬頭,「真是她吩咐的?」
「千真萬確。」
沈辭接過食盒來放到案幾上,打開隻瞧了一眼便氣得笑起來,拿了一隻包子出來掰開,見裏頭果然是肉餡,又扔回去。
他想了想,又拉開第二格,裏頭赫然是那碗鹽水。
雁歸多少也算是跟在他手下一段時間,今兒個一進門就知道他氣還沒順過來,正搜腸刮肚地替謝杳說著好話,被他這一笑嚇得一個激靈,噤了聲。
「你可知道她是什麽意思?」
雁歸實誠地搖搖頭,「不知道。」
「諒你也不知道。你若是知道,定然不敢就這麽送過來。」沈辭整個人都有些咬牙切齒,「她這意思是肉包子打狗。」
雁歸愕然,未過腦子就問道:「打什麽狗?」
沈辭抬眼看她一眼,雁歸登時不自在地往後退了半步——心道世子不動怒的時候真真兒是端方如玉,心情隻要稍差一點兒,光那身氣勢就瘮人得很了。
沈辭指了指上頭那格的八個包子,又敲了敲下頭那格鹽水的碗沿,「八仙過海。」
雁歸旁的還好,唯獨對這些個繞來繞去偏偏不直言的啞謎向來缺根筋,努力琢磨著肉包子打狗又跟八仙過海有什麽幹係。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沈辭緩緩吐出這句話來,深吸了一口氣,隻覺著好容易消下去的火氣又加倍冒出來,卻不知是該氣謝杳好,還是該笑得好。
雁歸恍然大悟,深覺此地不宜久留,清了清嗓子便告退。
「慢著,」沈辭叫住她,用眼神示意旁邊的食盒,「不帶回去,可不就真成了有去無回麽。」
雁歸眼觀鼻鼻觀心地利落將東西一收拾,剛想走,又被叫住。
沈辭整了整衣襟,從她手裏拿過食盒,「不必了,我親自過去。」
他這回來者不善,甫一進門,就將食盒往桌上一扔。登時一屋子的丫鬟都不由自主跪下去,大氣不敢出。
謝杳慢吞吞放下手中的粥,用帕子仔細擦了手,「都退下罷。」
丫鬟們如臨大赦,最末一個出去的時候還小心將門窗都掩好,免得裏頭爭執傳出去。
「不識好人心?」沈辭冷笑一聲,「我倒是想聽聽,你這安的是什麽好心。」
「哪兒能啊,我又不是什麽好人。」謝杳另取了一隻碗盛了粥,眉眼一彎遞給他,「先吃點。」
沈辭本也不是正經同她生氣,見她一笑難免心軟,順手就接過來。
謝杳看著他用了半碗,才開口道:「昨日說的那些,若是有些言辭不當的,我道歉。但我的想法,還是一樣的。」
她看著沈辭手上動作一滯,迅速補充道:「皇上對鎮國公的忌憚一日勝過一日,這仗倘若接著打下去,怕是還未與突厥論出個輸贏,」她壓低了聲,「皇上就要先動手了。」
這是元平十四年,正是戰和一事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再拖得久了,謝杳清楚,元平十五年鎮國公出事,絕不僅僅是因著沈辭心急出了紕漏,更是因著皇上想以和止戰。當年沈征詐死逃過一劫,可也落了滿身的病,這才在登基後沒幾年便崩了。
前線之事自始至終謝杳是半點消息也無,即便是重來一回,也摸不準到底是個什麽情形。但凡牽連到沈辭的,她是萬萬不敢拿來賭的,這樣一來她隻能選那條更穩妥的路,即便曲折些。
她見沈辭不說話,又接著道:「我不是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也知道,倘若朝廷不插手,沈家軍把突厥打回去不過是早晚的事兒。到那個時候,大興子民的日子也好過。」
謝杳深吸了一口氣,「可是阿辭,比起天下蒼生黎民百姓,我更在意的是你的安危。更何況戰爭造成的民生凋敝,幾乎是一瞬間的,議和雖是耗些錢財,卻也不至困頓。兩害相較取其輕,也不算相悖。」
沈辭抬眼看她,唇角似有似無掛著一抹笑,瞧不出喜怒來,問道:「照你這麽說,往後又是何打算?總不會是,就委屈求和一世罷?」
謝杳以為他是鬆口了,眼神倏地一亮,「韜光養晦,以待來日。」
「何為來日?」
「扶太子登基。」謝杳神色極認真,「太子與皇上的行事風格大相逕庭,未必會走和議的路。於政務上,太子是個可靠的。且如今局勢,他與寧王隱隱有分庭抗禮的意思,若是輔佐於他,日後便是從龍之功。新帝羽翼未豐,不敢妄動邊關,一時半會更不能對肱股之臣下手涼了群臣的心。這便是我們的來日。」
這邊謝杳侃侃而談,一看便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思襯過許久的,那邊沈辭仍是不置可否,靜靜聽她講完,輕嘆了一口氣。
沈辭眼中最後一絲笑意也退了個幹淨,整個人驀然生出些寒意,「果然是他。」
知州府的下人腿腳麻利,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便取來了一籠屜肉包, 用食盒盛好,交給雁歸。
謝杳瞥了那隻上下兩層的食盒一眼, 淡淡補充道:「第二格裏放一碗鹽水。」
雁歸仍是一頭霧水,卻也照做了。
兩人的住處挨得近,沒幾步雁歸便去到了沈辭房中,由人引著進去, 雙手將食盒奉上,行了禮道:「請世子殿下安。小姐想著殿下還未用過早膳,便特意吩咐送來了這些。」
沈辭正翻看著什麽,聞言抬頭,「真是她吩咐的?」
「千真萬確。」
沈辭接過食盒來放到案幾上,打開隻瞧了一眼便氣得笑起來,拿了一隻包子出來掰開,見裏頭果然是肉餡,又扔回去。
他想了想,又拉開第二格,裏頭赫然是那碗鹽水。
雁歸多少也算是跟在他手下一段時間,今兒個一進門就知道他氣還沒順過來,正搜腸刮肚地替謝杳說著好話,被他這一笑嚇得一個激靈,噤了聲。
「你可知道她是什麽意思?」
雁歸實誠地搖搖頭,「不知道。」
「諒你也不知道。你若是知道,定然不敢就這麽送過來。」沈辭整個人都有些咬牙切齒,「她這意思是肉包子打狗。」
雁歸愕然,未過腦子就問道:「打什麽狗?」
沈辭抬眼看她一眼,雁歸登時不自在地往後退了半步——心道世子不動怒的時候真真兒是端方如玉,心情隻要稍差一點兒,光那身氣勢就瘮人得很了。
沈辭指了指上頭那格的八個包子,又敲了敲下頭那格鹽水的碗沿,「八仙過海。」
雁歸旁的還好,唯獨對這些個繞來繞去偏偏不直言的啞謎向來缺根筋,努力琢磨著肉包子打狗又跟八仙過海有什麽幹係。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沈辭緩緩吐出這句話來,深吸了一口氣,隻覺著好容易消下去的火氣又加倍冒出來,卻不知是該氣謝杳好,還是該笑得好。
雁歸恍然大悟,深覺此地不宜久留,清了清嗓子便告退。
「慢著,」沈辭叫住她,用眼神示意旁邊的食盒,「不帶回去,可不就真成了有去無回麽。」
雁歸眼觀鼻鼻觀心地利落將東西一收拾,剛想走,又被叫住。
沈辭整了整衣襟,從她手裏拿過食盒,「不必了,我親自過去。」
他這回來者不善,甫一進門,就將食盒往桌上一扔。登時一屋子的丫鬟都不由自主跪下去,大氣不敢出。
謝杳慢吞吞放下手中的粥,用帕子仔細擦了手,「都退下罷。」
丫鬟們如臨大赦,最末一個出去的時候還小心將門窗都掩好,免得裏頭爭執傳出去。
「不識好人心?」沈辭冷笑一聲,「我倒是想聽聽,你這安的是什麽好心。」
「哪兒能啊,我又不是什麽好人。」謝杳另取了一隻碗盛了粥,眉眼一彎遞給他,「先吃點。」
沈辭本也不是正經同她生氣,見她一笑難免心軟,順手就接過來。
謝杳看著他用了半碗,才開口道:「昨日說的那些,若是有些言辭不當的,我道歉。但我的想法,還是一樣的。」
她看著沈辭手上動作一滯,迅速補充道:「皇上對鎮國公的忌憚一日勝過一日,這仗倘若接著打下去,怕是還未與突厥論出個輸贏,」她壓低了聲,「皇上就要先動手了。」
這是元平十四年,正是戰和一事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再拖得久了,謝杳清楚,元平十五年鎮國公出事,絕不僅僅是因著沈辭心急出了紕漏,更是因著皇上想以和止戰。當年沈征詐死逃過一劫,可也落了滿身的病,這才在登基後沒幾年便崩了。
前線之事自始至終謝杳是半點消息也無,即便是重來一回,也摸不準到底是個什麽情形。但凡牽連到沈辭的,她是萬萬不敢拿來賭的,這樣一來她隻能選那條更穩妥的路,即便曲折些。
她見沈辭不說話,又接著道:「我不是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也知道,倘若朝廷不插手,沈家軍把突厥打回去不過是早晚的事兒。到那個時候,大興子民的日子也好過。」
謝杳深吸了一口氣,「可是阿辭,比起天下蒼生黎民百姓,我更在意的是你的安危。更何況戰爭造成的民生凋敝,幾乎是一瞬間的,議和雖是耗些錢財,卻也不至困頓。兩害相較取其輕,也不算相悖。」
沈辭抬眼看她,唇角似有似無掛著一抹笑,瞧不出喜怒來,問道:「照你這麽說,往後又是何打算?總不會是,就委屈求和一世罷?」
謝杳以為他是鬆口了,眼神倏地一亮,「韜光養晦,以待來日。」
「何為來日?」
「扶太子登基。」謝杳神色極認真,「太子與皇上的行事風格大相逕庭,未必會走和議的路。於政務上,太子是個可靠的。且如今局勢,他與寧王隱隱有分庭抗禮的意思,若是輔佐於他,日後便是從龍之功。新帝羽翼未豐,不敢妄動邊關,一時半會更不能對肱股之臣下手涼了群臣的心。這便是我們的來日。」
這邊謝杳侃侃而談,一看便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思襯過許久的,那邊沈辭仍是不置可否,靜靜聽她講完,輕嘆了一口氣。
沈辭眼中最後一絲笑意也退了個幹淨,整個人驀然生出些寒意,「果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