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杳這時候方抬起頭來,略一掙紮,像是有話要說。製住她的兩人得了鄭統領的眼色,將她鬆開。
謝杳朝父母親一拜到底,「女兒自有打算,萬望父母親寬心。女兒不孝。」這句說完,她利落起身,不再看父母親的神色,隻往前走去。行至鄭統領麵前才停下,一挑眉,「鄭統領?」
鄭統領本以為姑娘家這時候該是要抱著母親哭上一陣子,死活不肯跟著走的,念在她年紀還算小,也打算睜隻眼閉隻眼容她好好告個別。沒成想遇上了個果決的,一時間竟未回過神來。
此時被她一叫,不免有兩分刮目相看,也並未再叫人押著拖下去,允她自個兒體麵地走出了府。
大理寺獄。
謝杳換了囚服,脫簪散發,因著還是官家小姐,並未上手腳銬,被單獨關在一間牢房裏。
過了兩柱香的時候,才有人奉令來提她,為首那個瞧著穿著打扮,像是個小官。謝杳留了個心,特意問了一句是何人主審。
那人見她年紀尚小,且犯的這罪往小了說興許隻是一時胡言——可惜興朝重道,最聽不得這些胡言亂語,怕禍了氣運——心有不忍,壓低了聲道:「寧王。」
謝杳步子一頓,她這案子何德何能,讓當朝王爺來審?且她對寧王所知不多,印象倒是極差,案子落在他手上,已然脫離了她所料。
那人瞧出了她的驚異不安,隻道是小姑娘被嚇著了,又多解釋了一句:「你這案子本不算大,隻是太子殿下上奏要主審,寧王殿下也便跟著上奏了。」
話至此,謝杳明白過來。太子約莫是打算借主審的方便保下她來,卻半道被寧王截了胡——至於寧王為何要跟著摻和一腳,想來隻是見太子對這麽樁小案子上心而起了疑。
謝杳登時有些無力,甚至懷疑太子是故意給她來這麽一出,好試她一試。
謝杳被帶到堂下,還未瞧清上頭坐的人,便被一把按下,跪在地上。
「你可知罪?」
「民女何罪之有?」
大理寺卿聽得她聲音朗朗,竟是一絲懼意也沒有,不由一拍驚堂木,大喝一聲:「大膽!證據鑿鑿,你還有什麽可分辯的?」
謝杳伏在地上,「民女隻是記下了些該記下的。」
大理寺卿剛要發作,被上座的寧王一攔。「抬起頭來,」寧王打量她一眼,目光中滿是探尋,「你可識得太子殿下?」
謝杳神色如常,「承蒙皇恩,民女有幸與太子殿下見過兩麵。」
寧王意興索然,他這一趟本是想探探太子的虛實,如今看來這案子倒真沒什麽值得深究的,也不欲再同謝杳耗著,吩咐大理寺卿道:「盡快結了罷。這小姑娘瞧著沒句實話,父皇倒也沒吩咐不準用刑。」
寧王轉了轉手上扳指,意有所指道:「太子殿下對此案頗有些上心。審訊的時候可別下了重手,怕隻怕是狗急亂咬人,這若是誣告上了太子殿下,便不好看了。」
大理寺卿何等聰明,一點便明白過來,「殿下放心,臣定當審出讓殿下滿意的供詞來。」
這便是要屈打成招的意思了。
寧王一走,大理寺卿便扔下一紙供詞來,「本官見你年紀尚小,奉勸一句,你早些簽字畫押了,也少討些苦頭。」
謝杳拾起供詞細細看過去一遍,與她方才所料不差,不過是承認妖言惑眾,外加上一條受太子指使。大理寺卿擬出來的這供詞前後還是連得起來的,可惜經不起推敲——太子指使她散出謠言,而後再以祭天為由,求得風調雨順,藉以給百姓留下個受天命得天恩的印象。
謝杳在心裏嘆了口氣,去歲除夕那場雪下得好,都道是瑞雪兆豐年,這馬上要來的春旱,自然是沒人信。
大理寺卿見她並未動作,驚堂木又是一拍,「來人!」
「且慢!」謝杳將供詞展在地上,「要我畫押倒也不難。隻是這供詞裏有一處,必然是要錯的。若是並不得風調雨順,那太子殿下這番算計豈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大理寺卿拍案而起,「大膽!死到臨頭,竟還不知悔改,妖言惑眾!」
謝杳將供詞往外一推,「是不是妖言,日後自有分辨。」她看著大理寺卿有些鬆動的神色,微微一笑,「煩請去通傳我師父一聲,他老人家自有解釋。」
大理寺卿狐疑地看她一眼,思索了一陣兒,想到人在他這大理寺裏押著,一時半刻也出不了什麽岔子,便順著問道:「你師從何人?」
謝杳一拜,「鬆山觀,淨虛真人。」
興朝重道教,且鬆山觀這些年已隱隱有了天下第一觀的名號。而鬆山觀一半的名聲,是因著淨虛真人。
是以謝杳這話一出,大理寺卿隻得將她暫且押下去,待到請示了主審的寧王,再做定奪。
謝杳回了牢房裏,看著牢門被鎖上,獄卒腰間鑰匙在行動間響作一團,聲音漸遠,登時像脫了力,順著冰冷發黴的牆滑坐在稻草上。好歹也是待過東宮地牢的人,一回生二回熟,她於牢房倒是沒多少牴觸。隻是此番她兵行險著,委實禍福難料。
還未緩過神來,又聽得有腳步聲近了,且聽這動靜,來人排場不小。
謝杳深吸了一口氣,站起身來,閉了閉眼,再度睜開雙眼時,先前的頹態一掃而空。
「見過太子殿下。」
謝杳朝父母親一拜到底,「女兒自有打算,萬望父母親寬心。女兒不孝。」這句說完,她利落起身,不再看父母親的神色,隻往前走去。行至鄭統領麵前才停下,一挑眉,「鄭統領?」
鄭統領本以為姑娘家這時候該是要抱著母親哭上一陣子,死活不肯跟著走的,念在她年紀還算小,也打算睜隻眼閉隻眼容她好好告個別。沒成想遇上了個果決的,一時間竟未回過神來。
此時被她一叫,不免有兩分刮目相看,也並未再叫人押著拖下去,允她自個兒體麵地走出了府。
大理寺獄。
謝杳換了囚服,脫簪散發,因著還是官家小姐,並未上手腳銬,被單獨關在一間牢房裏。
過了兩柱香的時候,才有人奉令來提她,為首那個瞧著穿著打扮,像是個小官。謝杳留了個心,特意問了一句是何人主審。
那人見她年紀尚小,且犯的這罪往小了說興許隻是一時胡言——可惜興朝重道,最聽不得這些胡言亂語,怕禍了氣運——心有不忍,壓低了聲道:「寧王。」
謝杳步子一頓,她這案子何德何能,讓當朝王爺來審?且她對寧王所知不多,印象倒是極差,案子落在他手上,已然脫離了她所料。
那人瞧出了她的驚異不安,隻道是小姑娘被嚇著了,又多解釋了一句:「你這案子本不算大,隻是太子殿下上奏要主審,寧王殿下也便跟著上奏了。」
話至此,謝杳明白過來。太子約莫是打算借主審的方便保下她來,卻半道被寧王截了胡——至於寧王為何要跟著摻和一腳,想來隻是見太子對這麽樁小案子上心而起了疑。
謝杳登時有些無力,甚至懷疑太子是故意給她來這麽一出,好試她一試。
謝杳被帶到堂下,還未瞧清上頭坐的人,便被一把按下,跪在地上。
「你可知罪?」
「民女何罪之有?」
大理寺卿聽得她聲音朗朗,竟是一絲懼意也沒有,不由一拍驚堂木,大喝一聲:「大膽!證據鑿鑿,你還有什麽可分辯的?」
謝杳伏在地上,「民女隻是記下了些該記下的。」
大理寺卿剛要發作,被上座的寧王一攔。「抬起頭來,」寧王打量她一眼,目光中滿是探尋,「你可識得太子殿下?」
謝杳神色如常,「承蒙皇恩,民女有幸與太子殿下見過兩麵。」
寧王意興索然,他這一趟本是想探探太子的虛實,如今看來這案子倒真沒什麽值得深究的,也不欲再同謝杳耗著,吩咐大理寺卿道:「盡快結了罷。這小姑娘瞧著沒句實話,父皇倒也沒吩咐不準用刑。」
寧王轉了轉手上扳指,意有所指道:「太子殿下對此案頗有些上心。審訊的時候可別下了重手,怕隻怕是狗急亂咬人,這若是誣告上了太子殿下,便不好看了。」
大理寺卿何等聰明,一點便明白過來,「殿下放心,臣定當審出讓殿下滿意的供詞來。」
這便是要屈打成招的意思了。
寧王一走,大理寺卿便扔下一紙供詞來,「本官見你年紀尚小,奉勸一句,你早些簽字畫押了,也少討些苦頭。」
謝杳拾起供詞細細看過去一遍,與她方才所料不差,不過是承認妖言惑眾,外加上一條受太子指使。大理寺卿擬出來的這供詞前後還是連得起來的,可惜經不起推敲——太子指使她散出謠言,而後再以祭天為由,求得風調雨順,藉以給百姓留下個受天命得天恩的印象。
謝杳在心裏嘆了口氣,去歲除夕那場雪下得好,都道是瑞雪兆豐年,這馬上要來的春旱,自然是沒人信。
大理寺卿見她並未動作,驚堂木又是一拍,「來人!」
「且慢!」謝杳將供詞展在地上,「要我畫押倒也不難。隻是這供詞裏有一處,必然是要錯的。若是並不得風調雨順,那太子殿下這番算計豈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大理寺卿拍案而起,「大膽!死到臨頭,竟還不知悔改,妖言惑眾!」
謝杳將供詞往外一推,「是不是妖言,日後自有分辨。」她看著大理寺卿有些鬆動的神色,微微一笑,「煩請去通傳我師父一聲,他老人家自有解釋。」
大理寺卿狐疑地看她一眼,思索了一陣兒,想到人在他這大理寺裏押著,一時半刻也出不了什麽岔子,便順著問道:「你師從何人?」
謝杳一拜,「鬆山觀,淨虛真人。」
興朝重道教,且鬆山觀這些年已隱隱有了天下第一觀的名號。而鬆山觀一半的名聲,是因著淨虛真人。
是以謝杳這話一出,大理寺卿隻得將她暫且押下去,待到請示了主審的寧王,再做定奪。
謝杳回了牢房裏,看著牢門被鎖上,獄卒腰間鑰匙在行動間響作一團,聲音漸遠,登時像脫了力,順著冰冷發黴的牆滑坐在稻草上。好歹也是待過東宮地牢的人,一回生二回熟,她於牢房倒是沒多少牴觸。隻是此番她兵行險著,委實禍福難料。
還未緩過神來,又聽得有腳步聲近了,且聽這動靜,來人排場不小。
謝杳深吸了一口氣,站起身來,閉了閉眼,再度睜開雙眼時,先前的頹態一掃而空。
「見過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