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康二年,大燕冊封皇後,皇帝下旨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部進京朝拜、觀禮,作為四大藩王的蕭規緹、趙廣安、趙宣義和趙廣先也難得的齊聚金陵。
冊封大典時,百官排隊進宮,但站位時卻出現了問題,以往三位王爺都是按照年紀大小,趙廣安在前、蕭規緹居中、趙宣義在後,次次皆是如此。
但剛剛成為肅親王不久的趙廣先,仗著自己是皇帝的親哥哥,不僅大咧咧的站在了最前麵,還一副頤指氣使的模樣。
表麵脾氣火爆,但內心卻極其縝密的趙宣義,頓時義憤填膺的說道:“四人中我最小,資曆也最淺,無論如何排,我都是站在最後。按理說不應該我說話,但兄弟我實在是看不下去,肅親王論年齡你比不上安西王,論實力你又差燕北王那麽多,憑什麽你站在上首。”
此話一出,蕭規緹和趙廣安隻是淡淡的相視一笑,並沒有在意。而趙廣先卻火冒三丈,勃然大怒道:“趙宣義,這裏哪有你說話的份,從輩分上你是本王子侄輩,居然敢跟老家這麽說話,也太不懂禮數了。”
“行,王叔,那侄子向您請教,您年齡比不過安西王,實力比不上燕北王,而且又是咱們四人中最後一個封王的,那您憑啥站在首位,這樣問您老滿意了嗎?”繼續拱火的趙宣義立馬皮笑肉不笑的換了一副姿態。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而且人家叔也叫了,問問題用的還是請教,所以趙廣先實在是沒有不回答的道理。
俗話還說柿子要撿軟的捏,趙廣先看了看蕭規緹,一、的確比不過,二、他站在中間,對自己的位置沒有直接的威脅,所以從小就學會了審時度勢的肅親王,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趙廣安。
“本王和安西王相比,首先,在名字上我占了一個先字;其次我是陛下的親哥哥,皇後是我的親弟妹,今日是我弟妹的封後大典,我這個當大伯子的理應站在最前麵。”
隻是排隊進個宮而已,本就不在意這種小事的趙廣安在聽到這兩個理由後,倒也沒有計較,但趙廣先接下來的話卻徹底惹惱了安西王。
“再者,安西王這麽胖,站在前麵實在是有失顏麵,所以我才...”
“才”剛出聲,趙廣安的拳頭已砸到了趙廣先那恬不知恥的臉上。
二十八年前,趙廣安三十五歲,雖然那時也是三百多斤,但渾身有的是力氣,而細皮嫩肉的趙廣先根本招架不住。
不止喝酒吃肉痛快,連打架也痛快的安西王,先是一拳將趙廣先的臉打出了血,緊接著第二拳砸了兩顆牙,然後第三拳直接將鼻梁打裂。
看到兩位王爺打起來,除了零星幾個品階高以及資曆深的老臣前來拉架,其他那些惹不起也無處躲的下官,全都站在原地目瞪口呆。
安西王穩操勝券的蹂躪,深得燕北王和建安王的心意,兩位袖手旁觀的王爺立馬阻住了前來勸架的官員,更是命令自己的手下把肅親王的跟班圍了起來。
沒有人打擾的趙廣安酣暢淋漓的痛揍了趙廣先一頓,且拳拳都打在了臉上,最終腫成豬頭的趙廣先,不堪重負地倒在了地上。
人打了,氣也解了,本來此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打了半天的安西王卻累了,滿頭大汗的他,一屁股坐在了肅親王的身上。
巧的是,趙廣安的屁股恰巧坐在了趙廣先的肚子上,隨即堂堂的肅親王,在百官麵前、在皇宮門前直接失禁了。
於是這一坐,讓趙廣安三天沒有吃下飯,而且惡心了一輩子。
“畢竟是皇後冊封大典,後來這事怎麽處理的?”聽完故事的趙廉,立馬說出了自己最關心的事。
“能怎麽處理,趙廣先總不能上折子說自己被我一屁股坐的拉屎拉尿吧,這麽丟人的事,趙元稹知道了也會裝作不知道,所以就不了了之了唄。”趙廣安輕描淡寫的說道。
“不了了之?那百官呢,就沒一個上奏的?”趙廉聞言,頓時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不待趙廣安回答,笑的前仰後合的陸留安強忍著笑說道:“世子,百官哪敢上奏。你想一旦上奏,首先得罪了咱們家,其次揭人不揭短,趙廣先那邊也會記恨他,再者趙元稹會更生氣,畢竟丟人的是他哥,這不等於嘲笑皇上嗎。”
“原來如此,多謝先生指教。”趙廉莊重的行了一個禮。
“這點小事,世子何必言謝。主公,如此說,二十八年前,您與燕北王、建安王就已經聯手對付過趙廣先啦。”
“嗯,你要是這麽說,也勉強算一次,不過事太小,不值一提。”趙廣安連忙擺了擺手,就像當年他快速擺手驅散身下傳來的味道一樣。
“既然主公嫌小,那這次咱們就聯手玩個大的。”陸留安滿臉陰笑,心中更是陰狠的謀劃著。
“嗯,不僅要大更要狠,把事查的一清二楚,讓趙元稹想護都護不了。”
“放心,建安王那邊已經動手了,燕北世子今日也傳了消息,意思也是一樣,而且他們近日便會動手,至於咱們這我也已經安排了。”
“嗯。”趙廣安點了點頭,然後一臉疼惜的看向趙廉,語重心長的說道:“兒子,爹一直對你寵愛過甚,從未要求你學什麽、做什麽,如今咱們和燕北結盟,皆因這是咱們唯一的出路。”
不明所以的趙廉剛要開口詢問,便被陸留安勸阻:“世子,你先聽王爺把話說完,到時候你就明白了。”
“兒子,你記住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如果我們和燕北真能笑到最後,到時燕北就變成了我們最大的敵人,而我們自然也成了燕北的眼中釘,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
“嗯,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這個道理我還是清楚的,您是擔心我們打不過燕北,而我更不是兩位蕭世兄的對手。所以您有什麽要囑咐的,盡管告知兒子就是。”趙廉深深的點了點頭,無比嚴肅的等待著。
“哈哈哈,好好好,沒想到我兒子如此聰慧,一眼便看出了關鍵,我真是太開心了,那個老陸你接著說,我喝上幾杯痛快痛快。”
“是這樣的世子,此次燕北之行,讓我大為震撼,即使那時我和王爺還在,但以咱們現在的實力,也斷然不是燕北的對手,所以如果真到了那天,王爺的意思是一切榮華富貴皆是浮雲,而最重要的是保命。”陸留安苦口婆心的說道。
“兒子,記住你的命比什麽都重要,蕭慕言親口向我和老陸承諾過,無論如何都會保你活的好好的。”安西王一邊痛飲,一邊囑咐著。
“我知道了,爹和先生放心,至於蕭世兄的話我也記住了,以後無論怎樣,我都會保住自己的命,為咱們趙家開枝散葉。”趙廉信誓旦旦做出了保證。
“好兒子,說起來你也不小了,要不給你說門親事,爹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都娶了好幾個女人了。”想到一出是一出的趙廣安,突然有了抱孫子的衝動。
“行,這事爹看著安排就是,我聽你的。但有件事,你得聽我的,我想去軍營。”
“啊,老陸這...”
“王爺,世子大了,有些事他既然想要嚐試,作為老家理應放手,雖然擔心,但您更應該感到開心才是。”
“呃,好吧,那爹把安西大將軍一職給你。”
“爹,能不能不鬧?我一個從未領過軍的娃娃,怎能當的了大將軍,這不是兒戲嗎?”
“兒戲嗎?哦,那就給你個副將。”
“爹,校尉足夠,這事不商量。”
“呃,你...你總是這麽強勢,讓我這個當爹的從來不敢和你頂著來,那你打算什麽時候走?”
“明天。”
“這麽快?這事也不商量?”
“嗯,我去收拾行李。”趙廉說完便行了禮走了出去。
“老陸都怪你,早知道就不囑咐他了,看你出的餿主意,把我兒子給弄走了,不行,你給我安排一下,明天我也去軍營,家裏就交給你了。”
“哎,主公,你這...”
趙廉去而複返:“爹,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好好吃你的下水,喝你的酒,這事也不商量。”
冊封大典時,百官排隊進宮,但站位時卻出現了問題,以往三位王爺都是按照年紀大小,趙廣安在前、蕭規緹居中、趙宣義在後,次次皆是如此。
但剛剛成為肅親王不久的趙廣先,仗著自己是皇帝的親哥哥,不僅大咧咧的站在了最前麵,還一副頤指氣使的模樣。
表麵脾氣火爆,但內心卻極其縝密的趙宣義,頓時義憤填膺的說道:“四人中我最小,資曆也最淺,無論如何排,我都是站在最後。按理說不應該我說話,但兄弟我實在是看不下去,肅親王論年齡你比不上安西王,論實力你又差燕北王那麽多,憑什麽你站在上首。”
此話一出,蕭規緹和趙廣安隻是淡淡的相視一笑,並沒有在意。而趙廣先卻火冒三丈,勃然大怒道:“趙宣義,這裏哪有你說話的份,從輩分上你是本王子侄輩,居然敢跟老家這麽說話,也太不懂禮數了。”
“行,王叔,那侄子向您請教,您年齡比不過安西王,實力比不上燕北王,而且又是咱們四人中最後一個封王的,那您憑啥站在首位,這樣問您老滿意了嗎?”繼續拱火的趙宣義立馬皮笑肉不笑的換了一副姿態。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而且人家叔也叫了,問問題用的還是請教,所以趙廣先實在是沒有不回答的道理。
俗話還說柿子要撿軟的捏,趙廣先看了看蕭規緹,一、的確比不過,二、他站在中間,對自己的位置沒有直接的威脅,所以從小就學會了審時度勢的肅親王,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趙廣安。
“本王和安西王相比,首先,在名字上我占了一個先字;其次我是陛下的親哥哥,皇後是我的親弟妹,今日是我弟妹的封後大典,我這個當大伯子的理應站在最前麵。”
隻是排隊進個宮而已,本就不在意這種小事的趙廣安在聽到這兩個理由後,倒也沒有計較,但趙廣先接下來的話卻徹底惹惱了安西王。
“再者,安西王這麽胖,站在前麵實在是有失顏麵,所以我才...”
“才”剛出聲,趙廣安的拳頭已砸到了趙廣先那恬不知恥的臉上。
二十八年前,趙廣安三十五歲,雖然那時也是三百多斤,但渾身有的是力氣,而細皮嫩肉的趙廣先根本招架不住。
不止喝酒吃肉痛快,連打架也痛快的安西王,先是一拳將趙廣先的臉打出了血,緊接著第二拳砸了兩顆牙,然後第三拳直接將鼻梁打裂。
看到兩位王爺打起來,除了零星幾個品階高以及資曆深的老臣前來拉架,其他那些惹不起也無處躲的下官,全都站在原地目瞪口呆。
安西王穩操勝券的蹂躪,深得燕北王和建安王的心意,兩位袖手旁觀的王爺立馬阻住了前來勸架的官員,更是命令自己的手下把肅親王的跟班圍了起來。
沒有人打擾的趙廣安酣暢淋漓的痛揍了趙廣先一頓,且拳拳都打在了臉上,最終腫成豬頭的趙廣先,不堪重負地倒在了地上。
人打了,氣也解了,本來此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打了半天的安西王卻累了,滿頭大汗的他,一屁股坐在了肅親王的身上。
巧的是,趙廣安的屁股恰巧坐在了趙廣先的肚子上,隨即堂堂的肅親王,在百官麵前、在皇宮門前直接失禁了。
於是這一坐,讓趙廣安三天沒有吃下飯,而且惡心了一輩子。
“畢竟是皇後冊封大典,後來這事怎麽處理的?”聽完故事的趙廉,立馬說出了自己最關心的事。
“能怎麽處理,趙廣先總不能上折子說自己被我一屁股坐的拉屎拉尿吧,這麽丟人的事,趙元稹知道了也會裝作不知道,所以就不了了之了唄。”趙廣安輕描淡寫的說道。
“不了了之?那百官呢,就沒一個上奏的?”趙廉聞言,頓時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不待趙廣安回答,笑的前仰後合的陸留安強忍著笑說道:“世子,百官哪敢上奏。你想一旦上奏,首先得罪了咱們家,其次揭人不揭短,趙廣先那邊也會記恨他,再者趙元稹會更生氣,畢竟丟人的是他哥,這不等於嘲笑皇上嗎。”
“原來如此,多謝先生指教。”趙廉莊重的行了一個禮。
“這點小事,世子何必言謝。主公,如此說,二十八年前,您與燕北王、建安王就已經聯手對付過趙廣先啦。”
“嗯,你要是這麽說,也勉強算一次,不過事太小,不值一提。”趙廣安連忙擺了擺手,就像當年他快速擺手驅散身下傳來的味道一樣。
“既然主公嫌小,那這次咱們就聯手玩個大的。”陸留安滿臉陰笑,心中更是陰狠的謀劃著。
“嗯,不僅要大更要狠,把事查的一清二楚,讓趙元稹想護都護不了。”
“放心,建安王那邊已經動手了,燕北世子今日也傳了消息,意思也是一樣,而且他們近日便會動手,至於咱們這我也已經安排了。”
“嗯。”趙廣安點了點頭,然後一臉疼惜的看向趙廉,語重心長的說道:“兒子,爹一直對你寵愛過甚,從未要求你學什麽、做什麽,如今咱們和燕北結盟,皆因這是咱們唯一的出路。”
不明所以的趙廉剛要開口詢問,便被陸留安勸阻:“世子,你先聽王爺把話說完,到時候你就明白了。”
“兒子,你記住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如果我們和燕北真能笑到最後,到時燕北就變成了我們最大的敵人,而我們自然也成了燕北的眼中釘,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
“嗯,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這個道理我還是清楚的,您是擔心我們打不過燕北,而我更不是兩位蕭世兄的對手。所以您有什麽要囑咐的,盡管告知兒子就是。”趙廉深深的點了點頭,無比嚴肅的等待著。
“哈哈哈,好好好,沒想到我兒子如此聰慧,一眼便看出了關鍵,我真是太開心了,那個老陸你接著說,我喝上幾杯痛快痛快。”
“是這樣的世子,此次燕北之行,讓我大為震撼,即使那時我和王爺還在,但以咱們現在的實力,也斷然不是燕北的對手,所以如果真到了那天,王爺的意思是一切榮華富貴皆是浮雲,而最重要的是保命。”陸留安苦口婆心的說道。
“兒子,記住你的命比什麽都重要,蕭慕言親口向我和老陸承諾過,無論如何都會保你活的好好的。”安西王一邊痛飲,一邊囑咐著。
“我知道了,爹和先生放心,至於蕭世兄的話我也記住了,以後無論怎樣,我都會保住自己的命,為咱們趙家開枝散葉。”趙廉信誓旦旦做出了保證。
“好兒子,說起來你也不小了,要不給你說門親事,爹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都娶了好幾個女人了。”想到一出是一出的趙廣安,突然有了抱孫子的衝動。
“行,這事爹看著安排就是,我聽你的。但有件事,你得聽我的,我想去軍營。”
“啊,老陸這...”
“王爺,世子大了,有些事他既然想要嚐試,作為老家理應放手,雖然擔心,但您更應該感到開心才是。”
“呃,好吧,那爹把安西大將軍一職給你。”
“爹,能不能不鬧?我一個從未領過軍的娃娃,怎能當的了大將軍,這不是兒戲嗎?”
“兒戲嗎?哦,那就給你個副將。”
“爹,校尉足夠,這事不商量。”
“呃,你...你總是這麽強勢,讓我這個當爹的從來不敢和你頂著來,那你打算什麽時候走?”
“明天。”
“這麽快?這事也不商量?”
“嗯,我去收拾行李。”趙廉說完便行了禮走了出去。
“老陸都怪你,早知道就不囑咐他了,看你出的餿主意,把我兒子給弄走了,不行,你給我安排一下,明天我也去軍營,家裏就交給你了。”
“哎,主公,你這...”
趙廉去而複返:“爹,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好好吃你的下水,喝你的酒,這事也不商量。”