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內城變成糞坑,建安軍撤離前訛了梁國五百萬兩銀子的消息,不出三天便人盡皆知,於是梁國朝堂徹底淪為了笑柄,同時外地人也完全沒有了去大梁的欲望,起碼一時半會無人敢去。
梁城之危已解,所以大燕新集結的十萬大軍也完全沒有了入梁的必要,於是五天之後他們全麵接管了建安兩州,並暫時在此駐紮了起來,趙元稹更是給這支已暴露到明麵上的軍隊,賜了一個響亮的封號:鷹銳。
再接下來的一個月裏,趙雲澤和楊雲霆又對西楚軍發動了三次進攻,但楊雲霆和周翊空始終鐵了心的閉關不出,雙方再次進入僵持局麵。
至於趙元稹為何不把鷹銳軍也派過去,原因很簡單,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尤其臨門關的十萬大軍已駐守在燕北南境。
而重走楊雲霆老路的趙厚,長驅南下,於六天前占領了梁國南部僅次於大梁的第二城:青野。一時間算是安穩了下來,至於建安軍接下來的動作,明眼人全都清楚,那就是沿著楊雲霆當年的足跡,將梁國境內一個個部落和小城納入自己麾下。
同時晉北新城在莫家老者的規劃下已於昨日開始動工,而草原牧民也已熱情似火的加入到了建城的隊伍中。
已正式納入晉州的顧南衣部也完成了第一輪的募兵,在周雨亭等人的帶領下,兩萬五千餘名新兵,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訓練。
晉州大壩也在馬不停蹄的重建中,尤其最容易出現坍塌的幾處河段,已於三天前全部完成了加固,如此麵對即將到來的汛期基本無礙。
慕容踏海和梁瞰也安安穩穩地在晉州住了下來,尤其梁瞰在得知了建安軍攻入梁城的消息之後,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然後讓聾子把蕭慕言請了過來。
“想通了?”聾子出現在自己麵前的那一刻,蕭慕言當即就明白了梁瞰的意圖。
“嗯,天下大亂,怎麽看都是晉城最安全。”梁瞰畢竟是當過皇帝,雖然很少出門,但從聾子傳達給他的信息中已足以判斷出天下大勢。
“一時半會而已,用不了兩年,晉州也會變成戰場。”
“有你在,無礙。”
“哦,沒想到堂堂前梁帝如此看好在下,實在是讓我有些受寵若驚啊。”
“我已是晉州子民,普普通通一個百姓而已,你就不用拿我取樂了,呐,這是我家人藏身的地點。”
“不用給我,我會派繡花廳護送你,你親自去接就是。”
“啊?”聞聽此言,梁瞰頓時露出了驚訝之色。
“放心,隻要你不在大街上吆喝,沒人知道你是誰,更不會有人發現你的行蹤,所以安全這一塊你完全不用擔心。”
“你誤會了,繡花廳的辦事能力我自然放心,我隻是沒想到你居然會讓我親自去接他們。”
“你又不是囚犯,再說天天呆在家裏多無聊,第一時間見到家人,順便和他們一起散散心多好。”
“我知道了,多謝。”
“不用客氣,雖然咱倆算不上朋友,但起碼是不錯的生意夥伴。”
“嗯,回來之後,我會立刻把銀子存到你們蕭家的錢莊。”
這話說完已經一個月了,而梁瞰已經回來好幾天了,一家老小其樂融融,光是利銀就足夠大吃大喝,而且蕭慕言還特別慷慨的給他批了一塊地,當然蓋房子的錢需要梁瞰自己出。
十七天前,於小懶和南橋也回到了晉城,兩個人的關係與離開時,儼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於小懶也履行了每天都洗臉的承諾,甚至連每天穿的衣服都是一幹二淨的。
在劉一白的帶領下,晉州各個衙門也煥然一新,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要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礦源到現在仍沒找到,但天天穿著官服、戴著官帽,恨不得摟著它們睡覺的黃金萬大人卻沒有一絲氣餒,完全一副找不到銅礦誓不還的架勢。
至於楚辭,也幾乎沒有閑著,晉州募兵練兵一事全權交給了他,以至於忙的不可開交的他,都快把陪過三天的蘇淩月忘了。
半個月前還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趙雲琛死了,這個曾經一手造成了雍州峽穀大戰,導致西楚、大燕、燕北十幾萬戰士喪命的罪魁禍首,最終死在了東極島,一座毫不起眼的墳,立了墓碑卻沒有名字,而千裏奔赴的皇子妃留在了島上,至今沒有離開的意思。
趙雲琛死了,但身負重傷的趙沁卻活了過來,雖然身體還很虛弱,但已然沒有了性命之憂,趙元稹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封賞了前去救治的太醫。
戶部如今已完全納入了趙雲瀾的陣營,而尚書一職依然由親手殺了兒子的徐謙擔任,即使如此,趙雲瀾也斷然不會滿足,所以他和太師姚之濂把目光放在了鷹銳軍的身上。
是個人都明白,沒有兵權終究是不堪一擊,所以趙雲瀾和姚之濂下定了決心,勢必要把這新出爐的十萬大軍收入麾下,所以趙雲瀾旗下所有官員最近都在為此事絞盡腦汁、獻謀獻策。
當然對於趙雲瀾的心思,無論是遠在千裏之外的趙雲澤,還是近在咫尺的趙元稹都是一清二楚的。
首先,趙雲澤壓根就沒打算要,因為手握龍驤軍兵權的他,知道貪得無厭及權勢滔天會有什麽後果,當然他也很清楚即便開口,父皇也絕對不會給自己。
至於趙雲瀾那邊,趙雲澤也沒有讓趙瑄他們從中作梗,至於原因:一、他知道無論自己作不作梗都不會影響父皇的決定;二、十萬人而已,自己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裏。
生活還在繼續,所有人都在為了自己的明天而忙碌著,時間轉瞬即逝,一眨眼便到了夏天。
晉州的夏天和金陵的夏天一樣,除了熱還很悶,尤其烈日當空的午後,簡直無法出門,再加上那看不見卻無處不在的蟬鳴聲,更是讓人莫名的多了一份煩躁。
好在沉迷雙修之術的趙廣先,每年冬天都會命人囤上滿滿一地窖的冰,不然一直生活在冬暖夏涼之地的燕北眾人,一個個都麵臨著中暑的風險。
除此之外,夏天還是個多雨的季節,尤其今年大燕的雨水出了奇的充沛,若不是蕭慕言修的及時,否則晉河兩岸如今早已變成了汪洋一片,於是通過此事,晉州的百姓們對燕中侯越發的感恩戴德。
但大燕不止晉州這一條河。
梁城之危已解,所以大燕新集結的十萬大軍也完全沒有了入梁的必要,於是五天之後他們全麵接管了建安兩州,並暫時在此駐紮了起來,趙元稹更是給這支已暴露到明麵上的軍隊,賜了一個響亮的封號:鷹銳。
再接下來的一個月裏,趙雲澤和楊雲霆又對西楚軍發動了三次進攻,但楊雲霆和周翊空始終鐵了心的閉關不出,雙方再次進入僵持局麵。
至於趙元稹為何不把鷹銳軍也派過去,原因很簡單,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尤其臨門關的十萬大軍已駐守在燕北南境。
而重走楊雲霆老路的趙厚,長驅南下,於六天前占領了梁國南部僅次於大梁的第二城:青野。一時間算是安穩了下來,至於建安軍接下來的動作,明眼人全都清楚,那就是沿著楊雲霆當年的足跡,將梁國境內一個個部落和小城納入自己麾下。
同時晉北新城在莫家老者的規劃下已於昨日開始動工,而草原牧民也已熱情似火的加入到了建城的隊伍中。
已正式納入晉州的顧南衣部也完成了第一輪的募兵,在周雨亭等人的帶領下,兩萬五千餘名新兵,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訓練。
晉州大壩也在馬不停蹄的重建中,尤其最容易出現坍塌的幾處河段,已於三天前全部完成了加固,如此麵對即將到來的汛期基本無礙。
慕容踏海和梁瞰也安安穩穩地在晉州住了下來,尤其梁瞰在得知了建安軍攻入梁城的消息之後,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然後讓聾子把蕭慕言請了過來。
“想通了?”聾子出現在自己麵前的那一刻,蕭慕言當即就明白了梁瞰的意圖。
“嗯,天下大亂,怎麽看都是晉城最安全。”梁瞰畢竟是當過皇帝,雖然很少出門,但從聾子傳達給他的信息中已足以判斷出天下大勢。
“一時半會而已,用不了兩年,晉州也會變成戰場。”
“有你在,無礙。”
“哦,沒想到堂堂前梁帝如此看好在下,實在是讓我有些受寵若驚啊。”
“我已是晉州子民,普普通通一個百姓而已,你就不用拿我取樂了,呐,這是我家人藏身的地點。”
“不用給我,我會派繡花廳護送你,你親自去接就是。”
“啊?”聞聽此言,梁瞰頓時露出了驚訝之色。
“放心,隻要你不在大街上吆喝,沒人知道你是誰,更不會有人發現你的行蹤,所以安全這一塊你完全不用擔心。”
“你誤會了,繡花廳的辦事能力我自然放心,我隻是沒想到你居然會讓我親自去接他們。”
“你又不是囚犯,再說天天呆在家裏多無聊,第一時間見到家人,順便和他們一起散散心多好。”
“我知道了,多謝。”
“不用客氣,雖然咱倆算不上朋友,但起碼是不錯的生意夥伴。”
“嗯,回來之後,我會立刻把銀子存到你們蕭家的錢莊。”
這話說完已經一個月了,而梁瞰已經回來好幾天了,一家老小其樂融融,光是利銀就足夠大吃大喝,而且蕭慕言還特別慷慨的給他批了一塊地,當然蓋房子的錢需要梁瞰自己出。
十七天前,於小懶和南橋也回到了晉城,兩個人的關係與離開時,儼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於小懶也履行了每天都洗臉的承諾,甚至連每天穿的衣服都是一幹二淨的。
在劉一白的帶領下,晉州各個衙門也煥然一新,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要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礦源到現在仍沒找到,但天天穿著官服、戴著官帽,恨不得摟著它們睡覺的黃金萬大人卻沒有一絲氣餒,完全一副找不到銅礦誓不還的架勢。
至於楚辭,也幾乎沒有閑著,晉州募兵練兵一事全權交給了他,以至於忙的不可開交的他,都快把陪過三天的蘇淩月忘了。
半個月前還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趙雲琛死了,這個曾經一手造成了雍州峽穀大戰,導致西楚、大燕、燕北十幾萬戰士喪命的罪魁禍首,最終死在了東極島,一座毫不起眼的墳,立了墓碑卻沒有名字,而千裏奔赴的皇子妃留在了島上,至今沒有離開的意思。
趙雲琛死了,但身負重傷的趙沁卻活了過來,雖然身體還很虛弱,但已然沒有了性命之憂,趙元稹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封賞了前去救治的太醫。
戶部如今已完全納入了趙雲瀾的陣營,而尚書一職依然由親手殺了兒子的徐謙擔任,即使如此,趙雲瀾也斷然不會滿足,所以他和太師姚之濂把目光放在了鷹銳軍的身上。
是個人都明白,沒有兵權終究是不堪一擊,所以趙雲瀾和姚之濂下定了決心,勢必要把這新出爐的十萬大軍收入麾下,所以趙雲瀾旗下所有官員最近都在為此事絞盡腦汁、獻謀獻策。
當然對於趙雲瀾的心思,無論是遠在千裏之外的趙雲澤,還是近在咫尺的趙元稹都是一清二楚的。
首先,趙雲澤壓根就沒打算要,因為手握龍驤軍兵權的他,知道貪得無厭及權勢滔天會有什麽後果,當然他也很清楚即便開口,父皇也絕對不會給自己。
至於趙雲瀾那邊,趙雲澤也沒有讓趙瑄他們從中作梗,至於原因:一、他知道無論自己作不作梗都不會影響父皇的決定;二、十萬人而已,自己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裏。
生活還在繼續,所有人都在為了自己的明天而忙碌著,時間轉瞬即逝,一眨眼便到了夏天。
晉州的夏天和金陵的夏天一樣,除了熱還很悶,尤其烈日當空的午後,簡直無法出門,再加上那看不見卻無處不在的蟬鳴聲,更是讓人莫名的多了一份煩躁。
好在沉迷雙修之術的趙廣先,每年冬天都會命人囤上滿滿一地窖的冰,不然一直生活在冬暖夏涼之地的燕北眾人,一個個都麵臨著中暑的風險。
除此之外,夏天還是個多雨的季節,尤其今年大燕的雨水出了奇的充沛,若不是蕭慕言修的及時,否則晉河兩岸如今早已變成了汪洋一片,於是通過此事,晉州的百姓們對燕中侯越發的感恩戴德。
但大燕不止晉州這一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